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並沒跑遠,因為街上人太多,他跑幾步徐輝祖就看不到他了,他也看不到徐輝祖。

此時他一邊搖頭一邊長嘆,慢慢往前走,剛走了沒十幾步,又是一愣。

只見前面就是剛開業的富樂院,院門口人流如織,大量的男子進進出出。

富樂院被李景隆拍下,據說花了近百萬,十年的使用期限。

經過重新裝飾後,又營業了。

剛剛朱橚說要去富樂院也是開玩笑,主要還是想快點離開代王府。

寧王也並不是對富樂院感興趣,只是正有兩個熟人站在富樂院左邊後巷裡。

一個是徐輝祖的兒子徐欽,一個是李景隆的兄弟李增枝。

李增枝手上拿著幾個盒子,正塞到徐欽手上,徐欽千恩萬謝,不時的點頭。

後來寧王才知道,那盒子裡,是富樂院客人沒有吃完的大葷肉食。

本來李增枝是要扔掉的,但聽說徐家家境窮苦,所以才收集給他。

徐欽在一家酒樓打工,回到家後,就騙父親徐輝祖,這是酒店沒賣完的,老闆送給他,他吃了一點,就帶回來。

因為徐輝祖肯定不願吃別人殘羹剩飯。

「特娘的。」寧王暗暗罵了聲,然後搖搖頭,轉身而去。

第二天中午,他們幾個兄弟收到消息,代王全家,向朝廷申請移居奴兒干都司。

——

漫無邊際的草原上,明軍長長的隊伍連綿數里。

朱高煦、周虎、顧興國三人並駕齊驅,四周全是連綿不斷的哨騎,不時的進進出出。

朱高煦想偷襲沙哈魯,所以儘量要避免被沙哈魯哨騎發現,朱高煦派出了大量的哨騎為明軍開路,並且將哨騎放置二十里外。

這樣的好處是,如果遇到沙哈魯的哨騎,對方也只會以為遇到的是明軍哨騎,想不到明軍大股主力在後面。

大量的哨騎不時的把前方消息往他們這邊彙集。

不一會,有哨騎回來探報,前面不遠處就是奄遏下水海。

朱高煦聞言,笑道:「當年蒙古滅金,金滅遼,都是以少擊多,今天咱們帶四萬五千人擊沙哈魯,將來或許,也能載入史冊。」

朱高煦這裡說的滅,是指蒙古與金的野狐嶺大戰和金與遼的護步達岡之戰。

護步達岡之戰中,金國以兩萬大破遼軍七十萬;野狐嶺大戰,十萬蒙軍大破五十萬金軍。

這兩場都是以少擊多的經典戰役。

如今明軍四萬五千精銳出戰,沙哈魯還留在關外的,肯定不到一半,且大部份都是僕從軍。

周虎和顧興國對視一眼,皆是苦笑,皇帝在給他們信心,但他們擔心皇帝的安危。

他們在靖難和討逆戰中,都有以少勝多的例子,只是在國內打仗和草原上不同。

草原上一旦輸了,可能被追殺上千里,全軍覆沒。

就像歷史上丘福十萬大軍北伐,被北元打的全軍覆沒一樣。

所以代王之前在京師擔心是有道理的,朱高煦要是在草原上輸了,很可能回不來。

「我們還有個優勢。」朱高煦看兩人都在擔心他,便道:「這片草原,咱們比沙哈魯更熟悉。」

「即便是輸了,也有機會全身而退。」

周虎一臉茫然,顯然他對草原不熟,但顧興國表情振奮,他是來過附近的。

就在他們說話之際,前面遠遠出現一片淡藍色的水域。

明軍紛紛呼叫起來,可以補允水份了。

「顧興國,你知道奄遏下水海嗎?」朱高煦指著前面笑問。

「回陛下,這是金滅遼的最後一次大戰之地。」顧興國道。

當年遼天祚帝率兵出奔夾山,南下潼關嶺,取天德等州,攻武州(今山西五寨),與金將完顏婁室戰於奄遏下水海,遼軍大潰,降金。天祚帝奔往陰山。次年二月,逃至應州新城東,被金將完顏婁室俘獲。遼告滅亡。

顧興國還在說話,周虎已經拿起一張地圖在看,看了片刻後道:「這邊距離長城有好幾十里,胡人應該想不到咱們會繞過來。」

朱高煦想了想,道:「沙哈魯的人也算半個游牧民族,還得繞向更遠的地方,避開他們的哨騎,傳令下去,多補允點水,咱們再往北繞。」

朱高煦一定要打個出其不意,那就要遠離長城附近,因為他在靖難和討逆戰中就和朱棣學到過,打仗如果能出其不意打別人屁鼓,那會是很爽的事。

當天明軍在奄遏下水海補充了淡水,接著全軍繼續往北,遠離長城,一直到上百里外的黑河後,沿著黑河再往西。

七月八日,明軍來到大青山腳下,這邊在一百多年後,由蒙古族首領阿勒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陰,黃河之濱,破土建設具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偉美麗的城池。該城竣工後,明廷賜名為「歸化城「。

此時歸化城還沒有建立,朱高煦下令全軍休整一天。

七月九日。

朱高煦帶兩萬五千騎兵星夜奔馳,往南而去,留步兵和民夫在後面慢慢跟隨。(朱高煦步兵和輜重民夫們也有兩萬匹馬騾,所以速度其實並不很慢。)

臨出發前,朱高煦要求全軍,等與沙哈魯大軍交戰,戰勝之後,每人至少多牽一騎,要達到人均兩匹馬以上。

——

轟隆隆,在一聲聲強大的爆炸中,沙哈魯的兵馬人仰馬翻,現場到處慘叫和哀嚎。

沙哈魯騎馬在遠處看著前面,朔州城屹立不動,穩如泰山。

他們七月初七包圍朔州,七月初九進攻,現在七月十一,打了兩天毫無進展,且死傷大量。

明軍的火器太猛,還有一種炮打的很近,但一炮下來,死傷一片,是沙哈魯見過威力最強的火炮。

短短兩天,沙哈魯的大軍死傷過萬,情況相當不妙。

而據他所知,像明軍朔州這樣的城府,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打一個朔州就死傷一萬,他一百萬大軍根本不夠用?

一時間,沙哈魯隱隱有點後悔東征。

他的大軍在中亞地區橫掃無敵,沒有任何一座城能抵擋,但在明人這裡,先是阻胡堡給了他一個教訓,接著小小的朔州城也讓他極為難看。

「兀魯伯」,沙哈魯叫長子。

「父親。」兀魯伯湊向前。

「咱們入關多少人了?」

兀魯伯回頭看了眼,小聲道:「到昨天為止,三十八萬。」

「才這麼點?」沙哈魯眉頭一皺。

從他們前鋒進入阻胡堡,這都超過十天,沒想到才進來三十八萬人馬,平均每天只進來三萬多?

「明軍的堡門太小,咱們拆了還是不夠,關鍵是要配合大量輜重和馬騾一起進來。」兀魯伯說的也挺有道理。

他們不能只讓軍隊先進,後勤物資也要跟上。

所以他們是按著進來多少兵馬,就跟進多少物資,這樣才能保持他們的戰鬥力。

如果幾十萬兵馬一湧進來,想靠掠奪當地來補給,顯然是很困難的,因為明軍之前早就準備好堅壁清野。

「還是來早了?」沙哈魯嘆道。

按他原本的計劃,六月份到明國邊境,然後慢慢往前,尋找破關處,十月份破關,正好明國糧食成熟之際,到時就可以就地收割補給。

但中間太過順利,走快了點,現在七月到明境,水稻還沒熟呢。

沙哈魯有點無奈的摸了摸額頭,他在中亞附近打仗時不用考慮這麼多,衝進各城堡搶就行。

現在到了明境,確實要考慮很多事情。

「父親,明人皇帝朱高煦會舉國來戰嗎?」兀魯伯這時問。

沙哈魯想了想:「朱高煦是好戰之人,經歷了靖難和討逆沒有敗績,這種人在戰場上目空一切,沒有什麼是他不敢戰的,聽說他還是員猛將,我相信,他此刻正帶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大軍,前往與我們決戰的路上。」

「只要打垮了明軍的主力,明人就會變成溫馴的羊羔,任我們宰割。」

「傳令,撤兵。」沙哈魯說著說著,突然往前一指。

很快,隨著鳴金聲,沙哈魯的大軍像螞蟻似的紛紛離開朔州城,只留下城下大量的屍體和哀嚎。

當天進攻無果,沙哈魯也不著急,撤兵休息,同時派出偵騎,四下尋找明軍主力。

他下意識認為,明軍一定會來找他決戰。

就算明軍不來,只要圍住一座重要的城鎮,明軍很快會來。

當天下午,沙哈魯得到消息明軍大同是重鎮,裡面還有藩王(其實代王早就不在),他決定放棄朔州攻打大同。

七月十二一大早,沙哈魯留下少量兵馬監視朔州,全軍往大同而去。

一路上,沙哈魯大軍像蝗蟲一樣,夷平一切,到處縱火掠奪,和屠殺,來不及逃走的百姓皆被無情的殺死。

幾乎在沙哈魯大軍撤退的同時,朔州城上歡呼雀躍,郝二狗夾在人群中,也是長長吐了口氣。

當年他帶著李寡婦跑到朔州城,原以為可以躲進安全地方,來了之後很快發現不對勁。

陳文之前集中了絕大部份兵馬,分守三處要地。

朔州城裡只餘下一千左右的明軍,之後從各堡退回來部份,加起來也不到兩千人。

還好知州立刻在當地招募精壯,城中還有部份退役兵士,衙役等紛紛加入。

現在不是大明內戰,大夥同仇敵愾,很快徵召到七八千人,終於勉強把朔州防線建起來。

雖然大部份只是百姓,但朔州城有很多從各堡帶回來的火器,百人敵等,加上原本城中也有不少,用來防守時十分有用。

生生擋住前兩天的進攻,但此時朔州這些厲害的火器也用的差不多,接下來就是要靠人命去擋。

沒想到關鍵時候,沙哈魯撤兵往大同去了。

郝二狗他們是死裡逃生,興奮不止。

可這高興還沒半天,第二天下午,遠處突然響起號角,朔州城外的沙哈魯大軍再次集合。

轟隆隆,天空突然響起一陣陣雷,雷聲從遠及近。

郝二狗臉色大變,不好,要下雨了?

沙哈魯在城外的人,明顯看出要下雨,感覺明軍火器不能和,準備在下雨時,再攻一波。

嗚嗚,長長的號角聲中,沙哈魯兩萬兵馬集合,紛紛湧向朔州城。

而天空中,雷聲不止,一會功兒不到,沙哈魯的人還沒集合好,嘩啦啦,天下開始下起小雨,這雨越來越雨大,城頭的明軍們連弓也收了起來。

郝二狗臉色陰沉,強烈的不安湧上心頭。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