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子!老子能不知道當下不該只顧著發火,而忽略了如何儘快處理災情嗎!」

朱棣聞言勃然大怒:「這他娘的不是沒有辦法嗎!」

朱高燨大受震撼,沒辦法儘快處理洪災,那你在這裡對著兒子們噴唾沫星子就有辦法了嗎!

合著您老人家的唾沫星子就是暴雨,噴完了唾罵山東就不下雨了?

「漢王爺!」朱棣忽然陰陽怪氣的看向了漢王,「山東布政使,是你漢王黨的人吧,山東洪災,布政使司連個屁都不敢放,任由事態惡劣,你漢王爺能耐啊!」

漢王:……好嘛,罵完了祁王,又輪到我了。

御書房裡,朱棣對著三個兒子劈頭蓋臉的罵,得虧趙王人在順天府,若是他現在在金陵城,也免不了被一頓罵。

三人一言不發,誰現在要是敢回懟,嘖嘖,恐怕會被失去理智的老爺子給錘死。

「說話!」

老爺子雙手叉腰,面色不善的怒斥道,「你們都給老子想個主意,怎麼把這事給了了!」

三人仍沒一個開口的。

正當老爺子又要發火的時候,朱高燨忽然開口了:「皇上,您聽說過……束水沖沙嗎?」

朱棣愣住了:「什麼……束水沖沙?什麼意思?」

而太子與漢王,也把目光投向了朱高燨。

「縱觀山東洪災,以黃河為中央,部分地區受洪嚴重,部分地區卻安然無恙,這並非是什麼好事,因為那些安然無恙的地區,是因為黃河沙泥堵塞,讓其他的地區替他們扛了災,如此一來,只會讓受災地區更加危難。」

朱高燨義正言辭的說道,「照得自去歲海口至黃河之水壅不得下,積沙伏地。徐邳一帶河身漸淺,已非昔日。水一泛濫,即漫堤上。是以復有睢寧之決。即使邳州上下僅復故道,安能使徐、呂之河盡去伏淤?為今之計,當自徐至邳,自邳至淮,查找兩崖堤岸,如法高厚。兩崖之外,仍築遙堤,以防不測。庶幾水由地中行,淤沙亦隨之而去。數年之間,深廣如舊,衝決之變亦自免矣。看得黃河淤塞多由堤岸單薄,水從中決,故下流自壅,河身忽高。訪得二洪以南,堤岸十分單薄,誠恐數月後水發,水從旁決,則白洋諸淺之淤方通,而二洪以南之患隨之。」

最後,朱高燨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以人治河,不若以河治河也。夫河性急,借其性而役其力,則淺可深,治在皇上掌耳。」

聽完了朱高燨的話,朱棣大受震撼,還有這種操作?

而太子則是若有所思,他正在思考朱高燨所說的方法到底是紙上談兵,還是真的可以實現。若是能夠實現,那朱高燨可真就是千古功臣了。

待他腦中代入了一下後,驚訝的發現成功的可能極高,不由高看了朱高燨一眼。

祁王,隱藏的比他想像中的要深。

唯獨漢王一臉迷茫:啥?老四說了個啥?

漢王沒文化這件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習慣就好。

朱棣想了想,忽然說道:「你說的挺好,可若是等著束水沖沙應用下去之後,無法達成怎麼辦?那豈不是白白耽誤時間,你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朱高燨心中仰天長嘯:他媽的,我幫伱想著怎麼解決問題,你想著怎麼讓我背鍋?!

「可以先從洪災覆蓋嚴重地區的東昌府到濟南府修一條河堤,試驗一下成效,如此一來若是成了,那就可以解決當前洪災的燃眉之急,並且說明了束水沖沙真的有效,可以效仿於其他受災地帶。」朱高燨平靜的說道,「若是不成,其實損失也不算太大,而且也不會消耗太長的時間。」

朱棣若有所思,他震驚的發現自己居然沒有反駁的藉口了。

豈可修!這個逆子,居然沒有給朕反駁的機會!

此時,太子站了出來,拱手道:「皇上,四弟此法甚妙,卓為天人良策,兒臣建議及時落實。畢竟時間拖得越久,朝廷的損失就越大。若是四弟此法當真將山東的洪災治理了,那是造福天下眾生的大好事啊!」

「兒臣附議!」漢王雖然沒聽懂,但是祁王說了那麼多,觀皇帝與太子的神態,這定然是良策,他連忙附議。

雖然他和祁王的關係著實不怎麼樣,但此時他們是同一條戰線的。

「二位哥哥且慢,弟尚有話沒說完。」朱高燨開口說道。

太子疑惑的看了一眼朱高燨,心想這小子不會是要邀功吧。

這時候邀功可不是什麼明智的行為,雖然你把治災良策說了出來,但老爺子一向都是賞罰不分明,你跟他講道理,他提刀弄死你,你現在邀功這不是找罵嗎。

「你還有什麼話沒說完?」朱棣面色不善。

他也以為,朱高燨現在是邀功。

若是朱高燨不邀功,朱棣自然不會忘了大肆封賞他。

儘管朱棣對朱高燨所言良策甚是滿意,可他最討厭的就是居功自傲的人。

「束水沖沙雖為良策,可當務之急,很難快速的解決燃眉之急。」朱高燨認真的說道,「從黃河改道的歷史來看,黃河不過是利用黃淮海平原上別的河道,可以有計劃的把黃河改道由大清河,滹沱河,子牙河,衛河,徒駭河,濟水,小清河,賈魯河,渦河,淮河河道入海,每個河道用十幾年,或者一起用這十來個河道,把黃河泥沙分攤開,讓北方的平原同時增加高程,避免黃河河道一家獨高,這些個工程量都不大,都是挖百十里運河的工作量,大明的財政完全可以負擔的起。讓束水沖沙與黃河改道同時進行,方可徹底治理山東洪災,乃至於是解壓後世黃河屢屢泛濫的問題!」

太子聞言,先是一愣,而後立刻向朱棣說道:「皇上,四弟此言乃是千秋偉業啊!」

他本以為朱高燨開口是要邀功,未曾想到竟還有如此主意,著實是讓他震撼。

一聽到千秋功業這個詞,朱棣立刻就精神了起來。

他是造反出身,所以比大明朝任何一個皇帝都要在乎功名。若是能給大明帶來福澤庇佑,他身上掛著千秋偉業的榮譽,也好下去面見太祖高皇帝。

「說得好!千秋偉業,此言甚合朕意!」朱棣立馬換了一幅面孔,「老四當真是朕之麒麟子也!」

他似乎忘記了,就在剛才,他還指著朱高燨的鼻子怒斥「逆子」。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