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李國用才知道,這批班圖人,當年和鄭和聯繫過,鄭和還想見見他們的國王,但那會雙方溝通不便,剛果王城距離這裡又遠,雙方沒有得到有效溝通。

等鄭和走後,班圖人又來了,卻沒看到明人。

這次又見登陸,他們便想過來看看,並沒有惡意,不過因為正好晚上靠近,又拿著兵器,反被明人射了一通。

當然,這會大家還是溝通不了,班圖人遞上一堆食物,還有當地的寶石,特產樹皮,比划著送給李國用,好像要換明人東西。

李國用二話不說,讓人拿過鹽和糖,班圖人果然拚命點頭,他們需要這個。

李國用拿著傳說中的卡賓達樹皮,然後在邊上隨便找了個棵,比划著要挖樹,還比劃了大小,班圖人立馬懂了,第二天真的為李國用挖來一棵樹。

李國用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先帶到船上再說。

接著他選擇了臨行前朝廷錦衣衛的建議,先去後世幾內亞,然後橫渡大西洋,可以到巴西東海岸。

為什麼這麼走,主要還是為了安全。

此時他從安哥拉橫渡大西洋,也可以到巴西,全程超一萬里,中間沒有任何補給點。

其實整個這條萬里長的海面上,還是有一個後世叫詹姆斯敦的孤島正好在中間位置,這也是一百多年後,英國意外在大西洋中遇到的孤島,也是英國在北美的第一個殖民點。

但這會詹斯敦還沒有人發現,如果明軍能先發現,就可以設置一個補給點。

李國用選擇沿非洲西海岸線往北,一直來到幾內亞,這過程不需要擔心補給,隨時可以靠岸進行補給。

九月中旬,他來到幾內亞和象牙海岸附近,上岸補給休息了幾天,船員中有人出現熱症並死亡。

這是他第二次損失人手,因為這會非洲非常熱,普通明人還有點不習慣。

九月下旬他開始橫渡大西洋,正常情況下,此時與南美洲巴西距離已經縮短到五千里,足足縮了一半。

但不知是海風影響還是什麼因素,船隊走僻了點,加上正好遇到逆風,最後足足到十月底,才看到巴西的海岸線。

此時他們大概的位置,約在後世帕拉州北部。

朱高煦也不知道橡膠樹那邊盛產,只知道巴西有,原本的建議是巴西東海岸開始,在李國用之前,也確實有明人來到這裡,但結果一無所獲,還沒能回到明朝。

這次李國用因為走僻,運氣反而不錯,正好來到亞馬遜河東端。

帕拉洲是亞馬遜河流向大西洋的最後點,而橡膠樹就盛產在亞馬遜地區。

眾人匆匆上岸,發現方向大概錯了,原本要到巴西東海岸,現在到了東北方向。

但這會實在太熱,最近又有船員生病,李國用放棄繼續在海上繞的念頭,決定從陸路走。

從二月初到十一月初,李國用帶著兩百多人,歷經九個月,這才從大明找到南美洲,創造了一個奇蹟。

臨出發前兩天,他召集劉百戶,李亮等人商議。

走陸路非常難,想保持體力,每天最多也就只能走四五十里,按朝廷的經驗,至少得走進去上千里以上,才會有機會遇到。

這意味著來回最少兩個月以上,而且是不迷路的情況下。

所以船上和岸邊留守的人一定要可靠,要能耐的住,等的了,就怕他們迷路了,三四個月還沒回,岸邊的人先開船跑了。

李國用也是個狠人,把所有懂海上航行的都帶走,留下幾乎所有的水手,以李亮為負責人,把部份指南針,羅盤、望遠鏡等藏在船上,對外說全部帶走。

也就是李國用要是回不來,你們無法開船,勉強開到海里,肯定回不了大明。

此時其實士氣已經有點低落,他們在馬六甲之前,一直在明軍控制地盤下,走的相當輕鬆,過了馬六甲後,經常在海上一呆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從馬加爾開始還有死人,現在好不容易到了南美洲,還死了幾個人,病了好幾個。

若是不大部份都是他家佃戶,李國用平時對下人們又比較好,還給予重金,恐怕早就完蛋了。

為了鼓勵士氣,李國用召集所有人道:「我們已經到了南美洲,完成了任務的一大半。」

「我這次出去,無論成不成果,最多半年,必定回來。」

「你們只要在這裡堅守半年就好,我向你們保證,回去之後,每人再重賞一千貫。」

李國用也是拼了,賞金再次提升,總支付已經遠遠超過朝廷給予的十萬兩白銀。

眾人原本士氣有點低落,聽到李國用這麼說,好歹心裡好受點,很多人已經在想,這筆買賣干成了,回去後到手差不多有兩三千貫,下半輩子不用愁了。

回家買十塊地也好,蓋個房子也好,娶個小妾也好,好日子都能過起來。

李國用最後帶走了約五十多人,包括一名醫生,一名工匠,其餘大部份人留給李亮,還留了一個退役的總旗給李亮。

他們要在沿岸構築防線,屯積糧食、淡水,等他們回來後,就可以回程。

十一月初,李國用帶著五十多人上路,為了趕路,所有人放棄了明軍給鐵甲,帶了輕便的棉甲,有人還提議帶著冬天的衣物,李國用說這邊冬天也沒這麼冷,少帶點就行,保證晚上不被凍著即可。

李國用準備的相當充分,每四人帶一頂帳篷,輪流背負。

帳篷非常簡易,沒有多少支架,主要用油布和繩索為主,就地取支架,這就大大減輕了他們的負重。

到了這邊不需要擔心補給,淡水和野生動物到處可見,他們還隨身帶了肉乾,都是沿路在各地得到的,目前儘量不用,先吃當地,實在沒有補給,才會用到肉乾之類的乾糧。

劉百戶出發後就一直跟在李國用身邊,一邊走一邊看向身後,主要看這些人的士氣和精神,他腿有點不好,所以走路比較慢。

做為明軍,劉百戶認為,經過這大半年的海上經歷,還有李國用之前對僕人們的一年訓練,現在這些人,幾乎都能當半個明軍用,至少很難吃苦。

但李國用開口要出去半年,這是鐵了心要找到橡膠種子。

他想了想,不由道:「咱們儘量不能出去太長,時間一長,人心會變。」

「恕我直言,南美洲這麼大,比我們大明幾倍還大,若是兩三個月找不到,恐怕一年也找不到。」

劉百戶不建議在外太長時間,而且容易迷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