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既然你說不需要祁王的援助,那就不求援了,你是皇帝你說了算。】

【祁王派來的使臣也沒有多做停留,當場就離開了,人家祁王現在是祁明皇帝,看在都是一家人的份上幫伱把祖宗留下來的基業守住,你自己不願意,祁明皇帝又何必去熱臉貼冷屁股。】

【祁王使臣入京之後,一直在京城下氣焰囂張的李自成瞬間安靜了下來,他們也在害怕,害怕西南軍真的帶兵來京城勤王,在場哪個人不是聽著「祁武王北伐」的故事長大的,欺負欺負崇禎也就算了,難不成還真要和西南軍打仗?】

【然而在祁王使臣走後,他們又恢復了飛揚跋扈的姿態,繼續挑釁著要讓大明皇帝從皇位上滾下來,出城給大順皇帝李自成磕頭!】

【他們害怕的只是大明的西南軍,而非是大明。】

【你連忙與群臣議論戰守之策時,諸臣集體沉默,你重申「國君死社稷」,想要激勵群臣的血性,然而諸臣依舊在沉默。】

【現在這局面,縱然是少保于謙從棺材裡爬出來也守不住了。】

【你拂袖而起,斥責:「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為亡國之臣!」】

【守城大戰爆發後,三大營多為老弱病殘,毫無戰鬥力,一觸即潰。你情緒失控,仰天長嚎,繞殿環走,拊胸頓足,嘆息通宵,大呼:「內外文武諸臣誤我!誤我!」】

崇禎一輩子都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手底下就沒有能臣?

可是,真的沒有嗎?

所以崇禎朝的文武官員,如果被包圍,很多都是寧可投降都不突圍,因為他們知道,皇帝陛下最恨打敗仗,一生氣就要拿大臣開刀,也就是拿自己開刀。

就這麼殺著殺著,殺得崇禎與大臣們離心離德:

督師袁崇煥,崇禎二年己巳之變被捕,凌遲。

總督洪承疇,松錦大戰戰敗,投降後金。

總督盧象升,對後金作戰,彈盡糧絕,後勤援兵皆無,戰死,死後官職被削,全家抄沒。

總督熊文燦,斬首。

總督鄭崇儉,斬首。

總督孫傳庭,生前數年在監獄中度過,戰死。

兵部尚書陳新甲,斬首。

內閣大學士楊嗣昌,畏罪自殺。

總兵曹文詔,戰死。

總兵祖寬,斬首。

如此大明,如何救之?

于謙若是復活到了崇禎手底下做事,沒過夜就要被砍頭!

【三月十八日早晨,你最後一次召見閣臣,說:「時至今日,大家不如在這大殿內自盡殉國吧」。同日,李自成派人與你交涉,開出的條件是割地講和,朝廷允許他在西北割據稱王,犒餉銀百萬兩,只要朝廷答應這些條件,他不僅會撤兵,而且還會與朝廷一起對抗東北由女真建立的滿清。】

【這個條件作為城下之盟來說,已經優渥的不能再優渥了,然而你最終並沒有答應。】

【談和失敗,開打!】

【你登上了紫禁城後的煤山眺望,一眼望去,京城各門已經全部告竭,反軍一擁而入,分明是國破家亡的局面。】

【你一言不發的下山回到了乾清宮,安排太監王之心、栗宗周、王之俊帶著三名皇子秘密出宮,送到成國公朱純臣等人那裡,接著與周皇后等嬪妃舉行最後的酒宴。】

【在這最後的酒宴上,你淡淡的說道:「事已至此,都去自盡吧,免得被那反賊羞辱。」】

【周皇后回到坤寧宮就自縊了,見剩下的人不動,你嘆息一聲,抽出了寶刀:「為何要生在我家呢?」】

【酒宴成了血宴,你如同瘋魔一般,將所有的妻女砍殺,又派人催促太后等人速速自盡。】

【大明朝亡在了你的手上,而你能做的,就是保住朱家人這最後的尊嚴。】

【做完一切後,你親自撞鐘召集文武百官,然而無一人回應。】

【樹倒猢猻散,大明氣數已盡,你已是亡國之君。】

【你大笑一聲,與太監王承恩走上了煤山,站在煤山上,你俯視著腳下的紫禁城,渾然一副國破家亡的畫面,烏雲遮天蔽日,帝國陸沉。】

【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國祚,當年太祖怒吼喚醒漢人血性,到後來成祖五征漠北殺出一片青空,那時的大明該是何等的盛世!】

【你對著蒼穹大喝一聲:「天亡朕矣!朕勵精圖治十七年,兢兢業業,從未消極過一日,國力卻日益下滑,此如何是朕之過錯?倘若我崇禎一朝,有祁武王為將,有王陽明為相,朕定當是中興之君!」】

【你咬破手指,在胸襟前留下血書遺詔:朕自登基十七載,三邀天罪,致虜陷地三次,逆賊直逼京師,諸臣誤朕也。朕無顏見先皇於地下,將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可將文官盡行殺死,勿壞陵寢,勿傷我百姓一人。】

【你將三尺白綾懸於煤山壽皇亭的一株歪脖子樹上,自縊而亡。】

【朱由檢的皇帝人生模擬結束。】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

朱棣心情複雜,他是萬萬沒想到啊,大明會以這場的結局退場。

二百七十六年的國祚,從太祖朱元璋揭竿起義推翻暴元,到崇禎朱由檢國破家亡煤山自縊,這個國祚,已經不算短了,你總得看這期間出過多少奇葩皇帝吧?

其實早在土木堡之變後,大明朝就該亡了。

五十萬精銳在關外全軍覆沒,天子被俘,瓦剌鐵騎殺到了京城腳下,走到了生死存亡之際。

若非是朱高燨、于謙、朱祁鈺站了出來,三個人用盡渾身解數為大明吊了這麼一口氣,大明朝早在這時候就該亡了。

就這麼僅存的一口氣,經過後面那麼幾位奇葩皇帝的倒騰,大明朝居然還能再堅挺一百多年,屬實是個奇蹟。

等到朱由校把大明交到崇禎的手上,已經是風雨里微弱的一縷火苗,隨時都有可能熄滅。

崇禎的志向確實很令人欽佩,他願意為了這個帝國付出所有,每天起早貪黑,天不亮就上朝,半夜了還批閱奏章,如此勤勉,都快趕上朱元璋這麼個勞模了。

商紂王面對討伐自己的諸侯,親手焚燒了象徵殷商國運的摘星樓與自己,這是末代君主最後的尊嚴。

在位僅四十六天誅殺趙高的末代秦王子嬰,甘受屈辱向劉邦投降避免屠戮,這是末代君主最後的責任。

至於崇禎……你難以用言語去描述他,不只是該誇他,還是該罵他。

誠然,他確實為挽救大明朝拼上了命,可是你看看他乾的事,有哪一件像是人能幹出來的?

腦子裡想的是救國之事,手上干出來的卻是亡國之事,最後大明朝的覆滅,崇禎堪稱是功不可沒。

如果是普通人的立場去觀看崇禎的人生,應該會覺得感慨,惋惜崇禎的生不逢時。

可若是站在朱棣的立場去觀看崇禎的人生,就跟嘴裡喂了兩大坨粑粑一樣難受,因為他關注的不是崇禎有沒有努力,他關注的是崇禎做出來的事。

當朱棣看完了傳位給朱高熾的結局後,對於廢黜朱高熾太子之位的愧疚之心徹底煙消雲散。

誠然,朱胖胖為了大明奉獻了無數,可是他的後人,已經把朱棣欠朱高熾的債全還了。

朱棣更加想要迫不及待的去模擬祁王,因為他覺得實在是太特麼離譜了!

祁王府是如何在西洋稱帝的?

那個洲際飛彈和衛星是啥玩意兒?

富不過三代,祁王府為何能保持一直鼎盛?

然而系統的回答很冰冷:

【因親密度未達到標準,當前無法模擬朱高燨的人生。】

朱棣就納悶兒了:「憑什麼?老子和祁王還他媽不夠父慈子孝嗎?」

系統這次給出了理由:【想要模擬子嗣的人生,宿主必須要和對方的親密度達到「80」以上。】

【親密度0,關係:陌生人】

【親密度20,關係:普通朋友】

【親密度40,關係:關係很好的朋友】

【親密度60,關係:摯友】

【親密度80,關係:捨命之交】

【親密度100,關係:生死之交】

朱棣豁然開朗,算是明白為何自己遲遲無法模擬祁王了。

想要模擬對方,得和對方的親密度達到對方願意把命豁出去的地步,而他和祁王之間,明顯並未達到這個程度。

二人之間在最初的時候本就是相互敵視,而祁王又是個薄情之人,對待感情看的比誰都輕,在他眼中,沒有誰是不能為自己犧牲的,可若是想讓他為誰犧牲,那屬實是痴心妄想。

朱高熾和朱棣的關係,不言而喻,至於漢王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雖然看似利益薰陶,屬於是殘忍無情的那種人,可他們往往在內心深處,比誰都重感情。

朱棣理解了這個問題之後,又問道:「那祁王與朕現在的親密度,有多少?」

他心中估摸了一下,沒有70也有60了,問題不大。

【當前朱高燨與你的親密度為:0】

0?

朱棣被整破防了:「憑什麼,你在逗我笑嗎,合著我和祁王的親密度這幾年是一點沒漲?我特麼捂塊石頭都能捂熱了吧!」

【不,宿主與朱高燨之間的親密度一直在增長。】

朱棣更覺得詭異了:「你告訴我怎麼增長了,都特麼零了還增長個屁啊?」

【宿主第一次模擬的時候,與朱高燨的親密度為:-50】

朱棣看到這句話,愣在了原地。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