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傳說我倒不是很在意,每個地方都有,特別是干我們這行的,經常和奇人異事打交道,聽到的多了去的,有些離譜的都滲人,裡面或多或少都有些誇張的成分。

我喘勻了氣,也拿過地圖去看地形,這一看不要緊,一下子被我發現一個大秘密。小何見我看的入神,拍拍我肩膀,問我怎麼了。

我沒應他,連續換了幾個位置,對照著手裡的地圖去看,他們幾人都被我的奇怪舉動吸引過來,我大氣不敢喘的看了好半天,指著旁邊一座山激動道:「日月盤,能在火海種金蓮,這的風水真是太妙了,我們所在四水歸朝,那邊竟還有一個木雀懸鐘,大風水上講,大山環環相扣,這就是蓮花寶地啊。」

大頭一臉驚訝,吃驚道:「真有蓮花寶地嗎?」

我點點頭,蓮花寶地指的就是幾座寶穴交相輝映應形成的風水格局,這期中有著很玄奧的道理,肯定不是1+1=2那麼簡單。歷史上也曾出現過蓮花寶地,在北京北邊的天壽山就是其中一處,坐擁整片蓮花寶地的便是赫赫有名的大明十三陵,山環水抱必有氣,坊間都傳說就是這處寶地才造就了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歷史。

知道了前面就是木雀懸鐘大家都很興奮,如果說真正的戰國墓就在附近,那無疑就在前面這個與四水歸朝同樣有名的寶穴上。

我看到薛冬青有些欲言又止,問他怎麼了,他滿面愁容的說道:「那座山不能去啊,山里鬧鬼,我先前和你們說的村……那就是個鬼村。」

大頭哈哈一笑,拍拍手裡的95式,「你看到這個寶貝沒,什麼牛鬼蛇神都能給他打個稀巴爛。還有你這位哥哥,你聽聽分析的多有道理,甭管你是四水歸朝還是老漢推車,一眼就能辨出來,這是什麼,這就是能耐,你放心,帶我們過去,保你安全,我再多給你加一倍的錢。」

薛冬青連連擺手,一副苦瓜臉說:「各位哥哥,是真不能去啊,太危險了,我們村兒人都知道,那邪門的很。據說那個村有個特殊的傳統,每年的後幾個月在晚上六七點鐘,家家戶戶都要關緊門窗,熄燈滅火,連個聲兒都不能出。不管門外誰敲門說什麼,都沒人不開,否則就有大禍臨頭。你們想想看,這是啥傳統啊,分明是山裡的鬼怪下來吃人啊。」

他又指著大頭的槍說:「不瞞你們說,那個村確實有寶,老一輩說解放前有一窩響馬子他們搶了很多財寶,包括我們村都被他們搜刮過,解放後被圍剿,他們就把財寶藏在了山裡的某個洞中,還抓了一個女孩,問她願不願意替他們看守財寶,那女孩說願意,就被響馬子把頭砍了下來,與珍寶一同埋在洞裡。這個事流傳出去之後,經常有人上山去尋寶,可是卻都沒見有人下來過,所以咱們不能去啊。」

我們幾個對視一眼,都覺得有戲,這種當地的傳說恰恰說明了村子的不簡單,甚至有可能是類似宋代的柏子戶。

在南方的盜墓團伙中,專門有「舌頭」的職位,就是負責踩點的人。這些人一般都是能言善辯之人,及其善於交談,他們負責探聽當地傳聞,或是有關古墓的傳說,再由專門人去探索墓地的真實性。

大頭伸手摟過薛冬青的脖子,嬉笑道:「小冬青啊,你聽雷哥我給你說,哥哥們這一路的手段你也看到了,那都是有本事的人,什麼魑魅魍魎的都難不倒。而且我跟你說,咱們還有一個更厲害的人,他呢,很有可能就在那座山里,那傢伙才猛呢,那是趙雲轉世啊,萬千人中也能殺個七進七出……」

我看大頭越說越離譜,就讓他少jb扯淡,我把薛冬青拉到一邊,對他說:「我們是來找東西的,當然那個大腦袋的傢伙除外,我答應你,只要把我們帶過去就行,等我出來,你幾年讀書的錢我讓那個傢伙全出了。」

薛冬青低頭不知道在想什麼,我能看到他雙手死死的捏著拳並在身體兩側,最後咬牙說:「我想去北京。」

我一愣,啞然笑道:「不讀書了?」

「讀。」他抬頭看我,眼睛裡似乎有些不一樣的東西,「行嗎?」

我答應他了,不知道這對他來說是對是錯,也許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有一個北京夢吧。

確定了目標,我們開始商量路線,薛冬青說要繞到那座山上最少也3天路程,大頭當時心就涼了。

我們之前討論過,對方隊伍里肯定也有個堪輿高手,我心裡知道肯定比我這個二把刀要厲害得多,否則也不會在外面就知道潭底的穴是個陷阱。他們不僅沒有在這耽擱時間,還拋掉了重型裝備輕裝上陣,很有可能已經上山了,我們如果再用三天繞過去,那真的是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了,最重要的是漢生一個人,也不知道情況如何,如果真的發生衝突,他一人孤掌難鳴難會有危險。

就在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薛冬青撓撓頭說:「其實也有近路。」

大頭眼睛一亮,催道:「那你不早說。」

「很危險。」薛冬青展開地圖,指著上面一處說:「這裡有條古棧道,你們看,離我們現在的位置不遠,走這邊可以直接過去,在這,是一條鐵橋,但是已經很多年沒人走了。不過就算橋不能走,我們至少也能縮短一半的時間。」

「但是這條棧道……很有年頭了,而且也沒人修繕過,特別危險。」

我們商議了一下,覺得可以去棧道瞧瞧,從節省時間這點來看,對我們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

天快黑了,我們原地紮營休息,一夜無話,第二天一大早大夥就起來趕路,沒走上一個小時,就趕到了薛冬青說的那處古棧道。

果然如他所說,棧道年久失修,很多木質結構都已經老化,踩上去都會下陷一分,不過好在這條棧道不是純粹的木棧道,用望遠鏡看過去,會發現棧道有很多段都鑿進岩壁里,與一些崖閣和壁龕相連,應該還算安全。

下去前,我們幾個都用登山繩相互連起來,又分別在身體兩側掛上機械塞,以防意外發生時,可以就近卡住。

準備就緒,小何率先下去,由於體重原因我們一致投票取消了大頭先鋒的角色,這讓他憤憤不平。

小何儘量貼著一側峭壁試探著前進,走了幾步,回頭對我們說:「可以下來了,比預想中的結實很多。」

我們接連下去,起先走起來還有些小心翼翼,後來發現雖然棧道看起來古舊,不過承重還算不錯,估計是很久沒人走了,沉下去一點後,便壓實在下方的支撐上。

我說:「這條棧道看起來不像是一般的民用棧道,下面都加了斜撐,右側也有護欄,在當時應該是軍建了。可能起到運送糧草的作用,這種棧道承重都很好,走車走馬都沒問題,雖然年頭久了,我們小心點應該沒多大問題。」

話音剛落,大頭腳下「咔嚓」一聲,一條腿透過木板陷了下去,嚇得他趕緊揪住一旁岩壁上的常春藤,我也嚇了一跳,對他說:「這趟回去可少吃點吧。」他沒理我,拍拍胸口,自己在那念叨「好人一生平安。」

就這樣,我們幾個有驚無險的走完了木棧道這一段,來到一個石壁內開鑿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