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回到府上,獨自坐在房間裡。

大澳的房間基本都是土木結構,建造簡單,現在也就他和燕王等幾個重要人物的房子,稍微好點,很多抓來的土人,直接就住山洞或土屋。

他們來的位置不錯,在大澳西部,西部是地中海氣候,乾燥少雨,夏天比較熱,冬天比較暖和。

這也是朱高煦願意把他們送到這裡的原因之一,其實在討逆成功時,朱高煦也考慮把他們送到奴兒乾地區,讓他們和西伯利亞大黑熊去斗,但考慮到那邊的天氣,更難存活,這才送到大澳。

大澳特有的氣候環境,讓朱棣他們能在這裡好好的生存,也正因為這樣,朱棣非常不甘心成為大明的附庸,按朱高煦所說,這裡相當於大明那麼大,我為什麼不自稱王稱霸?

朱棣想稱王稱霸是性格使然,他當過了皇帝,嘗到了甜頭,內心已經不甘落人之下。

可他最不應該乾的事,就是和王氏又生了小兒子朱高煜,這引起了朱高熾極大的不滿。

「砰」房門被推開,十四歲的朱瞻基大步走了進來。

他已經成長為一個少年,而且因為在大澳西部長大,身體比較清瘦,皮膚略有點黑,面貌英武,比父親更像朱棣。

看到兒子,朱高熾更不爽了,朱棣生兒子幹嘛,就算對我不滿,我兒子瞻基也不錯啊?

可惜,這次的歷史朱棣沒機會聽到解縉說好聖孫。

「父王。」朱瞻基進來後拜見朱高熾,接著道:「母妃問你明天去不去拿鹽?」

他們的鹽場距離這裡好幾百里,朱高熾經常和徐楨等一起帶人去拿鹽,每次出去要兩三個月,要不然他能從一個大胖子,變成現在這麼健壯。

「鹽不夠了嗎?」朱高熾問。

「還有十車。」(每車約兩百斤)

朱高熾便點頭:「行,等俺問問父王,這兩天出去。」

「孩兒能跟著去嗎?」朱瞻基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

「路上可能會遇到土人搶掠。」朱高熾道。

「孩兒已經可以打仗了?」朱瞻基甩著手臂,示意自己很有力量。

他可不是歷史上只會玩蟋蟀的朱瞻基,而是能在山野上奔跑如飛的精壯少年。

朱高熾看著兒子,不知為什麼,突然想到二弟高煦,高煦這麼大年紀的時候,已經隨父出征了。

「只要你母妃同意就行。」朱高熾嘆道。

朱瞻基高興的轉身離去。

張妃沒一會就來找朱高熾,她不想兒子瞻基出去冒險。

朱高熾白了她一眼:「父王都出去打獵,這裡的人,都要為生存努力,瞻基不小了。」

張妃向來比較通情達理,但這次真急了,她大聲道:「你們朱家還有幾個人活著?」

言語激動。

朱棣父子過來後,朱高熾原本的兒子和到了大澳生的,除了朱瞻基,沒一個能活下來,次子朱瞻埈,到大澳還是好好的,第二年就病逝。

張妃的次子朱瞻墉、後來生的朱瞻墡,也先後病逝。

這些人沒活長,主要朱棣和隨從來的醫士們沒習慣這裡的地中海氣候,小孩子有時候得些小病,用藥不對,反而變成壞事。

所以張妃急了,現在朱棣還有兩兒子活著,一個是朱高熾,一個是朱高煜,朱高熾只有瞻基一個兒子還活著。

朱高熾聽聞後,臉色大變。

他們在大澳幾年,總體人口是緩緩上升的,很多普通軍戶新生的子女都能活下來,偏偏他朱高熾和朱棣生的,活的不多。

「都怪父王造虐太多,殺了太多的人。」朱高熾突然咬牙道。

朱棣靖難成功殺了多少人?動不動滅人全族。

「嘶」張妃也臉色大變,驚恐的轉頭看向外面,好在門外看不到人。

——

次日上午,朱棣在府上走來走去,腦子裡還在猶豫不決。

他這人做事其實非常果敢,通常不會拖三拉四。

但這次,他覺得要好好深思熟慮,仔細想想。

剛開始到海上的時候,朱棣以為自己要流放了,甚至被殺死了。

沒想到高煦居然放了他一馬,還給了他諸多物資,讓他在大澳發展。

不過他當時並沒有按朱高煦所說,在海邊建城,直接遠離海邊,主要是不願意朱高煦將來過摘果子。

這樣做的後果是,幾年過去了,朱高煦留下的物資也早用完了,現在他們,什麼都缺。

當薛祿、張武、譚清等人慫恿他攻打金礦時,他其實非常猶豫,失去朝廷的支持,我們能在這裡堅持多久?

但就在他猶豫不決時,金忠和他說了幾句:「當地土人啥都沒有,連工具都是石斧骨椎,穿著獸皮,也都能生存下去,咱們連土人都不如?」

「至少咱們有糧,還能生產鹽,現在燕城遠了點,將來重新建個小城,距離海邊近點,製鹽就更加的方便。」

朱棣當時就深深吸了口氣,俺朱棣連土著都不如?所以他最終決定去試著攻打金礦。

攻打金礦有幾個好處,打贏了,可以增加人口,把明軍掠奪過來,留為已用。

還能得到明軍精良的鎧甲和裝備。

更可以讓朱高煦知道,自己還是靖難時的燕王。

朱棣對自己身處的大澳,心理上比朱高煦有優越感,無論地形氣候,都覺得,至少明軍不出動十萬人以上,幾年以上的時間,不可能找到他。

實在打不過,他還可以繼續往東遷。

可結果是,金礦防守嚴密,根本無法進攻。

不能進攻金礦,朱棣就要防止金礦的人,過來打探他們,金礦有戰馬,如果不出意外,他感覺最多半年時間,金礦的人,可以找到燕城。

等朝廷找上門,朱棣要面對選擇,是遷移,還是投靠。

朱棣左右為難,即想遷移,又怕從頭開始。

他們剛剛用了四年時間建了個燕城,難道一切從頭再來?

就在他猶豫不決時,外面傳來聲音:「大王。」卻是金忠的聲音。

「進來。」朱棣沉聲道。

金忠進來道:「徐理派人過來,說是抓到一個錦衣衛細作。」

「啥?」朱棣差點跳起來,我們這裡,還有錦衣衛細作?

金忠道,徐理上次和他們一起帶著人去金礦,回來後才發現少了一人,幾天後這人才回來,徐理感覺不對勁,想辦法試了下,果然發現此人是細作。

「走。」朱棣臉色黑黑的,心中更加的不妙,如果有細作,燕城的位置,怕是被知道了。

與此同時,譚清、張武、薛祿、劉榮、譚忠等將也紛紛得到消息,到徐理家裡看細作。

這朱棣做事還是有點冒冒失失。

當初濟南鐵鉉假降,李景隆打開南京城門,他都是沖在前面,也沒帶幾個人,急急沖沖就趕過去。

第一次命大,鐵鉉部下放砸刀早了一秒鐘,沒把他弄死,第二次李景隆但凡準備個伏兵,立馬可以改變整個大明歷史。

這次朱棣也是,出去時只帶著一隊親兵,十幾個人,還有金忠。

等來到徐理家門口時,發現門外聚集大量的甲兵。

他們剛來大澳並沒有甲具,後續得到鐵礦後,才陸續打了一些。

這些甲兵,幾乎占了他們一小半的甲具。

唐榮站在門外,帶著幾個心腹,都著甲兵,看到朱棣後,立刻迎了過來:「拜見大王。」

「你們?」朱棣疑惑的問?

「上午準備去拿鹽。」唐榮道。

「哦。」朱棣恍然大悟。

朱棣進去之後,就看到一個青壯被綁在院子裡的樹上,身上全是血,表情有氣無力,正是徐楨的族人,徐勇。

院子裡同樣有很多人,徐理父子都在,譚清和譚忠也來了,張武在朱棣到了後沒一會就到了。

朱棣這會還沒注意陸續有大將過來,他就瞪著徐勇:「這狗東西投了錦衣衛?」

「錦衣衛千戶,跟著毛信。」徐理狠狠的道,說罷上前一腳。

徐勇抬頭,看了他們眼,慘笑著開口:「大王算了吧,沒有朝廷接濟,很難在大澳生存下去,你不能為了自己的私慾,苦了幾萬兄弟。」

「特娘的。」徐楨又是上去一腳:「土人能在大澳生存下去,咱們連土人也不如?」

說罷,錚,直接拔刀:「老子砍了你。」

「住手。」金忠和朱棣幾乎同時叫。

外面又是一陣喧鬧:「哪個狗東西投了錦衣衛?老子要來看看。」卻是薛祿和劉榮也來了。

接著唐榮也跟了進來,後面又跟進來一隊甲兵,院子裡突然人滿為患,擠滿了人。

大夥注意力都在徐勇身上,朱棣也沒注意到,身邊人越來越多。

「還有誰?」朱棣沉聲問:「燕城裡還有誰是高煦的人?你說出來,俺保你無事。」

原來他認為,燕城裡肯定還有朱高煦的人。

徐勇則反問:「大王一定要和陛下反著干?」

「燕城是俺建起來的。」朱棣怒道。

「沒有陛下支持,大王能建起來?」徐勇問:「沒有陛下給你人和器具,你們能活到現在?」

眾人皆又驚又怒,朱棣氣笑了:「他是想利用咱們,然後坐享其成是吧?」

「俺當初願意講和,他若放俺們離開,俺們寧願去草原上打北元。」朱棣怒道:「他現在把俺們流放到大澳,還要事事被他控制,他以為他真是神仙,無所不能?」

「就算俺朱棣答應,也要問問兄弟們答不答應。」

「砍了他,砍了這狗東西。」薛祿怒吼。

「好。」人群中有人大叫。

刷,刀光一閃,撲哧,人頭落地。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