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墨向身後一招手:「韓信,帶你同伴速來拜見皇帝!」

韓信大喜過望,他原本以為,能遠遠看見始皇帝,得到一些封賞,便已是天大幸事。

可不曾想,竟還能得始皇帝接見,當下顫抖著手整了整衣冠,又深吸一口氣平復心緒。

然後,如同螃蟹般,同手同腳順拐前行!

但他這還算好的,其他壯士更是不堪,一個個體如篩糠,根本就邁不動步子。

韓信順拐走一步,他們才敢跟著往前蹭一步!

秦墨看得滿頭黑線,剛還把你們誇成一朵花,這瓜慫樣兒不是打我臉嗎?

倒是嬴政,卻見怪不怪。

當年荊軻與秦舞陽刺殺他,進了朝堂便嚇得失去方寸,此刻他身邊是三萬虎狼銳士,威勢更加恐怖。

而且,縱觀大秦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在他面前那個不是戰戰兢兢。

包括親兒子扶蘇,也是敬畏多於敬愛。

更遑論這些鄉野義士?

似秦墨般與他親厚者,終究是異類……

韓信行近至十步處停下,雙手為揖高舉過頭一躬到地,磕巴道:「在下……黔首小民韓信,拜見始皇帝!」

他身後的同伴趕忙有樣學樣,恨不得把頭戳進土裡。

嬴政抬手虛扶,溫言道:「諸義士免禮。」

韓信心中緊張稍減,但心氣一松,身體也開始發軟,腳下踉蹌險些栽倒。

身後眾同伴,更是齊齊身體一軟,竟真一頭戳在地上。

秦墨無語望蒼天:「……」

嬴政也忍不住莞爾了,強忍笑意維持皇帝威嚴,勉力韓信等人一番。

然後,又問了他們防守鄉衙的艱險!

韓信打起十二分精神,也算對答如流。

秦墨跟著補充道:「他們帶隊亭長戰死,全憑韓信指揮得當,才能防住匈奴騎兵,護的數百鎮民周全。」

嬴政原本只是例行公事,聽秦墨這般說,倒是真來了興趣。

而且這韓信年紀輕輕,卻行禮如儀,顯然也不是普通農家子,便道:「韓義士可曾進學?」

韓信等著就是這一句,立即道:「信早年家境殷實,四處遊學拜師,學過一些兵家之言,皇帝可要考校?」

他不是什麼野心造反家,只因出身普通無人舉薦,才在後來天下大亂時,四處投奔想要一展抱負。

但彼時的舊貴族項羽,根本不待見他這出身平庸之輩。

便是出身亭長的劉邦,也只給他一個小官做,直到後來蕭何愛惜其才,兩人上演了一出雪月風花……

如今大好機遇擺在眼前,他又怎敢錯失?

「那便考一考。」

嬴政自然能看出他的熱切,稍作沉吟便道:「韓義士既學兵家之言,可知朕親征匈奴之深意?」

「收六國遺民之心,尤其可收趙地遺民之心,此舉暗合兵權謀之術。」

韓信早就琢磨過皇帝親征的深意,答的毫不遲疑。

嬴政頷首,再問道:「秦卿向朕要了三萬騎射銳士,皆是自關中戍卒挑選,用以出塞掃滅匈奴,韓義士以為可行否?」

「大將軍用兵暗合兵技巧之術,以專精之士,催敵強項滅之。」

「不過,挑選拼湊之軍,理應多加磨合整訓,使之萬眾一心,否則十成戰力,用不出六成!」

韓信先是肯定秦墨的用兵之法,隨即又話頭一轉點出不足之處。

嬴政愕然,卻是沒想到,韓信居然敢當著秦墨的面挑刺。

畢竟,剛才可是秦墨舉薦的他,這般不顧情面,多少有點過河拆橋的意思。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小子確實言之有物!

嬴政古怪看向秦墨,他是第一次發現,秦墨居然還有不如人之處。

扶蘇暗暗皺眉,身為秦墨的忠實腦殘粉,秦墨有錯,他腹誹可以,從別人嘴裡說出來,他可就不願意聽了。

更何況,韓信的挑刺也不成立!

所以他不等秦墨開口,便主動接過話頭。

「韓義士多慮了,大將軍治軍有法,早在自咸陽出征之前,已將這三萬騎士磨合完成。」

「你可知大將軍用的什麼法子?」

扶蘇先是解釋,最後反問。

韓信略有沉吟才道:「民曾聽聞,大將軍治軍,嚴中有慈,若視麾下兒郎為父兄子侄,自能萬眾歸心。」

這時代大將統軍,無非也是如此,嚴明軍法之餘,還需愛護將士。

能做到這兩點的,無一不是當世名將。

例如那兵家始祖之一的吳起,他為將士吸膿瘡,因而將士在他麾下皆是用命!

扶蘇嘿然搖頭:「你說的也對也不對,若只按你所言,將士敢戰與否,皆取決領兵大將一人。」

「而這三萬騎士出塞作戰,少不得要分進合擊,難道將士們離了大將軍,便不要作戰了嗎?」

韓信這次是真被問住了,他到底沒有真領過兵,許多東西或許都懂,卻無法融會貫通。

便是嬴政也心生好奇,秦墨在那麼短的時間裡,如何完成磨合整訓,讓三萬來自不同地方的將士,離開他這位嚴中有慈的主將,也能團結髮揮戰力。

扶蘇見兩人被吊足了胃口,便也不再賣關子。

「大將軍入營當日,便令三萬大軍,分成三十個千隊,比賽騎術,往返三十里,前五食肉,余者食糙米。」

「各千隊爭功,一味圖快,途中不管掉隊袍澤,大將軍鞭笞有袍澤掉隊的千隊,不給他們計算成績。」

「如此第二次比試時,各千隊便團結,不願袍澤掉隊,軍心凝聚已成!」

扶蘇說的言簡意賅,但意思已經傳達到。

嬴政聽得直拍大腿:「善!甚善!如此治軍才是真正的嚴中有慈!」

韓信亦是心悅誠服,揖手向秦墨拜道:「大將軍不愧為華夏第一勇士,信不如矣。」

「但,信還有一言。」

「信聽聞塞外荒漠,蒼茫無有方向,匈奴部族分散其間,如何能準確打擊?」

「若是迷了方向,不得水源,豈不致大軍於死地?」

韓信好話沒落地,便再次挑了個刺。

而且是非常致命的刺!

後世漢武帝幾次征討匈奴,資歷較淺的衛青霍去病都能封侯,為啥飛將軍李廣不能?

因為前面舅甥倆沒迷路,而李廣則老迷路,暈頭轉向疲憊時,被匈奴趁勢打擊,白白葬送麾下將士性命!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