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花魯扭頭看看身側和身後,密集的兵馬連綿數里,各種方陣一個接著一個,很多方陣都沒來的及投入戰場,軍陣都很嚴整,他手上最少還有二十萬能戰之兵啊。

「傳令各部-——」扎花魯剛開始,就看到不遠處一個河中人的方陣,明明離戰場崩潰敗中心至少還有兩里路,且原本陣容也很嚴整,卻突然扭頭,往後就跑。

那河中人方陣一跑,他邊上幾個方陣也跟著扭頭往後跑。

「嘶——」扎花魯瞪著眼睛,差點氣的吐血。

此時整個戰場都是是差不多的表現,後面的人看到前面敗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掉頭就跑。

沙哈魯的大軍本來就是各種被其征服的僕從國聯軍,現在扎花魯先被明軍偷襲,接著正面又慘敗,這些僕從國才不傻,紛紛扭頭就跑。

很多人甚至都邊跑邊叫:「帖木兒完蛋了,帖木兒完蛋啦——」

那河中人叫的最歡,領軍的主將更是二話不說,盡起河中大軍往老家後世烏茲別克區域撤退。

這主將很聰明,本來被帖木兒打敗就不服,現在帖木兒要是在明國境內大敗,回去之後就是他們河中人崛起的時候,現在當然要保存實力,趕緊回家。

像河中人一樣心思的有很多,於是扎花魯眼中諸多沒有參戰的大陣,一個個扭頭開始跑。

但戰場太過巨大,各方陣後面還有方陣,前面的在敗逃,中後面的要扭頭跑,很快演變成一場大混亂,各僕從國甚至自己和自己人打了起來,只會儘量衝出一條撤退逃跑的路。

等到明軍所有的騎兵都衝出武鋼車之後,扎花魯慘敗已經無法挽回,三十萬大軍四散而逃。

這股明軍經歷過靖難和討逆兩次大戰,對於追殺潰逃的敗兵很有經驗,他們不急不慢在後面掠射,追砍,並且對比起靖難和討逆,明軍更加的不願留情。

前面兩次大戰好歹也算內戰,現在他們對這些胡人可不客氣。

追斬才開始了一刻鐘,朱高煦已經感覺大事不妙。

明軍殺瘋了,兩萬多騎四散八方,跟在後面的步兵都追上不上騎兵。

很多明軍步兵開始搶馬,然後也騎上馬追殺。

等朱高煦在前呼後擁下從大陣中出來,方圓兩里內幾乎看不到一個明騎,只見滿山遍野的明軍步兵在到處跑來跑去,有的在搶馬,有的在揀漏殺人。

朱高煦回頭看看自己身邊,只有兩百多親兵騎兵,立刻大聲道:「特娘的,都殺瘋了?小心被伏擊,通知各衛,不要追太散,保持隊型——」

他一口氣派出二十多騎,追向各個方向,通知各部明軍。

接著又下令各步營,收集掠奪胡人輜重和糧草還有大量的牛羊畜牲等,同時奪回阻胡堡,準備堵住沙哈魯回去的路。

而在朱高煦身後不遠處,保定左衛指揮使趙哲正派人四下召集兵馬,因為連他部下的步兵都衝出去了,好不容易召集到一千多人,趕緊圍到皇帝身邊,先護住皇帝再說,同時不停派少量有馬的人出去召人。

朱高煦一看樂了:「沒事,咱們不用怕,胡人已經崩了,除非現在沙哈魯回軍。」

「先,先占了阻胡堡。」

此時胡人有馬的都沿著草原四散而逃,大部份都往西,逃向家鄉。

朱高煦一路走過去,除了胡人屍體就是遺漏的各種輜重,糧草,胡人們幾乎丟掉一切,一心逃命。

朱高煦都感覺這仗打完,他能大發一筆。

等到了阻擊堡城外兩里時,場面更加的震撼。

因為物資太多,扎花魯在阻擊堡放下來,還有很多東西沒運進去,所以阻南堡北邊城牆下面,堆積如山著各種物資糧草。

堡門現在被幾百輛各種馬車堵著,堡上面有數千胡人,因為堡小,這數千胡人,簡直把堡擠的密密麻麻。

明軍騎兵都不在,全部去追殺敵軍,外面數千明軍步營正準備進攻。

但皇帝一到,大夥都暫時停下,幾個指揮使級別的,都向皇帝這邊集合。

「陛下,堡門被拆了,胡人把大量馬車輜重堆積在門口,只要把炮推過來,立刻就能衝進去。」有人向皇帝報告。

朱高煦果斷點頭:「上炮。」

又問,知道胡騎指揮是誰嗎?

有個指揮僉事立馬大聲道:「回陛下,臣抓到一個敵將問了下,指揮是沙哈魯次子扎花魯。」

「這傢伙看情況不妙,往西逃了。」

「他沒進阻胡堡?」朱高煦奇道:「這是連老爹也不管了。」

「哈哈哈。」眾將大笑。

沙哈魯正在明國境內肆虐,肯定還不知道屁鼓已經被明軍打了,扎花魯都不管父親,自己往西跑,沙哈魯要知道,會不會氣死。

知道主將都跑了,朱高煦信心更增,一邊組織收集扎花魯大軍的輜重糧草,特別是大量的畜牲,一邊準備攻堡。

不一會兒,有馬騾拉著幾門炮先到了前方。

阻胡堡上的胡人看到明軍推出炮後,紛紛大驚失色,然後有人就往堡下跑,不敢站堡上。

隨著明軍炮聲一響,堵在堡門前的東西瞬息粉碎。

幾乎沒有難度,明軍一個進攻就再次攻破了阻胡堡,堡中胡人稍微抵抗了下後,紛紛投降。

這次明軍沒殺光他們,抓了兩千多降兵,讓他們修建阻胡堡大門,同時在阻胡堡東面方向(即長城內)挖溝築牆,以防沙哈魯回軍再想從這裡破堡。

重新奪回阻胡堡後,朱高煦也不著急,一面派出哨騎打探沙哈魯主力,一面先固守阻胡堡,同時召集兵馬,準備迎接沙哈魯的反撲。

但兩天後,追殺胡人的騎兵們陸續歸來,沙哈魯的反撲卻遲遲沒有動靜。

此時從朔州得到消息,沙哈魯的兵馬在兩天前,趁當地下雨對著朔州猛攻,幾乎就要攻破朔州,最後關頭,胡人突然撤兵,然後往大同方向撤退。

朔州守軍開始以為援軍來了,後來才知道明軍繞後,奪回了阻胡堡。

攻打朔州的胡人,當時起了分歧,一部份要去奪回阻胡堡,保障退路,一部份要去和沙哈魯匯合再決定,最後他們還是統一思想,全軍往大同方向追沙哈魯去,因為在他們看來,明國長城幾千上萬里長,想走哪殺出去都可以。

胡人沒來反攻,朱高煦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固守,並逐一將大炮分布到阻胡堡及附近各堡所在。

與此同時,這兩天騎兵們陸續歸來,步兵們也是收穫頗多。

此戰斬殺胡人十五萬以上,得到各種馬匹二十萬多匹,騾牛羊等以百萬計,糧草更是多達五百多萬石,其他物資無數,但這還是附近數十里內的部份物資,還有

更多的物資在更遠的地方,明軍正有部份騎兵還在四處收掠。

沙哈魯大軍帶了可以吃用兩年的物資糧草,除了少部份隨他進關,大部份都在這戰中丟盡。

而沙哈魯得到消息時,正在領兵圍攻懷仁縣。

懷仁縣是大同屏障,在沙哈魯攻破阻胡堡後,明軍原本駐守玉林衛的兩萬兵馬知道來不及支援後,就立刻退到懷仁縣。

沙哈魯帶領大軍一路往大同,路上遇到懷仁縣,準備先攻下屠城,從而威懾大同守軍投降。

不料這下遇到硬骨頭,懷仁縣裡駐有兩萬守軍,強攻數日不下。

前幾天沙哈魯故伎重演,讓騎兵四處掠奪,到處抓捕還沒來的及跑掉的明人百姓,好不容易湊了三千多人,表面是驅使百姓蟻附在前,胡人兵馬跟在後面,其中有胡人夾混在百姓中。

這招他在中亞時經常用,也很有效果。

明軍守將果然不忍,差點被大量的胡人兵馬衝上城頭。

好在明人和胡人長相還是有區別,懷仁縣某段城牆一度被攻破,明軍復又奪回,接著用萬人敵狠狠炸了幾波,這才把沙哈魯大軍打退。

沙哈魯強攻幾天沒下懷仁縣,心裡有點驚恐。

他以為明軍個個縣城都有這麼多兵力守著。

這樣他要一個個打下去,百萬大軍死光也打不下明國。

聽說大同還是重鎮,駐守兵馬更多,頓時就心生退意。

剛入明境時,他是想圍點打援,等明軍皇帝派主力來支援,然後一戰打夸明軍主力。

不料進入明境大半個月,野外幾乎沒有遇到千人以上的明軍,全是各種哨騎分隊。

明軍堅壁清野,死守各縣城,讓他們要一個個攻打,極為困難。

這幾年他們在中亞和歐洲各國縱橫時,各國都喜歡集中兵馬來與他們決戰,然後他們能一戰而勝,從而奠定了他們在中亞和歐洲的無敵的戰績。

在進入明國之前,明軍在靖難時,他們甚至一戰打敗了不可一世,如日中天的鄂圖曼帝國。

在當時的安哥拉之戰中,帖木兒就是兵臨安卡拉城下,然後鄂圖曼帝國的蘇丹巴耶塞特一世率軍7萬人,沒有守城,出城與他們野戰,結果全軍覆沒。

怎麼明人皇帝打仗沒有武德?

不是應該集中兵馬與咱們一決勝負嗎?

就在沙哈魯暗暗罵著明人皇帝沒有武德時,突然聽到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

明軍十餘萬繞向關外,擊破他們在阻胡堡的大軍,然後堵住他們的退路。

沙哈魯聞言又驚又怒又是害怕。

明人不但沒有武德,打仗還如此陰險下作。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