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招搖和蠢(求推薦票、收藏、投資)

會後,各部將領紛紛離去,朱高煦被叫留下。

徐祥好像有話想和他說,朱高煦便道:「你在王府外面等我。」

「諾。」徐祥快步離去。

他抬頭再看燕王,朱棣這時正轉身進入內殿。

朱高煦大步跟進去,掀起簾幕,內殿只有朱棣一人。

朱棣當然是聽到消息,朱高煦搶了很多錢,他想問兒子要點,又覺的不好意思開口。

但他現在也的確需要很多錢,而且這傳聞,是真是假,也不好說。

「父王,兒臣正有事向父王稟報。」朱高煦一進去就道。

「高煦你說。」朱棣馬上道。

「前天兒臣趁亂,搶了寶泉局一些銅錢。」

「……」朱棣心想,寶泉局的錢,現在都是俺的啊,你娘的,居然搶老子的錢。

「兒臣招募了些人馬,需要用到大量的錢財。」

「還有兒臣當時答應的張信,張信為父王立下大功,至少也要給他一筆重金才是。」

「另外兒臣也知道父王現在正是用錢的時候,準備了五萬貫,等會就派人送到王府。」

朱高煦知道燕王臉皮很厚,如果不幹脆的拒絕,燕王肯定會開口要錢,一旦開口,他就不好拒絕,所以朱高煦直接先開口,我給你五萬貫。

朱高煦一臉討好的模樣,燕王朱棣還是很少看到。

不過他感覺很滿意,而且這會燕王朱棣肯定想不到將來朱高煦會做啥,混亂間搶錢搶糧都是正常,朱高煦要不去搶,燕王就會去全部搶過來。

「十萬。」燕王不動聲色的開口:「高煦你剛剛也看到了,俺賞了好多錢給兄弟們。」

燕王是真不客氣。

「兒臣遵命。」朱高煦馬上道。

兩父子抬頭,相視一笑。

「好。」朱棣起身,重重拍拍兒子的肩膀:「高煦長大了,俺很欣慰。」

「俺們父子一起努力,將來俺們要告訴天下人,俺們想要的東西,一定會憑自己的實力親手拿來。」

嘶,朱高煦臉色瞬間變的通紅,滿臉的激動之色,接著他的雙眼也開始泛紅了,然後拚命點頭:「父王,兒臣一定會努力的。」

朱高煦可沒想到,朱棣這會就已經開始畫大餅。

他明顯在忽悠朱高煦幫他拚命。

說什麼自己想要的東西,自己去努力。

他心裡不知道朱高煦想要什麼嗎?

朱高煦看燕王高興,又幫自己部下諸將要了點官職,燕王當然一一應了,反正這會北平的官員都是他說了算。

看著朱高煦激動的離開,朱棣臉上掛起迷人的笑容。

朱高煦從王府出來,發現外面有一波人在等他。

徐祥身邊有百戶張傑,還有幾個人徐祥都向他做了介紹,百戶王友,百戶鄭興等,都是百戶和總旗這樣的中下級軍官,共有八個。

他們也都是徐祥的人,徐祥決定跟投朱高煦,所以帶著大夥一起投靠。

朱高煦很高興的拉著眾人的手臂:「得諸位兄弟,如虎添翼啊。」

他想了想,大聲道:「走。」

帶著他們去了北平一家酒樓。

徐祥有點擔心,私下問朱高煦:「殿下,咱們這樣會不會太招搖?」似乎有點忌憚什麼。

朱高煦笑著拍拍他肩膀,語重心長的道:「對聰明人來說,咱們越招搖,他們越放心。」

果然當天下午就有張武密報朱棣,高陽郡王中午散會就帶著一波新投靠的軍將在酒樓大吃大喝,據說還因為喝多了,最後為結帳的事鬧騰起來,差點砸了那酒樓。

密報明顯是在暗指朱高煦結交拉攏軍將。

朱棣笑而不語,根本沒放在心上——

七月初六,燕王朱棣發布《告將吏軍民書》檄書,自稱奉天靖難。

七月初七下午,大概後世一點左右,燕王留兩千兵馬守城,前後中三軍,一萬多人冒著烈日出城。

朱高煦的職位暫為中軍馬軍副將,跟著丘福的中軍部隊。

他自己有四百多人有馬,加上丘福那邊的一千五左右,加起來差不多正好兩千騎。

另有四百多步兵暫時由盛堅、張傑、王友、鄭興等人各領一隊,徐祥為指揮,跟在步兵大陣中。

大軍出了北平就往東北方向,目標直指薊州。

中軍走在最前,丘福這會正騎馬和朱高煦在一起。

朱高煦穿著一身甲,臉上紅紅的,一看就知道喝了酒。

戰前喝酒,這是大忌。

丘福也忍不住道:「高陽王你今天中午又喝酒了?」

朱高煦哈哈大笑,洋洋得意道:「最近心情不錯,有好多兄弟投靠本王,本王當然要請他們喝酒。」

「放心丘將軍,本王心中有數,沒喝多少,不會誤事。」

「等這仗勝了,俺和你大喝一場。」丘福笑道。

「當是如此。」

兩人一邊走一邊聊天,丘福和朱高煦很談的來,中間多次提醒朱高煦,有空當多來燕王府,還有,做事別這麼招搖高調,太過招搖,會讓別人覺的高陽王你很蠢。

他是真心敬重朱高煦的勇武,才會當著面說這麼不中聽的話。

朱高煦當然也不生氣,笑道:「誰敢說本王蠢,讓他試試俺的馬槊?」說罷一拍馬背後面的馬槊。

他心中想,最好所有的敵人都覺的我蠢才好。

未時八刻,大軍來到薊州城下。

守薊州的是衛指揮使馬宣,馬宣開始聽從謝貴的調遣,帶著薊州衛的部分兵馬入了北平城,接著北平城生變,馬宣守的兩門先後被攻破,他也算跑的快,帶著數百殘兵逃往薊州,沿途還收攏了一些從北平城撤出來的官軍殘部,加上他原本駐守薊州的一些兵馬,所以手上有四五千兵馬,算是比較強。

他到了薊州後,也和余瑱一樣,先整頓收攏兵馬,同時派快馬向宋忠彙報。

朱棣原本第一個不是想打薊州,但張玉說了一句話「薊州外接大寧,多騎士,不取恐為後患。」

表面上說薊州這邊騎兵比較多,馬宣能逃回來,也就是全部騎兵的原因,燕王現在很缺戰馬,如果能攻破薊州,可以得到大量的戰馬。

實際上張玉還有一層意思,薊州外面就是寧王地盤,寧王號稱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驍勇非常,萬一寧王兵馬突然南下,就是腹背受敵,所以肯定要先占住薊州再說,可以堵住大寧方向。

此時的薊州城門緊閉,馬宣正在站城頭觀看燕軍,燕軍全軍一萬多人,團團包圍把他們小小的薊州圍了個水泄不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