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恪臉上殺氣騰騰,為了防止消息泄露,囚禁知情者,當然也是可以的。

但只是囚禁,手段不夠狠,有一次泄露,就會有第二次泄露,等泄露到東胡人耳朵里,結果只有一個。

亡國。

八百御前侍衛頓時意識到挖地道的嚴重性,個個嚴陣以待,覺得身負重任。

他們也不傻,這挖地道,定然是陛下擊破東胡大軍的秘法!

「你。」

劉恪沉著臉,點了一個面容英俊,眉目銳利的侍衛:「叫什麼?」

「大虎。」

「不好聽。」

劉恪望著待建的通天台和戲台,琢磨一番:

「又是唱又是做法的,賜名化成雨。」

「化成雨謹遵聖旨。」

劉恪道:「暫時由你組織他們挖掘地道,可以挖的慢,但決不能泄露半點消息。」

「是。」

【姓名:化成雨(下士)】

【年齡:38】

【統率:41武力:70智略:68理政:50】

【特性:無】

平平無奇的面板,不過已經是矮子裡頭拔高個兒了。

68的智略起碼拉高了侍衛們的平均值,不至於是一群只懂得砍人的武夫。

「難啊」

沒辦法,劉恪手裡能用的人太少。

一旦戰事陷入焦灼,還得把明顯是當護衛盾牌用的典褚,扔上城牆當大將。

朝堂上水太深,他用不好舊臣故吏,也不放心。

新臣好用,且忠心,但難以發掘,又不能指望一直有人來投,想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只能自己培養。

劉恪琢磨著自己的四維都能提升,別人的肯定也行,正好拿這個化成雨試驗一下。

要是能培養起來,加上絕對的忠心,以後如果重啟繡衣使這個大漢的特務機構,手上就有帶頭人選了。

劉恪挑好了兩處地方,然後在騾車上翻找起來。

「找著了。」

他拿出一個鏟鋤,在頂端的鐵質頭上敲了敲,滿意的點點頭:

「這個是鏟鋤,專門用來挖掘土壤和石頭的農用工具,比普通的鋤頭要更好用,更方便使勁。」

「工具有了,接下來我們要確定挖掘的方向。」

他眺望遠方,確定了東胡大軍營地所在。

「大致的方向,就在這邊了,要固定挖掘的方向,保證不偏倚,就得在地道的平面面,用一個光源直線照射。」

「確保它能照射到你挖掘的那一面上,這樣深淺和左右都能保證。」

劉恪又在騾車裡上下摸索,拿出一個燈籠:「這個四面透光,不太行,還得處理一番。」

「暫時先用這個。」

劉恪又拿出兩根木桿,伸手比劃一陣,挺直:

「先栽下兩根標杆,栽第三根標杆的時候,就可以用眼輔助,如果三根標杆都在一條線上,那麼三根標杆就會重合。」

「這種方法,也能確保挖掘的方向。」

八百御前侍衛聽得一愣一愣的,他們剛剛還在想沒挖過地道,不知道要怎麼開始。

沒想到馬上就有人手把手教。

更沒想到這個人居然是當朝皇帝。

你見過哪個皇帝對挖地道有這麼深入的研究嗎?

治國御下之餘,還要學學挖坑?

劉恪大手一揮,滿不在乎:

「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朕在民間對此有所涉獵,按著朕吩咐的去做就是了。」

元善見賭上了後半輩子和帝王尊嚴才擁有的天命,當然牛逼!

這麼一想,抽出來還真不算壞事。

十日之後。

轉職土木老哥的御前侍衛們,已經開工。

劉恪還煞有介事的宮苑外圍繞了一圈藍綢,豎了標板,上書「施工重地,閒人免進」。

簫元常這個閒人硬是想進去,被化成雨拿著藍綢,步步緊逼。

他不知道藍綢子是個什麼東西,下意識的後退,化成雨進一步,他退一步,化成雨進兩步,他退兩步。

直到連退十數步才停止,簫元常手足慌亂,下意識整了整衣領。

劉恪見著這一幕,心道化成雨還真有幾分鷹犬的模樣,挺符合定位。

「蕭卿家怎麼來了?」

他笑著上前解釋道:「朕給你普一下法,這個,叫做警戒線。」

「警戒線??」

簫元常一臉疑惑:「越過了,就違法?」

劉恪鄭重點頭:「違法。」

簫元常不解:「不過是亭台樓閣,怎就違法了呢?」

劉恪指著還是原料狀態的通天台,煞有介事的說道:

「做法之地,講究一個清凈,擾了清凈,便是干擾法事,干擾法事,就會妨礙六丁六甲下凡,這要是妨礙到了六丁六甲……」

「可就耽誤戰事了!」

「怎麼不算犯法呢!」

簫元常無言以對,也不墨跡,指著標板上的「閒人免進」,直接道出來意:

「臣特意來此,也並非是為了閒事。」

「如今城中糧草不足十日,陛下為何要如此大興土木,耗費國力民力?」

「陛下可知,城外敵軍正虎視眈眈,隨時準備進攻嗎?」

「這要如何給三軍將士交代,如何給岳少保交代啊!」

劉恪一挑眉,一直望著通天台的地基,置若罔聞:

「交代?」

「他們是臣,誰要給誰交代?」

「朕才是皇帝!」

「大興土木也是為了召請六丁六甲,增強禁軍戰力,而且朕已經有了完善的施工計劃和相應措施。」

「蕭卿,還是不要過於擔心干涉的好。」

「陛下」

簫元常還要再說,劉恪直接打斷:「化成雨,送蕭卿家退下。」

等到化成雨打發走人,再回來時,劉恪已經下到工地,手上還拿著一個木桶。

「已經挖了不少,朕先來說道說道,這個桶,有大用。」

八百御前侍衛側耳傾聽,不敢有任何疏漏,這些日子劉恪已經用極為豐富的經驗,征服了他們。

挖地道,皇帝是專業的。

「這個叫井筒,用來排水,排水和護壁,是挖掘中的兩個要點。」

劉恪拍了拍地道的側壁,繼續道:

「挖掘的時候,要及時加固地道的頂部和側壁,防止土壤鬆動或者水滲入造成坍塌。」

「你們可以使用木頭、磚頭、石灰等材料進行加固,千萬不能忽視。」

他就這八百個親信,死一個都心疼。

侍衛們邊聽,邊做,有大師級選手從旁指導,學得快,做得也快。

又是十天過去了。

劉恪大清早就看見簫元常又被化成雨堵在警戒線外。

這對不能磕,他連忙上前將兩人分開。

「蕭愛卿為何又來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