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代王府出來,鍾顯他們已經在外面準備好馬匹,朱高煦翻身上馬,駕,一路飛馳,幾位王叔也聞迅跟在後面。

他們現在要去一個新地方,今天大明又一個機構誕生了。

大明皇家報社,隸於教育科技部。

等朱高煦到了,現場已經準備的差不多,還有很多文武官員正從京師各處過來。

門口擺了很多煙火,還拉了橫幅,朱高煦先和內閣們交流了片刻,等到午時一刻時,噼里叭叭,現場一頓煙火猛放。

接著朱高煦掀掉橫幅,『大明皇家報社』幾個字赫然出現。

片刻之後,一隊精騎從街口出現,官員們都新奇的看著。

精騎們身上穿著綠色制服,全部一模一樣,馬鞍上左邊有個大大的『報』字。

右邊有『大明』兩個字。

這相當於後世的郵政員了。

朱高煦此時大聲道:「今天是大明日報第一期發布之日。」

「朝廷用八百里加急和水道,發向全國各處。」

隨著他的聲音,砰,身邊不遠處有人對著天空打了一銃。

「駕。」這隊精騎有數百人,紛紛奪路而去,跑向城外。

很多官員看的不明所以,幾位跟來的王爺也莫名其妙。

但現場馬上有人出來發報紙了,還有人一邊發一邊叫。

「看報看報,朝廷大軍占據莎車,莎車已建沙車衛。」

「山西鐵商舉家移民,自帶鐵料二十萬斤,震驚天下。」

「死囚轉身為保長,立下大功,留名青史。」

「大明日報八百里加急,最快六天到交趾。」

「大明銀行即將上線,存款有保障,還能賺利息。」各種口號叫的人暈呼呼的。

報紙很快發放到各人,寧王趕緊拿過來看。

正面有幾個大字,大明日報,好像還是朱高煦的筆跡,那字真是,一言難盡,寧王暗暗鄙視。

然後有一個個新聞在上面,而且分了版塊。

正面左邊是大明國內的,右邊是國外的,背面左邊是軍事,背面右邊居然有連栽,還有廣告位,當然,這會寧王也不知道是廣告位。

此時有人已經在問皇帝,如何六天到交趾?

從京師到交趾,陸上近四千里,海船順風都要走一個多月。

古代各王朝都有八百里加急,實際上當然不可能達到一日八百里的速度,當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距離唐玄宗有三千多里,唐玄宗六天接到消息,每天達五百里,這應該是歷史上最快的一批八百里加急。

朱高煦的大明朝,在通往各省的主要官道上,平均二十里左右一個驛站,次要的道上,約四十里一個驛站,在過去的幾年裡,朱高煦不停改制,增加驛站人馬和馬匹。

從今天開始,朝廷的急報也好,大明的報紙也好,都走八百里加急,由教育科技部下屬新設郵政司負責。

方式和以前略有不一樣,以前都是一人一馬跑到驛站換馬,然後接著跑。

現在朱高煦要求一個人快跑八十里,四個驛站左右,每二十里,一個驛站換馬,每八十里換人。

下個人接著跑八十里,二十四小時不停輪換。

馬是二十里一換,人是八十里一換。

八十里用快馬跑,大概要跑一個時辰左右,路況好的話,甚至不要一個時辰,當然,根據地形不同,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會有快慢,特別晚上跑起來速度就降了很多,如果沒有月光,甚至只能休息,但當天跑的這人,白天只要上班一個時辰左右,晚上是跑一個驛站,無論人和馬,都能得到最好的休息時間。

這樣的測試速度下來,最快每天可以跑到七百多里,無限接近八百里。

朝廷綠裝快遞員們,騎馬帶幾十份報紙,六天能跑到交趾,交趾那邊也有報社分社,一部份出給當地官員,然後立刻勘印,最快交趾在七天後,可以大量複印,十天內能發到交趾各地,這個效率在現在這種情況下,相當之高了。

效率高當然投入的成本也高,明初到洪熙十年,朱高煦在全國弄了兩千個驛站,人員人數接近六萬,隊伍龐大,開支也是巨大。

但朱高煦必須要投入,因為隨著大明地盤越來越大,他需要最快的時間,把京師的命令投放到全國各地,從而鞏固他的統治,宣揚他的成績,同時得到各地最新最快的情報。

寧王看了片刻,和幾位兄弟又開始對視,大夥每次看到新東西,都只有一個念頭,朱高煦那腦袋怎麼長的,總有各種與眾不同的玩意想出來。

這郵政司剛出,銀行又要上線。

半個月後,寧王全家準備完畢,帶著浩浩蕩蕩的三十多輛馬車,朝廷專門派了一隊百人精騎護送他們上路。

大明沙州總督府已經正式成立,寧王為總督,巡撫為江仲隆,總兵為瞿能,瞿能還沒出發,明年元年帶第二批五萬步騎往西去,最近正在集合物資和兵員。

沙州設十衛,五萬兵力,沒有都司,都司的職能,直接在總兵府。

但有按察司,布政使司,俱向巡撫負責。

為此,今年大明特意多征了十萬新兵,因為朝廷要為以後占據的地方布置兵力。

這是朱高煦要連續裁軍裁了十年後,第一次新增十萬新兵。

寧王走的比較慢,每天行六十里左右。

沿著省級官道,每三個驛站休息下。

大明現在的驛站比以前大多了,每個驛站約二十多人,基本都是歷年退役的老兵,騎術精湛,能騎能打。

當天寧王到第一個驛站休息,發現占地面積挺大,人卻不多,裡面養了有五十匹馬。

明朝的驛站為了防止被官員勛貴亂用,所以有明文規定,但歷史上還是執行不到位。

朱高煦的洪熙朝就有特別的規定,啥官員勛貴也不能用,只走八百里加急和郵政報紙,還有朝廷塘報。

官員上任也好,調遷也好,回鄉探親也好,都不准用,也沒資格用。

但有個例外,就是你自己出錢,可以用。

所以寧王一路上都是自己出錢。

這成本可不小,他全家加一百多護送兵馬,僅住在驛站就勉強夠,人再多就住不下了,有些人甚至要睡車上。

僅住宿費,當天就交了兩百文一個人,相當貴,比一般的客棧都貴。

但你用朝廷專門驛站,就是這麼貴。

驛站不提供吃,吃你得自己負責,當然,如果驛站不忙,可以為你燒飯,當然要加錢。

當天驛站不忙,又是看寧王面子,願意幫他們做飯,一百多人的飯,還是按人頭收,每人一百文,又是血貴。

寧王簡直大出血,第一晚就花了幾十兩吃住費。

期間他與驛站人員聊天,得知從驛丞,到驛員,俱是朝廷退役兵士,個個能射能打。

月俸兩貫,跑加急和送郵政報紙的,按里程數補貼,每一百里一百文。

像寧王這種來消費的錢,正好給他們自己補貼。

寧王聽說全國有六萬驛員,每人每月兩貫以上,一年開支就是上百萬貫。

這在明末時,有人就受不了,直接裁員,結果引的某人造反。

但在此時的大明,這點錢真算不了什麼。

但這麼多驛站的工資是小錢,投入維護,包括馬匹的養護才是重點。

總之就朱高煦這麼弄下,僅驛站這塊,一年投入估計得五百萬貫。

寧王晚上吃過飯後對長子朱盤烒道:「高煦別的本事我不服氣,就是賺錢能力,我最服。」

你讓朱棣當皇帝時,一年花五百萬在驛站上試試?朱棣立馬要破產。

此時他遙看月色,突然對前途充滿了希望,大明朝在朱高煦治下,真是蒸蒸日上,遠超前朝。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