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間回到七月中旬。

轟隆一聲巨響下,順慶府的城門緩緩打開,官軍像潮水般的涌了進去。

宋晟和何福站在中軍方向,看著順慶府被官軍攻破,臉上表情非常複雜。

漢王起兵前,四川還是朝廷控制的,但隨著漢王的檄文,很多當地文官都直接投降。

此次宋晟和何福率領十萬大軍南下,居然要攻破這個順慶府。

這簡直是天大的玩笑,因為看起來好像他們才是叛軍,漢王是官軍。

「殺,城中文武官員,當一個不留,全部殺光。」從京師來援的張武厲聲道。

他和王聰帶了五萬兵馬過來支援瞿能,現在已經與宋晟合兵一處。

張武這些做法,還是靖難中干過的方法,即在北方反抗激烈的,就直接屠城。

老將宋晟臉色微變,立刻道:「不可,咱們要這麼做,以後各地,都要強烈反抗,到時咱們反而在他們眼中,變成叛軍了。」

「有何不可的,咱們在靖難中就這麼干,敢反抗的就全部屠城,後來你們看,沒人敢反抗了。」張武大聲道。

此時主將是宋晟,但張武自負是朱棣心腹,也沒把他放在眼裡。

況且宋晟年紀大了,他真沒當回事。

「不能這麼干。」何福也當場反對:「都是我大明子民,成陽侯,還是聽西寧侯的。」

他的意思也很明顯,宋晟才是主將。

宋晟兩個兒子在靖難後,先後娶了朱棣兩個女兒,現在在朝廷中的地位也相當穩固。

張武嘴角抽搐了下,一臉不服的看向何福。

何福在他看來是靖難時的手下敗將,你算啥玩意,還敢教訓我?不過張武也不好當面罵他,只能瞪了瞪表示不爽。

「都怪那嘉定州知州,當攻破嘉定,屠他滿門。」張武咬牙道。

四川變成這形勢,要怪就怪嘉定知州宋和。

漢王的兵馬和檄文進川後,嘉定州是第一個投降的,因為那宋和是方孝孺在四川和漢中共過事。

方孝孺早年因吳沉、揭樞的推薦,被朱元璋召見。朱元璋欣賞他舉止端莊嚴肅,對皇太子朱標說:「這是一個品行端莊的人才,你應當一直用他到老。「隨後按照禮節送他回家。

洪武二十五年,方孝孺又因為別人的推薦被召到宮廷。朱元璋說:「現在還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時候。「授予其漢中教授之職,方孝孺每天給眾儒學生員講學,毫不倦怠。

老朱連來這兩下,蜀王朱椿就注意到方孝孺的賢名,於是聘請他當世子的教師。他每次見面,就向世子陳說道德。蜀王以特殊的禮遇表示對他的敬重,把他讀書的廬捨命名為「正學「。

宋和因這些機會,先是在漢中和方孝孺一起當過教授,接著又一起在蜀王府當過教師。

兩人因此結下友誼。

朱棣誅方孝孺十族時,也有朋友這一族,不過因為宋和與方孝孺在四川的事知道的人不多,而且蜀王力保,所以並沒有他的名單出現。

宋和十分佩服方孝孺,心中也非常憎恨朱棣,所以朱高煦打著為方孝孺等平反的名義起兵,他第一時間就帶著嘉定州投降了。

當時官軍進嘉定,宋和平帶領當地軍民抵抗,官軍沒辦法,也沒打算強攻,繞了過去。

就是宋和帶了頭,而且官軍又沒強攻,繞了過去,所以四川其他州府看到後,紛紛仿效,大量的州府直接投降了陳文,並且組織軍民開始反抗官軍。

所以張武說,現在應該回去,攻破嘉定州,先滅了宋和一家再說。

宋晟聽完不動聲色:「不急,等打敗了四川的叛軍,有的是時間可以秋後算帳,先讓他們蹦搭幾天。」

何福也道:「先打敗叛軍為重。」

張武冷哼一聲,相當不滿。

但他在靖難中也沒獨領過大軍,都是衝鋒陷陣居多,所以朱棣也不放心他,讓宋晟為主將。

他不是主將,自然只好暫時聽著。

不過他心中已經決定,等打敗叛軍,先去嘉定州,把那該死的宋和一家,殺個精光再說。

張武這人也是性格暴虐,想想他在靖難中和譚淵關係極好,譚淵那人都喜歡殺降,就知道兩人蛇鼠一窩。

在官軍進入順慶府後,宋晟都已經說過不要亂殺,等事後再說,張武卻依然帶了一隊官兵,衝進順慶府知府家裡,把其全家殺了個乾淨,然後將屍體懸掛在城門口,並貼出告示,以後四川誰敢再降叛軍,對抗朝廷,族滅之。

此舉讓宋晟和何福大為不滿。

就在張武殺了順慶府知府的當晚,順慶府一個糧倉突然起火,火焰沖天,很快席捲整個倉庫,順慶府剛收上的夏糧和存糧被燒了好多。

宋晟大怒,把張武招來,怒罵了一通。

張武也不哼聲,憑他罵,不過眼中殺氣閃爍,狠不能把順慶府的大小官員殺個乾淨才好。

「四川地形特殊,咱們十幾萬大軍靠自己從外面運糧進來,幾乎不可能,伱這樣到處殺人,只會引起更多的反抗,沒有當地衙門支持咱們,如何和叛軍打下去?」宋晟怒罵張武。

好不容易打下順慶府,得到滿倉的糧食,被張武這麼一搞,又少了一大半。

「不是有重慶瞿能支持嘛,怕什麼,下次打破州府,先派兵看守起來,這次西寧侯如果做好準備,也不會發生這種事。」張武還是不服,言外之意,怪宋晟沒有派兵看護好糧倉。

宋晟氣的半死。

這張武要是換成別人,宋晟能叫人把他當場一刀砍了。

但張武是朱棣親信,朱棣派他過來,也是有監督的意思,宋晟也只能咬牙忍著。

數天之後,他們十五萬人來到合州,距離重慶只有一百里不到。

不知道是不是張武殺了順慶府知府一家起了作用,合州之前還投降了,但官軍一來,又投降回來。

宋晟也沒追究,因為靖難中各地官府也是這樣,燕軍到了就降燕軍,官軍來了,再復降官軍。

宋晟到合州後,召見瞿能,商討對策。

七月二十六日,瞿能來到合州。

此時他們已經知道,官軍在合州有十五萬大軍,重慶有瞿能五萬大軍,另在內江縣有成都過來的三萬大軍(這部份兵馬,有一半是蜀王三護衛)三部官軍合計二十三萬,聲勢浩大。

瞿能說對面大概有十萬左右叛軍,目前駐紮在敘州,可能下一步就是攻打重慶。

宋晟問:「可知叛軍主將是誰?」

「好像是陳文。」瞿能道:「是漢王頭號心腹。」

宋晟一臉蒙,因為根本沒聽過這名字:「陳文以前是幹什麼的?」

張武冷笑:「聽說以前是個山賊,當年搶劫漢王認識的,就有點小聰明,沒啥本事,這種人要會打仗,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

說罷一臉鄙視的瞄了眼瞿能,張武在靖難中覺的瞿能還是可以的,但最近四川喪師失地,張武有點看不起瞿能。

這些南軍將領,果然比我們北軍還是差很多的。

邊上瞿能刷的一下,臉變的通紅,然後瞪向張武。

張武這意思很明顯,你瞿能還打不過區區一個陳文?

何福這時道:「叛軍那邊不是沒豎旗嗎?瞿都督怎麼知道是陳文?」

瞿能道:「靖難中我見過他幾面,當天在金沙江,我遠遠看到過一眼,確定是陳文。」

他不說金沙江還好,張武馬上責問:「馬湖之戰,你晚上不設防,這是多年領兵大將能幹的事?」

瞿能大怒:「成陽侯什麼意思?末將又不能未卜先知,那知道叛軍會來夜襲?」

「未戰而先慮,一個百戶都知道,瞿都督靖難中表現可不是這樣的?」

「靖難中燕軍夜襲過南軍幾次?」瞿能厲聲反問。

兩人直接吵了起來,現場諸人大驚失色。

瞿能說了幾句,怒道:「請西寧侯罷免了未將,末將願交出兵權。」

「好,你五萬兵馬給我。」張武馬上道。

「別吵了。」宋晟拍案而起:「大敵當前,你們還自相殘殺不成?」

「有什麼要吵的,等打完陳文再說。」

宋晟氣的不行,沒想到這還沒有開打,自己人先吵了起來。

他直接以主將身份把兩人的爭吵壓了下去。

宋晟對四川不是很熟,現在對四川最熟的就是瞿能,瞿能在這裡當了十幾年的都指揮使。

張武以前也沒來過,何福打過雲南,在四川短時間呆過。

是以宋晟覺的,瞿能還是有點作用的。

至於他敗給叛軍的事,可能有點蹊蹺,但也不能去懷疑,必竟打仗有輸有贏,而且瞿能兒子被漢王所殺,兩人是不共戴天之仇,所以宋晟認為,瞿能大概心裡還有靖難的陰影,因為他靖難是被漢王打敗的,所以沒有指揮好。

宋晟更問瞿能,叛軍那邊地形如何,何處可以決戰?

「瀘州,可以選瀘州為戰場,因為咱們兵多,瀘州西北的中江(沱江最南段)邊上,適合咱們大軍。」

打仗先要有水源,然後地形要開闊,特別是四川多盆地和山地,他們二十多萬大軍要一字排開,必然要找個空曠的地方。

張武聽完欲言又止,他之前都沒來過四川,當然不了解當地的地形,也不好亂說。

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