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父皇,海外竟有廣大地域嗎?

但如此,也是危險與機遇並存!

在象郡任郡尉,大抵是不缺立功機會的,只要不被敵人幹掉,軍功自然也就有了……

而以蒙毅本身的資歷,若再立下軍功,那麼未來再回咸陽,便不是九卿了,三公之佐,乃至三公,皆有可能。

嬴政大抵沒想到,他會這麼執著,皺眉道:「郎中令一職,干係重大,卿外任郡尉,讓朕一時之間,去哪裡找合適的接任人選?」

蒙毅似乎早料到,嬴政會拿這種藉口搪塞自己,再次毫不猶豫道:「臣兄蒙恬,可接任郎中令!」

嬴政一愣,繼而啞然無語,哭笑不得點了點他。

如今諸胡已滅,諸公子分封塞外,蒙恬屯守在北地,已是脫褲子放屁,純屬多此一舉。

剛開始時,嬴政或許還有所疑慮,並未直接裁撤掉屯邊大軍。

可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一年多,諸公子的封國趨於穩定。

尤其近幾個月,百越之地的戰爭,吸引著大秦上下的目光,而在失去矚目的北地,裁軍卻已經開始多時了。

北地一線只留足夠的精銳郡兵,作為戰略力量,余者盡數卸甲歸鄉。

蒙恬這位鎮北大將軍,也徹底干到頭了,裁軍工作完成時,便要回咸陽述職,等候新的任命。

接任郎中令,確實再恰當不過!

「也罷,卿既然熱衷於疆場,那便改任象郡郡尉吧。」

嬴政並不介意給臣子施展抱負的機會,恰恰相反的是,他需要臣子有抱負,如此才能更好的支撐起大秦運轉,並越來越強盛。

蒙毅大喜,一揖到地拜道:「臣,謝陛下體恤恩准。」

嬴政擺擺手,轉而看向辛勝、羌瘣、張唐三位老將,道:「辛勝任閩中郡尉,羌瘣任南海郡尉,張唐任桂林郡尉,再加上蒙毅,任象郡尉。」

「爾等四人好生用事,將這百越給朕看緊了,記住一句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最後這句是重點,大秦要的是一個太平安穩的百越,而不是一個戰亂四起的百越。

會平叛,會砍人,那算不上本事。

有霹靂彈助陣的情況下,隨便派個百將都能幹的很好!

而身為一郡之最高軍事長官,你還拿砍人當軍功,那就是罪過了。

能威懾治下暗藏禍心者,能將戰亂扼殺在搖籃中,才是真正的統帥本事。

介時,沒有軍功,便是最大的軍功!

「喏。」

三位老將和蒙毅揖手大拜。

四人領受嬴政之命後,卻是齊齊看向秦墨,老將羌瘣當先開口,希冀道:「秦相善戰,更善撫民,可有良策傳授吾等?」

嬴政和扶蘇,以及隨駕文武百官,也是將目光投向秦墨。

尤其是老王賁,還有那被扶蘇帶過來的老范增。

這倆老頭,都存著攀比心呢!

如今的戍卒體制,是被秦墨改革過的,除軍事行動和抗險治災,根本不能插手民政事務。

他們實在想不出,如何在不插手郡縣民政的情況下,讓郡尉帶著郡兵去撫民……

而秦墨還真有些被問住了,咂摸著嘴沉吟半晌,才緩緩開口道:「撫民本是郡縣鄉鎮的官吏職責,郡兵戍卒無需插手,也不能插手。」

「不過,百越之地新附,郡兵戍卒若只悶在營中苦訓,也不免失了威懾作用,讓包藏禍心之輩,竊以為有可趁之機。」

「若是我來任這郡尉……」

「其一,時常進行長途拉練,或者說武裝遊行……如此既能訓練兵卒,也能震懾包藏禍心之輩……」

「其二,每逢農閒時節舉行公開閱兵,舉行之前大肆宣傳,讓治下越民皆來觀禮瞧熱鬧……此閱兵並非校閱兵卒,而是展示大軍之威,如何聲勢浩大,如何震撼人心,便如何搞,旨在震懾包藏禍心之輩……」

「其三,閱兵之後順勢舉行一場真正的校閱,邀請越民青壯也參與其中,勇壯優異者賜予布帛糧米,並將之記錄在冊……那等勇壯之士,在鄉甲亭里之中,也必然頗有人望,他們不見得會包藏禍心,但包藏禍心者,必然要仰仗拉攏彼輩,將他們記錄在冊,可方便監察……」

「其四,校閱之後讓軍中宣教官拿出看家本領……為越民講一講軍中那些喜聞樂見的軍法思想故事,再搞一搞憶苦思甜大會,讓越民謹記戰爭的痛苦,以及往日的貧苦,在想想如今豐衣足食的安穩……如此,包藏禍心之輩縱然想搞事,也多半無有越民附從!」

「其五,針對西南之地那些尚未歸附的諸夷,有百越之地作為榜樣,也應是以派遣間客煽動起義,徐徐蠶食為上策!」

秦墨終於停下話頭,摘下腰間竹筒水壺飲用。

嬴政和扶蘇,以及文武諸官,聽得連連頷首贊道:「此五策甚是可行……這五策若能貫徹下去,百越內外當戰事少發,大體承平矣!」

蒙毅、張唐、辛勝、羌瘣四人則是拜下:「多謝秦相賜教!」

老王賁與老范增卻是暗暗苦笑。

秦墨這五策,總的來說四平八穩,但其中第二第三第四條,卻勝在環環相扣,讓越民參與閱兵盛會,瞧熱鬧的同時,已自入彀中。

尤其那軍中宣教官,是秦墨搞出來的戍卒體制,也被秦墨運用到了極致,趁著閱兵盛會用之撫民,則事半功倍。

實在讓人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了,不服不行!

「愛卿可有給民政官吏之良策?」

嬴政一事不煩二主,也不再向諸文武問策了,只盯著秦墨問道。

秦墨喝光了竹筒里的涼白開,揖手道:「大致的基礎治理方略,陛下與諸同僚心中,想必已有計較,無非是興修水利道路,招納山林部族遷居平原,讓大秦百姓移民填充,鼓勵通婚融合,推廣雅言文字……」

「臣這裡便不多做贅述了!」

「不過依臣之見,想要將百越之地,牢牢掌控在大秦的統治下,只是派軍隊鎮守,移民進行融合,是遠遠不夠的。」

「還需如同塞外一般,鼓勵商貿互通有無,走動的多了自然聯繫緊密,互相形成依賴,介時不融合也融合了。」

「百越之地有犀角、象齒、翡翠、珠璣等緊俏之物,又有蔗糖、香料那等大宗民需之物……

「民政官吏當鼓勵治下之民,在口糧田外多多種植甘蔗,建設避風良港,打造抗風能力更強的海船,去移植採摘外海諸島上的香料。」

「如此,商旅往來繁盛,百越之民有利可圖,一切隱患皆會迎刃而解,消弭於無形……」

嬴政連連頷首,擊掌贊道:「是極,愛卿真有良策也!」

扶蘇和文武百官也道:「這蔗糖和香料,於百越而言,便如羊毛和棉花之於塞外……有此二物,百越之地便與我大秦綁牢了……不出十年,百越必為大秦熟地……」

而這一次,老王賁和老范增,則徹底息了攀比之心。

老王賁還好些,早知秦墨有管仲一樣的奇特治國理念,可老范增卻是不知,因而在服氣之餘,也有些驚奇。

他多少有些理解,嬴政這兩年為何要讓扶蘇,頻頻跟秦墨混跡在一起,反而將淳于越那位真正的太子師扔到一邊了。

因為跟著秦墨,那是真能學到治軍治民治國的本事!

而淳于越……老范增下意識看向淳于越,繼而撇嘴搖頭:【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道德腐儒!】

淳于越似乎察覺到了老范增的鄙夷目光,立時皺眉回瞪:【陰謀狡詐之徒!】

前次與扶蘇分兵時,嬴政怕扶蘇跟著老范增不學正道,特意派快馬給淳于越傳令,讓他放下教授越人孩童的職務,去看緊自己的弟子扶蘇。

倆老頭的脾性截然相反,在扶蘇身邊凈是鬥嘴了!

……

秦墨在百越軍、政之事上都獻策之後,嬴政大抵是心滿意足了,終於不在逮著蛤蟆鑽出尿,暫時放過了秦墨。

轉而,開始和扶蘇以及文武百官,商議治理百越之具體細節。

四郡各駐軍多少,駐關中之兵,還是駐楚地之兵,亦或者駐巴蜀之兵?

四郡各移民填充多少為佳,移民來的百姓分配多少口糧田?

鼓勵通婚融合,到底如何鼓勵?

一樁樁一件件,皆關係著萬千軍民,嬴政和文武百官,宛如不知疲倦的永動機,將所有細節一一敲定。

秦墨瞪著眼睛,不時會插一句,但更多的時候,只是做認真聆聽狀,最後硬是聽得腦仁都疼了。

而時間,也從白天漸漸到了深夜……

嬴政最後與諸文武敲定了避風良港,以及造船船塢修建在何處,大手一揮道:「擺宴,將那海中打撈的黑參烹制了,朕與諸卿共飲!」

「喏。」

趙高揖手領命,快步離了大帳去吩咐火頭軍。

秦墨一聽有海參吃,頓時精神大震,腦子也恢復清明。

嬴政似乎注意到了秦墨的狀態變化,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開口道:「愛卿啊,朕險些給忘了,沿著南越海岸往西,還有廣大無垠的地域。」

「若有了抗風能力更強的海船,我大秦豈不是可以,從河西陸路以及海上水路,同時溝通域外諸國!」

秦墨愣了愣,繼而點頭道:「陛下所言甚是……其實走海上水路,比走河西陸路更方便。」

「因為艦船不止省人力畜力,運載能力也是車駕的數十上百倍,一艘大型艦船所運載之物,便抵得上一支上百車駕的大型商隊……或者,運兵數百,乃至上千!」

嬴政聽到「運兵」二字,丹鳳眼頓時眯起,似有精光閃過。

那西方人口文化繁盛的廣大地域,他是很有興趣的!

遠的不說,只說駱越國往西,那些膚色黧黑的異族,若能多弄來一些,百越之地的開發,便要快上許多了……

便如當今的大秦內陸,數十萬匈奴、月氏、東胡之族眾,不分男女老幼,全年不停的修河挖渠建橋鋪路,屬實比每年徵調一月的更卒徭役效率快多了!

「父皇,海外竟有廣大地域嗎?」

扶蘇和諸文武聽兩人說話,只覺雲里霧裡,忍不住出聲問道。

嬴政頷首點頭,倒也無意隱瞞甚麼,伸手打開案頭的玉璽龕盒,取出當初在西甌王城得到的羊皮輿圖。

旁邊的侍者,想要伸手幫忙展開,但嬴政卻擺手將之揮退,動作輕柔的親自展開羊皮輿圖,張掛起來讓扶蘇和諸文武觀瞧。

同時,口中講解道:「秦卿的河西之國往西,有不可知之廣大地域,以及不可知之域外諸國……而沿海岸往西……同樣是往西……那些西方的廣大地域和諸國,不會憑空消失……所以,海外自然是有廣大地域的!」

扶蘇和諸文武恍然,話糙理不糙,確實是這個理兒。

於是,諸人紛紛圍攏上前,仔細瞧看那羊皮輿圖,好奇之心溢於言表。

「吾兒……諸卿……莫看這羊皮輿圖小,其囊括地域之大,乃是大秦數十上百倍矣!」

「這虛線處,便是西甌國海岸,再往西則是駱越國所處的三角海岸。」

「這三角海岸,可比咱大秦的琅琊郡,還要大個兩三倍,盛產象齒、犀角、翡翠、珠璣,香料遍地……」

「繼續往西,過了這片海域……且看這個更大的三角海岸,名曰印度半島,其內陸之廣大,已不遜於我大秦,若進入內陸往東北方走,甚至能抵達秦卿的河西之國……」

嬴政興許是真的惦記上西方了,秦墨當初只講過一遍的知識點,他竟是記得清清楚楚,信口道來毫不遲滯。

扶蘇和諸文武,皆聽得驚奇不已,又心生嚮往。

直到火頭軍將宴席主食擺上,餓了一天的嬴政才終於停下話頭,扶蘇和諸文武也意猶未盡的入席。

「敢問父皇,這羊皮輿圖,是從何處得來?」

扶蘇一邊吃著蔥爆海參蓋飯,一邊向嬴政好奇問道。

嬴政扒著飯含糊答道:「自西甌王城繳獲,大秦僅此一張。」

「前些日,大軍生擒西甌王后,朕曾問他從何處得來,他說是十年前,西方來的域外海商進獻。」

「但由於雙方語言不通,那些域外海商,與西甌國交換了一些財貨,便離開了西甌國,繼續向陽禺、番禺海岸航行。」

「按理說,那些域外海商若一直沿著海岸航行,應該能抵達彼時的楚國海岸,甚至能抵達齊國海岸,乃至燕國的海岸,覲見三國之君,並引起轟動。」

「但,朕似乎從未聽聞,有域外海商,在此三國海岸停靠,以及覲見國君的事跡……」

他說到此處,卻是遺憾不已。

若是那些域外海商,能抵達三國,華夏大地上的才智之輩,定然能找出與之溝通的法子,甚至學習對方的語言文字。

如此,也就能真正搞明白,域外到底是個甚麼情況,有哪些強大的國家?文明達到了何等程度?

可惜,他們不知遭遇了甚麼變故,十年來並未能抵達三國,也再沒有返程途徑西甌國!

「許是遭遇了兇惡海風,盡數船毀人亡了吧……」

扶蘇不無惋惜的猜想一番,而後奇怪道:「既然那些域外海商,與西甌國人語言不通,父皇如何能看懂這羊皮海圖?」

這卻是發現了華點。

諸文武聞言,也好奇從飯碗里抬起頭,齊刷刷看向嬴政。

「朕也是聽秦卿講解,否則如何能懂。」

嬴政指了指專心對付蔥爆海參蓋飯的秦墨,嘿然道。

諸人恍然大悟,也不再多問。

秦墨總能知道一些旁人不知道的事情,或是聽人講起,或是從古籍中看過。

而且,總能鼓搗出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東西。

朝廷上下早便習慣了他的奇思妙想、見識廣博……或者說,與眾不同!

只有老范增,見諸人一副恍然的模樣,心中卻是更加疑惑。

咋就恍然了啊?

始皇帝都不知道的域外奇聞,他卻能知曉,難道你們就不好奇,他是如何知曉的嗎?

不過老范增再如何好奇,卻也不敢主動向秦墨詢問。

嗯,自從六國聯軍,在柘城平原外的山林中,被秦墨設下圈套全殲,他就打心底里憷秦墨!

「范老,飯菜可合胃口?」

扶蘇似乎察覺到了老范增的魂不守舍,便關心問道:「可是咀嚼不動?」

老范增搖頭:「甚是美味,黑參也甚是軟糯,我這老牙口尚能消受。」

扶蘇聞言更加奇怪:「那為何魂不守舍?」

老范增也不隱瞞,朝秦墨揚了揚下巴,壓低聲音道:「太子難道不好奇,秦相是如何得知那些域外奇聞嗎?」

扶蘇愣了愣,旋即卻是啞然失笑,答道:「別問,問了就是聽人講起,或從古籍中看到。」

「范老有心思好奇這個,難道不應該更好奇,霹靂彈是如何被秦相研製出來的嗎?」

老范增眼眸一亮,好奇道:「他是如何研製出霹靂彈?」

扶蘇搖頭:「我也不知,據說是關了自己三天,然後便那麼鼓搗出來了。」

老范增:「……」

這回答了跟沒回答,有區別嗎?

不過,扶蘇意思他是領會到了,言外之意是,秦墨奇怪之處多著呢,沒必要糾結。

為您提供大神黃羊兒的大秦:最窮宰相,始皇求我貪污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籤!

第一百五十九章父皇,海外竟有廣大地域嗎?免費閱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