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已經走到了仲夏五月的尾聲,炎炎烈日高懸上空,將雲彩與水汽炙烤的無影無蹤,渾然猶如臨御長江畔的煉丹爐,底下是乾柴烈火,上空是薄薄青煙。

京師是煉丹爐,可京師的掌權者卻並非是武當山上羽化成仙的得道高人,他只是醫治黎民疾苦的一枚靈丹妙藥。

文華殿內的群臣正在埋頭苦幹,縱然大汗淋漓也一刻不敢休息,朱棣坐在殿側的椅子上,批改著案台上積壓的文書。

「叫戶部尚書夏原吉滾過來!」

朱棣批改著摺子,批一份臉色就黑一些,忍耐著心中的火氣低喝一聲。

在殿內幹活的夏老尚書稀里糊塗的就被大太監湯承給叫了過來,向皇帝陛下行禮:「陛下,有何吩咐?」

他並沒有得到皇帝陛下的指示,而是噼里啪啦成片的摺子砸了過來,夏原吉不敢躲閃,被砸的額頭淤青。

「你自己瞧瞧,你們戶部今年都乾了什麼事!」

朱棣指著老尚書鼻子罵道,「順天皇宮的修建到了尾聲,眼看著馬上就要把最後的工程蓋好了,就差那麼一點點的銀子,那邊的求爺爺告奶奶的找你戶部要錢,你戶部怎麼回復的?」

夏原吉耿直的回答:「沒錢!」

「行,那朕再問你。」朱棣追問道,「朕今年說撥些銀子給鳳陽皇陵加設兩對石像生,祭祀祖宗給後人蔭福,這一共才花多少銀子,你戶部怎麼回復的?」

夏原吉依舊耿直:「沒錢!」

「沒錢你他娘的怎麼不去死!」

朱棣感覺自己血壓蹭蹭的往上飈升,「這也沒錢那也沒錢,你怎麼不帶著戶部全體官員去金陵城乞討化緣,老子特麼劈了你個王八蛋!」

「您就算是劈了我,戶部也沒錢啊。」

夏原吉兩手一攤,無奈的說道,「陛下,戶部是真沒錢了啊,修順天的皇宮前期往裡投了多少錢?重開運河得要錢吧,北運漕糧得要錢吧,工程材料得要錢吧?這還只是修皇宮的錢,我們還得往順天府移民啊,移民的話朝廷不得政策上支持嗎,是,如此一來順天府的人口問題是解決了,這可都是戶部勒緊褲腰帶省出來的!」

「就說永樂十一年您北征瓦剌,我們戶部想法設法的給你湊錢湊糧,您在前面打仗,我們在後面頭髮都薅禿了!」

「現在您不打仗了,祁王又去打仗了,誠然,祁王出兵耗銀並不算多,甚至有時候還會反饋朝廷,可是您得看他打的多勤快啊!」

「一邊修順天一邊打仗,永樂七年、永樂八年、永樂九年、永樂十年征討西南,永樂十一年征討瓦剌,永樂十二年征討建州,永樂十三年征討朝鮮,永樂十四年征討倭國,真就一年也不消停啊?」

夏原吉說到最後都淚目了,他這一把年紀了累的跟狗一樣,給永樂朝擦屁股,他容易嗎!

永樂一朝有尚武之風,是,您皇帝陛下在外面威風了,是真看不到戶部都快被逼的上吊了啊!

朱棣一時語塞,為自己辯解道:「我和祁王打仗那是為了自己威風嗎?征討西南、征討建州、征討朝鮮,這為大明開疆擴土了三省疆域!你自己算算,我們打完這三仗,一共才花了多少銀子?祁王帶兵向來速戰速決,根本就花不了多少,就這麼點錢,換來了三省疆域,三省的賦稅!老夏,你是大明的錢袋子,這帳你自己算不明白嗎,一時赤字的帳單和千秋萬代的賦稅,哪個更賺?」

「啊對對對。」

夏原吉心累的說道,「祁王打的這三仗我老夏沒話說,那咱就論您北征瓦剌那一仗,您指點一下我,漠北那地方有個毛的賦稅啊?打完了那一仗我們賺了點什麼,賺了整車整車的仙人球嗎!」

夏老尚書把朱棣懟的啞口無言。

放眼朝堂重臣,也就夏原吉有膽子敢和皇帝陛下這麼說話了。

沒辦事,這事是朱棣理虧,財政是大明的生死線,而這條生死線,一直都是夏原吉在用命續著。以他為首的戶部,天不服地不服,皇帝老子也不服,誰都不鳥,沒辦法,誰讓人家有本事。

夏原吉殫精竭慮的為大明的財政保駕護航,誰敢說個不是?

你行你上?

君臣二人陷入了詭異的沉默當中,朱棣覺得自己有理,而夏原吉也覺得自己有理,兩個人都覺得是對方理虧,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在僵持的時候,祁王在前線派遣的信使抵達,算是緩解了這份尷尬。

「稟萬歲爺,我軍在倭國大捷!」

朱棣現在被戶部的財政赤字問題整的頭皮發麻,即使是前線打勝仗的消息傳回來也沒什麼好心情,向湯承招了招手:「念。」

湯承拆開軍報上的火漆,高聲道:「二月,我軍在朝鮮得勝後,思兵貴神速,乘勝追擊,分兵南北兩路,同月對倭國發動攻勢,同月占據對馬島,直逼倭國南部島嶼帶。」

「三月,我軍在倭國北部登陸,對敵後方發動迅猛攻勢,直驅長入,包圍倭國京都府。次日,我軍在倭國南部九州島將數萬敵軍主力殲滅,以遼東總兵劉榮部為主力,進軍本州島,與北部鄭和部會師,鎖死京都!」

「倭國無力反抗,向我大明獻降!隨後統一倭國,改為大明『瀛州省』,廢除倭國原有制度,化夷為漢,歸化制度,詳細內容,待回國後另做彙報。」

「我軍在倭國發現大量銀礦,產量驚人,其『石見銀山』尤為驚駭,我等竭力在倭國開發礦產工程,效果甚好,預測待工程完全落實後,年產量約為數百萬兩!」

「今已將開採的第一批銀礦煉出,由舟師運往京師,數目摺合約為五萬兩。」

「兒臣朱高燨告上。」

朱棣打了個激靈一下子就坐起來了,還以為自己聽錯了:「祁王在軍報里說什麼?!」

湯承重複道:「祁王在軍報里說,倭國已隸為瀛州省,此地多銀,年產可達數百萬兩,祁王如今已經將第一批五萬現銀運回京師。陛下,這是舉國同慶的歡喜事啊!」

「年產數百萬兩白銀,數百萬兩?」

朱棣嘴裡念叨,有些難以置信,「你確定這是祁王寄回來的軍報?沒寄錯?」

湯承笑道:「哪裡敢糊弄陛下,這是祁王的親筆書信,專差使隨舟師回國,不經驛站,直接送到陛下您的手裡,估摸著現在那批現銀也快該送到金陵城了。」

朱棣有些恍惚的看向了夏原吉:「老東西,剛才你說什麼來著,說的是打仗燒錢國庫入不敷出嗎,老子聽不太清,你再重複一遍!」

夏原吉此刻手都在顫抖,安耐不住激動的內心,已經不在乎皇帝在說什麼了,自言自語的喃喃道:「一年數百萬兩,十年就是數千萬兩,這這這……這他媽的要是多打下來幾個倭國,還哭什麼窮啊,直接化身土豪撒錢……」

「打!必須打!一年打一仗怎麼夠,要打就一年打十仗!祁王打仗,戶部出錢,誰說休戰我老夏跟他拼上這條老命!」

一向厭惡戰爭的夏原吉,此刻猶如憤青般紅著脖子,恨不得現在就坐船去倭國跟著祁王在戰場上奮勇殺敵!

這哪裡是去打仗了,這分明是去撿錢了!

祁王簡直就是大明的財神爺啊!

夏原吉都快樂瘋了,哪裡還有什麼怨言。

朱棣大手一揮,豪邁的說道:「祁王在瀛州大捷,傳朕旨意,犒賞群臣,文華殿內所有值班官員,休沐半日。」

這可是厚恩了,在老朱家手底下幹活,那真是奔著玩命去的。一年到頭就放三天假,現在能休沐半日,給文華殿內的群臣激動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當即就俯首向皇帝陛下叩首謝恩,聲音如同山洪海嘯。

「祁王殿下萬福金安!」

「吾皇英明,萬歲萬萬歲!」

……

待文華殿內群臣離開後,朱棣坐在金鑾椅上,手指輕輕敲打扶手,不知在思索什麼。

他猶豫了許久,緩緩開口道:「湯承,去把贛王和贛王世子叫來,朕要見他們。」

太子朱高熾,在奉天殿內三請三辭,用卸下太子之位作為交換,保住了朱瞻基,被削為贛王。

而皇太孫朱瞻基雖然在謀逆後沒有被廢為庶人,但是也削成了贛王世子。

皇帝沒有明確的旨意說要囚禁這父子二人,但他們心裡還是有點數的,閉門拒客,就仿佛從這人間消失了一般。

現在朱棣要召見他們,其意思不言而喻。

湯承不敢細想下去,恭敬的俯首道:「奴婢遵旨,這就去請贛王爺和世子來覲見。」

「嗯。」

朱棣的眸子裡複雜的情緒交錯,織繪在一起後,成了堅韌的執著。

他這一生,顛簸流離,從一個除了皇位什麼都有的燕王,到現在除了皇位什麼都沒有的皇帝。

他用自己的一切換來了如今這個位置,除了悶頭走下去,別無選擇!

為了這個遼闊的明帝國,朱棣可以付出一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