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猛箭法很厲害,他的騎兵被朱高煦按哨騎要求練。

據說朱高煦專門和宋猛談了幾天,教他如何練哨騎。

當然,朱高煦的經驗有一半是以前朱高煦的,還有一半是從網絡里學來的,至於有沒有用,他也不敢說。

宋猛這隊里的,絕大部分都是老兵,陳文經過的時候,能明顯看到這些老兵射術精湛,騎射功夫都不差。

其實大明現在步兵挺強,大規模戰爭中用的也是步兵多,陳文不明白為什麼高陽郡王讓部下都要練射術。

而且燕王軍中很多將領都知道這件事,據說有人私下說高陽郡王臨陣磨槍,是蠢的表現。

不過陳文記得朱高煦說過的話,如果大夥都認為他蠢,這其實是件好事。

等陳文趕到朱高煦大營,裡面只有千戶徐祥,和王斌和宋猛兩個百戶在,總旗們還沒到。

按大明現在的編制,一個百戶轄兩個總旗,每總旗轄五個小旗。

小旗十人,總旗五十人,一個百戶所一共是113人(戰兵一百,另有百戶一個,總旗兩人,十個小旗。)

朱高煦的五個百人隊數目不同,有多有少,最多的小旗有十三人的,最多的總旗有六十人。

但總體還是按這個編制來,所以總旗和百戶都是固定的。

這麼算算,朱高煦麾下,共有十個百戶,二十個總旗。

看到陳文進來,朱高煦熱情的和他打了個招呼,示意他坐下,先喝口涼水。

「這天真是熱。」陳文執禮後,趕緊上前喝水。

朱高煦本來要說什麼,聞言後一愣,馬上道:「還好你提醒,本王差點忘了,天這麼熱,叫兄弟們先別練,注意休息,多補水。」

「殿下,末將沒這個意思?」陳文也愣了下,他只是隨口說了句,可沒想到練兵的事。

他馬上道:「天熱也得打仗,不會因為天熱,朝廷就不發兵。」

「讓他們去前面那林子裡,砍掉一些樹,先練步射。」徐祥這時道:「林子裡涼快。」

「可以。」朱高煦是個知道有錯就會改的人,並不會覺的有損自己的威嚴。

陳文再次暗暗點頭,若是燕王覺的自己錯了,會不會改?

等他喝了幾口水後,才聽出高陽郡王正和徐祥、王斌、宋猛兩人談論元軍的騎射。

不對,應該是在談論蒙古的騎兵戰術。

高陽王認為,巔峰期的蒙古騎兵還是挺厲害的,哪怕現在大明精銳對上殘元的殘兵敗將,通常都要以數倍的兵力形成壓制。

陳文馬上聽懂了,高陽郡王的意思,想把自己的兵馬,也練的和蒙古騎兵一樣,來去如風,進退都能射。

「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陳文小心的提醒,巔峰期的蒙古騎兵,人家那是從小在馬背上練起來的。

「本王不用練到蒙騎那種水平,能打的過南軍就行。」朱高煦不動聲色。

別看大明現在挺牛的,如果用老朱立國的精銳兵馬和巔峰期蒙古人打,肯定打不過。

「反正讓他們閒著也是閒著,練練箭和騎術,也比呆在營里好,很多新兵,還是要多練。」徐祥這時道。

眾人皆是點頭認同。

「一支軍隊最重要的還是紀律。」朱高煦這時若有所思。

明朝歷史上最強的應該是浙軍了吧,渾河大戰和後金精銳難分勝負,那還是過了巔峰期的浙軍。

浙軍這麼強,有一半是因為訓練時的紀律嚴明。

但現在朱高煦肯定不能用隊列訓練,嚴格訓練這些兵馬。

只有等靖難勝利後,可以有大把的時間用來練。

「咱們練兵,主要的目的是不拖後腿,父王很會用兵,如果是硬仗,一定會上精銳。」朱高煦這時道。

沒錯,他現在練兵就是擺擺樣子,給大夥看看。

他只要保證自己在靖難中不拖後腿,不要影響朱棣就行。

他部下一小半降兵,一小半新兵,真正的硬仗估計用不到這些兵馬。

幾人在朱高煦大營里喝喝涼茶,說說話,到接近未時時,各營百戶,總旗紛紛前來。

大營里朱高煦的親兵準備著冷水和涼茶,進來的人先洗臉,然後有凳子坐著喝涼茶。

這麼大熱天,大夥跑到這裡後,瞬間感覺清爽很多,關鍵高陽郡王這麼貼心,大夥心裡痛快啊。

等所有人來齊後,朱高煦看看滿屋的百戶,總旗,很多總旗他都叫不出名字。

「來,從王斌開始,都給本王自我介紹下,大夥看著怎麼介紹的。」朱高煦向王斌點了點頭。

王斌呵呵笑著站起身,向眾人抱了抱拳:「諸位兄弟,殿下,俺是王斌,老家山東,今年二十六歲,一隊百戶,俺只識幾個字,就是俺的名字,嘿嘿。」

朱高煦把自己的兵馬每百人左右編為一隊,共分十隊。

接著二隊韋達起身,韋達說的比較多,從自己小兵起,說到第一次跟高陽郡王出征時,然後朱高煦被封高陽郡王,便投奔麾下,韋達識些字,但識的不多。

然後是三隊陳文,四隊宋猛,五隊周虎。

六隊盛堅,七隊王友,八隊張傑,九隊鄭興,十隊楊雲。

千戶徐祥就坐在朱高煦身邊。他聽了眾人的自我介紹後還是愣了下。

因為陳文、周虎、宋猛三人居然都識字,部下十個百戶,有三個是識字的,這在當前的大明還是很少見。

關鍵三人都是江州人。

元末時,陳友涼稱帝,定都江州(今江西九江),兩年後,朱元璋攻下江州,改名為九江。

三人都說自己是江州人,這要有朝廷文官在場,可能要臉色微變,現在是大明了,你為啥用以前的稱呼?

徐祥知道這三人是半路跟隨的朱高煦,他不由多看了幾眼。

因為徐祥當年,也是在江州投降的朱元璋。

沒錯,徐祥以前就是陳友涼的人。

不過像他這種投降過來的,基本現在混的都不好,身為大明北方諸衛年紀最長的副千戶,徐祥六十多歲了還只是個千戶副職,所以他心裡還是有些想法的,要不然,他也不會跟著燕王起兵。

而且他起兵前只是個副千戶,一起兵後,燕王立馬給他升了千戶。

這天下還得亂才好,亂了咱們這些人才有機會,徐祥這時心裡默默的想著。

由於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章節。

新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更新,第79章天下還得亂免費閱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