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威一邊請馮家僕役幫忙收拾客房,一邊先領著徐妙璇進了自己屋子。

奢侈的多點了幾根蠟燭,正所謂秉燭夜談。

半個多時辰後,徐妙璇蹙著眉頭,揉著手腕出來,各自安歇不提。

在之後的日子,無論外面如何風雲動盪,秦德威真就苟在住處不出去了。

在住處讀讀書補補課,閒來無事拉著徐妙璇手談一局,也沒那麼枯燥。

雖然很多事情都受了秦德威的巨大影響,但他卻並不關心結果。

因為他目前還能勉強預判大體歷史走向,看的至少都是幾年以後的結果,當下結果相對沒那麼重要。

比如選拔部院官員入翰林這件朝廷矚目的大事,十人名單經過多方博弈,最終人選終於出爐。

呼聲很高的嘉靖八才子,最終只有陳束、熊過入選。

關心時局的人們細緻分析後發現,這兩個人共同具備一個特點,某位南京來的幕後黑手沒有直接懟過這兩位!

按道理說,年輕人入翰林就被視為儲相,在官場上是十分榮耀和矚目的事情。

大家普遍都認為,這次補翰林,奠定了十年二十年以後的內閣格局。

然而秦德威卻對這個觀點嗤之以鼻,因為他知道這波翰林真不行,堪稱集體撲街。

其實也不能怪這屆年輕人能力不行,原因也在於未來十五年的政局實在太撕裂,太不穩定了。

原本歷史中,從嘉靖十二年到嘉靖二十七年夏言被斬,十五年產生了六個首輔,一共換了九次。

六個人分別是張孚敬、費宏、李時、夏言、翟鑾、嚴嵩,其中夏師傅一人乾了三次,嚴嵩乾了兩次。

直到嘉靖二十七年夏言被殺,嚴嵩終於坐穩了首輔,政局才算徹底「穩定」下來。

這樣的環境,對於需要發育的年輕官員而言,是極度不友好的。

九次換首輔,尤其嚴嵩夏言之間反覆換,不知坑死多少人。

就是預知歷史走向的穿越者,想站住腳也要極費心思,更別說土著了,真就只能靠運氣。

如果說十人入翰林是明爭,但另一件大事張延齡案就是暗鬥了。或者說只有開始是暗鬥,秦太監和畢公公的暗鬥。

但朝臣大都不知道具體過程細節,然後就一臉懵逼的被天子扔了個結果。

嘉靖皇帝突然重提二十年前張延齡毒死曹祖舊事,下旨痛斥張延齡「陰圖不軌」,命三法司會審張延齡。

一時間群臣譁然,覺得這事實在太離譜了,從內閣到大臣,齊齊反對用這個罪名殺張家。

但嘉靖皇帝再次下旨痛罵百官,仍一意孤行,認定張延齡該殺。

這個時候,夏言微服出行,悄然來到武功胡同,找秦德威諮詢。

秦德威也不能不見,才聽夏師傅說了幾句,就明白夏言來意了。

反問道:「老大人至此,可是想垂詢宮中所思所想?」

夏言也很坦誠的說:「聖心莫測,本不該妄加揣摩,但若不明聖意,又恐福禍旦夕。」

秦德威又說:「連議禮派那些人,都上疏反對殺張延齡,老大人你又有什麼可猶豫的?」

夏言嘆道:「反對肯定要反對的,不可能逆大流而動。但是其間措辭如何寫,才是最大的問題。」

秦德威想了想張延齡被關十幾年才被殺的下場,就回應夏言說:「皇上想殺張延齡,但又不想殺。」

又怕夏師傅沒明白,補充了一句:「皇上所想要的,大概只是一個制約昭聖娘娘的手段。」

張太后當初是以皇太后身份選擇嘉靖皇帝繼位,若與群臣聯手,法理上也是存在一點廢立的可行性。

嘉靖皇帝忌諱的就是這個,但他又缺乏手段制約長輩張太后,所以就只能拿張家來下手了。

所以嘉靖皇帝的真實意圖就是,判張延齡死刑,但一直不執行也不特赦,這樣才能對張太后形成最強制約。

夏言拍案道:「你我所見略同!」

秦德威無語,你都能想到這些,還來問個什麼?

夏言解釋說:「這個猜測不能不慎重,我心裡也沒有完全把握,一直七上八下的。

所以就來聽聽你的想法如何,既然連你都這樣想,那我心裡就踏實了。」

送走了夏言,秦德威對徐妙璇說:「這件事上,夏大宗伯會跑過來詢問,但王大司寇就不會來,這就能看出二人的差別了。」

上次張延齡犯了人命案是實錘,王廷相判起來問心無愧,最多就是用小技巧騰挪一下,減輕自己責任。

但這次不同,皇帝純粹就是胡來,非要用捕風捉影的「陰圖不軌」定罪,並搞張家全家。

王廷相這樣正直有底線的人,自己信念比較強的人,肯定做不到跟著皇帝意圖亂來。

秦德威嘆道:「大司寇不來問我,肯定是下決心抗疏到底了,所以不用問我。」

徐妙璇並不是對政治一竅不通,突然想到什麼,意識到小郎君可能出了事故,提醒說:「這樣說起來,你豈不是有可能把大司寇坑了一次?」

張延齡毒死曹祖的舊案,是秦德威幫忙搞出來的。

如果重新審判,雖說是三司會審,而且又是滿朝大臣集體反對殺,已經不只是刑部的問題了,但刑部肯定還是有點壓力。

霧草!秦德威暗暗吃了一驚,自己當初千算萬算,竟然漏算了這點!失誤失誤!

主要是在潛意識,總是忽略歷史已經被自己改變,王廷相變成了刑部尚書的事情!

所以當初只想著幫徐小弟積攢功勳,就沒考慮到刑部的壓力。

不行不行,承認出現失誤有損自己英明光輝的形象!事後可以想辦法彌補,但當面堅決不能認錯!

秦德威心念急閃,對徐妙璇長嘆一聲道:「這都是為了咱弟啊!這樣的功勞,不給咱弟用多可惜,別的就顧不上了!你說你該怎麼謝我?」

徐妙璇反問說:「你想讓我怎麼謝?」

秦德威拉起徐妙璇,「走,進屋說說這怎麼謝的事情。」

正在這時,馬二又站在這邊側院月門叫道:「秦先生!刑部大司寇來了!」

秦德威:「」

白誇了你王大司寇卓爾不群,結果你說來就來了,難道是興師問罪來的?

但無論如何,還是只能請進來見面,秦德威親自去了大門迎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