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鏡在這會,肯定算是劃時代的發明,眾大臣和武將們看後都非常震驚,連文官都明白這玩意在軍事上大有用途。

幾個武將更是拿在手上看來看去,愛不釋手。

皇帝說,望遠鏡目前是絕密物件,只為軍用,水師每艘船看人員配一到三隻,軍中百戶以上,在出戰時配備,回來後要上交。

每具望遠鏡都有編號,遺失就是重罪。

但五年之後,朝廷可能開放為民用。

這玩意技術含量不是很高,朱高煦想守也守不了多久,能保持到五年就算不錯。

看過望遠鏡後,皇帝大手一揮,由高知節帶著眾人,又來到一個地方。

大臣們經常和皇帝來科技司,每次有新事物都會來看看,楊士奇記性不錯,他馬上道:「這是改建過了?上次來還不是這樣?」

眾大臣看去,前面建了個高塔,有點類似明軍哨塔,周長約三四米,高約七八米,上面還有一些裝置,像風車的葉輪。

皇帝站在這高塔前面,向眾人道:「這玩意怎麼說呢,先說他的功效吧。」

「上面裝了兩個大型望遠鏡,可以通過驛站快速傳信,幾千里外的消息,一個時辰左右能傳到京師。」

「啥?」現場炸鍋了,大臣俱是不敢相信。

這就是原本在1791年,法國人克勞德查普發明的光學通信(或者說視覺通信)。

這個想法原本是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1635-1703)提出來的,他製造了顯微鏡和望遠鏡,然後建議把字母和有關的編碼符號掛在高處的木框架上,使遠處能接收到,但胡克並沒有干這件事。

1790年,巴黎的信使從巴黎送信到斯特拉斯堡要四天,於是查普想辦法縮短通信時間。

1791年3月2日,查普進行了第一次公開演示,在大約16公里外的Brlon和Parcé之間傳遞了一條信息。信息是:「如果你成功了,你很快就會沐浴在榮耀中。」

原理很簡單,通過像驛站這樣的建設大量的信號站,連續的傳遞信息。

每個信號站相距約10至15公里,在彼此的視線範圍內,要麼位於已有的高處,如哨樓高牆,要麼位於為此專門建造的塔樓上。

每個塔都配備了兩個望遠鏡——一個指向線路上最近的信號站,另一個指向線路另一方最近的信號站——以及一個查普稱之為信號標的裝置。後者由兩個可移動的木製臂杆組成,並由一個長且可移動的木製橫杆(稱為調節器)連接。橫杆和臂杆用鐵塊平衡。它們被漆成黑色,以增加其與天空的對比度。

橫杆可以垂直或水平放置(當它處於傾斜或對角線位置時,它不會傳輸信號)。每個臂杆可以設置成在七個任意的角度,每個角度相距45度。這產生了總共98個(2x7x7)獨特的位置。為控制信號保留了六個位置,留下了92個密碼信號(字母表中的字母,數字,常用的音節)的位置,後來的改進最終產生了40000個代碼。

天氣晴朗時,每個站每個符號的傳輸時間為20-30秒,法國在歷史最高速中每分鐘可以傳遞五百四十里,在當時是相當驚人的。

朱高煦沒空向他們解釋如何傳遞,他只能說,我們已經建好了全國的驛站(嘉峪關以外正在建),主要官道每二十里一個,次要官道每四十里一個,後面只要在每個驛道再建一個塔樓,不需要增加人手,立刻就可以運轉起來。

這種視覺通迅,對天氣要求比較高,晚上也行不通,法國的信號站在二十到三十里之間,而大明的主要官道基本夠用了,可以少量在次要官道添加一些。

難點是,大明沒有英文,所以朱高煦改用拼音。

朱高煦道:「從全國建塔到沙州,喀布爾,至少要兩年以上。」

「這兩年,朕會陸續讓各地驛站人員進京培訓,全國小學,也要推廣拼音。」

「三年後,基本可以投入運行。」

「到時從五千多里外的喀布爾,信息傳過來也就一兩個時辰。」

「你們想一想,除了海外,以後我大明各州各府,所有的消息,命令,在一個時辰之內能傳達到,會是一副什麼樣的景象。」

伱皇帝統治效率提高了唄,大夥心想。

但馬上有人跪拜:「陛下聖明,大明萬歲。」

群臣一邊跪,跟著大叫萬歲聖明,一邊扭頭,看看哪個不要臉的在拍馬屁,原來是錦衣衛指揮使毛信。

這玩意在無線電出來之前是最強的,通迅最快,效率最高,而且可以用做他途。

1799年,拿破崙通過政變奪取了政權。查普面見了拿破崙,提議將信號系統用於商業。他建議用它來傳遞每日商品價格和國家新聞,但拿破崙只同意一種民用用途:每周傳輸國營彩票的結果。

所以這玩意建立起來後,以後朱高煦還可以用來辦其他事。

而且這玩意在大明還有個好處,歷史上法國建成後,像周邊的荷蘭、普魯士都先後學了,而且大夥都防著對方,有自己的特有的代碼,怕傳遞時,被泄露情報。

但朱高煦沒這個擔心,首先老百姓現在沒望遠鏡,就算有望遠鏡也同樣看到了,老百姓能把這些情報往哪傳呢?

你說沙哈魯就算有細作在京師,看到大明發出皇帝的軍令了,他就是插上翅膀往喀布爾飛傳消息,都沒有明軍信號塔來的快。

所以朱高煦連保密都不需要做,這就不用設計複雜多變的代碼組合。

此時有大臣靈機一動,金幼孜問:「按陛下的說法,這玩意是不是可以當寫信來傳遞家書?」

朱高煦臉頓時黑了,寫你妹:「只做公用。」

不過他心裡在想,想發信也可以,以後一個字收十兩銀子,老子看你們發不發。

無線電剛出來時,電報也挺貴的啊,這倒不失是個賺錢法子。

大臣和武將們對望遠鏡興趣比較大,對這個似乎不是很感冒。

畢竟這玩意對皇帝掌控能力的提升相當明顯。

以後哪邊官員出了問題,辰時一刻從州府傳過來,辰時二刻就可以把他免掉。

大夥連求情和彌補的機會都不會有。

就在說完這兩件事的時候,朱高煦哈哈一笑:「哪個,後天大明銀行開業,哪個哪個啊,你們——」你們都懂的。

皇帝每月報紙幫銀行吹風,但朝中和民間想存錢的似乎不多,皇帝的意思大夥都懂,你們這些重臣啊,要帶頭去存款,以為表率,用來推廣。

「臣家裡可沒錢。」夏原吉立刻叫了起來。

「……」朱高煦一臉黑線。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