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上蓋琉璃金瓦,雙檐重脊,雕樑畫棟,朱漆描金雕花的門窗,在清晨的陽光下發出熠熠光芒,金黃色的霞光潑灑在天空。

殿內文武百官衣著光鮮亮麗,官服胸前繡著飛禽走獸。

朱高燨今日在早朝上,穿著緋紅色親王朝服,九縫皮弁外覆烏紗,每縫前後各用五彩玉珠九顆,頭戴翼善冠,冠插金簪,系朱纓。本就風流倜儻的朱高燨穿上這身華麗的朝服,更是多了些高貴。

沒有就藩的親王不用上朝,但今天不只是朱高燨在朝上,漢王也在朝上。

「戶部卡了我兵部的摺子多久了,再拖下去,讓將士們餓著肚子,你們戶部是何居心!」

「你們兵部今年的流水比去年年底定的決議多了二十萬兩,若是不解釋清楚,你讓我如何向皇上交代!」

「我心坦蕩,你戶部若是不信可以來我兵部查帳,我何懼之有?」

「又tm不是沒派人去兵部,連門都進不去,你管這叫坦蕩?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兵部金屋藏嬌,怕不是淫蕩吧!」

「伱血口噴人!」

「我一口老痰噴你臉上再說!」

……

大明武德充沛,永樂皇帝有尚武之風,朝上的風氣自然也是性情了些。

說些髒話還好,有些脾氣爆的大臣一言不合就動手,直接用拳腳來決定爭議的結論,只要沒打死人,一切都好說。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能動手就別bb。

皇帝陛下也是這麼認為的,連架都打不贏,你還有臉說話?

只不過太子殿下仁厚,時常會出來勸架。

今日早朝亦是如此,戶部尚書與兵部尚書大吵了半天,兩人最後並未打起來,只是互相問候父母,由此可見兩位尚書大人的道德素養還是很高的。

「好了!」

朱棣抬手打斷了兩位尚書大人,結束了「父母保衛戰」。

「兵部這檔子事辦的不地道,這樣,你們再寫一道摺子,好好算一算,看看這二十萬兩銀子是從哪兒多出來的,然後由戶部派人核查,記住,這次可別再算錯了。」朱棣略帶深意的看了一眼兵部尚書,「二十萬兩銀子,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了,若是兩三萬兩這樣的小數字的話,戶部也不會計較那麼多。」

兵部尚書琢磨了一下,從二十萬兩變成了兩三萬兩,今年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啊,連教坊司都只能一個月去一次了。

雖然心中有些不滿,但兵部尚書也沒有辦法,只能躬身道:「微臣領命。」

……

朝上冷清了下來,正當朱棣準備起身離開的時候,有一人走了出來。

「臣右都御史陳進,彈劾英國公張輔!」

右都御史陳進,執掌都察院,正二品大員。自左都御史陳瑛在永樂九年因罪獲誅後,這幾年都察院一直不設左都御史,都是陳進一人控制,權勢極大。

「哦?」朱棣聽聞此言,眯眼說道,「因何彈劾英國公?」

「英國公領兵在外,肆意妄為。都督黃中僅因與其一言不合,張輔便將其殺害,狂妄至極!如此作為,他如何擔任大將?」陳進憤然說道,「臣死諫,革除英國公征虜將軍印及國公爵位,押送回京,再做定奪!」

陳進此言一出,又有十餘人站了出來。

「臣死諫!」

「臣死諫!」

「臣死諫!」

「臣死諫!」

……

朝堂上安靜至極,只有死諫餘聲迴蕩。

朱棣平靜的坐在龍椅上,沒有發聲。

漢王嘴角微微上揚,看向了朱高燨。

如此場面,即使是皇帝也要慎重考慮。張輔潔身自好,不願投身黨爭,此時英國公府在朝上孤立無援。

而升為中軍都督府右都督的張輗面色平靜,不是因為他運籌帷幄,而是因為他沒有辦法。

將軍在外,最怕的就是後院起火。

若無人為張輔抗住壓力,朱棣便要下旨召張輔回京。

一旦張輔回京,漢王的目的便達到了。

張輔回京,定要重新派大將去接手交趾戰事,替掉張輔位置,無論最後皇帝如何處置張輔,英國公府軍方一把手的位置都保不住了。

沒有兵權的英國公,儘管仍有餘威,但是也廢了八成。

老四,你該如何應對?

……

朱高燨伸了個懶腰,站了出來:「都察院什麼時候有資格,教武將怎麼打仗了?」

陳進瞥了他一眼,絲毫沒有對親王的畏懼,正氣凌然看向了朱棣:「臣只是在彈劾英國公的作風問題,皇上明鑑!」

「彼之母也!」

朱高燨不屑的說道,「永樂九年正月,皇上命英國公張輔與黔國公沐晟協同進討。英國公到後,申明軍令。都督黃中素來驕縱,違抗命令。英國公責備他,黃中態度不恭,便把他斬首以服眾,整頓軍威,自此無人敢違抗軍令。同年七月,英國公在月常江擊破陳軍將領阮景異,繳獲船隻一百餘艘,生擒陳軍元帥鄧宗稷等人,還捕殺別部敵軍首領數人。」

朱高燨冷視右都御史陳進:「前因後果你都整不明白,還特麼敢在金鑾殿上狗叫?你們都察院是狗窩嗎!」

「你!」

陳進胸口沉悶,險些一口老血噴出來。

朱高燨對朱棣說道:「兒臣彈劾都察院右都御史陳進,誹謗大將,擾亂軍心,當斬!」

「你胡說!」陳進急了。

「本王有沒有胡說你心裡沒點數嗎?」朱高燨瞥了他一眼,「不如我們現在去兵部調案,若是案牘上寫的與本王說的一樣,你便將頭顱借本王一用,如何?」

陳進被噎了一下,他彈劾張輔的話本來就是子虛烏有,如何經得起推敲!

他求助的看向了漢王,畢竟……是漢王讓他這麼說的啊。

漢王正準備發聲,卻被另一道聲音打斷了。

「臣禮部尚書呂震,彈劾都察院右都御史陳進,誹謗大將,擾亂軍心,當斬!」有人站了出來。

禮部尚書呂震,東宮的人。

漢王猛然看向了太子,那位胖滾滾的太子爺此時笑而不語。

「太子我草泥馬。」漢王嘴角微微抽搐,並未說話,只是在心中暗罵。

他沒想到,最後會是太子站在了朱高燨這一邊。

本來就是誹謗張輔,借著張輔在朝中孤立無援,本人又在外征戰,想要藉此機會把英國公府拉下去。

若是只有祁王一人為英國公府作保還好,他在朝中並無勢力,影響不大。

但若是太子也參了進來,那事情可就玩完了。

漢王本以為太子不會插手的,畢竟太子也不希望祁王能站起來。

可現實給了漢王一巴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