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慈子孝的聊了幾句,朱高煦最後道,他明天要去永平,所以來向母妃請安,辭行。

徐王妃關心道,一切要小心,打不過就跑,一定要保護自己。

朱高煦則道,父王大事重要,無論如何,高煦都會完成。

阿彌陀佛,徐王妃雙手合什,娘是婦道人家,對你父王的大事也幫不上忙,但一定會念經誦佛,祝你們平安,早日歸來。

話到這裡,朱高煦也說的差不多,當下便起身離開。

徐王妃微笑點頭。

徐妙錦這會發現,從頭到尾,徐王妃進來後,朱高煦就沒正眼看過自己,哪怕走時,也是低眉順眼,裝的斯斯文文很有禮貌:「三姨娘,高煦先走了。」

真是會裝模作樣,和他父親一模一樣。

等朱高煦走後,徐妙錦上前拉著徐王妃的手:「大姐,這天還是真熱,我還是喜歡冬天,下雪的時候,可以玩雪人,我記得好像是七八歲,還是幾歲,北平的雪,好大呀——」

徐王妃掩口笑道:「傻丫頭,你十歲前,可沒來過北平城。」

「……」徐妙錦氣的想跺腳,朱高煦又騙我。

第二天一大早,朱高煦起床洗涮,然後在鍾顯和若兒、丫丫的幫忙下穿戴盔甲。

聽取了徐祥的經驗,朱高煦準備穿三層甲,但現在天太熱,所以他在裡面穿了一套鎖子軟甲。

這是最涼快的一套甲冑,其餘的皮甲和他的那套專屬穿山甲,先放馬背上。

朱高煦這次一人雙騎,除了躡影還帶著一匹馬,由趙青牽著。

將來他打算讓部下人人雙馬,會變的更有機動力,但眼下,也只能他和少數軍將這麼干,主要是他不想躡影在戰前承受太多負重。

等他出城之後,城外已經聚集了他的兩營兩千多兵馬。

經過數月的訓練,兩千多人騎著馬在現場,陣形嚴整,鴉雀無聲,雖然還算不上真正的精銳,已經有了不小的氣勢。

「殿下。」

「殿下。」

諸將紛紛拜見。

朱高煦看著兩千多部下,心中豪氣頓生,大手揮動:「走,永平。」

長長的馬隊像洪水般的沖了出去,騰空的塵土漫彌在北平城外,如一條長煙延錦遠處——

永平城地處山海關以西,扼守在山海關進入北平的大道中間,位置非常重要,對燕王靖難成敗也非常重要。

如果沒有永平城,山海關的兵馬就能直接逼近北平,駐守在松亭衛的十萬大寧行都司的兵馬也能緊隨其後,正因為有永平城在,駐守山海關近五萬兵馬,不能動彈。

九月初,為了給李景隆集中大軍和物資準備時間,吳高再起大軍,攻打永平。

永平守將郭亮拚死防守,小小的永平,牢不可破。

郭亮原本是合肥人,但他父親郭聚在南寧衛當百戶,自此跟著父親在廣西長大,參與了明軍對廣西的多次平叛。

說起來,他和對面吳高的副手楊文也是老相熟。

四年前,即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廣西龍州、奉議、南丹等州土官造反,明朝讓征南將軍楊文為總兵官,率京衛馬步三萬人支援,雙方有過合作。

郭亮作戰經驗豐富,防守得當,吳高屢次來攻,皆無功而返。

楊文射箭招降,郭亮當著諸將的兵,看都沒看,直接撕毀。

郭亮更對諸將說,當年楊文在廣西平叛,動則屠城,雞犬不留,廣西黃世鐵起義軍三萬多人,失敗後投降卻被殺的一個不留,叛軍的更吾、蓮花、大藤等寨點,被夷為平地,老幼婦少不說,連狗都被全部殺絕。

守軍震撼,奮起反抗,俱不敢投降。

郭亮可沒胡說八道,當初就是楊文平定的黃世鐵起義,殺的那個血流成河,活狗都沒留一隻。

不過郭亮雖然鼓動大夥反抗,但隨著吳高的攻擊,他的兵員越來越少。

到九月十八日時,永平城還有兩千不到,且幾乎人人有傷,其中一半俱是從附近徵招的精壯,不是正規衛所兵馬,還有數百名灶戶(製鹽的)。

這天郭亮再次走上城頭,看一眼城外,永平城外密密麻麻全是官軍,吳高數萬大軍把他們團團包圍。

燕王心腹千戶王真沉聲道:「怕是守不住了。」

今天算是結束,但明天吳高再來攻,情況就很危險,城中能動的兵員,已經不足兩千。

四周諸將臉色微變。

郭亮不動聲色:「大王一定會來救咱們,大夥安心。」

因為以前幾次燕王都過來救援,所以郭亮這麼一說,眾人還是願意相信,就是要祈禱燕王大軍早點趕到才好。

其實這會朱高煦的兵馬在中午就已經到了附近。

此時的朱高煦正率領兩千兵馬正在喜峰口附近休息,等待天黑。

以前燕王朱棣來救援永平,都是長驅直入,自從北平走大道往永平奔,吳高在灤州以西到開平一段安排好哨騎,只要遠遠看到燕王騎兵奔至,立馬回頭,吳高就有充足的時間撤退。

這次朱高煦計劃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所以從北平出發後,沒有沿官道大路走。

他帶著兩千兵馬,先到薊州,在薊州休整下後,從薊州往北到黃崖峪長城口,然後沿著長城往東,一路到喜峰口。

他的兵馬到了喜峰口,就已經到吳高兵馬的北部,喜峰口外面再往北就是松亭關,陳亨和劉真數萬大軍就駐守這裡,防著燕王的同時,也在看著寧王。

吳高這時根本沒想到朱高煦的兵馬繞了一個大圈,繞到他後面去了。

如果朱高煦兵馬再多點,可以繼續沿著長城往東繞,趁機截斷他們退回山海關的路。

當然,他兵馬再多,動靜就大,距離永平越近,也越容易被發現。

現在才兩千兵馬,距離永平也遠,所以吳高暫時還沒發現。

這次徐祥不在,朱高煦是自己指揮,他善於學習,現在是越打越有經驗,而且他現在覺的打仗和後世干工作一樣,事先多想想就好,哪裡比較好乾?哪裡容易出錯,如何能用最小的代價乾的最好。

所以朱高煦仔細想了想後,覺的自己兵馬太少,不能亂沖吳高數萬大軍,而且下午又熱,所以直接在喜峰口等到天暗。

喜峰口距離永平兩百多里,大概在下午六點多時,太陽下山,朱高煦盡起全軍速奔永平。

天黑後已經到了遷安縣,灤河北岸。

這邊是原興州右屯衛所在,吳高中軍大營就在這邊,但這會已經天黑,他們又在河對岸,根本不知道朱高煦的兵馬來了。

朱高煦與諸將在黑暗中又休息了兩刻鐘左右,全軍找了個地方過河,當時他也不知道這邊就是吳高中軍大營,只因為他軍中都是駐守北方將士,知道這裡適合過河,等所有人過河之後,發現有官軍大營,立馬就組織衝擊官軍,並點起火箭。

朱高煦的兵馬衝上去就射,然後沿著官軍大營往南遊射,到處放火。

「嗖嗖嗖」現場滿天火箭,連遠在永平的郭亮也看的清清楚楚。

「大王來救咱們了。」郭亮興奮無比,四下叫喊,守城的軍士們頓時紛紛激動起來。

王真馬上道:「要不要率領兄弟們出城,內外夾擊?」

「稍安勿躁。」郭亮馬上道,不知來了多少燕軍,看看再說,以防有詐。

萬一是官軍自己在燒自己,故意引誘他們呢?

不過他也是下令王真整頓好兵馬,所有能騎的戰馬都牽出來,湊了一千兩百騎待命。

就在郭亮在城中準備時,朱高煦的兵馬已經沿著官軍大營從北往南而來。

他的人馬從北往南,也是想接近永平,希望永平能出來內外夾攻。

此時現場到處火光,朱高煦的兵馬正把帶來的火箭紛紛射出,他們每人從北平帶了二十支火箭。

朱高煦要求分散掠射,不要射在一個大營。

所有人跟著朱高煦的親兵大旗往南。

大旗上面有個燕字,並不是朱高煦自己的旗,這讓官軍以為是燕軍主力。

「呼」永平城下到處火焰,很多火焰都是因為官軍混亂,自己推倒他們的火把而起,加上天氣乾燥,火勢燒起來很快。

四周的喊殺聲鋪天蓋地,誰也不知道來了多少燕軍。

大量的官軍往吳高中軍大營集合。

朱高煦帶著諸將沖在前面,在夜色中往永平城方向過去,一路上看到官軍大營就射,然後佯裝衝殺一番,立馬就退。

這樣一來,官軍簡直以為十面埋伏,到處都是燕軍。

不多時,周虎興沖沖的跑過來:「殿下,要不要找個南軍大營沖一下?」

周虎從不射箭,就背著大斧頭跟著朱高煦,現在朱高煦兵馬都在射箭,沒他的份,他有點不爽了。

「不急。」朱高煦笑道:「吳高和楊文都是軍中宿將,治軍有方,很多遼東兵馬長期在這邊駐守的,你們看看清楚,有些大營都是慌而不亂,等我們衝上去呢。」

吳高和楊文都是領兵多年的大將,會不防著被夜襲?

諸將聽完看了看,果然發現高陽郡王說的有道理。

邊上的陳文暗暗點頭,殿下學的很快,不但指揮的越來越好,還學會觀察全局,再這樣打幾仗,很快能成為獨擋一面的大將之才。

由於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章節。

新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更新,第125章十面埋伏免費閱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