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冬季,雖未下雪,但天氣已是酷寒。

今日是京官們三日一次32的朝參。

官員們披星戴月地坐轎,騎馬,或者徒步趕往皇城。林延潮也是官員隊列中的一員,他對這什麼嘮叨子早朝,早就是一肚子怨念。

在翰林院時,官員們都是辰時以前到衙點卯。但朝參時你非要搞個卯時,夏天也就算了,冬天這麼冷,又這麼黑仍要上朝。林延潮等這樣家住得離皇城遠一點的官員,一般四更天就要起床。常言道四更賊五更雞,堂堂京官居然與竊賊,同步作息,何等奇葩。

林延潮入宮門後,天色還未未明,於是先去朝房裡休息了。

幾位閣部都還沒到,朝房裡唯一到的主官是現在的翰林院掌院學士沈鯉。

沈鯉乃河南歸德人,人稱沈歸德,在翰苑時是以理學著稱的儒官。此外沈鯉還曾是天子在東宮時的講官,也是很得小皇帝器重的講官,去年丁憂守制已滿,剛剛返回朝廷現在出任侍講學士,兼掌院事。

沈鯉這人相貌很有特點,面色清黑,一見之後絕對令人印象深刻。林延潮省親回朝後,曾往沈鯉門上送了帖子意思一下,並沒有親自上門拜見。按道理來說,沈鯉現在是翰林院老大,名義上的頂頭上司,林延潮不該對他這麼怠慢。

但是林延潮老師申時行與沈鯉私交不睦,據林延潮所知沈鯉是一個很清高正直的人,他的經學功底很高,他經常說了一句名言是,治學上要確認是非,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不可似是而非。

在翰林院公事的時候,沈鯉覺得申時行這人很世故太圓滑,很討厭。而申時行也討厭沈鯉,常常私下罵他為『藍面賊』。

因為這二人這樣惡劣關係,故而林延潮也不得不主動與沈鯉劃清界限。

「下官林延潮見過光學士。」林延潮初見沈鯉時,心底有點小忐忑,擔心他因為申時行的關係,不給自己好臉色看。再說自己回京沒有第一時間拜會沈鯉,卻是也不太恭敬。

沈鯉身形不高,但目光卻很是鋒銳,十足的理學大宗師的氣度。

沈鯉見了林延潮點點頭道:「原來是林中允,久聞其名了,你的漕弊論我居鄉時看過了,可謂切中時弊,發人深省,乃是金石之言。」

林延潮聽了沈鯉這話,大出乎意料,沒料到他對自己竟這麼看重。

「光學士之言,下官不敢當之。」

沈鯉笑了笑道:「讀文章可知風骨,有什麼當不得的,我眼光不會有錯,宗海乃真孺臣!」

這評價令林延潮不免『受之有愧』,但只能受了。

接著沈鯉又道:「林中允既為日講官,需時時勸誡天子,讓其親賢臣,遠小人。」

林延潮聽了一愣心道,這沈鯉話中有話啊,總感覺這小人,指的是申時行。

但林延潮只能道:「光學士教誨,下官謹記在心。」

然後林延潮立即告退,坐在一旁了,與左右同僚閒聊。

此刻朝房裡十分熱鬧,一名翰林道:「諸位可知道今日朝參上,陛下會宣告一件大事。」

「何事?」

此人笑著道:「我聽說陛下要冊封一名都人為妃。」

林延潮看了他一眼,心道宮闈里要守住秘密,實不容易啊!越來越多的官員知道了,看來早晚傳遍官員的耳底。

「都人豈可為妃?莫非他懷了龍裔?」幾名翰林們都詫異道。

「哈哈,不可說,不可說。」

眾人頓時惱道:「真掃人興致。」

那人見賣足了關子得意地道:「反正今日朝會就知道了,諸位不要與我急。」

景陽鐘響後,百官在午門前列隊,御史點名後,凡四品以上官員,及五品以上宮坊官魚貫進入午門。其餘官員要立在午門前,看著城門樓子,非天子宣召不得入內。

原來林延潮一直是沒資格參加早朝,屬於蹲門口百官中的一個,但眼下他身為日講官則可參加常朝。

身為日講官,林延潮不與百官同列,而是站在階前的螭頭之下。在唐朝時,史官,起居官在朝參時,也是站在螭頭下,被稱為螭頭官,而史臣入值記事,稱為螭頭載筆。

而六名日講官有直起居,也就是螭頭載筆之責,同時還為天子臨時起草奏章。

不久靜鞭鳴響,天子升座,百官叩拜後,林延潮站在階下心道,自自己在乾清宮裡進諫天子,已是過了數日,聽聞王姓宮女再過不久就要臨產。

一般以宮闈里的慣例,天子會在後宮妃嬪懷上皇嗣的臨產數月前進封。

嬪會升為妃,或者妃升為貴妃。

王姓宮女雖為都人,但既是有了身孕,也當提前封妃封嬪的,否則母親就沒有名分,相當於未婚生子。現在隨便,但這在古代可是十分嚴重的事。不僅是母親,連生下的兒子都會抬不起頭來。

天子家若有這種事,傳出去就成為了民間的笑柄。

所以這一次朝參,小皇帝理應宣旨詔告天下,把王姓宮女身份公之於眾。

此刻林延潮不由看了六名日講官首位的何洛文,想來他也是懷有期待才是。然後林延潮再抬起頭看向玉階上的捧敕官,但出乎意料的是,捧敕官手上居然沒有手持聖旨,也就是說今日早朝上天子不準備頒布任何詔令,只是與百官議事。

見了這一幕,林延潮不由心道,這其中莫非出了什麼變數。難道天子不打算宣布了嗎?

朝參完畢後,天子照例會在宮門外賜食。

林延潮與眾翰林們,一併去用飯。

之前說天子要冊封都人為妃的翰林,在飯桌上受到了眾人的揶揄。

那人面色漲紅地分辨道:「我豈會亂說話,這其中內情,我又不好與你們分說……好了,好了,算我怕了各位了,算我胡言亂語,根本就沒有此事,給諸位賠禮了,好不好。」

林延潮聽了笑了笑,捧著飯碗,用筷子嘩啦嘩啦地扒起米粥來。但半途卻見何洛文突然起身,重重地投筷於地後,拂袖離去。

何洛文動怒的一幕,在場的人都是看呆了,不明白他發什麼火?(未完待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