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政治這東西(求保底月票!)

嘉靖皇帝是在與國師真人陶仲文談玄論道的時候,聽到霍韜在無逸殿直廬暴病身亡消息的。

為此嘉靖皇帝停下了道法功課,很是發了一會兒呆。

每個親近人物的死亡,都會讓嘉靖皇帝內心受到一次觸動,霍韜也算是嘉靖皇帝登基後重用的第一批人,至今也有二十來年了。

到目前為止,二十來年前開始提拔的議禮派已經全部不在了。

嘉靖皇帝對陶仲文說:「為何近日修煉,全無寸進?」

陶仲文想到了秦某人的囑託,深思熟慮後,開口道:「陛下日理萬機之故也。」

這意思就是暗示,公務太多影響修仙。

按照秦德威的過去指示,以及陶仲文本人的原則,他雖然在嘉靖皇帝身邊輔贊玄修,但完全不會去涉政。

在嘉靖皇帝身邊,其實不涉政務是最安全的,這也是上代國師邵元節得以善終的經驗。

但秦德威又有了新想法,陶仲文不得不破戒冒一點險,說點道法之外的話。

而且先前新崛起的方士段朝用還說過,讓皇帝閉關修煉幾年的話,嘉靖皇帝當時也沒特別反應。

所以陶仲文也往這個方向稍微引導一下,應該在安全線內。

嘉靖皇帝這個人雖然沉迷修仙,但卻不願意放權,比如奏章基本都要看過,重大事項都要親自召見無逸殿群臣。

這些事務對修道的「干擾」確實很大,尤其最近邊情事務很多,屢屢有六百里加急公文,更是頻頻打斷嘉靖皇帝修道。

特別是兩次被從四更天叫醒的經歷,讓嘉靖皇帝更是心煩。

沉思了一會兒後,嘉靖皇帝便道:「今後批閱奏疏時間,可以集中在深夜,不打斷日間修煉。」

陶仲文自然不能發表意見,皇帝說是什麼就是什麼。

只是以後入直無逸殿的大臣們要更辛苦了,很可能動輒半夜三更被皇帝召見垂詢,或者半夜接到皇帝寫的小紙條,只能披衣熬夜回帖子。

然後又聽到嘉靖皇帝說:「譬如加急公文,最為打擾修道,又當如何?」

加急公文一般都是敵情、災情、造反、民變這樣的緊急事件,必須要朝廷儘快應對。

按規定,加急公文要第一時間送到皇帝面前。

尤其是六百里加急,就算是三更半夜也要把皇帝叫醒了看,前段時間嚴嵩就兩次這樣干過,給嘉靖皇帝留下了深刻印象。

從公文流程就能看出,加急公文對皇帝修仙的肯定打擾最為嚴重。

比如向上天祈福祈到一半,忽然來了個加緊公文,要不要站起來看?

但加急公文涉及到的都是既敏感又緊急的事項,嘉靖皇帝又捨不得徹底放權。

陶仲文很有情商的答道:「此類事情非人臣可以自專,也不好完全託付給內閣諸先生,別人更不堪重任,只能陛下能者多勞了!」

當然不能全託付給內閣,嘉靖皇帝雖然擴大了內閣權力,但同時一直也在防範內閣專權。

這種涉及到戰爭、災情、民變的緊急處置里,可供利用的貓膩太多了。

不過聽到陶真人說「別人更不堪重任」,嘉靖皇帝突然又想起,兩個月前俺答入侵的消息傳過來時,秦德威曾經請求在文淵閣設置一個什麼軍機處,用以高效率的應對緊急軍情。

當時嘉靖皇帝正在氣頭上,還以為秦德威完全不顧大局,只知道爭權奪利,都那種緊急情況了還不忘從內閣奪權,差點打了秦德威廷杖。

現在再回想起來,在文淵閣單獨設置軍機處,與內閣區別開,似乎是一個極妙的組織架構?

內閣閣臣入直無逸殿,負責政務運轉;而設在文淵閣的軍機處,專門用以處置加急公文。

以後加急公文可先送到軍機處,拿出處理意見後,再呈送御前,然後下發內閣複審。

這樣就能大大的節省皇帝精力,不至於每個加緊公文都要打擾皇帝一次。而且打擾完了還很難當場處理完,等有了完整處理意見後又要再打擾一次皇帝。

此時嘉靖皇帝已經再考慮進一步減少用於處理公務的精力了,除了讓自己更輕鬆之外,防範大臣趁機專權是最優先考慮的。

所以設置軍機處除了減輕皇帝負擔之外的第二個好處,就是與內閣可以互相制衡,不虞某一方形成專權,這點又讓嘉靖皇帝很心動。

再從目前人員來說,文淵閣的秦德威應變能力強,善於臨機謀算,正適合軍機處的性質。

夏言、嚴嵩與秦德威都不和,內閣也足夠遏制秦德威趁機胡來。

當然,任何組織架構的變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增設軍機處這樣的頂層變動。

嘉靖皇帝今天只是在厭倦政務的情緒里,以及陶真人的刻意引導下,有了一點初步的念頭。

如果嚴嵩知道,自己兩次把嘉靖皇帝從睡夢中叫起的行為,可能就是導致嘉靖皇帝起了設立軍機處念頭的直接原因,嚴嵩會不會哭暈在廁所?

陶仲文臨走前,想了想又對嘉靖皇帝說了句:「陛下若有變更之意,不妨看看史書,裡面自然有前人之鑑。」

以權謀自詡的嘉靖皇帝向來愛讀史書,不用去翻書,腦中立刻就冒出了幾個近似例子,比如漢武帝於丞相之外另設尚書台這樣的掌故。

這些例子從君王統治角度來說,似乎大都是成功的例子,用五百年後術語來說,都是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

想到這裡,嘉靖皇帝忽然覺得設立軍機處大有可為,至少總不會變得更差。

陶仲文從殿里出來,同樣偷偷的擦了擦汗。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尤其還是嘉靖皇帝這樣多疑的帝王,每句話都要再三小心斟酌,不能讓嘉靖皇帝產生疑慮。

別看剛才的奏答都很風輕雲淡,其實陶仲文已經是拼了老命了,都是為了秦德威的囑託。

走出仁壽宮的陶真人暗暗下決心,以後再也不與嘉靖皇帝說政治了,老老實實當個純神棍就好。

政治這東西,都是秦德威那種人玩的,一般人還是少碰為妙!

------題外話------

書友,你也不想看到本書作者因為月票太少而失眠的吧?

最近這個句式怎麼這麼火,太上頭了,求完這次票以後不用了!

7017k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