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妖化!

我當時見到我父親屍體的時候還很疑惑,為什麼他會在化龍池裡,現在想想,一定是他,或者他們發現了什麼,也許就是妖化的原因,所以他自己,或是隊伍里的人在他死後,為了防止妖化所以才將他的屍體沉進了化龍池裡。

現在疑惑的重點又移到了「妖化」上,到底是什麼觸發了這些人的妖化,我想我爹他們在墓里一定是發現了什麼。

他們隊里最後走到這兒的那個傢伙是否也妖化了?這和巴蜀和曹家又有什麼關係?這些明暗線索錯綜複雜,很多條線都交織在了一起,怪不得二爺稱它為「線團」。我心下嘆了口氣,我以為他們已經了解的夠多了,可疑點還有很多,二爺和我爹他們走的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深很多。

面對鼎里的東西就連漢生都有些禁忌,我們自然不敢繼續探究,全都聚集在銅門前。銅門已經上了黑色的銹花,兩邊是縱橫交錯的巴掌寬門栓,銅門中間還有很多凹槽和小孔,門栓通過榫卯結構相互聯動,設計得十分精妙。

大頭看著如此繁瑣的門鎖不禁感慨道:「這得藏了多少寶貝上這麼重的鎖。」

就在我想上去研究一下的時候,一旁的漢生突然對著銅門非常莊重的合掌下拜,我愣了一下,也要跟著拜下去,大頭卻在我旁邊拉了我一下,小聲道:「這是拜叩大禮,你跟著起什麼哄,你看。」只見漢生屈膝下跪磕頭,神色肅穆,之後再起身站立,後退半步,再「一拜一叩」,依次又做一遍,直到「三拜三叩」之後才起身。

與此同時銅門響起「鏗鏘」之鳴,一條條門栓被機栝觸發,脫出榫卯,拔插聯動,露出銅門中間偏左,一個巴掌大的圓洞,周圍雕刻著符號,裡面似乎有個銅環。

大頭瞪大雙眼問道:「漢生,裡面不會有你家親戚吧,這就給開門了?」

漢生神情出奇的肅穆,伸手進門洞裡,向外一拉,人又退了回來。不知哪裡傳來「嘎啦啦」的機栝觸發聲,然後便徹底沉寂下去。我皺了皺眉,心想這扇銅門存在太久是不是已經銹死了。就在此時,銅門毫無徵兆的一震,隨即緩緩向外敞開,露出一條漆黑的通道。

看見敞開的銅門我不禁咂舌,雖說銅門沒有多高大,卻厚的出奇,簡直就是一堵加厚的銅牆。

大頭探頭向裡面照照,卻發現手電根本沒有反光,他感嘆道:「還挺大。」

漢生默不作聲的擰好長槍,大頭和小何一看他這動作都嚇了一跳,也都麻利的整理了裝備,這是就要干大事的信號。

殿里是粗糙的石板鋪地,石板不規整,而且有著很深的刻痕,其它就什麼也看不見了。大頭和漢生走在前頭,他小聲嘀咕道:「怎麼看不到頭啊,還有,你們覺不覺得有點冷啊。」

不用他說,從銅門進來我就覺得有一股涼氣撲面而來,而且空氣中似乎瀰漫著一股說不出的怪味,也不知道是否有毒,我說:「你往旁里照照。」

有了。

手電光掃到一排銅燈奴,造型極其誇張,甚至可以說奇形異狀,很像山海經里描寫的那些神鬼人物,而燈奴後面又是一片無盡頭的漆黑。我見那些燈奴上面全都頂著大碗,就說:「過去看看,這裡這麼空曠,應該有統一的照明設施。」

銅碗里還有很深的油膏,上面的棉芯也有燒過的痕跡,小何拿出火摺子撥弄了幾下,棉芯上出現黃豆大小的青色火光,而後閃爍了兩下火苗,才開始燃起來。

「這怎麼是青光。」小何咂舌。

大頭借著奇異的青光向後走,想去看看有什麼,漢生一把拉住他的衣領,給大頭搞得莫名其妙,回頭問他:「你幹啥?」

「向你腳下看看。」

大頭低頭看去,腳前竟然沒有了石板,前面是一望無際的黑暗。漢生吹亮火摺子向前拋去,我們就看見帶著火星的火摺子畫了個大弧後筆直下墜,火星一直變小,直至徹底沒入黑暗中。

大頭趕緊退了回來,咽了口口水,後怕的拍拍胸口,「嚇死老子的小心肝了。」

漢生遙望著遠處說:「先把銅燈點起來吧。」

這些燈也很奇怪,不知道裡面燒的什麼油,散發出的是詭異的青光,這讓我聯想到很久前聽過的故事。

說古代有條河,水深不可測,人都說水下怪物很多,有個老人便拿出犀牛角燃燒照亮,看見水中光怪陸離,半夜就夢見這些人和他說,我們跟你陰陽相隔,你為啥要照我們,老人醒了之後沒多久就嗝屁了。

這老頭手欠的和大頭有的一拼,不然也不會死,我真應該考慮一下是不是要把這個故事講給大頭,關鍵的是燃燒的犀牛角,也是呈現青光,或許這兩者之間有什麼關聯。

兩邊的銅燈全部被我們點亮,這些光亮將我們四周的黑暗照亮,看清四周後,我就呆住了,甚至腦子裡產生了瞬間的空白。

在這些幽幽的青光下,我們所在的環境被照得一清二楚,太難以形容了,我們一開始就想錯了,從銅門根本就不是「進」,而是「出」,古廟在我們身後,高牆上被披上了一層漆黑的荊棘,鋒利的銅刺上掛滿了一些破絮樣的黑東西,牆面上還留下了大片流淌而過的乾涸血跡。

我們所處的位置,就如同古廟的後院,院子並不大,左邊的燈奴後面有一顆桐樹,枝芽上面掛滿了紅繩繫著的鈴鐺,除了身後的太廟,其餘三面都是深不見底的深淵,有兩塊不小的石碑矗立在最前面。

不用我說,小何已經填裝照明彈,對著斜上方就是一槍,照明燃料在最高處燃燒,放射出刺目的光線,一幅更加恢弘和不可思議的畫面就這麼深深的烙印在了我的腦海里,我相信今天所看到的一切,必將終生難忘。

我們先前以為太廟是在地勢最高處,所以它的周圍才一片漆黑,這隻對了一半。

在照明彈下,一條深不見底的地下裂谷如同一具冰冷死寂的巨龍橫貫在我們眼前,裂谷兩側蜿蜒出去沒有盡頭,而我們,這座廟,就坐落在一隻巨型石像背上,石像趴在裂谷邊上,半個身子就懸在上面。

我們走向古廟就開始爬上它的背脊,難以想像這隻巨獸要有多大,修建這麼龐大的石獸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財力?我心底不禁有一絲寒意,這種建築能力已經超出了當時應有的水平,那些巴蜀先民到底如何創造出來的?!

我們正站在石獸頸項,最前面是一條伸出去的粗大石樑,石樑盡頭有一顆猙獰的頭顱,從我這個角度看上去,很像昂首的無角龍。

小何吃驚道:「霸下!」

經他這麼一說,我一下子想起了有關霸下的記載,「龍之六子,樣子似龜,喜歡負重」,這的確符合霸下的特徵。那麼「工程師」指揮白公勝的士兵,要挖的就是這隻霸下?是否也可以推斷,古廟中的神秘屍體也是工程師帶走的呢?

「快來看。」大頭忽然衝著我們喊道。

石樑前立有兩塊石碑,大頭站在其中一塊前面,嚷道:「我的個乖乖,這是個啥東西啊。」

石碑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經絡,我只看了一眼,就徹底震驚住了,我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自語道:「我沒看錯吧。」

「快說啊,急死我了都要。」大頭在旁催促。

我平復了一下心潮,才指著石碑說:「記得我們被困石林時候我提到的奇門遁甲嗎,初創時有四千多局,後經風後,姜太公,和張良三人,將之改成了現在我們所見的陰陽十八局,而這塊石碑上篆刻的,就是完整的奇門遁甲局,不,就算不完整也囊括了大部分早已失傳的局勢。」

真是不可思議,這裡怎麼會有完整的奇門遁甲,奇門遁甲在殷商時期就已經被簡化成了七十二局,這些巴蜀先民的存在難道要比那時還久遠嗎?

我腦海中走馬觀花般閃過無數的場景,奇門遁甲,黃帝,山海經,海內崑崙,諸鬼部落,這一切似乎已經超出了我的想像範圍,頭好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