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日,官軍率先來到中江北岸。

與此同時,他們已經觀察到中江南岸大量的叛軍。

中江地處四川盆地南部,附近以丘陵為主,占面積的百分之九十,但大部份丘陵呈饅頭狀,起伏不算太大。

這邊森林植被在後世的覆蓋率只有百分之六,現在也不會高到多少。

所以地形上看,很適合決戰。

因為沒有起伏較大的山區和大量的森林,兵馬是無法隱藏的。

宋晟把這裡當決戰場,就是怕叛軍在附近埋伏兵馬。

現在附近幾乎都是低矮的山丘,幾十里內沒什麼高山和森林,你藏幾百兵馬上千兵馬是可能的,但想藏幾萬,十幾萬根本不可能。

但這段河面也有一點不好的地方,只有一個橋能過去,也就是朝廷趙化鎮司所在。

當地巡檢和弓兵們當然早就跑掉了,趙化鎮司現在被叛軍占據,唯一的橋也在叛軍手上。

此時叛軍在河南岸駐紮,官軍在北岸,雙方隔河對峙。

宋晟等了一天,沒看到叛軍想過河的跡象,他就知道叛軍想等他們過河時,半渡而擊。

他仗著兵多,自然也不怕,於是八月初四,下令搭建浮橋,為防叛軍襲擊,他選擇了富順縣下游,靠近富順縣的地方建橋。

討逆軍似乎也不急著與他們決戰,任他們搭橋,並未派兵騷擾。

雙方很默契的暗暗準備著。

八月初六,第一批官軍先鋒兩萬人緩緩過橋,討逆軍並未來攻擊。

宋晟膽子大了起來,加快速度,到八月初八,最後一批官軍過河。

至此,官軍二十餘萬,全部來到南岸,此時他們距離討逆軍的大營,不到二十里。

八月初六的同時。

重慶都司衙門,張鵬、陳洪正在和重慶知府討論軍糧的運輸。

張鵬是張武堂弟,是京師本衛指揮使,這次張武隨宋晟出戰,他不放心瞿能,派張鵬在重慶協同留守,並負責保障前方大軍的軍糧輜重供給。

陳洪是瞿陶大舅子,當初和毛信一起來四川找瞿能的,原為夔州衛指揮使,陳文起兵後,瞿能召集四川各衛兵馬,他帶著夔州衛的兵馬也來到重慶。

現在為重慶衛指揮使,負責重慶防守事務。

三人正在議論事務,突然外面有傳令兵跌跌撞撞沖了進來。

「貴州急報。」

「啥?」陳洪上前拿過一個密封的臘紙,邊上張鵬霍然而起,眼睛瞪的老大。

陳洪不動聲色打開,看了眼後,馬上遞給張鵬。

他估摸著,張鵬可能是個大老粗,不識字,因為之前討論事務時,有點看出來了。

果然,張鵬焦急問:「寫的什麼東西?」

陳洪心中暗笑,又重新拿回來,邊看邊看:「官軍在貴州慘敗,退向貴陽,叛軍已經團團把貴陽包圍。」

「這是七月下旬的戰報,算算時間,貴陽現在正在被圍攻呢。」

陳洪說罷一聲長嘆。

「特娘的,這麼快。」張鵬厲聲道:「我要馬上把消息報告給成陽侯。」

官軍在貴州吃了敗仗,意味著貴州的叛軍,隨時可能支援四川。

「倒也不用慌,叛軍不打下貴陽,是不可能來四川的,而且火真五萬官軍已經進入貴陽附近。」

「那也得提醒成陽侯和西寧侯。」張鵬匆匆而去,找人快馬到中江地帶彙報。

陳洪注視著他離去的身影,不動聲色收起急報。

這急報里其實寫的是七月中旬。

現在都是八月份,搞不好貴陽早就被攻破了,貴州的討逆軍現在也可能進入了四川。

但陳洪故意改了一個字,把中旬改成下旬。

張鵬這大老粗又不識字,也沒細看,信以為真。

此時重慶知府章士春小聲道:「按剛才所言,先船運十萬石糧往榮昌縣?」

「妥善,辛苦章知府了。」

「不敢不敢,這是下官應該做的。」

章士春說完後,悄悄看了眼陳洪,欲言又止。

「章大人還有事?」陳洪問。

「最近重慶城裡,各大街小巷,都有漢王的檄文和公告被貼出來,官府衙役們人手不夠,往往前腳撕下,後腳又有人張貼——」

他頓了頓,笑道:「不知陳將軍能不能派些將士給咱們,一起捉捕這些叛逆?」

陳洪道:「我手中也沒多少人,兄弟們要守著重慶城,更要小心叛軍來襲,這樣吧,我最多給你一百人,夠不夠?」

章士春心想,當然不夠,重慶城多大啊,不過他也不好說什麼:「夠了夠了,多謝陳將軍。」

章士春從都司衙門出來,外面有心腹朱師爺跟上。

「陳將軍怎麼說?」

「姓陳的只肯給咱們一百人。」章士春道:「這哪夠用。」

朱師爺笑道:「正好,反正咱們彙報過來了,這檄文清理不完,也不是咱們的過錯。」

章士春冷笑:「明紂王無道,天下人共誅之,等陳將軍的人到了,安排他們到城南去清理。」

「大人英明。」朱師爺哈哈一笑。

城南那邊全是不好走的路,且居居較少,那邊張貼的比較少,正好打發這群軍士。

原來章士春心裡也是反對朱棣的,不過現在官軍駐守重慶,他也不敢表露。

第二天中午的時候,宋晟和張武就接到來到重慶的急報,官軍在貴州慘敗,退守貴陽。

宋晟當時就問張武:「什麼時候的事?」

「七月下旬。」

「幾日?」宋晟再問。

張武茫然,回頭叫來信使。

信使道:「七月二十八日。」

這個時間還是陳洪說的,已經儘量往後說。

宋晟想了片刻,現在是八月初七,已經過去近十天。

不知道叛軍能不能打下貴陽。

「貴陽城內還有多少守軍知道嗎?」宋晟問。

信使道:「還有兩萬多,火真帶著五萬在清平縣,接近貴陽了。」

宋晟點頭:「有火真五萬援軍,貴州一時半會打不完。」

宋晟就怕貴州打完後,叛軍勝了,會派兵入川,畢竟他們這瀘州距離貴陽挺近的。

瞿能這時不動聲色道:「現在就是看誰比較快了,咱們先打垮了陳文,立刻可以分兵南下,合擊貴州的叛軍,要是貴陽那邊先勝了,也能支援咱們,就怕——」

何福接著道:「咱們不需要貴陽支援,就怕貴陽先敗給叛軍。」

張武立刻大聲道:「火真和陳志都是靖難大將,且有五萬生力軍,短時間內,恐怕難分出勝負。」

對火真和陳志還是非常有信心。

宋晟道:「不管如何,咱們儘快擊敗眼前的叛軍,然後支援貴州。」

眾將齊聲稱是。

「走,打叛軍去。」

宋晟這時已經急不可耐,希望儘快和討逆軍一決勝負。

初七中午吃過午飯,官軍前鋒張武親領五萬步騎從富順縣方向,沿中江南岸,步步逼近討逆軍的大本營趙化鎮司。

半個時辰不到,官軍前鋒張武已經遠遠看到對面一個又一個討逆軍陣營。

雙方進入五里以內,站在高遠,已經能清晰看到對方的密集的兵馬。

張武這會正在一個山丘上,他過河前,北岸還是有很多平地,但過河後,發現南岸好多山丘,雖然這山丘起伏不大,但大量的兵馬站起來有點不舒服,官軍各個方陣依次排開後,很有多站在坡上,也有人站在盆地,看起來參次不齊,不怎麼好看。

當然,對面討逆軍也是如此。

「特娘的,四川這地方,不適合十萬人以上的大軍作戰。」張武罵罵咧咧。

三國歷史上曹魏伐蜀,從漢中北面進來,因為山路崎嶇,最寬的地方只有三丈,大軍加輜重延綿上百里。

興勢之戰時,蜀軍前面只要布置幾百人,幾萬魏軍都攻不過去,沒辦法,路太窄,每次投入只能幾十人,後面幾萬人眼巴巴看著沒法過。

所以張武看到這地形也是頭痛,高地不平,起伏有勢,好在坡度都不大,不然很多輜重都不好走。

這時他回頭看了看,官軍只有他的兵馬,從長沙帶來十門火炮,此刻大量的馬車和民夫正在拉動火炮。

但洪武大炮有點沉,他們的馬車都是獨輪馬車,在這種有坡面的地方走的很慢。

得找個地方安置火炮,張武心裡琢磨著。

此時他兒子張浩過來,問火炮安排在哪。

張浩是留守重慶張鵬的次子,張武沒有兒子,把張浩繼過來當兒子,歷史上張武死後,因為不是親生兒子,張浩也沒襲到他的爵位。

張浩擅長火器,是他軍中火器營千戶,張武很疼愛他,視如已出。

「等會,等和叛軍進入兩里內再找地方,找個高處。」張武道。

「喏。」

洪武大炮最大射程接近一里,如果在高處,稍微能提升點射程。

張武打算進入兩里內再安置,到時雙方接陣,就能進入一里射程,當給叛軍重重一擊。

「嗚——」此時官軍中軍響起號角聲,張武一聽,似乎是準備戰鬥的聲音。

他有點驚訝看向中軍方向,不多時,有傳迅兵來到他跟前。

「西寧侯急報,哨騎探到敘州方向有大股叛軍出現,人數大概在十萬左右,目前距離我軍還有三十里。」

「啥?」張武目瞪口呆,瞿能之前說叛軍還有五萬左右藏起來,沒想到還有十萬。

這樣算算,叛軍應該有十五萬人。

「特娘的,來的好,一起打了。」張武嘴巴挺硬的。

但他聲音未落,遠處又有傳迅兵跑過來。

「報,榮昌急報。」

「永川方向,有大投叛軍出現,人數約五萬。」

「啥?」張武差點跳起來,趕緊問:「永川在哪?」

傳過兵回道,在榮昌方向。

榮昌正是官軍大本營,官軍從重慶、順慶府等各地出來後,在榮昌縣匯合,目前還有大量輜重和糧草在榮昌。

張武的臉色頓時變的更不好看。

此時叛軍兵馬數不比他們差多少,且從三個方向圍過來,可以說,除了他們北面的中江,東南西三面,全是叛軍。

「報,西寧侯急召成陽侯議事。」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