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裡。

朱高煦正在觀看地圖。

昨天晚上他就接到阻胡堡被破的消息,今天一大早,前面再次傳來消息,沙哈魯的兵馬,源源不斷從阻胡堡進來,從山西破關,已經成為事實。

此時陳文道:「沙哈魯的大軍正在阻胡堡外集合,下一步可能會分兵,一部去打朔州,一部來打大同,還可能去寧武關。」

周虎道:「他一百萬兵馬,加那麼物資糧草,從阻胡堡那麼小地方進來,還不得走半個月?」

「應該不會全部進來,必然要還要守在長城外,以為據點和後路。」陳文道。

朱高煦這時道:「這邊距離阻胡堡多遠?」

陳文道:「六七百里。」

「陳文。」

「臣在。」

「你率兩萬人駐守大同,把附近所有小堡衛所兵馬、糧食撤進大同,守城的武器,百人敵等統統收到大同來用。」

「喏。」

「朕率北平八衛加京營一衛出塞,從長城外,繞到沙哈魯屁鼓後面。」

「啊」周虎和陳文大驚失色。

沙哈魯百萬大軍,皇帝居然只帶四萬五千多人,九衛人馬出塞。

周虎和北平都指揮使顧興國當即跪下,請求自己單獨領兵出擊塞外,請皇帝留守。

「朕還沒老,你們不用勸了,你們應該了解朕,朕決定的事,沒有人可以改變。」

諸將無奈。

此時明軍在山西境內只有十萬人,而皇帝居然不打算徵召援兵。

他讓陳文守住重城,親率四萬五千騎出塞,繞到沙哈魯背後。

朱高煦也想過,如果不能集合重兵與沙哈魯決戰,山西境內會被肆虐,很多小縣城會被攻破。

但相比這樣的損失,等他集合重兵過來決戰,起碼也要一定的時間和巨大的消耗。

此時已經和明末後金入關差不多。

朱高煦如果和崇禎一樣集合兵馬去決戰,首先需要時間,還要大量的糧草調劑,其次沙哈魯不一定會願意和他決戰,肯定到處掠奪破壞再說。

這點朱高煦真是料錯了,沙哈魯其實很想和明軍主力決戰,但朱高煦不願意興師動眾,抽調太多兵馬加入大戰。

說實話,他還是有點看不起沙哈魯的百萬大軍,更不願意給戶部和百姓增加困難。

此戰動員三萬民夫,就耗資巨大,要是再起五十萬大軍與沙哈魯決戰,投入更是天文數字。

所以朱高煦決定靠戰術和裝備取勝,不靠人多。

沙哈魯如果全軍進關,就打他屁鼓,如果留守兵馬在關外,就打他根基。

總之他對明人犯下的血債,肯定會加倍還給朱高煦。

計議已定,朱高煦在七月初一,帶著九衛兵馬,四萬五千多兵馬從大同正北方向出關。

其中騎兵兩萬五千,步營兩萬。

隨行帶了一萬民夫,五千輛新式武鋼車,用來拖拉武鋼車的馬騾就有兩萬匹,帶了半個月的糧草,另有輕型火炮兩百門。

這九衛兵馬,有八衛是北平都司,一衛是京營周虎部。

七月初三,全軍從得勝堡出關,進入關外,然後沿著御河先往北走了三十里,再突然轉向西向,往阻胡堡方向去。

而此時,一條條消息正向大同陳文處來。

七月初三,哈里諾率五萬先行,到了朔州後,可能感覺到朔州不好打,轉向朔州東側的馬邑縣。

七月初五,馬邑縣被破,胡人大開殺式,到處掠奪。

七月初七,十五萬大軍包圍朔州,準備強攻。

沙哈魯打仗很有章法,大軍包圍朔州的同時,北側以一部兵馬防備大同援兵,南側以伏兵數萬,準備伏擊寧武關方向的援兵。

但明軍都固守大城,沒有外出,沒給沙哈魯機會。

不過如陳文所料,因為只有阻胡堡一個入關口,百萬胡兵走了七八天,才進來二十幾萬。

——

山西境內到處烽火,但大明京師卻是一片安靜。

皇帝突然消失了,但朝廷還要運轉。

當然,六部尚書和內閣秘書們都知道皇帝去了前線,至於前線是在陝西還是山西,目前還沒消息傳回。

之前皇帝在時,就經常找藉口休息不上朝,大夥也習慣了。

現在皇帝不在,似乎也沒什麼變化。

只是有一點大夥注意到,以前皇帝最後批的奏摺,現在改成了黃福和楊溥兩人。

皇帝臨走前,下旨楊溥和黃福兩人,暫時代為御批,兩人有分歧,不能決定時,等皇帝回來。

另兩人批完的奏本和朝廷部份決定,要送後宮給皇后和妙貴妃兩人再看,然後用璽印。

朝臣們注意到兩個細節,一是黃福要受重用了。

黃福在討逆戰時,任交趾布政使兼按察使,明知道當時漢王有點不對勁,但也沒出聲,默默經營交趾,為討逆戰支援了大量的糧草和財富,可以說是為漢王取勝,也是立下汗馬功勞。

洪熙元年末,皇帝召黃福進京,之後好像讓黃福去做什麼事,但群臣都不知道。

現在黃福默默乾了一年多,大夥都不知道黃福在幹什麼事。

如今黃福突然出現,就直接參與最後批本,簡直就是前途一片光明。

另一個細節是,有些需要用到璽印的,居然要皇后和妙貴妃一起決定。

可見妙貴妃現在相當得寵,想想到去年年中妙貴妃生下龍子朱瞻域,大臣感覺妙貴妃現在的地位,已經皇后差不多能平起平坐。

七月初的京師某處宅院,大晚上燈火通明,門口街上行人來人來往,比以前憑添了幾分生氣。

這邊是代王朱桂在京師的新家。

朱桂在洪武時封大同,建文時被廢,永樂時又封大同,後來朱高煦進京,召天下蕃王來京師開會,結果當場殺了齊王以立威。

自此,蕃王們糧田幾乎被沒收一空。

朱桂在事後,餘下兩千畝田,在諸王中還算比較多的。

皇帝又沒收了他所有的莊院,只留下大同的代王府,還要求房屋數量不能超標。

代王一生氣,乾脆把代王府給賣了,把兩千畝田也賣了,然後帶著大量的銀錢到了京師來居住。

因為當時皇帝說過了,現在他們自由了,想住那就住哪。

代王舉家就搬到京師來,並在京師附近,重新買了兩千畝田。

沒多久,周王、寧王也紛紛學他,全部移居到京師來。

接著蜀王在今年初也搬到京師來。

最牛的是肅王,這傢伙原本封地在甘肅,一直覺的那邊又僻遠又辛苦,即然皇帝說可以到處搬,他直接問皇帝,我能搬到大員去嗎?

朝廷在開發大員,肅王是知道的,這傢伙不想呆在中原,看到朱高煦就煩,於是想到大員。

朱高煦當然也同意,現在你們自由了,想去哪就去哪?去海外都行。

肅王朱楧也不客氣,直接舉家搬到大員。

現在大明的藩王們,基本都移居到江南和浙江一帶,也有移居到廣東福建的。

像京師現在就有寧王,周王,代王,蜀王四位老兄弟。

周王朱橚是老五,朱棣不在,他現在最大。

他這人喜歡醫學,到了京師後,就專心研究醫學,皇帝還專門派太醫輔助他,朱橚乾的一頭勁,也不管其他事。

今天代王突然請客,要請兄弟們吃晚飯,朱橚雖然不是很想去,但想想皇帝在時,也不介意他們兄弟碰面,所以還是坐著馬車前往代王府。

酒過三巡,兄弟四人都有點小醉。

代王朱桂笑道:「都不記得我們多少年沒有這麼聚過了,高煦雖然對咱們這些叔叔不敬,但倒是給咱們一個聚會的機會。」

寧王朱權嘴角一抽:「確實如此,以前咱們兄弟想見一面真是太難了。」

蜀王朱椿道:「可惜還有很多兄弟不在京師。」

周王朱橚則呆呆看著桌上的菜,腦子裡還在想白天那株新栽的草藥有沒有活?

「依你們看,高煦這次會不會大敗?」代王朱桂突然道。

記間裡瞬息安靜下來,四兄弟你看我,我看看你。

也不知過了多久,蜀王扭頭看看身後,身後大門緊閉,房間裡也只有他們四人。

「放心,這院中,現在只有咱們兄弟。」朱桂不動聲色道。

「如何會大敗?」寧王奇怪道:「大明現在蒸蒸日上,國力強勝,兵馬精銳——」

「高煦有點託大,聽說沒有大量動員,而那個叫什麼沙什麼的,據說有百萬大軍。」代王道:「他同時還在東征東本國,平安又在與本雅失里打仗,南洋那裡又打成一團粥。」

「今年對高煦來說,很困難啊。」

代王說完後,現場又是一片安靜,所有人都在思索著什麼,周王也不想他的草藥了,只是奇怪的看著代王。

代王性格暴虐,以前還在封地縱戮取財,要不然也不會被建文封為庶子,後來在永樂期都被下旨喝斥。

歷史上朱棣第一次召他進京,他還敢不去,絲毫沒把皇帝放眼裡,可見其人膽子有多大。

但是十三弟啊,現在不比以前了啊,藩王府上連一百人都湊不齊,你還在想什麼?

見眾兄弟都不出聲,代王終於忍不住了,突然壓低聲音:「我有預感,高煦必敗。」

「十三弟,喝酒喝酒。」蜀王突然舉杯道:「一會喝完酒,去街上逛逛,現在沒有宵禁,晚上倒是很熱鬧。」

「你們怕什麼,這是最好的機會,扳亂反正,重現太祖之志。」代王拍案而起,厲聲道。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