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高煦在城外練著兵馬的同時,燕王府里也在忙碌著。

朝廷平叛大軍將至,燕王朱棣和諸心腹們也很緊張。

最近燕王頻頻召集諸心腹議事,終於在今天決定了大概的部署。

此時他們正在商量兵力如何分配。

燕王只占北地,兵力有限,而朝廷擁兵百萬,且能源源不斷的支援,所以燕王要把有限的兵力,都用到實處。

此時姚廣孝率先發話,他說,根據到目前為止的統計,經過燕王到處徵調,招募,收降的降兵,包括整合原北平諸衛所得,目前燕王全軍達到十五萬人。

今天所有心腹大將都在,諸將聞言俱臉露激動之色,沒想到燕王已經有點兵強馬壯。

只有朱棣表面不動聲色。

在場這麼多人,只有他和姚廣孝等幾個心腹知道真正有多少兵力。

北平都司諸衛一共才十四萬。

其中宋忠部下陳質帶了一部份逃向山西,固守大同,另有部份潰逃山東,和河北等地。

朱棣起兵之時,前後被殺了也有上萬。

所以燕王朱棣手上的真正屬於原北平都司的兵馬應該八萬不到,另外他最近到處徵募了一些新兵用來守城,大概有兩萬左右。

所以他手上全部兵馬加起來,估計也就十萬左右,但他故意往多處報,用來振奮諸將信心。

這十萬兵馬,他用的是捉襟見肘,非常艱難。

他需要在各地城池派人守著,這就分去了近小半,手上能用的機動兵力也就六七萬左右。

畢竟有地盤才有資源,能占住的地盤,都得盡力占住。

不過朱棣命也真好,歷史上除了守德州的房勝在官軍來後,直接棄城逃了,其餘各城,都特嗎的在玩命的守,從而導至官軍略攻不破。

所以原歷史從朱棣起兵到最後成功,他所占的永平、北平、保平三府居然一直固若金湯。

當然,這和當時朝廷的決策中心也有關係,這要換成朱高煦,他定然是集齊大軍,一個個把北平外面的城都打掉,先消弱朱棣的力量,不急著去攻北平。

此時姚廣孝已經說到分兵駐守各地,各守將也安排好。

然後北平城要留五萬。(其實只有兩萬正規軍加一萬新兵)。

燕王帶六萬多精兵(其實四萬多)出城尋官軍野戰。

和上次一樣,他們決定守城的是姚廣孝、郭資等文官和世子,這次留了大將丘福駐守,因為留守兵馬比上次多,需要更高級的武將節制。

其餘的張玉、朱能等各將都隨燕王同行。

燕王朱棣等兵馬分配完,突然想到什麼:「俺的高煦怎麼沒來?」

原來今天議事前,他已經派人去通知朱高煦。

身邊張武馬上道:「小的們去了高陽郡王府,得知高陽郡王正在城外練兵。」

「末將讓小的們又追出去城去找,還沒消息回來。」

傳令兵先去高陽郡王府,再回來,又出城,再回來,這前後來來回回得好半天時間。

張武話音剛落,邊上譚淵陰陽怪氣的道:「高陽郡王如此勇猛,練的兵馬,定是精銳。」

「哈哈哈。」現場有些將領笑了。

最近軍中傳言,朱高煦在永平府,就讓部下練騎射。

而朱高煦的兵馬中,有一小半是新兵,以前都是農民和佃戶。

這走都沒學會,就開始學跑,大夥聽了,只能當個樂子。

「高陽郡王為了大王的事,也是盡心盡力。」丘福在邊上不動聲色的道。

你們管別人怎麼練兵,至少是在想辦法為靖難出力的。

燕王當然知道兒子勇猛,想了想便道:「徐忠,你部分出五百步騎,給俺高煦。」

徐忠當即答應。

徐忠很擅練兵,部下皆為精銳,號稱戰無不勝。

燕王對他知根知底,正好找個理由,分了他五百兵馬。

朱高煦是在外面畫了半天圖後回來,才知道燕王找他議事。

這時已經臨近黃昏,他出去到哪,營中諸將也不知道,所以燕王的人,肯定跑了個空。

朱高煦想了想後,也沒吃晚飯,帶著親兵趙青和孫勝兩人,騎馬回城。

等他趕到燕王府,正好看到諸將紛紛出府。

很多人看到他都向他打招呼,也有人不搭理他,直接走了。

朱高煦面帶微笑,一一回應諸將,看到李彬和徐忠時,眼前一亮。

這幾人里,他只見過李彬,沒見過徐忠。

但正好看到這兩人出來走在一起聊天。

這兩人能聊到一起,果然是物以類聚。

他趕緊迎過去。

哪知邊上有人笑道:「高陽郡王,聽說你的兵馬,正在練騎射?」

朱高煦回頭一看,原來是蒙古人火真。

這幾個意思?嘲諷我?

朱高煦笑道:「將士們閒在營里也沒事幹,不如練練武藝。」

「呵呵。」火真笑笑,向朱高煦抱了抱拳,轉身上馬而去。

尼娘的,朱高煦心中暗罵,這擺明就是嘲諷他。

「高陽王莫和他一般見識,這蒙古人就是直性子。」李彬這時迎上來笑道。

火真和李彬一起共過事,關係也不錯。

「啊。」朱高煦一臉無辜表情,微笑道:「沒有沒有,都是自己兄弟,火真將軍,是性情中人,交朋友,就得這種人吶。」

李彬笑著點了點頭:「末將給高陽王介紹,這是徐忠將軍。」

「徐將軍。」朱高煦一臉凝重的看著徐忠:「徐將軍文武雙全,是有大才的人。」

徐忠淡淡一笑,自然當朱高煦是客套話:「不敢不敢,拜見高陽王。」

朱高煦看向徐忠和李彬,餘光發現身邊沒其他人了,突然嘆道:「本王看父王部下諸將,兩位都是能獨擋一面的大將之才,希望將來,高煦能和諸位合作共事才好。」

朱高煦本來想說,「只有兩位」,但仔細想想,還是把『只有』兩個字收回了,因為萬一這話傳到其他將領耳朵里,可是很得罪人的。

對面兩人聞言臉色微變,相互看了對方几眼。

兩人皆不是燕王心腹,全是投降過來的,自然怕不被燕王重用。

不過今天朱高煦的話,是讓他們產生共鳴了。

原來高陽王才是慧眼識才。

徐忠本來被划走五百兵馬挺不爽的,這會咧著嘴笑道:「高陽王,俺們要合作啦。」

當下便把五百精銳劃歸朱高煦的事說了下。

朱高煦大喜:「得徐將軍五百兵馬,足抵五千精銳。」

徐忠洋洋得意,覺的當是如此。

由於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章節。

新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更新,第81章高陽王慧眼識才免費閱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