第112章 搶!邊將可開關搶掠漠北!束腳陋習,如何可破?

「兵貴精不在多。」

徵兵太多,會耽誤民間農耕。

而且,還有供養的壓力。

「兵仗局、軍器局會提供爾等足夠的裝備。」

朱祁鈺道:「新練的兵丁,以火器為主,但必須會騎馬,步騎精通,練火器戰陣。」

「啟稟陛下,火器兵有神機營就足夠了,而且火器局限性極大,尤其受天氣影響,恐怕難當大任。」

方瑛認為皇帝外行指導內行,像梁珤這樣的勛臣家族,都有系統練兵的不傳之秘,是世代傳下來的。

而皇帝腦袋一拍,就放棄了原有練兵之法,改練火器之兵,這樣的軍隊如何上戰場?

梁珤、李瑾暗暗點頭。

「方瑛,你的話有道理,但是,聽朕說完。」

朱祁鈺並不生氣,讓大家端著凳子,圍坐一圈,笑著說:「朕不騙你們,朕組建團營時,做好了京營全軍覆沒的準備。」

「結果,京營、宣鎮兵丁損失不多,是朕錯估形勢。」

「你等招募的兵丁超過十萬,這些人若都按照老辦法練,肯定競爭不過見過血的京營兵丁,練個幾年,最終還是會被裁撤。」

「這是其一,其二則是朕要縱橫漠北,僅靠原京營兵丁,是做不到的。」

「朕自知,遠遠不如太祖、太宗,連太宗皇帝都做不到的事情,朕憑什麼做到?」

「只能另闢蹊徑。」

「方瑛,伱的擔心很有道理,火器弊端很大,但朕重整兵仗局,會盡力改良。」

「朕願意試一試,若失敗了,大不了淘汰了戰法,重新再練,朕才三十歲,等得起!」

朱祁鈺語氣激昂。

方瑛等人叩拜,朱祁鈺擺擺手:「都起來,不是宮中,沒必要拘束,都坐下,圍坐起來,你們是朕最信任的人,朕跟你們說句掏心窩子的話!」

「朕的心,不止是漠北,蒙元的疆域,皆應是大明領土!」

見梁珤要勸,朱祁鈺笑道:「朕並不心急,朕做不到,太子去做,太子做不到,太孫去做,終究有一日,大明會做到的!」

「朕的意思是,爾等不必擔心沒有戰事,更不必擔心沒有用武之地!」

「臣等明白!」方瑛帶頭跪下。

「練兵之法,爾等慢慢摸索,兵仗局會提供火器,給爾等操練。」朱祁鈺定下基調。

練騎馬火器兵,好處多多,對兵丁要求變低許多,身材矮小的、力量小的也能上戰場。

而且,隨著火器的發展,兵丁會成為消耗品,可以批量製造出來,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人口優勢。

大明,恰恰有多是人口。

朱祁鈺想紮根草原,就得用火器、糧食和信仰,蠶食漠北。

「李震、陳友何時入京?」

朱祁鈺問方瑛。

「按照時間掐算,應該快了。」

方瑛想了想道:「陛下,京營回京後,微臣招募的團營,隸屬於京營嗎?」

此話一出,所有人放下茶杯,緊張地看著皇帝。

皇帝忌諱京營,不是一天兩天了。

所以重新建軍。

方瑛也擔心,若隸屬於五軍都督府,以後他該誰的呢?

「不必,京營隸屬於五軍都督府,你新建的團營,可再設一都督府,同樣隸屬於軍機處,不必混為一談。」

朱祁鈺目光一閃:「乾脆不叫團營了,以軍命名,朕賜你白眊、無當兩個軍號,如今朕再賜下兩個軍號,虎豹、背嵬!」

「此二軍號,乃是以騎兵為主,從軍中多多選拔騎將入這二軍。」

「再組建都督府,朕親自任都督。」

朱祁鈺要死死抓住兵權。

兩軍總兵,他打算給楊信和陳涇,此二人表現可圈可點,尤其是楊信,將其詔入京中,也可看看他是忠還是奸。

得找個人守宣鎮,趙輔就不錯。

正聊著呢。

「急報!陛下急報!」

外面馬蹄聲凌亂,一個太監急匆匆下馬,衝進來後撲倒在地上:「宣鎮急報!」

馮孝呈上來,朱祁鈺看完之後啪的一聲砸在桌上:「宣化是怎麼守的!」

朱祁鈺把奏報丟在地上。

方瑛撿起來,看完之後眼前發黑:「這個譚祐,真的該殺!」

戰報上寫著,瓦剌兵進入宣化猶如無人之境,一路燒殺搶掠,宣化緊閉城門,拒不出城,不看不知。

陳涇率兵於宣化外十餘里張家堡設伏,和瓦剌兵打得難解難分,陳涇屢屢求救於宣化,但宣化總兵譚祐拒不出兵幫助,反而在宣化城內花天酒地。

最終導致陳涇兵敗,損失慘重。

「鎮守太監呢?巡撫呢?都幹什麼吃的?」

朱祁鈺目光如刀。

陳涇大敗,死傷七千多人,瓦剌兵從容於宣化退兵,返回草原。

「把李賢等人宣進來!」

朱祁鈺站起來,方瑛等人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李賢等人進來,看見皇帝黑著臉,就知道是出事了,馮孝將戰報遞過來,看過之後,登時破口大罵。

「這個譚祐是誰舉薦的?朕怎麼沒有印象?」朱祁鈺陰沉著臉。

陳涇臨時起意,從龐家堡靠雙腿跑到宣化,又在宣化設伏,人困馬乏,兵丁又少。

以一萬人,面對三萬瓦剌精兵,十餘萬家屬及其輔兵,沒有全軍覆沒,已經很不錯了。

倘若宣化總兵肯出兵協作,起碼能保存元氣。

結果這個譚祐可倒好,就是不出兵,眼看著陳涇部被打崩,七千多精兵啊,都沒了!

「啟稟陛下,譚祐於年初襲爵,上任宣化總兵才一多月,乃是張輗舉薦,陛下允準的。」王直說道。

「譚祐是英國公的人?」

譚祐是世襲新寧伯,其曾祖父譚淵是崇安侯,太宗麾下戰將。

朱祁鈺略息怒火:「朕記得,譚祐是知兵的,他多次於御前奏對,對兵事甚懂,怎麼會無視求救呢?」

沒人敢說話。

「于謙可有戰報傳來?怎麼處置他的?」朱祁鈺語氣一寒。

「啟稟陛下,恐怕到了內閣,尚未傳到南苑。」李賢硬著頭皮回答。

「回京!」

朱祁鈺語氣不善。

御駕回京,朱祁鈺清洗一番,換上常服,于謙的戰報送到他手上。

于謙處置了譚祐,並詳細寫了戰報,以及損失情況。

長城到宣化,全都一片狼藉。

「譚祐!」

朱祁鈺咬牙切齒,明明一場大勝,偏偏有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陛下,這是新寧伯譚祐請罪的奏章!」李賢小心翼翼道。

「朕不想看!無非是推脫之詞!」

「只有他是宣化總兵,就要承擔責任!」

朱祁鈺冷冷道:「傳旨,褫奪新寧伯爵位,收回世券,譚祐問斬,其家流放瓊州,無詔不得回京!」

新寧伯一系,他都順便處置了。

「宣化官員,從上到下,都押解回京,該殺的殺,太監都也處置了!上上下下,一個不留!」

朱祁鈺怒火滔天。

沒人敢觸他霉頭。

即便是剛剛回京的都察院李實、韓雍、軒輗等人,也都不敢吭聲。

「好好的一場大勝,非要摻進來一顆老鼠屎!」

「宣化本來好好的,卻遭了大劫!」

「多少百姓流離失所?重建要花多少銀子!」

「朕殺幾個人,有個屁用!」

朱祁鈺大吼:「瓦剌分三部進軍,怎麼大同就沒事?沒有援兵、沒有支援,郭登為什麼就處置得非常好?」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張輗是死了,不然朕再賜他凌遲!」

「以後,誰舉薦的人,舉主實行連坐!他被誅族,舉主也跟著誅族!朕不聽解釋!」

「大明讀書人多的是,就算天下官員都死絕了,朕照樣能提拔人充實官場!」

「別以為大明離了你們,就會玩完!」

「不可能!誰也別試試朕的刀,朕的刀,誰都可殺!不信就來碰一碰!」

朱祁鈺目光一厲:「譚祐一脈,殺光了!其他支脈,看在譚淵的份上,朕留他們一條狗命!」

「崇安侯譚淵,移出太廟!」

「譚淵英雄,其子孫狗熊!朕不能讓譚淵,給太宗皇帝添堵!」

「若太宗皇帝知道,直接誅他三族!」

勤政殿內,百官瑟瑟發抖。

皇帝又發瘋了!

朝中文武,都被叫來,挨著臭罵,沒人敢說話。

朱祁鈺不能直接族誅,那樣的話,人心戚戚焉,爵位就變得不值錢了,沒人會為了爵位願意給大明效死命了。

反正先褫奪爵位,殺了一支,剩下的慢慢炮製,丟去瓊州了,想讓他們怎麼死,不就一句話的事?

「你們,都給朕擦亮眼睛,別舉薦這種廢物!大明不養廢物!」

朱祁鈺怒火難平:「說說,宣化該派誰去?」

誰敢說話啊,譚祐的例子在前,皇帝剛才又說了,行連坐之法,舉主和被舉薦的人連坐。

「說人選!」朱祁鈺語氣一陰。

啪嚓!

茶杯砸在地上,四分五裂。

「朕給你們權力,不是讓你們尸位素餐的!」

朱祁鈺暴怒:「怕連坐之法,就要懶政怠政嗎?」

「若是這樣,乾脆退位讓賢,回家抱孩子去!別在朝堂上,給朕添堵!」

「天下讀書人有多是,想站在朝堂上的不知凡幾,不缺你們!」

「臣等不敢!」

胡濙帶頭請罪。

「說人選,別耽誤朕的功夫!」

朱祁鈺心氣兒不順:「朝堂各司政務都放著呢,天下大事都等著中樞回復呢,別浪費時間!」

「尸位素餐者、無能者,皆處於極刑!九族流放!」

「太祖時沒有殺絕,那是因為當時天下讀書人少,如今的天下,就讀書人多!」

胡濙繼續裝死,李賢也不想說話。

假裝琢磨皇帝的深意。

「王文,你來舉薦!」朱祁鈺直接點名,先拿自己人開刀。

若王文聰明,就會提拔皇帝的人入宣化。

宣化被清空,不就給了皇權延伸地方的機會嘛!

別看皇帝罵的狠,其實心裡早就樂開了花,宣化官場被清空,剛好安插自己的人。

宣化這地方,看似並不險要,但位於宣鎮和大同鎮之間,卻可以左右雙方勢力,轄制兩翼。

把宣化變成他朱祁鈺的基本盤,何樂不為?

王文被罵得腦袋嗡嗡的,一時半會沒琢磨透皇帝深意。

「陛下,微臣有一人舉薦!」

林聰秒懂其深意,立刻獻媚道:「微臣以為定西侯蔣琬,是鎮守宣化的最佳人選。」

「蔣琬?他資歷不足啊。」朱祁鈺語氣稍緩。

他很看重蔣琬,本打算詔蔣琬回京,做楊信的副手,掌管虎豹軍呢。

「陛下,蔣琬雖然年輕,資歷確有不足。」

「但在宣鎮之戰中,表現得可圈可點,於少傅多次誇讚他,還說蔣琬有名將之資。」

「如今瓦剌敗退,一時半會沒有大型戰役,而且宣化如白紙一般,完全可讓蔣琬練手。」

林聰極力推薦蔣琬。

王文回過味兒來了,難怪林聰能成為皇帝寵臣呢,就這份揣測天心的心思,他遠不及也。

剛朱祁鈺破口大罵,他王文都被嚇到了。

偏偏林聰,拿準皇帝脈搏。

而林聰這麼一說,百官都明白了,皇帝哪裡是發怒啊,是趁機攬權呢。

陛下呀陛下,小機靈鬼。

「諸卿有什麼意見?蔣琬過於年輕,朕擔心他難當大任。」朱祁鈺也不能目的性這般明確。

總要留下一塊遮羞布的。

「老臣認為蔣琬十分適合。」左都御史李實竟然贊同。

林聰一愣,李實為何要趟這渾水?

應該是宣化巡撫出自都察院,當時正是李實任右都御史的時候,所以才給皇帝遞梯子。

有了李實背書。

朱祁鈺點點頭:「就讓蔣琬當這個總兵吧,但副總兵得找一個老持穩重的人來做!」

「陛下,老臣以為崇信伯費釗合適!」林聰道。

費釗的父親是崇信伯費瓛,費瓛在永樂朝將星璀璨的時代算不得什麼名將,但隨著將星凋零,到了宣宗朝被敕封伯爵,掌管都督府,足見其能力。

而且,費瓛祖孫三代為太宗皇帝效忠,根正苗紅。

這個費釗是中立派,本來是可用的。

但他剛剛處置了新寧伯一脈,擔心費釗心裡有恨,所以他並不信任他。

林聰見皇帝猶豫,恨不得扇自己一個耳光,又給出一個人選「陳涇」。

陳涇他是打算調回京中,做背嵬軍總兵的。

而且,陳涇是泰寧侯,又是老一輩,肯定不服蔣琬,若讓陳涇來做總兵,蔣琬為副還行。

其他人,朱祁鈺都不放心。

「就讓費釗做吧。」

朱祁鈺斟酌後做出決定:「告訴費釗,盡心輔佐蔣琬,他兒子費淮朕會重用的。」

這是一份承諾,也可視作威脅,若你不聽話,朕找個由頭,殺了你兒子!

林聰鬆了口氣。

「巡撫呢?派誰去合適?」朱祁鈺想從軍機處調人,但這些翰林入軍機處時間尚短,他還未看明白人品,暫時不適合放出去。

「老臣認為,宣化重建,需要派一個老持穩重的人去。」

王直接口:「老臣以為,鴻臚寺右少卿齊政適合。」

「齊政?他身子骨可還行?」

朱祁鈺記得,齊政是建文二年進士,近兩年因為身子骨不適,很少在朝會上露面。

「去宣化,可是個辛苦活兒啊,朕擔心他累死在任上。」朱祁鈺也覺得齊政合適。

「陛下,齊政可做一個人選,老臣先問過他能否經得住奔波,再行決定。」

王直看穿皇帝的心思,朱祁鈺想多多歷練年輕人才。

齊政此人能力很強,又有愛民之心,最重要的是,他資歷不夠,從知府轉任中樞,資歷不足,去了宣化,不可能獨攬大權。

「齊政若能去宣化,就讓萬安、黃諫做他的副手。」

萬安,就是成化年間的內閣首輔,極善鑽營的傢伙。

他現在是右春坊中允,在軍機處聽命,極為擅長拍馬屁,多少次媚上。

朱祁鈺覺得他是個可造之材,就把機會給他,試試他的成色。

而黃諫,是正統七年進士,為侍讀學士,派他去,是黃諫的資歷比齊政高,能壓得住他。

「鎮守太監,讓朕身邊的齊卓去,他是朕的轎夫,為人老實,心思淺薄,不會給爾等下絆子。」

朱祁鈺選定齊卓,就說明他很看重宣化。

要把宣化,打造成他的基本盤。

以宣化,挾制宣鎮和大同鎮。

廠衛也要派人安插進去。

「這件事就這樣定了。」

「陛下,重建宣化之錢財……」

張鳳硬著頭皮跪在地上:「咳咳,戶部實在是捉襟見肘,重建宣府,就是白花花的銀子,戶部把未來兩年的收入都用上了。」

「宣化上下,抄出來的銀子,應該夠重建了。」朱祁鈺打發他。

「陛下,宣化畢竟不是京中,抄完之後恐怕剩不了多少了。」張鳳竟然連這話都敢說?

堂堂戶部尚書,竟然公然說貪污之事!

張鳳滿臉不屑,老子又貪不到怕個屁啊!

「誰拿了,就抄誰的家,多簡單點事,派廠衛去做!」

朱祁鈺很滿意張鳳的態度。

朕就是要讓官員內卷,你們京官都貪不著,讓地方官貪個盆滿缽滿,你們心裡能平衡嗎?

不平衡就動刀子呀,刀子不動就生鏽了,大明別的都不多,就讀書人多!

「給罪犯之家定個數字,讓他們湊,湊不出來,就殺!」

「別輕易砍了腦袋,多炮製些酷刑給他們。」

「讓他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家人湊不出來,就讓族人湊;族人湊不出來讓同村來湊;同村的湊不出來,就讓沾過他們光的人湊!」

「還用朕教你們嗎?」

朱祁鈺神情冷厲:「對待這種貪污犯,就得用酷刑!太祖時都用什麼酷刑,去找大誥來,用大誥治他們!」

張鳳吞了吞口水。

完了,恐怕今天這場奏對傳出去,他張鳳的名聲就毀了。

天下地方官員都會戳他脊梁骨,罵他是皇帝走狗。

「宣府的人死光了,便宜他們了!」

朱祁鈺冷冷道:「遣使去瓦剌,讓瓦剌賠償!」

「傳旨邊鎮總兵,可開關搶掠漠北!引發戰事,也不必驚慌,朕來擔著!」

「瓦剌可搶大明,大明也可搶瓦剌!」

「韃靼誆騙大明,大明也可搶韃靼!」

「兀良哈視而不見,同樣有罪,該搶!」

「重建宣鎮的錢,就讓牧民出!」

「搶回來的財貨,地方留一成,其餘的給邊軍分了!」

朱祁鈺就是要重塑大明之魂!

太祖、太宗時,很少守關隘,邊將想吃羊肉,都會率兵出關出去搶一陣,漠北牧民深受其擾,能跑多遠就跑多遠。

到了宣德、正統朝就瘋狂修關隘了,武備廢弛,只會守了。

太上皇連守都守不住,不提也罷。

于謙這一把火,讓朝野上下重新燃起希望,漠北諸族一點都不強。

搶他釀的!

「諸卿可有意見?」朱祁鈺環視一周,問。

李賢想說,您別這麼露骨行不行?偷偷搶也行啊,您直接寫在詔書里,實在有損天朝名聲。

「陛下,臣毛遂自薦,想去宣鎮!」

朝臣後面,站出來一個人。

是李侃,此人是詹事府府丞,土木堡之變時,父母困死在容城,李侃冒險迎接回來。

景泰初年,因為說「避難偷生的人,應該嚴加譴責以勵臣節」這句話,忤逆皇帝,朱祁鈺並不看重他。

此人有膽色,卻不知道輕重。

當時國家飄搖,皇帝就該穩定人心,不能斤斤計較。

偏偏此人上書,諫言很不合時宜。

「允!」

朱祁鈺對他印象不好,就放他去宣鎮歷練一番吧。

「還有人想自告奮勇?朕都允了!」

「想去邊關建功立業,欲封爵位者,皆可去!」

「以後邊關少不了戰事,漠北不打咱們,咱們就去打他們!」

陸陸續續,不少人想去邊關建功立業。

正好,宣府、宣化都缺人,正好送去。

「陛下,搶掠一時爽。」

「但這並不是長治久安之計。」

「而人若搶掠習慣了,便會不務正業,不會踏踏實實種田。」

「終究有一天,漠北會臣服於陛下神威之下。」

「那時候,這些習慣搶掠的兵丁,會不會掉過頭來,搶掠我們自己人呢?」

胡濙吹捧皇帝之餘,勸諫皇帝。

「老太傅安心,這世界之大,永遠也搶不完的。」朱祁鈺笑道。

「蒙元便抱著此等心思,國祚不足百年,便分崩離析了。老臣勸陛下,搶掠終非正道。」

胡濙這話,像是在詛咒國朝。

朱祁鈺卻聽進去了:「傳旨遼東鎮,敖漢部有朕一千匹良駒,派兵取回來,沿路若有人阻攔,立斬不赦!」

您就是換個藉口呀!

胡濙無語,看得出來,皇帝之心堅定,勸不動的。

聖旨便由內閣潤色一番,讓邊將領會去吧。

「其他人退下吧,老太傅留下,朕有些私密話要說。」朱祁鈺站起來活動一下。

待所有人退下,朱祁鈺才道:「老太傅之言,朕聽進去了,不會窮兵黷武的。」

胡濙緊繃的臉色微微一緩。

「朕留下老太傅,是想說,朕組建四軍之時,以為京營會灰飛煙滅。」

「如今京營損失不多,而京中四軍還在徵兵,兵額超過十萬。」

「再加上京營,超過三十萬人。」

「朕擔心憑北直隸,供養不起這麼多大軍。」

見朱祁鈺說得懇切,胡濙微微點頭,皇帝心裡是有百姓的。

「陛下此言甚是,不如立刻裁撤……」

朱祁鈺打斷胡濙的話:「不可,湖廣不安,雲南不靖,兵丁不能少!」

「請陛下明說。」

胡濙皺眉,不懂皇帝的意思。

「朕打算強制歸化雲貴!」

「老太傅聽朕把話說完。」

「朕看過關於湖廣的一切奏疏,認為湖廣之亂,一為藩王之供養;二為逃戶之因;三為雲貴土司不服,不停給大明使壞。」

「朕打算把京營派到雲南去,強制歸化雲貴桂。」

「消弭湖廣之亂的根源。」

「再進一步削藩,改變朝中政策,讓湖廣雲貴桂,成為大明新糧倉。」

朱祁鈺見胡濙欲言又止:「老太傅,朕沒在朝堂上說出來,私下與您說,就是想聽聽您的見解,此時朕與你並非君臣,而是師生,您是朕的老師。」

胡濙翻個白眼,信不信,老臣稍有逾矩,你就會跳起來砍老狗狗頭!

別玩這套。

「陛下,您認為土司橫行的原因,是什麼?」胡濙問。

「很多吧,蠻人不願漢化;語言、習俗等;以及大明流官在當地橫徵暴斂,皆是其不願漢化的原因。」

胡濙卻搖搖頭:「陛下說的都是表,而非根,根是在『地形』。」

「地形?」朱祁鈺皺眉。

「沒錯,就是地形,雲貴地形險峻,山路崎嶇,難進難出,以山脈橫斷人世間。」

「如此地形之下,哪怕換做漢人進去,也會自立為王的。」

胡濙說得大膽:「人都是有野心的,野心是永遠撲不滅的。而崎嶇的地形,就給也有心的人提供了地理因素。」

「陛下,想強行同化蠻人,並不困難,難得是如何跨越天塹?」

朱祁鈺微微頷首,胡濙說的有道理。

後世同化了這些邊疆省份,是科技的發展。

火器!

朱祁鈺第一個念頭,就是用火器,征服土司,快速推動漢化。

「陛下,雲貴桂常年烈日炎炎,潮濕炎熱。」

「火藥極易受潮,很難發揮出威力來,除非能生產出不受潮的火藥,方能征服土司。」

「再依靠土司之力,開山造路,修通馳道,方能徹底攥住雲貴桂。」

胡濙沒提麓川之戰,實在太丟人了。

太上皇就沒幹過一件好事!這樣人怎麼還有臉活著呢?

「老太傅此言有理。」

朱祁鈺有些興奮,真是問對人了。

火器能發展到什麼地步,他太知道了,有了火器,就能遠征漠北,懷柔雲貴桂了。

「傳旨兵仗局,要研製出來保存火藥的方法,讓火器克服潮濕環境等等,朕不吝惜賞賜,研發出來的工匠,皆賜銀符!允其子嗣入朝為官!不必參加科舉!朕直接提拔了!」

朱祁鈺有些迫不及待了。

胡濙失笑,和太上皇比起來,當今皇帝雖然易爆易怒,卻能聽進去諫言,有點光說不練的意思。

但凡做事,都三思而後行,虛心聽從各方意見,然後全權收權出去,從不摻和。

即便失敗,只要稟明原因,最多被罵幾句,並不會因此而獲罪。

給這樣的皇帝效力,對那些有能力的大臣而言,是無比幸運的。

胡濙輕聲道:「陛下,湖廣之亂,是政策偏差,若朝堂能整飭貪腐,減輕賦稅徭役,民戶自然可納稅於朝堂,湖廣自然可平,就算偶有小亂,也可旦夕可平。」

「老太傅老成謀國之言。」

朱祁鈺和胡濙心照不宣的,沒提軍戶。

軍戶逃亡,實在實在太重了,僅正統三年,一年就逃掉了120萬戶,如今二十餘年過去,軍戶完全名存實亡了。

但這是個馬蜂窩,暫時不能捅。

「湖廣苗亂平定,朕打算把湖廣打造成新糧倉,緩解漕運壓力。」

朱祁鈺認真道:「先滅寧藩,再除湖廣諸王,朕就算背棄祖宗,也要給大明百姓一個交代!」

「老臣代天下窮苦百姓,謝陛下隆恩!」胡濙恭恭敬敬跪下。

又聊了一會,朱祁鈺才放胡濙離開。

朱祁鈺目光陰冷:「寧藩,快動動吧,朕迫不及待了!」

晚間,處理完了政事。

朱祁鈺在院子裡溜達,許感在一旁伺候。

「太上皇怎麼說的?」朱祁鈺問。

「回稟皇爺,太上皇說不知道,奴婢見太上皇病懨懨的,沒敢多問。」

許感小聲道:「皇爺,太上皇怕不是裝病,請太醫給瞧瞧吧。」

「真病了?」

許感點點頭。

「南宮最近有沒有喜事啊?太上皇有沒有新的子嗣誕生啊?」朱祁鈺問許感。

許感聽得出來,皇帝酸溜溜的。

太上皇一個又一個兒子出生,他卻一個都沒有。

「回皇爺的話,暫時沒有。」

「那就找個太醫瞧瞧吧,終究是朕的親哥哥。」

「告訴太子一聲,去南宮侍奉湯藥,別總來朕這裡訴苦了,朕都處置項氏了,別哭哭啼啼的,像個男子漢一樣。」

朱祁鈺溜達著:「許感,都知監如何?」

「奴婢按照您的吩咐,擴招到三百人,都是忠勇可靠的人。」許感小聲道。

「你再秘密訓練一批人,安插在大內各個角落裡,這些官小姐、公子哥們都說了些什麼,你都要知道,最後匯總到朕這裡來,知道了嗎?」朱祁鈺低聲道。

「奴婢明白。」

朱祁鈺點點頭:「現在宮裡和以前不同了,宮女、侍衛背後都有人脈,這皇城會變成個修羅場,你給朕盯緊了。」

「你是朕在宮裡的眼睛,再提點你一句,這些人做了什麼,就代表他們在宮外的父親做了什麼,懂了嗎?」

許感點點頭:「皇爺的意思,從他們身上,看穿其父祖的人脈關係,摸清每個都是誰的人?」

朱祁鈺輕輕頷首:「還有一層,抓住小辮子,讓朕拿捏住他們。」

他仰頭看著這天,幽幽道:「朕,坐在那裡,俯視眾生。」

「奴婢願為皇爺效死命!」

許感恭恭敬敬磕個頭,開始去籌備。

每天都有人入宮,京官家中皆有女子入宮侍奉。

朱祁鈺走出乾清宮,在路上溜達,卻看見一個宮女一瘸一拐的,問她:「你是誰家的?」

那宮女嚇得跪在地上,剛入宮不久,不太懂規矩,戰戰兢兢道:「奴婢父親是翰林院典籍李鑒。」

「站起來,把裙子廖起來,朕看看你的腳。」朱祁鈺道。

那宮女以為皇帝看上她了呢,臉上浮現一抹紅暈。

「快些!」馮孝催促她。

她站起來,廖開裙角,赫然是三寸金蓮,一雙小腳。

「束腳了?幾歲裹的?」朱祁鈺不動聲色問。

「回稟皇爺,奴婢四歲束的腳,家人說束了腳方能嫁一個如意郎君!」她露出羞澀的笑容。

「哼,束腳了才能嫁個如意郎君?騙人的鬼話!」

朱祁鈺臉色陰沉:「你父親李鑒,還是翰林院典籍?他是怎麼讀的聖賢書!聖賢書里教他給女兒束腳嗎?」

「來人,打發出宮!」

「宣李鑒到勤政殿來,朕親自問問他,為何給女兒束腳?」

「朝堂上三令五申,不許束腳!為何不聽!」

那宮女嚇壞了。

「傳旨,宮中束腳者,一律打發出宮!」

「其父祖在朝中任官者,皆被申斥!」

朱祁鈺冷冷道:「再讓他們挑,挑個沒束腳的,進宮裡伺候!」

「都是小腳,怎麼侍奉朕?」

「進宮當了奴婢,還指望別人伺候她們不成?」

「都沒長腦子!怎麼當的官!」

朱祁鈺大怒,氣洶洶入宮。

宮中的消息迅速傳遍朝野,自家束腳的女兒,一個個都嚇得面如土色。

李鑒戰戰兢兢入宮,跪在勤政殿前。

他女兒已經被趕出宮了,被趕出去的,超過千人。

朝中女兒家束腳的,不知凡幾!

「讓他滾進來!」

朱祁鈺的聲音傳來,李鑒驚恐入殿。

啪!

朱祁鈺一個茶杯砸在他身上。

李鑒強忍著痛,跪在地上,一動不敢動。

「李鑒,朕見過你,上次朕駕臨翰林院,便是你親自奉書於朕,朕還誇獎了你的學問!」

「你的女兒,朕看到了,模樣不錯,也甚聰慧,為何要束腳?」

「憑她的出身,模樣身段,找不到如意郎君?」

朱祁鈺寒聲質問。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宮中進來兩千餘官小姐,被打發出宮的,竟有1300餘人,全都束腳的!

幸好,下旨是申斥,不是處斬,否則豈不自己打自己的臉。

他還只說小腳不便侍奉,沒說要根治小腳。

萬幸啊。

「陛下啊!」

李擅長察言觀色,陛下雖怒,卻不至於因此殺人,他才鬆了口氣,哭泣道:

「裹腳乃千年陋習,朝堂確實數次下旨不准。」

「但女兒是要嫁人的呀,若因為沒束腳,而嫁不出去!或者嫁出去了,在婆家受氣,豈不更糟心?」

「做父母的,哪怕是高官厚祿,也得硬著頭皮裹腳呀!」

「聖旨再大,也大不過人情世故啊陛下!」

李鑒痛哭流涕。

他這話十分忤逆,但朱祁鈺聽進去了。

想革除陋習,靠幾道聖旨是沒用的。

人心驅利,得讓人得到好處,才能漸漸革除陋習。

「照這麼說,你也不想讓女兒裹腳?」朱祁鈺問。

「當然不想呀,女兒裹腳時的慘叫聲,微臣這當爹的也心疼啊。」李鑒抹了抹眼淚。

「那你夫人,是大腳還是小腳?」朱祁鈺忽然問。

把李鑒問住了。

妻妾都是小腳,他不喜歡大腳,農戶才大腳呢,看著多彆扭。

啪!

朱祁鈺拿著碗托砸他身上。

「你就喜歡!所以就以為天下人都喜歡!」

朱祁鈺大怒:「跑朕面前裝可憐來了,掌嘴!」

谷有之親自掌嘴。

李鑒慘叫個不停。

「停下!」

見李鑒整張臉都是巴掌印,朱祁鈺擺擺手:「朕再問你,為何喜歡小腳?」

「這?」

李鑒有點懵,天下男人不都喜歡小腳嗎?

「接著打!」朱祁鈺想不通,這大明人為何如此變態?

打了上百個耳光,李鑒被打破相了。

「微臣知道了、微臣知道了……」李鑒想通了。

朱祁鈺讓人停下。

「因、因為小腳盈盈一握,可握在手心裡,那種感覺很好……」

話沒說完,朱祁鈺又讓人打。

不對!

這是蔑視!

對女姓的蔑視!

大男子主義,不止要體現在行為舉止上,更要體現在身體上,在家裡,男人才是至尊。

再者,就是跟風,很多人人云亦云,並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反正別人喜歡的,他們就會跟著喜歡。

李鑒一隻耳朵被打聾了,谷有之讓小太監住手。

「罷了,找個太醫給治治!」

朱祁鈺想到那個宮女:「給那個宮女挑個好人家,朕親自賜婚,讓婆家不敢嘲笑她。」

法不責眾。

他不能因為人家女兒裹腳了,便將人全家打死了,明天御史會因此彈劾他的。

耳朵打聾了,是意外。

朕為了彌補,給她女兒挑個好人家,親自賜婚,足夠彌補了。

揮斥伺候的人出去,朱祁鈺問馮孝:「你知道女兒家為何要裹腳嗎?」

「奴婢是挨了一刀的傢伙,哪知道這些呀!」馮孝苦笑。

「貴妃為何沒有裹腳?」

朱祁鈺忽然問:「談氏也沒有?宣貴妃過來,朕問問她,她家中為何沒有給她束腳呢?」

很快,唐貴妃進入勤政殿,行禮之後,朱祁鈺問她。

她也聽說了,皇帝因為束腳一事,發了雷霆之怒。

「回陛下的話,當時臣妾家貧。」

「父親雖襲職,家中並不富裕,尚需母親帶著臣妾等做些針線活,補貼家用。」

「所以不會束腳。」

唐貴妃認真道:「臣妾入宮後,家父曾多次自怨自艾,沒有為臣妾束腳,認為因此而低人一等。」

果然,就是跟風、攀比之心。

這是一種社會風氣,想扭轉過來,難比登天啊。

朋友們六一過得開心嗎?求訂閱!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