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之人要找的東西,很可能就藏在曾經的古樓下方,但張杌尋對此並沒有要提醒霍仙姑的意思。

不管那東西存不存在,他都不會讓外人拿到,之所以答應霍仙姑,也是為了撒煙霧彈。

霍仙姑必死,從古樓出去後,背後之人只能將懷疑的視線放在張杌尋身上,但是它也無法確定東西究竟在不在張杌尋手上。

其實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它本身也不知道那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就像薛丁格的貓,無法確定其是否存在,又無法否認其不存在,放到張杌尋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很快在西邊的那根柱子上找到了可以往上攀爬的機關,眾人一個接一個爬上去,來到第四層。

上去之後,讓人有些出乎意料的是,這一層的巨大空間裡只有一隻體型碩大的人面龜,周圍全都是空曠的。

這隻烏龜渾身漆黑如墨,脖子和四肢都非常的長,怪異的是,它的細長脖子上長著一張陰柔兇狠的女人臉,眉細眼長,五官邊緣柔和,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很像藏文化里某些神秘可怕的唐卡人像,並且這烏龜的前兩隻爪子的末端還是人手的形狀。

而且奇怪的是,不管他們從哪個方向,怎麼移動,看到的那張人臉都是在跟你面對面,而且表情在不斷變化,扭曲又詭異,那雙狹長怨毒的眼睛始終在和你對視,盯得人心裡止不住發毛。

「什麼情況?」

「這莫非又是某種機關造成的幻覺?」

看得出來,溶洞毒氣水潭那裡給霍家眾人造成的心理陰影還是挺深的。

張杌尋伸手在石龜的臉上摸了摸,發現指腹下的觸感有些凹陷的細小稜角,又湊近仔細看了看,「有點意思,這東西的臉被人後期用手段處理過。」

說著示意霍家人關掉手裡的燈,只留下自己手裡的還亮著,隨後將手電筒從石龜臉的下巴上往上去照,那張石龜的整張臉一下子掉轉頭翻了個個兒。

「都玩過萬花筒吧,這東西之所以會變臉,實際原理跟萬花筒一樣,都是靠光的鏡面折射裡面的東西,你們可以想像這張石龜臉是由非常多個精巧細小的萬花筒組成的,所以才會呈現一直盯著人看的樣子。」

有好奇的霍家人把眼睛湊過去仔細看了看,新奇道:「娘耶,這鬼東西特娘的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

霍小黎已經爬到了人臉龜的背上,大叫道:「於爺你快來看,這大烏龜的背上還有東西。」

張杌尋也爬上去,看到那烏龜的背上有一塊黑色的龜殼是凹陷進去的,裡面放著一個籃球大的炭黑色圓球。

霍小黎捏著指頭撥了一下,發現那黑球竟然能動,就雙手抱起來打算仔細看看。

結果這一看,就和一張人臉來了個面對面。

「我滴個媽呀!」

霍小黎渾身一個哆嗦,立馬撒手跳到一邊,黑球脫手滾下石龜掉落到地上,砸的木地板發出哐啷一聲金屬的巨響。

眾人被他嚇了一跳,都如臨大敵的盯著地上的黑球,生怕那玩意兒是個炸彈突然爆炸了。

張杌尋一臉無語,「一驚一乍的做什麼,挺大個年輕小伙子,行事就不能穩重一點?」

霍小黎臉色發白,苦著臉道:「那東西很輕,好像是個人頭,不對,我看見了不止一張臉,這……這東西不會是剝了人的臉皮縫在一起弄成的吧?」

張杌尋從石龜上跳下去,湊近那顆籃球大小的黑球體看了看,踮在手上試了試重量,隨即毫不客氣的嘲笑道:「你小子膽子不大,腦洞倒是挺大的,還剝皮人臉,這就是個包了一層金屬的泥球而已,上面的人臉全都是雕出來的。」

小哥似乎認出了這東西是什麼,淡淡的說了三個字,「氏人國。」

霍小黎耳背聽差了,瞪眼不可置信,「啥?食人國?」

張杌尋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讓你多讀書,你非要去裝豬,氏人國,神農氏炎帝的後裔。」

傳說神農氏人國使用的泥人偶就是人面龜身,《山海經-海南內經》中有提到,「氏人國在建木西,其為人面而魚身,無足」,山海經中的氏人國就是炎帝的後裔。

宋代的《太平御覽》引《風俗通》中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

之後講到,女媧用繩子甩黃泥弄出很多人,這些原始人過的是群居生活,一夫多妻,繁衍混亂,女媧為了讓生育清晰,就讓每一個群居山洞製作人偶,以統計數量。

當時神農氏炎帝的氏人國使用的泥偶就是人面龜身,後來這種人面龜身像就成了氏人國的國徽標誌。

張杌尋忽然想起,當時在雲頂天宮的靈殿底下,他們挖出的那隻雙頭磁龜,身上的花紋刻的就是一個女人的臉,這其中有沒有關聯還不好說。

《山海經-海外東經》中記載著這樣一句,「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神話傳說中的句芒是司春之神,也叫木神,主宰春天草木的生長。

羽人句芒的形態就是人面鳥身,這讓他不經想起了青銅門外的人面鳥,再仔細一看,就發現這隻石龜的細節同在雲頂天宮和王母國石壁上見過的人面鳥雕像非常的相似。

再看眼前這隻人臉龜,張杌尋不僅有些懷疑人生,莫非這東西是張家老祖宗們從上古三皇時期的某個超級古墓里挖出來,擺在這裡當裝飾的?

這麼一想,心裡不經臥槽一聲,特娘的也不是沒有可能啊。

張家作為最原始的盜墓世家,這世上所有能進去的古墓,估計他們都已經光顧過了,裡面關於終極記載的秘密則被他們帶出來,全部封存在這張家古樓里。

張杌尋繞著人臉龜查看的時候,不知是哪個霍家人突然驚呼一聲,「我靠,你們快看,這上面黑壓壓的是什麼?」

眾人聞言紛紛打著燈向上看去,這一看頓時就驚了。

這一層的天花板較之前兩層簡直高的有些離譜,上方均勻且規律的穿插著特別多的橫樑,在他們頭頂上方形成一個巨大的棋盤一樣的結構。

看到那些棋盤格子裡橫樑的陰影中還掛著許多東西,有人不由得吃驚道:「這上面掛的是什麼東西?是不是神仙果子?」說著就想拿槍打下來一隻看看。

「狗屁的神仙果子。」張杌尋冷冷的看著他道,「那特麼的是我們張家人的手冢,你小子敢打下來,我就把你的腦袋擰下來掛上去當人參果。」

那個霍家人縮了縮脖子,趕緊收起槍,訕笑了兩聲,「誤會,誤會。」

仰頭往上看去,那些掛在陰影處的盒子有大有小,形狀並沒有固定,上面的花紋各異,一眼望去,足足有上萬隻盒子,看上去頗為震撼,極其壯觀。

有人忍不住嘶了一聲,「我靠,這裡頭裝的要全部是人手的話,算下來起碼得成千上萬個人吧,張家有這麼多人嗎?」

話音剛落,就有眼睛好看的清楚的人接話,「你是不是蠢,這些盒子的材質新舊都不一樣,很明顯是不同時期掛上去的,誰家死人一下死一萬啊,遭天譴都不至於這麼嚴重,整個兒一滅族災難。」

張杌尋和小哥都沉默著沒說話,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張家還真就是經歷了滅族的災難,不過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先前在輔樓的左前側室見過的地上散亂放著的手冢空殼子,很有可能就是從這裡打下來的,裡面的手很有可能被陳情派帶去了它的地盤做研究。

霍家人四處轉著查看,發現這裡除了萬手冢和人臉龜之外也沒了別的什麼線索,便自發開始尋找前往上一層的路。

張杌尋兩人各自查看頭頂上方的手冢時,霍家人已經根據以往的經驗找到了入口。

霍小黎把自己撇下的那顆滿是人臉的黑球抱回龜殼上放好,然後衝著張杌尋招招手,「於爺,快來這邊,樓梯我們已經找到了。」

張杌尋轉身去看,發現東邊的牆上有一部分石磚正好伸出來,組成了一條向上的石階。

「小哥,走了。」他道。

這一層重新變成了木頭的圍欄,和很多塔樓一樣,裡面有很多隔間和走廊,所有的隔間都緊閉著門窗,窗欞雕花都很統一且整齊,上面糊著一層特製的黑色棉紙,這種耐鹼紙摸上去的觸感跟油紙很像。

從外觀上看,這些隔間的封頂並沒有和天花板重疊在一起,而是單獨的蓋了蓋子,距離頂部還隔著一米多的,就像是一個個排列放置的大號棺材,長寬高規格都非常均勻,強迫症看了都覺得身心舒暢。

從樓梯口走上去,整個空間裡蔓開了一種幽藍色的螢光,抬頭向上一看,才發現寶頂上鑲嵌著許多小孩拳頭大小的夜明珠,像一條藍色的多瑙星河一樣延伸到更遠的地方。

不乏有人發出垂涎的驚嘆聲,但一看這距離,光腳下到隔間頂部的高度都超過了四米,只好悻悻的歇了菜,除非他們能突變出袋鼠的基因,才能跳到隔間頂上。

但這是不可能的,還不等他們跳上去,腦袋就已經滴溜溜在腳底下踢皮球了,這點張杌尋完全可以保證。

往前走了幾步,張杌尋試著去推其中一扇隔間的門,發現是從裡面用插捎鎖住的,也就是說,這種隔間的門僅限一次性進出,出來之後在合上門的瞬間,插捎里的小轉軸就會啟動,將門卡死。

不過這點難不倒張杌尋,開不了鎖,那就直接把門從框子上卸下來。

這些木樓之間的結構都是傳統的榫卯結構,知道竅門就很容易拆開。

張杌尋找准門軸下方的卯眼,用短刀的刀尖插進去將鑲嵌在裡面的榫頭往出逼,很快將一邊門框的下方拆卸下來,上面的軸眼稍微費時一些,因為和小頂梁連在一起,一連撬掉了六塊小榫,將軸承整個卸了下來。

隨後扶著木扇門小心推到裡面,雙扇門變成了單扇門。

地面上累積了厚厚一層塵土,看上去和鹼粉很像,霍家人有些躊躇,卻見張杌尋和小哥徑直走了進去,繞著棺材轉了一圈之後,就站在了一面牆跟前。

裡面的空間不大,最多三平方米,迎面就放著一隻黑木的大棺材,後方正對棺首的那面牆壁上掛滿了寫著密密麻麻文字的木牌,都是小篆的方塊漢字寫成的墓志銘。

從墓志銘上就可以看出來,能在這裡分到一個小隔間的人,都是張家本家裡很厲害,為家族做出過傑出貢獻的人物。

比如這個隔間裡的張家人,就是第三十四代張家棋盤張這一支里的一個很有本事的人,名字叫做張勝晴,清朝中期出生,活了一百七十多歲,不是壽終正寢,而是死於一場火併。

根據這些小木牌上的內容可以看出,張勝晴的生平非常精彩,一生做出的貢獻洋洋洒洒寫滿了一整面牆,不過這人最後是死在朝鮮一帶,當時是邊境衝突最激烈的時候,這人屬於馬革裹屍的偉大功臣,後被族人帶回安葬在這裡。

對於家族做出的貢獻墜在生平後面,木牌上除了各種奇怪的修飾辭藻,裡面提的最多的他的父母,這人的父母做出的功勞也非常輝煌,「發冢無數,所得眾多,以定朱家江山,獲利頗豐,以此二功,藏人樓墓之中」。

意思是說,張勝晴的父母特別厲害,一生盜過無數的古墓,從裡面拿到的東西至關重要,且協助朱元璋平定過明朝的江山,為家族帶來很多利益,功績無數,憑著張勝晴及其父母兩代人的功勞,才有資格葬在這裡。

「我靠……」張杌尋心裡難掩驚嘆,這「以定朱家江山」,說的莫非是元末的起義軍將領張仁輔?不對不對,這位在龍灣之戰的時候就戰死了,死的太早,開國十位大將軍里都沒有他的名號。

那會是誰?

說實話,老朱手下姓張且擅長排兵打仗的將軍還是有不少的。

感謝〔甜品店店長〕〔大理陳〕〔聶莫忘情長〕〔花花果賴〕〔年少時最是天真〕等大佬的打賞,比一個超大的心··*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