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看到這裡,眸子裡微微有些濕潤。

他娘的,這小子怎麼還開始搞煽情了呢。

越了解朱高燨,朱棣的感觸就越深。

祁王是一個很複雜的人,將感情隱藏的很深,用張狂的外殼包裝自己作為外殼,撬開這一層張狂的外殼後,你才發現……

更看不懂這個人了。

【班師回朝,百姓們與兩路夾道歡迎,舉國同慶。】

【他們是發自內心的高興,瓦剌人若是入城,那一切就又回到了幾十年前的場景,中原陸沉,漢人被異族的鐵蹄踐踏,受盡屈辱。】

【然而這一切都被名為朱高燨的人給扭轉了,他所率領的軍隊將異族逼出了長城,一路追殺到關外,打出了中原人的自信!】

【八十一年,太祖的怒吼已經被世人忘記。】

【今天,他們只記得祁王的力挽天傾!】

【明人似乎已經忘記,在他們歡呼的同時,還有一個被俘虜的大明皇帝在漠北養馬,這都無關要緊。】

【入城以後,皇太后孫氏想和你單獨聊一下,被你直接拒絕。】

【伱對於孫太后並沒有什麼好感。】

在孫氏的心裡,她娘家第一,有她血脈的兒子孫子第二,至於朱瞻基的子嗣,靠邊。

奪門之變的唯一受益人,是孫氏的哥哥孫繼宗。奪門的第一支持者,是孫氏。

孫氏支持兒子搶了孫子,兒子死了再傳孫子,脫褲子放屁,結果只有娘家哥哥受益。即使朱祁鎮哪天反應過來,奪門多此一舉,奪的自家兒子的皇位,小人貪從龍之功,朱祁鎮的親舅舅也不會受害。

孫繼宗得到了什麼?伯升侯,其他外戚是侯,還有重要的,祖制規定外戚不可能擁有的——軍權,天順第一朝臣。孫繼宗在天順朝,代替于謙掌管了團營。

孫氏拿朱瞻基兒子的血,拿功臣的血,塗娘家的前程。代一下普通人家,搬夫家的錢貼補娘家也會受詬病。更何況是皇家,一場政變,一朝班子的大臣傾覆,還有朱祁鈺的不白之冤。

【你知道孫氏想找你談什麼,無非就是帝位的走向。】

【被你拒絕以後,京師里還有一個人來找你了——兵部尚書,于謙。】

【你同意了接見於謙,約在玉泉山見面。】

【于謙見你的目的很簡單,想讓你繼位登基。】

【于謙如是說:「今天子北狩受俘,國本動搖不定,唯有祁王登基,方能安天下人之心。」】

【然而你拒絕了,找的藉口是:「我非宣宗之子,而是宣宗之叔,京師里又不是沒有宣宗子嗣繼承大統,我繼位不合天意。」】

【于謙質問道:「你是太宗文皇帝之子,論資排輩,怎麼算都合理,又有挽天傾之功,民心所向,若你不登基,豈不是至天下於不義?」】

【一口一個天下,于謙是想用悠悠眾口,將你逼上皇位。】

【如果是京師保衛戰之前的于謙,他一定會極力勸說你從瓦剌人手上把朱祁鎮給接回來。打完仗的于謙,只希望大明能穩定下來,誰當皇帝都已經無所謂了。】

【朱祁鎮實在是讓他有些失望,土木堡之變一戰讓大明丟盡了顏面,到現在還在漠北丟人,最後還是祁王在漠北的追殺,給大明找回了面子。】

【然而你並不稀罕這個帝位,直接義正言辭的拒絕了于謙的提議。】

【于謙無可奈何,他也沒想到居然還有人不稀罕當皇帝,總不能拿刀架在你的脖子上逼著你去當這個皇帝吧?】

朱棣砸了咂舌:「他娘的,雖然知道了真相,但還是好氣啊。」

他看得比命還重要的大明,在祁王的眼裡卻成為了拖後腿的累贅。

他可以在關鍵時刻拉這個帝國一把,但他不可能拖著殘破不堪的帝國負重前行。

【于謙沉聲問道:「倘若王爺不當這個皇帝,那該由誰來主持大統?」】

【你回答道:「朱祁鈺吧,他也是我侄孫,你們的意思不就是立他當皇帝嗎,現在時機剛剛好,他是宣宗之子,又有才能,由他來繼承大業再合適不過了。」】

【于謙有些為難了,朱祁鈺在他們眼中不過就是臨時推上來頂替朱祁鎮的工具。倘若是你來當這個大明皇帝,所有人都心服口服,可若是讓朱祁鈺來做,群臣的心中便有些不樂意了。】

【現在所有人都想讓你來當這個皇帝,你有能力,也有實力,威望也讓其他候選人望塵莫及,從你所表現出來的各方面來看,完全就是中興帝君該有的氣象。】

【唯一的問題就是,你不願意接手這個爛攤子。】

【大明從根源上來講,此時已經死氣沉沉,遍體腐肉。倘若是永樂盛世時的大明,你自然願意接手。可若是讓你接手一個這樣腐朽的大明,你不樂意。】

【你不樂意,也沒人敢逼著你做什麼事,十萬西南軍如今尚且在京師里聽候發令,他們能打的瓦剌死傷殆盡,也能在京師里殺得血雨腥風。】

【京師里的群臣對你尊敬有加,是因為他們害怕你的實力,同時又在想著藉助你的實力去穩固他們的利益。】

【他們想的很美好,此時擁立你上位,屆時便是從龍功臣。】

【不過也並非所有人都是這麼想的,比如于謙。于謙想的不是從龍之功,他想擁立你,只是單純的為了保存大明江山社稷。】

【于謙見你不同意,不由有些失魂落魄。】

【你審視了于謙許久,此人身體消瘦,長須刀眼,一眼便能看出是短命之人,很難想像就是這樣一個體型骨瘦如柴的人,在大明的危機時刻挺身而出,死守京師拖住了瓦剌人的猛烈攻勢。】

【你對於謙說道:「朱祁鈺這孩子不錯,他繼位以後必然會重用於你。我在這裡奉勸你一句,倘若日後社稷平穩,朝廷里有迎回太上皇朱祁鎮,而瓦剌那邊又有放人的意思,切記,屆時你最好想辦法把這事攪黃。」】

【于謙微微皺眉:「你這話是什麼意思,讓我去阻攔太上皇回國?」】

【你對他說道:「朱祁鎮回來,你難逃一死。」】

【于謙笑道:「縱然太上皇歸來,那也只是太上皇罷了,我一生正大光明,身正不怕影子斜,他為何要殺我?」】

【你頓了一下:「也罷,既然如此,你好自為之吧。」】

【于謙不在乎的說道:「王爺多慮了,我這條命從老天爺手上搶回來的,倘若它要收回來,我還回去便是。」】

【你搖了搖頭,好言難勸該死的鬼,于謙此人性格剛正不阿,正死理,這樣的人樹敵太多,做事風格太過剛硬,註定了最後冤死的結局。你勸他一句,只是想給於謙這獨樹一幟的英傑一個機會,既然于謙依舊認準了他自己的道理,那你也沒有再選擇繼續勸下去。】

「于謙……」

朱棣微微皺眉,他盯著這個名字已經很久了。

此人的才能絕對是上上等,不過性格上缺陷也很明顯,說好聽點是剛正不阿,說難聽點就是腦子裡一根筋,這樣的人若非是京師保衛戰時大明需要他,恐怕得在兵部侍郎這個位置上坐一輩子。

正三品的兵部侍郎儼然已是重臣的行列,不過對於于謙來說,確實有些寒磣了,此人與前宋的文天祥文公一樣,有宰輔之資質,亦有豪邁的氣勢。

只可惜,碰上了朱祁鎮這麼一個玩意兒,含冤而死。

朱棣看到模擬器在於謙的旁邊出現了一行小字【擴展模擬,于謙】,不由有些驚喜。

這個【擴展模擬】的出現頻率很隨緣,目前為止只出現過兩次,一次是模擬正德帝朱厚照時觸發的【擴展模擬,蒙古小王子】,一次就是現在的于謙。

朱棣點開了【擴展模擬】的于謙資料,擴展模擬不同於常規模擬,資料更加的簡短明了。

【于謙,洪武三十一年生人,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祖父於文明洪武年間任工部主事,父親於彥昭隱居家鄉錢塘不仕。】

【于謙年少時即讀書求學,志向高遠。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氣節,懸文天祥像於座位之側,幾十年如一日,未曾懈怠。】

【于謙八歲時,他穿著紅色衣服,騎馬玩耍。鄰家老者覺得有趣,戲弄他說:「紅孩兒,騎黑馬遊街。」】

【于謙應聲而答:「赤帝子,斬白蛇當道。」】

【永樂十九年,于謙考取辛丑科進士,入仕為官。】

【宣德年彰顯才能,受封兵部侍郎巡撫河南、山東等地。英宗時,因入京覲見不向權臣王振送禮,遭誣陷下獄,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而復任。】

【京師保衛戰後,于謙時為當朝第一權臣,一邊訓練京師精銳,一邊在關外屯兵戌防邊境,護得大明江山平穩。】

【奪門之變後,英宗復辟,于謙為英宗所殺,含冤而死。】

朱棣越看越氣:尼瑪的朱祁鎮,這樣的能人,就特麼讓你給隨意的殺了?!

你是真該死啊!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