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亘古未有之事啊!

幾天後,離咸陽城不遠的一個縣城。

一名信使帶著始皇帝詔令,匆匆到了縣城官府,然後大聲道,

「始皇帝詔令。」

很快,就有一名中年縣令帶著幾分酒氣走了出來,行禮道,

「縣令劉邦接令!」

信使直接把由紙印刷的詔令交給了對方,然後再上馬離開。

對方日間飲酒的事情,他可懶得管,還有許多地方要去送信呢。

等信使離開之後,劉邦才打了個酒嗝,拿著詔令也不看,

他最開始的時候,還有些好奇這紙張,可見了幾次之後,也就不稀奇了。

直接朝著官府裡面走去。

前些天張良,盧綰,衛一都到了這裡,他們人多了,這些天就多在一起飲酒作樂。

很快到了府衙裡面,就看到樊噲和衛一正在大吃大喝,張良和盧綰卻有些憂慮的樣子。

樊噲看到他,頓時大喊道,

「大哥,方才出去做什麼?快來與我等同飲。」

劉邦笑著抖了抖了手上的詔令,說道,

「上頭來一封詔令,我待會兒去讓人張貼了。」

說著也入座了,準備一起飲酒作樂。

但張良這時候卻微微皺了下眉頭,說道,

「沛公,我們已經飲酒了好些天,既然有公務在身,還是先忙公事吧。」

說實話,張良現在還是覺得有些失望。

到了咸陽之後,劉邦便帶著他們天天飲酒作樂,除非被家中的妻子逼急了,才會出去結交一番。

完全沒了當初在楚地領兵的鬥志。

果然,富貴生活迷人眼啊!

可是這麼一來,他的復仇何時才能完成?

盧綰這時候也幫腔道,

「是啊,沛公,這裡離咸陽極近,多少人求都求不來這個位置,您大有可為啊。」

聽到兩人的勸諫,劉邦也不由的老臉一紅,他也知道自己頹廢了。

可是,不努力的真的很舒服啊。

他現在大小也是個縣令,吃喝不愁,還有點小權。

現在大秦也平定了楚地,天下重新回歸了平靜。

亂世出英豪,那也要有亂世才行啊!

當然,還有一點,那就是趙浪的存在。

他每次聽到趙浪的消息的時候,就總覺得有一道陰影籠罩著他。

讓他無處可逃,而且如今他的年紀也已經這麼大了,就該享受享受啊。

所以,他爭雄稱霸的心思也就淡了。

當然,被張良這麼說,他臉上還是有些掛不住的,當初是自己把張良給留下的。

現在,自己反而先沒了鬥志。

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對方一眼,說道,

「阿良,現在形勢不同了,我們還是要慎重一些。」

聽到這話,張良眼中閃過一絲失望,卻也不好多說了。

看了眼劉邦手邊的詔令,說道,

「嗯,沛公,在下也已經飲完了酒,不如我去張貼詔令吧。」

劉邦也不勉強,把詔令給了對方。

張良接過來,看了一眼,頓時直接愣住了,然後說道,

「那暴君居然有如此胸襟?」

其他人有些疑惑地看過來,等看到了詔令之後,也幾乎都愣住了,

「這怎麼可能?」

他們無法想像,秦始皇居然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過了好一會兒之後,劉邦才回過神,臉上露出一個苦笑,說道,

「我還是先去張貼詔令吧。」

他知道,這一份詔令將震動天下!

叫來了縣府之中的小吏。

張貼詔令,一旁還會有解釋的人,畢竟現在認字的人少。

還要派小吏去隸屬於縣城周圍的村落中宣讀。

這麼一層層下來,便是大秦的架構。

當然,越是遠離咸陽,這些命令也會打一些折扣。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很快,小吏也向著四周去傳達詔令。

此時,已經是初秋了。

咸陽周圍的莊稼現在大部分已經是土豆了。

田地里都是勞作的農人。

一名農人帶著自己的兒子,正在田埂上休息。

看著地里即將收穫的莊稼,農人臉上都忍不住露出一個笑容。

這土豆的產量,可是超出了他的想像。

春上的已經種了一波,現在是第二波了。

除去交稅,還剩了不少。

而且還有農家人幫他們組織買賣,還能變成土豆粉條。

他現在家裡的糧食吃都吃不完。

以前哪裡敢想這種好日子?

只是日子好過了,卻也不是沒有遺憾,老農看著身邊稚氣未脫的小兒子,說道,

「村長可說了,你哥什麼時候回來?」

小兒子回道,

「村長說,哥他們已經和大軍在路上了,大概還有十多天就能到咸陽了。」

「送來了不少東西,那裡面還有上好的絹布呢。」

聽到這話,老農卻沒有什麼高興的神色,而是微微嘆了口氣,說道,

「等你哥回來了,我們把這些東西給賣了,買個好地方,給他葬下去。」

「這孩子,這輩子也沒用過什麼好東西。」

「這塊住的地方卻是不能太委屈他了。」

在大秦,普通百姓有條件的,也很在意身後事。

小兒子聽得懵懵懂懂的,也只能哦了一聲。

老農稍稍的休息了一陣,又準備開始勞作了。

就在這時候,不遠處響起村長的喊聲,

「老樹!老樹!有大事了!「

老農順著聲音看過去,就看到村長正瘋狂的朝他跑過來,等對方近了,老農頓時皺眉問道,

「村長,怎麼了?」

村長這時候好不容易才喘勻了氣,說道,

「剛剛接到了陛下的詔令!所有戰死的軍士,都要進驪山皇陵了!」

「驪山皇陵啊!」

村長極為激動的說道。

他剛剛收到消息的時候,卻都懵了。

回過神,就來給在大兒子死在了戰場上的老樹傳消息。

但是,老農卻只是呆了一下,並沒有絲毫的高興。

村長這時候才回過神,這就算是進皇陵,這人到底也是死了。

有些尷尬的停下笑容,村長安慰道,

「老樹,孩子是為國而死,進皇陵也算是慰藉。」

「我聽說,到時候還會給一些軍士塑像,立碑,還要封神啊。」

「所有人的名字都會刻上去,到時候,就算你我入土了,他們的名字都還會在那裡!」

「這麼算,可比我們要活得久啊。」

聽著村長安慰,老農卻是老淚縱橫。

好不容易才停下了流淚。

村長心裡也有些不好受,說道,

「行了,孩子已經去了,以後陪在陛下身邊,也是不錯。」

老農點點頭,抹了把眼角,然後說道,

「村長,今年秋收後,會不會有勞役?」

村長愣了一下,說道,

「之前陛下也下過詔令了,與民休養,今年除非北邊的那群狗匈奴進犯,不然應該是沒有勞役的。」

老農這時候繼續說道,

「那如果沒有勞役,我想去驪山給陛下修皇陵。」

驪山皇陵之前停工的消息,他們這些咸陽周圍的百姓還是知道的。

聽說是為了應對南邊的叛亂。

但是聽到這話,村長卻瞬間懵了,帶著幾分不可置信說道,

「老樹,你說什麼?」

他活了這麼久,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要主動服勞役。

要知道,當年始皇帝徵辟民夫修建驪山陵的時候,百姓們也是有怨言的。

老農乾癟的嘴角露出一個笑容,說道,

「我家孩兒就要住進去了,我這個做爹的,給他修整一下,住的舒服點也好。」

「你放心,我不要官府的糧食,我自己有。」

村長咽了口口水,然後說道,

「這事兒,我拿不准,我去問問亭長他們。」

老農點點頭,說道,

「好,我這些天剛好也把莊稼收拾好,等孩子回來了之後,我就可以去了。」

村長點點頭,很快滿臉驚愕的離開了這裡。

現在,不只是有人要主動去服勞役,還願意自己帶糧食。

現在的大秦,他越來越看不懂了。

村長一路疾行,他要把趕緊把這消息告訴亭長!

路上走的急了,還差點摔了一跤,好在有路人扶住了他,村長連忙道謝,

「多謝哦,原來是道長啊。」

村長抬頭,卻發現是幾個身穿道袍的老人。

這是去年才冒出來的一群道家人,最近跟著農家人,和醫家人一起,幫助百姓。

平常還講些善惡有報的小故事,對他們這些沒什麼樂子的百姓來說,也極為有趣。

而且效果不錯,主要是引人向善的。

老道人這時候笑著說道,

「走慢些,別傷到了。」

村長再道了聲謝,便匆匆離開。

這些道家人還是很和善的。

他們也願意信。

等村長走了之後,一個老道人說道,

「老黃,我怎麼覺得這兩天,周圍氣氛不太對啊。」

老黃自然是黃石老道,

「哼,你天天待在自己的小院子,自然不知道。」

「始皇帝已經下令了,所有為國捐軀的軍士,都能葬入皇陵,封天兵天將!」

聽到這消息,老道人也抽了一口冷氣,隨後說道,

「這次我們道家可算是占便宜了!」

新建立的道教,如今只是在咸陽傳播。

但有了這麼一次之後,道教將急速擴張!

黃石老道卻沒有那麼樂觀,微微嘆了口氣,說道,

「可始皇帝還說了,這天帝的位置,可是他的。」

「天上地下,他都要稱帝。」

老道人笑著回道,

「這豈不是更好嗎?」

黃石老道搖搖頭,不再多說,

「你趕緊把道宗綱領拿出來,首領也說過了,不得特意宣傳鬼神。」

「這道教只是心靈依靠,要引人向上,卻不是教人愚昧。」

老道人笑道,

「我道家本來就是探究田地至理的,何時信過這些?」

黃石老道這才點點頭,然後說道,

「罷了,走快些,讓其他人做好準備,首領他們的大軍也快回來了。」

說著便快步離開。

第二天,咸陽。

朝堂之上,秦始皇罕見的有些無奈。

因為此時,正有一名禮官,正在高聲諫言,

「陛下!讓軍士入皇陵於禮不合,萬萬不可啊!」

「夏商以來,貴賤有別,平民如何能與帝皇同陵?」

「陛下要是疼惜軍士,再修建一座陵墓就是啊!」

「不然禮崩樂壞,帝皇的威嚴何存,百姓又將如何看待您啊!」

雖然下詔令的時候,他就想到過這一幕,原本想把這事兒丟給趙浪,可誰知道,這些禮官一刻也不肯等。

秦始皇雖然恨得牙痒痒,卻也沒法對對方怎麼樣。

這些禮樂官,沒犯錯,更何況根本也不怕死。

看向其他官員,大多不敢站出來。

他們其實也不大認同,把百姓的地位抬這麼高。

有一說一,他們都沒資格進皇陵,這些賤民憑什麼?

王翦又一直在守城。

就很煩。

就在這時候,一名侍從拿著一封信件,匆匆的報名而入,然後回報道,

「陛下,有咸陽東縣令動用急報!」

聽到這話,所有的官員都緊張起來,急報必定是大事!

別是受災了。

秦始皇雖然不慌,但也皺起眉頭說道,

「念!」

侍從直接打開信件,念道,

「我縣有百姓懇請為陛下服勞役,修建驪山皇陵。」

消息很簡短,但是所有人的卻都愣住了。

就連秦始皇也懵了一下,問道,

「你說什麼?」

侍從也不大敢相信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正想再念一遍,這時候,外面再次進來一名侍從說道,

「陛下,咸陽西縣令急報!」

秦始皇微微呼了一口氣,說道,

「念!」

侍從頓時念道,

「我縣有百姓感念皇恩,請為陛下服勞役,修建驪山皇陵。」

朝堂上再次寂靜。

如果說一次,也許是陛下自己的安排,可兩次的話

突然,又有一名侍從走了進來!

當開始出現其他郡縣的急報時。

朝堂上的眾臣的神色,已經不是簡單的震驚了。

百姓主動服勞役,亘古未有之事啊!

秦始皇看著咸陽附近,各個郡縣送來的急報,緩緩的呼了一口氣。

心中更是五味雜陳。

趙浪用百姓之力,擊敗項氏的時候,他其實也看不起這些人的力量。

可是現在,看著面前的這些急報,他心中第一次,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力量。

他似乎有些理解了,為什麼趙浪拋棄了他帝皇之道,選擇了百姓。

原來,這力量居然如此溫暖,如此強大!

「現在,你們知道百姓是如何看朕的嗎?」

秦始皇淡然說道,

「再有異議者,斬!」

眾臣很快行禮,禮官也彎下了腰,說道,

「陛下英明!」

(an)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