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景四十年,六月廿四初伏。】

【滿頭白髮,一襲赤底龍紋袍子的老人坐在乾清宮殿前的藤椅上,沐浴在溫暖的陽光里,做最後的停留與徘回。】

【你是太宗皇帝的四皇子,也是大明朝第四個皇帝,恆景皇帝。】

【年少時,你是燕王最不得寵的一個王子,等燕王登基以後,你又是永樂皇帝最不得寵的一個皇子。】

【就是這麼一個最不得寵的皇子,從祁王,到皇太子,到恆景皇帝,一路風雨里闖來披荊斬棘,南鎮交趾,北出遼東,開疆域,立國威,上兼備文武大才,而度量恢廓,任賢使能,各適其當,英傑之士,樂為之用,下至廝卒,咸歸心焉。】

【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達,雄武之略,古今未有。】

【在位四十年,未曾懈怠幾日,歲至季年,貢於明者百餘國,幅隕之廣,遠邁蒙元。】

【永樂十三年,東征,滅朝鮮王朝。】

【永樂十四年,東征,滅倭國。】

【恆景元年,南征,滅西南大小二十國,盛極一時的大羅國覆滅。】

【恆景三年,滅韃靼部、滅瓦剌部。】

【恆景十年,滅帖木兒帝國。】

【恆景十一年,滅金帳汗國。】

【恆景十五年,滅鄂圖曼帝國。】

【恆景二十年,滅波蘭王國。】

【恆景二十一年,滅神聖羅馬帝國。】

【……】

【十年太子,四十年皇帝,掌權五十年,功成名就,文治武功皆是前所未有,你已經做完了一個皇帝所有該做的功業,如今的你,只想好好的睡一覺。】

【你微微抬手,低聲道:「宣,太子朱瞻墭,虞國公沉青玉,華蓋殿大學士、戶部尚書兼兵部尚書于謙,錦衣衛指揮使張牧之。」】

朱棣的眸子有所動容,嘆道:「終究還是沒扛過歲月啊,也是,誰又能與時間為敵呢。」

他如何看不出來,此時的恆景帝,已經是彌留之際,隨時都有可能撒手人寰了。

如洪武帝,如永樂帝,如恆景帝,都是當世豪傑,文成武就的帝王,恆景帝更是如此,千古無人能出其右。

縱然如此,他也會有瀕臨死亡的一天。

當明君難,當長壽的明君,更是難如上青天。

因為他不止要與時間為敵,還要與自己為敵。

在漫長的歲月里,他很難做到保持初心,一心一意的將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奉獻給大明,他會因為功績而傲慢,會因為疲憊而懈怠,甚至是從興極一時的明主墮落為昏君。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唐玄宗。

在恆景帝之前幾千年的時間裡,曾登臨世界之巔的帝國,莫過於唐朝,而在這個世界之巔最頂端的男人,是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前半輩子雄才大略、勵精圖治,幾乎用光了所有的優點,才把唐王朝送上了巔峰,

武則天死後,朝政大權慢慢落在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之手。韋皇后先是弄死了唐中宗李顯,之後更是野心勃勃想學著武則天做第二個女皇帝。

而年輕的李隆基,聯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帶著小弟們輕鬆砍死了韋太后和安樂公主,然後擁立自己的親爹李旦當了皇帝。

李旦兩度為帝,很清楚自己是個小吉祥物,沒當幾年皇帝就把皇位傳給了李隆基,然而舒舒服服的躺平擺爛。

登基之後的李隆基察覺到當年跟自己一起政變的太平公主想造反,先下手為強將太平公主及其黨羽全都宰了,成功的掌握了皇帝應有的皇權,改年號為開元。

開元這個年號,出自《漢書·李尋傳》:漢興至今二百載,曆紀開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漢國再獲受命之符。

以「開元」為年號,表面了正值春秋鼎盛的李隆基,雄心勃勃,想要開創出屬於自己的盛世,一個超越所有盛世的盛世。

他也成功的做到了。

在李隆基的不懈努力下,唐王朝無論是經濟、軍事、文化、政治,都已經強盛到了巔峰,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如果這時候李隆基暴斃,那麼他將是堪比秦皇漢武的千古一帝。

只可惜,他太能活了。

世人皆言,唐玄宗李隆基晚年任用李林甫、楊國忠陷害忠良,其實那些開元名相也一樣。

姚崇生前構陷政敵、排擠張說,臨死前又讓兒子們在他死後送禮保命,張說和張嘉貞勾心鬥角,宇文融為整掉張說不遺餘力,最後因為排擠李禕而玩脫,杜暹和李元紘互相攻擊,蕭蒿與裴光庭不對付,還想操控韓休以專權。

屁股決定腦袋,都一個鳥樣。

早年的李隆基能駕馭所有的大臣,那麼這些大臣便是忠臣。晚年的他沒辦法駕馭群臣,那這些大臣便是奸臣。

隨著年齡的增長,唐玄宗李隆基的判斷力開始下滑,精力也遠不如年輕時充沛,思維也逐漸的遲鈍。因為自己開創了開元盛世,他開始傲慢,開始安於享樂。

最終,釀成大禍。

一場安史之亂,讓李隆基失去了所有,大唐帝國盛極而衰,而他也晚節不保,從千古一帝變成了昏君。

而恆景四十年的朱高燨,已經走到了和安史之亂時的唐玄宗李隆基近乎相同的年齡,此時的他,是否還能保持理智,維持自己的狀態,強撐著衰老的身軀將身後事做完?

這最後的時刻,是大多數皇帝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來天翻地覆,葬送之前所有的努力。

【你已經感受到,自己僅存無幾的時間飛速流逝,你必須要加快自己的動作了,要在最後的時間裡,做完自己該做的所有事。】

【在皇帝最後的命令下,太子朱瞻墭,虞國公沉青玉,錦衣衛指揮使張牧之,內閣首輔于謙,奔赴皇宮,向你覲見。】

【他們心知肚明,此時的你是要下達遺詔了,所有人都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道會面臨怎樣的局面。】

【待四人集結在乾清宮後,你環視了一眼,輕閉雙目,陷入了思索當中。】

【太子朱瞻墭,是你欽定的繼承人,經過幾十年的培養與觀察,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兩國都是唯一能挑起如今大明的人。】

【虞國公沉青玉,出身於錦衣衛,而後數次率兵西征,神聖羅馬帝國就是為他所覆滅。在張輔、蘇文之後,他是帝國碩果僅存的大將。】

【錦衣衛指揮使張牧之,是帝國最黑暗的人,他身上背負了大明所有的陰暗面,既是執法者,又是大明朝最大的特務頭子,沉寂於黑暗之中,雙手沾滿了鮮血,心計深不可測。】

【內閣首輔于謙,如今的他也已是遲暮之年,滿頭的白髮,卻依舊保持著少年般的英氣,是你最得力的臂膀。夏原吉、楊榮、蘇武之後,于謙成為了恆景朝第四位宰輔。】

【這四個人,是你死之後,將要接管帝國權力的人。】

【良久,你睜開了雙眼,問道:「朕崩後,卿等,當如何?」】

【聞言,沉青玉毫不猶豫便雙膝下跪,高聲道:「臣沉青玉,縱萬死,亦不會辜負陛下,誓要竭力擁護新帝,以正乾坤,使我大明偉業順利傳承!」】

【朱瞻墭躬身道:「繼恆景之盛世,開萬世之太平!」】

【于謙拱手道:「臣于謙,一心只為江山社稷,上至天子,下至黎民,于謙誓死而護之!」】

【最後說話的是張牧之,澹澹的說道:「忤逆新帝者,臣皆殺之!」】

【聽完四人的話,你沉思了許久,緩緩抬起了手,用虛弱的聲音緩緩吐出了一個字:「殺!」】

【所有人都還沒反應過來,乾清宮各扇門戶皆被沖開,數百刀斧手一擁而入,將虞國公沉青玉包圍。】

【沉青玉大驚失色:「陛下,臣絕無二心啊,沉青玉服侍陛下五十年,陛下何至於此!」】

【你的眼中,對昔日舊臣,對這個幫自己打天下的舊臣沒有絲毫的不忍,唯余冷漠。】

【數百刀斧手一擁而上,將沉青玉按倒在地,毫不留情的揮動利刃,濺了一地的血花。】

【沉青玉臨死前還伸出了手臂,指向了坐在皇位的你,似乎有些不甘,也有些不解。然而很快,他就被刀斧砍殺。】

【朱瞻墭,于謙,張牧之,面對這殘忍而血腥的一幕,都沒有絲毫的退步,他們都是歷經風雨之人,自然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片刻,沉青玉已經成了一灘肉泥,刀斧手也從殿中退出,再走進來的是清洗地面的宦官。】

【你閉上了雙眼,長嘆了一口氣,久久無言。】

【沉青玉,國之柱石也,出身艱難,卻憑藉自己的手段一步一步的爬到了最高處,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猶如懸崖邊上石縫裡的野草,在夾縫中生存,即使是風雨,即使是狂風,也難以讓他屈服。】

【他僅僅是抓住一線機緣,便能攀登至山巔。】

【論帶兵,他不如張輔、蘇文,論才華,他不如于謙、蘇武,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人,帶著大明的軍隊攻陷了神聖羅馬帝國的都城,而後劍指法蘭西,成為了大明王朝如今權勢最大的大將軍。】

【沉青玉是難得一遇的能臣,所以,你要在死前除去此人。】

【大明開疆擴土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陽光將永遠照耀在大明的土地之上,北至莫斯科,南抵羅娑斯,西靠阿爾卑斯山,東臨烏蘇里江。】

【而像沉青玉這樣擅於開疆擴土的大將,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在法蘭西舉國投降以後,你便將沉青玉從遠西召回,收回了沉青玉所掌控的的數十萬兵權,你是想給沉青玉一個安享晚年的活路。】

【沉青玉已經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一切,名望、功績、財富……他的名字將被書寫在大明的史冊上,如果此時能放下對權力的狂熱,安心的在北京城中頤享天年,那麼他所建立的沉家也將是極為顯赫的功臣世家。】

【你並不願意屠殺功臣,夏原吉、楊榮、張輔、蘇文、蘇武、呂朝陽……所有追隨你的人都有一個完美的結局,然而沉青玉卻在爬到了山巔之後,貪戀山上的風景,遲遲不願意下山。】

【自打蘇文蘇武隱退之後,沉青玉已經猜到了皇帝剩餘的時間不多了,他表面上不動聲色,背地裡卻在聯繫舊部,收買京中官員,謀權篡位之心彰顯無疑,野心勃勃。】

【縱然如此,你還是再給了沉青玉一次機會。】

【今日你召見群臣,以沉青玉的聰明才智,不難猜到你是要留下遺詔,給太子安排輔國大臣。】

【而他最明智的選擇,應該是推辭不來,以表自己歲至晚年,再無戀權之意。他應該清楚自己的威脅,如今僅存無幾的朝堂元老當中,只有他對於太子的威脅最大。】

【張牧之雖然陰狠,但對於朱家忠心耿耿。于謙雖然老了,但他未曾懈怠,心中唯有江山與黎民。】

【今日沉青玉前來覲見,是想試探一下皇帝是否真的扛不住要駕崩了,以此來為自己謀劃。】

【你早已看穿了沉青玉的心思,所以,你早已安排人手,只要你一聲令下,便將沉青玉當場格殺!】

【而你也確實是這麼乾的,沉青玉在看到你這虛弱不堪的神態後,眼中一閃而過的狂喜與貪婪,雖然他很快便隱藏了下去,但還是被你觀察到了。】

【對於沉青玉來說,恆景帝這三個字就猶如壓在他身上的山峰,讓他喘不過氣來,只要你一日還活著,他便一日不敢抬頭。】

【如今,壓在他背上的山終於要塌了,縱然是再怎麼善於隱忍的人,也露出來一瞬間的破綻。】

【這也讓你下定了決心,要將沉青玉誅殺。】

【將帥可廢,江山不可亡!】

【在人生的彌留之際,你也保持了帝王應有的理智與明睿。】

【你不是柴榮,你絕不會給自己的太子,留下一個趙匡胤!】

【在誅殺了沉青玉之後,你長舒了一口氣,眼前一黑,幾乎要當場暈厥了過去,好在最後還是強撐著堅持了下來。】

【你知道,自己再閉眼,就永遠也睜不開眼睛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