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歷史轉折中的秦學士(下)

秦德威從宮裡出來,又去了翰林院轉轉,見沒什麼事情,就打算回家了。

這時候已經是十二月份,本來就到了公務清閒並逐漸暫停的時候。

如果不是出了蔣太后駕崩這樣的事情,很多人都已經開始準備過年了。

當然,就算蔣太后駕崩了,那還是要準備過年的。

秦德威還沒走出翰林院,就聽到後面有人呼叫:「秦板橋留步!」

轉頭看去,原來是許谷和趙貞吉兩個熟人,便問道:「有何貴幹?想去喝酒?」

許谷嘿嘿笑了笑,滿懷期待的說:「喝酒也不是不可以,就是聽說你又得了編書的差事?聖母的《女訓》?」

「啊這我險些忘了還有這件事。」秦德威拍了拍額頭。

許谷震驚了:「這事你都能忘?涉及到升官的大事,你都能忘?」

誰都知道,給皇帝編他媽的書,必然就是升官捷徑啊!

對一位官員來說,忘記升官堪比商人忘記金錢,書生忘記文字!

秦德威嘆口氣說:「升官有什麼用?我對升官不感興趣!」

許谷對此不能理解,趙貞吉反而別有感慨的說:「升不升官,確實對秦板橋沒有大用。」

不能不服,就秦德威在朝堂上的所作所為,品級這種限制有多大意義?

秦德威被吹捧的高興了,主動說:「行了,你們的心思我知道了!

還是老規矩,你們負責修訂,然後我拿回家審閱並抄錄定稿!」

那兩人連忙答應下來,跟著秦德威就是進步快。

然後秦德威又吩咐說:「要抓緊時間,過年也不要休息,爭取一個月後編完!」

許谷和趙貞吉吃了一驚:「要這麼快?」

翰林院編書都是經年累月的,哪有一個月速成的。

秦德威強調說:「第一,機不可失,必須要快!趁著聖母喪事還沒過去,陛下心裡還在哀慟,將成書呈上去效果才好!

第二,聖母所著《女訓》只有一卷,而《高皇后傳》、《文皇后內訓》都是現成的,也無需改動,直接拿來彙編在一起就可以了!

我看一個月時間足夠了,一定要抓緊,不能延誤了!」

交待完了後,秦德威就回了家,又去交待徐妙璇。

而另一邊,大學士嚴嵩也回了家,或者說他不知道自己怎麼回的家。

只覺得腦子嗡嗡作響,渾身上下無一處不難受。

嚴嵩本來是一個陰鷙隱忍的人,但是這次實在壓不住火氣了。

招來了兒子嚴世蕃,只提了一個問題:「如何報復秦德威?」

嚴世蕃也吃了一驚,真不知道父親經歷了什麼,從來沒看到父親這樣急切過。

原來的父親都是勸自己多加隱忍,一切從長計議的。

嚴世蕃只要不是自己被欺負,就還是很清醒的:「在秦德威不犯錯的前提下,若真正能報復到秦德威,首先需要自己有勢力根基。

所以父親大人借著年底公宴聚會多的機會,多多拉攏人脈,尤其是先前說過的霍韜和張瓚!

這兩人是重中之重,只要與他們結成同盟,父親才能算真正立穩了!」

嚴嵩有點失態的答覆說:「我知道了!」

嚴世蕃繼續說:「其次就是擴大人脈的範圍,不要總盯著文官,也要多結交其他人物!

比如武勛里的咸寧侯仇鸞,他還是很有前途的。

畢竟矮子裡拔將軍,勛貴里沒有別人了,三個國公也還都嫩得很。

仇鸞好歹真正歷練過,當初又是支持過大禮議的。陛下如果需要用將,不用他又能用誰?」

嚴嵩點頭,仇鸞也是被秦德威「欺負」過的,也需要文官里有人撐腰,這就是拉交情的基礎。

嚴世蕃想到什麼,心有餘悸的說:「最後,要想辦法結交廠衛人士!畢竟有的時候,我們需要爪牙。

我經過多方打聽和篩選,找到了一個絕佳人選,那就是錦衣衛當指揮僉事的陸炳!

我相信,以父親內閣大學士這塊金字招牌,拉攏別人必定事半功倍,比從前要好很多。

只要父親真正具備了一定勢力,報復就不再需要寄希望於對方犯錯,可以完全使用實力碾壓!」

於是乎,在嘉靖十七年的年底,大多數人放鬆準備過年時,有些人依然在忙碌。

嘉靖皇帝不顧反對下詔,明年二月下旬天氣轉暖後啟程南巡。

北直隸、河南、湖廣沿途開始雞飛狗跳,緊急準備迎駕。

要搭建行宮,要修路,要準備供應,時間非常緊張,沿途各縣大概是別想過這個年了。

此後如同朝臣所預料的,正月初一的元旦大朝果然取消了。

每年正月十五日都有的,午門前的鰲山燈會也被取消了,嘉靖皇帝沒有與民同樂的心情。

嘉靖皇帝又是連續一個多月,沒有在大臣面前亮相。

大臣也不急,反正這一個多月也沒什麼政事,什麼也耽誤不了。

秦德威帶著許谷、趙貞吉兩人,經過緊急施工,一月下旬時,終於完成了《高皇后傳》、《文皇后內訓》、《獻皇后女訓》的彙編工作。

三本變成了一冊,秦德威絲毫不敢耽擱,迅速將定稿送進了宮中。

嘉靖皇帝或許還處在心如死灰的狀況,對任何事情都不上心,唯獨父母的事情例外。

所以嘉靖皇帝也做出了反應,按慣例將奉命編書的人升一級。

許、趙兩人直接加了詹事府左右中允,仍兼翰林院修撰,品級升到了正六品。

但對已經是正五品的秦德威就有點難辦了,嘉靖皇帝沒主意,也沒有心思浪費。

所以乾脆就下詔,讓朝臣廷議秦德威的升遷問題。

而吏部尚書許瓚接到這個詔旨,一開始有點懵。

因為翰苑詞臣升遷自成體系,向來是皇上自留地,根本不經外朝廷議。

所以這次把秦德威升遷推到廷議又是什麼鬼?難道皇上偷懶到如此地步了?

但許瓚乾了幾年吏部尚書,對人事工作很有經驗了,隨即明白了問題所在。

這裡涉及到大明官制的問題和結構缺陷,秦德威這樣的人從正五品向上升,非常難以安排。

所以並不是皇上想偷懶,或者是善心大發想放權,而是真沒了主意,所以讓外朝集思廣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