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一陣雪一陣交替不停。

林府的府門之外,雪積了一尺多深。

那書生就這麼站在牆角根處,借著頭頂上的牆檐躲雪,饒是如此,對方仍是肩上覆了一層雪。

於伯道:「是啊,老爺,此人一早就來了,請他至門廳等候,卻怎麼也不肯。「

林延潮點點頭道:「此乃守禮君子,他可有攜名帖而來?「

於伯當下將對方的帖子遞給林延潮。

林延潮拿起名帖一看,但見帖子寫著\'不才後學高陽孫承宗拜上\'幾個字。

孫承宗?

高陽?

林延潮因想著日講官的事,腦子裡對這冒雪而來的書生不是太在意。每日仰他名聲來拜訪的讀書人,少則一二人,多則二三個,林延潮也是習慣了。

這樣的感覺,就如同大明星看到門口的狗仔隊般。

換了平常林延潮都會讓門下打發走,但林延潮看見孫承宗幾個字,突然一愣。

林延潮本來想抬頭再那書生打量一眼,但隨即壓下這念頭。

於是林延潮對於伯道:「將此人請至花廳,好生招待,不可缺了禮數。「

說完林延潮自顧從大門入內,而展明則是將馬車趕入。而於伯走到那書生面前道:「這位相公,咱們家老爺有請!「

林延潮走回屋裡,林淺淺迎了上來,一邊給林延潮換衣裳,一邊道:「今日聽陳管事說,你支了五百兩銀子給國子監祭酒備禮。這許祭酒是何等來路,居要花這麼多錢?「

林延潮道:「此事你莫要過問,切記不要說出去。「

林倩倩埋怨道:「你又不與我說。「

林延潮笑了笑道:「以後再與你解釋吧,對了,今晚備幾樣好酒好菜。「

林淺淺聽了問道:「今晚家裡莫非有貴客?「

林延潮點點頭道:「算是吧!「

說完林延潮換上一身便服,來至花廳之中。

此刻孫承宗已是坐在花廳里,見林延潮入內起身行禮。林延潮點了點頭,抬手虛按示意他坐下,然後坐在主位上。

隨即茶夫上廳上茶,又一下人端來炭盆。

幾人皆離開後,林延潮看著對方,但見對方雖相貌平平,實與大名鼎鼎的人物聯繫在一起,但他心知此人十有八九就是歷史上的孫承宗了。

具體事跡,林延潮並不全知道。唯一知道就是三點,一崇禎對他評價很高,讚揚他是漢時孔明,唐時裴度。

二是孫承宗教書技能點滿,在沒中舉人前遊歷四方給人教書。孫承宗教都不是一般學生,都是御史,巡撫這樣的高官請他為館師,給子弟教書,而且孫承宗教得都不錯,一干就是十六年,放到今天就是了補習天王了。

當了官後,更是教出了兩位帝王,故而號稱兩代帝師。

三是對方致仕之後,明朝已是離國破不遠,孫承宗在老家高陽居住,結果清兵入關高陽被團團包圍。

孫承宗率家人守城,結果城池被清兵攻破,八十歲的孫承宗被多爾袞下令,讓清兵把他綁在馬尾後拖死。他五個兒子,六個孫兒,兩個侄兒,八位侄孫盡在守城時戰死,全家百餘人遇難,可以稱得上滿門忠烈。

林延潮讀史時,看到這裡時曾為孫承宗潸然淚下過。

二人沉默一陣,孫承宗道:「在下乃高陽縣學廩膳生,聞狀元公招攬幕客,故來一試。「

林延潮問道:「原來是孫朋友,實話言之,在孫朋友前,我也試了十餘名來應選幕客之人,但這些人最後卻都沒能留下。「

孫承宗聽了道:「狀元公乃是當今才子,等閒之輩自是不入狀元公之眼了。在下於佐治政要,錢穀刑名都是通曉,對於兵法陣仗也是略知一二,希望能得狀元公賞識。「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其實我對孫朋友所長本不甚看重,那些人離開實是因我此間局面狹窄,若是艨艟巨艦,非此地潺潺淺賴所能容。「

孫承宗一愕心想,這東家聘請幕客,只有說此處哪裡哪裡好的,吸引別人留下,怎麼會這樣先自爆其短的。按你這麼說,你招來的都是庸才嗎?

孫承宗頓時不知如何說才好,只能道:「不知狀元公需孫某作什麼?「

林延潮道:「也沒什麼大事,我有一堂兄也在京中,準備赴童子試,故而孫朋友要教習吾堂兄的館課。「

幕客有時候也是充當起館師的責任來,幫東家給家中子弟教書,都是習以為常的事。

孫承宗是院試第一名,教導童生以下,這當然是沒問題的,於是一口應下。

「此外替我代擬書信,有些應酬文字,以及賀帖也需替我寫來,孫朋友尋常字寫得如何?「

孫承宗道:「請狀元公一試。「

當下林延潮就讓人上文房四寶,孫承宗寫了幾個字後,林延潮十分滿意。

「最後就是我平日公務繁忙,若是有官員上門拜訪,你可替我應酬一二,若是有上不了台面的客人,也需替我打發,且不可失了禮數,還有若是貴客上門,需充陪客。「

聽到這裡孫承宗就愣住了,林延潮這簡直是拿他當三陪的節奏啊!

當然替東家應酬,接待賓客也是幕客應作的事。因為幕客不少都是有功名的,由他們來接待,自是比家中僕役來接待客人規格高。

但是林延潮一年只給十二兩銀子,這事情也乾得太多了吧。

孫承宗對林延潮有些腹誹了。這位未來的帝師,大概是抱怨,果真這等錢少事多的幕客,難怪堂堂狀元公連找了十幾個人,居然也沒人願意留下幹活,這實在是太摳門,簡直摳門扣得出奇了。

不過孫承宗眼下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罷了,窮途末路還講究什麼。

孫承宗也是十分乾脆,不講價地道:「既是如此,孫某可以一試。「

見了孫承宗答允的一幕,林延潮差點捧腹大笑了,兩代帝師,就這樣被自己虎軀一震,霸氣外露收入帳下了?

這才十二兩啊!

「慢著!「

孫承宗見林延潮開口,心想自己十二兩答允了,林延潮居然還要再講條件,這簡直要蹬鼻子上臉了。

換了有性格的人,早就拂袖而去了。

孫承宗忍著氣問道:「狀元公還有何示下?「

林延潮問道:「孫朋友,你準備在我這游幕幾年?「

這幕客為東家的禮聘,雙方沒有主從之分。幕客又稱為西賓,但與東家又不是主賓關係。

幕客有三原則,盡心,盡力,不合而去。

說白了幕客乾了不爽,隨時可以辭幕而去,要不然怎麼叫游幕呢?不過若是東家對幕客十分信任和器重,而且酬金又給得豐厚,一般幕客也沒有走人的道理就是。

不過幕客心底雖這麼想,但面上卻沒有人這麼說。孫承宗坦然道:「余鄉試落榜後,遊歷京師,衣食沒有著落,眼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若是東翁不離,余也不棄就是。「

林延潮道:「孫朋友錯了,你我初次見面,何談不離不棄呢?何況天下沒有不散之筵席。「

孫承宗聽完動氣了,自己也是自視甚高的人啊,如何被人這麼看不起過。堂堂廩膳生十二兩一年這麼便宜的勞動力,你居然還想隨時解僱我,我直接倒貼好了。

孫承宗臉上青了又白,隱忍著沒有發作,卻聽林延潮道:「對了,孫朋友,你說去年鄉試不第,那麼兩年後的順天鄉試,難道你就不考了?「

一般讀書人都不會甘心作幕僚一輩子,即便酬金給得再豐厚,但又不能做官。眼下已不是漢唐朝時徵辟制舉官的世代。

科舉出身是每名讀書人做官的必由之路,孫承宗也是一時走投無路,才想到作幕僚館師過日子。鄉試對於他這樣院試第一名考出來的廩膳生,絕對是首選。

孫承宗想到這裡,當下道:「不錯,余還要赴下一科的鄉試,我們就以兩年為限吧!「

林延潮點點頭道:「正是如此,科舉乃正途,孫朋友該由此此念。若是孫兄你中了舉人,我還能拉著你不走嗎?此豈非誤你了前程,故而何來不離不棄之說呢?你從於我幕下,你我既為賓又為友,賓友之間貴乎是一個誠字啊。「

孫承宗聽了恍然明白林延潮對他是一片好意,設身處地地替他著想,頓時滿臉羞愧道:「狀元公,是孫某錯了。「

林延潮笑了笑道:「無妨,那咱們就以兩年為限。「

孫承宗點點頭道:「是。「

「那麼兩年後,孫兄桂榜得雋固然是好,若是萬一不第,又有何打算?「

孫承宗黯然道:「此非孫某能知。「

孫承宗說話時,衣角上滲出水來,原來他進屋已久,炭盆已是烤得屋內回暖,原先身上被雪打濕的地方,凍住又化了。

孫承宗沒有留意,不過林延潮卻看見了當下對外周道:「來人,替我拿一件新袍來!「

不久陳濟川給林延潮送了一件袍服來。

林延潮取了遞給孫承宗道:「此袍作得大了,我見孫朋友身材高大,應是適合,孫朋友先穿上,將舊衣脫下,否則受了涼。「

孫承宗拱手道:「多謝,狀元公解衣衣我。「(未完待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