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喪子之痛,而不管不顧率軍衝出的乞顏大顯,一時間無人能擋。

好在狄邯早有準備,畢竟是埋伏這等猛將,自然得考慮到其率兵反撲的可能。

因而,就在乞顏大顯沖陣的同一時間,狄邯就已經下令調度兵馬。

兩翼的刑徒軍包抄而上。

這是東胡人向來引以為豪的兩翼包抄戰術,這時候狄邯用起來,倒也有模有樣。

然而,兩翼包抄的殲滅戰術,並沒有什麼問題。

但因為是後發調令,中途傳令還有一定延誤,並沒能在第一時間,形成包抄之勢。

反倒是一騎當先的乞顏大顯,以個人勇武,帶著身邊的精銳兵馬,生生壓制住了刑徒軍。

而且乞顏大顯並非是一時腦熱失了智,去和劉恪、典褚這種猛男單對單。

他特意讓精銳將士們,牽制前來接應李景績的劉恪以及漢軍猛將。

他則自行領軍,殺傷從兩翼包抄過來的刑徒軍。

「我以為這狄邯有什麼能耐,不就是兩翼包抄,我上我也行。」

「都包抄了,我這一路兵馬埋伏著有什麼用,還從西側出,直接堵後路不行?」

「所以說,囚犯而已」

「臥槽?!」

觀察著局勢的雷蘭心中不屑。

可他猛然看見,那兩翼的刑徒軍,因為並未有大將統帥,中堅軍官能力不足,一時之間,竟是有些失控。

甚至在乞顏大顯的大殺特殺之下,那些西側湧上的刑徒軍,都被東胡人給碾至了東側。

原本的兩翼齊飛,成了折翼單飛。

「西側就正好空出來了??」

雷蘭一臉懵逼,這狄邯怎麼回事?

不過他第一時間,就按著狄邯的吩咐,恰到好處的,從西側殺了出來。

這一路兵馬,提前布置好,因而沒有延遲,及時補上了西側的空缺。

配合被攆至東側的兩股刑徒軍,漢軍竟是又重新成了兩翼包抄的形勢。

不過乞顏大顯還是依仗著勇武,強行分離出兩翼各百人,用來阻撓漢軍。

同時他自己瘋狂向著乞顏小顯的屍身處衝著。

兩翼包抄的漢軍,擠向東胡士卒。

那些被乞顏大顯當做人體護盾的東胡士卒們,紛亂之下,難以成陣。

霎時間,便已是被殺得丟盔棄甲。

而這時候,乞顏大顯已經找著了乞顏小顯的屍身。

屍身對東胡人而言,很重要。

若是東胡八部的草原內戰,倒是無所謂。

屍身長埋草原,或是被草原狼吃掉,都是回歸長生天的方法。

但若是對抗漢人,在中原戰鬥,則必須要不顧一切,搶回戰友的屍身。

為此,東胡人甚至立下了規矩。

但凡可以從漢人手中,搶回戰友的屍體,那麼戰死之人,所擁有的財產,包括妻兒,都歸這個人所有。

當時乞顏構死後,如果東胡南軍的將領,是東胡貴族出身,必定會不管不顧,拚死搶回乞顏構的屍體。

畢竟乞顏構不僅僅是「戰友」,更是「左賢王」。

如果能搶回來,大機率能繼承其左賢王的位置。

最起碼也是個有力的競爭者。

而當初張淮陽沒有特意搶回屍身,一則是為了穩妥,二則是,這條規矩對漢人出身的將領沒用。

他不可能繼承乞顏構的任何東西。

當然,乞顏大顯雖說也有些饞自己兒媳婦的美貌,但此時,更多是為了兒子。

如果放任兒子的屍身流落在外,屍體不歸,靈魂就會漂泊無依。

活著的時候,肉體已經受盡折磨,死去後的靈魂,也無法得到安息。

東胡人還是很信這個的。

乞顏大顯撕下親衛的一截衣袖,將兒子的屍身,綁在背後。

這時候,他便可以全力投入到作戰之中了。

乞顏大顯也不愧是東胡宿將,拋下數百親衛之後,身邊跟隨的人仍舊不少。

而且在他找回乞顏小顯的屍身之後,這群東胡人更是士氣大振,在指揮之下,重新維持著陣型。

後方的大軍,也在漸漸趕上。

這時候,乞顏大顯已經發現,雖然漢軍從兩翼包抄而來,但包抄的士卒,戰鬥力並不強。

只有最前方由那劉雉兒率領的萬餘名漢軍禁軍,戰鬥力不弱於東胡士卒。

乞顏大顯心中大定,策馬殺了一圈後,便看清了戰場局勢。

「既然如此.」

他當即毫不猶豫,再度下令全軍集合。

勝負還說不定呢!

雖說漢軍有埋伏,但也就小部分兵馬,有著足夠的戰鬥力!

而此時乞顏大顯,則盯上了李景績所部。

他們就是追著這一路兵馬,才深陷埋伏。

這股兵馬,仍在逃竄。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乞顏大顯都沒有理由,放過這支倉皇逃竄的漢軍。

於是乎,隨著乞顏大顯微微抬手示意,筒鼓再響,令旗調動,引得一眾東胡將士們咿呀怪叫。

將士們紛紛集合列陣,穩住陣型,隨後便隨著乞顏大顯的將旗,往李景績所部,轟然殺去!

調度大軍的狄邯見此一幕,心中不敢有半點懈怠。

埋伏固然成功了,但逃竄的李景績所部,被東胡人追得很緊,必須趕緊派兵掩護。

雖說李景績不一定是真心想敗,但最終還是成功詐敗,誘敵深入。

不能讓功臣寒心嘛!

在狄邯的戰略之中,李景績所部兵馬,在這一仗中,另有大用。

於是他趕忙調度部分兵馬,前去支援。

而且皇帝之前親自帶兵接應,也與李景績在一處位置,多派點兵,以免有失。

劉恪在戰場中倒是殺得快活,棋盤矛所向披靡,還有有多功能驢車,進退自如。

但身邊的東胡士卒並未少上多少。

個人勇武在大軍之中的發揮,著實有限。

他殺乞顏小顯這種將領,棋盤中了就能死,可殺著小兵,依然也得一個個慢慢殺。

反觀乞顏大顯,找著一處騎兵方便施展的位置,直接率軍衝鋒起來。

李景績所部直接遭到重創。

而東側那沒有大將帶領的刑徒軍,也在東胡人的悍勇之下,陣勢不穩,進一步偏移戰場。

「當真有些棘手啊」

劉恪粗粗看著戰局,這波他是打著用伏兵,正面吃掉乞顏大顯所部的主意。

但東胡大軍的戰鬥力著實超乎意料,進展的也沒有特別順利。

「不過還是得啃下去。」

「如果連這一路兵馬都對付不了,談何對付東胡大可汗?」

劉恪心裡也清楚,漢軍需要這一仗,將成分駁雜,出身各異的士卒們,捏合到一起。

沒辦法,攻下交趾牛來了一大波兵,看著人多勢眾比較唬人,但各部練度不一,互不統屬。

長久下去不是個事,必然是內部隱患。

他可沒有太多時間搞什麼大演練,陳伏甲也不在軍中,沒人給他們進行政治指導。

唯有讓將士們將背後交給彼此,用戰事來練兵。

劉恪看了眼中軍所在的方向,他選擇相信狄邯。

不能永遠都指望著計謀生效,這種硬碰硬的仗,遲早得打。

能伏擊成功,在這一處東胡騎兵不太好展開的地方,大戰一場,已經算優勢局面了。

此時乞顏大顯殺得痛快,見殺散了東側的漢軍,忍不住拍了拍身後乞顏小顯的腦袋,抹了把眼中血淚,情不自禁在馬上大聲長嘯。

呼——

東胡士卒們,也紛紛發出一聲聲回應。

然而,就在下一刻,山林之中也傳來一陣陣怪異的聲響。

其中又有大量滾木巨石滑落,一時間又造成了不小的混亂!

正是巴尼漢所帶領的兩萬南越土著。

他們在看清局勢後,並沒有急著出擊。

而是依著狄邯的吩咐,在山林中長嘯,以勢唬人。

「漢軍到底有多少人??」

乞顏大顯心中驚疑不定。

按照情報,那劉雉兒即使在交趾國中,一番操作,手中兵馬也只有九萬之數。

再去掉水師,陸上兵馬只有七萬。

可看著山林中的呼嘯聲,著實讓人心中起疑。

更有不少膽子小的東胡士卒們,心生退意。

咱們本就是中了埋伏,現在又往人家的埋伏圈裡跑,連敵人數量有多少都不知道,不是找死麼?!

劉恪見此時機,直接與典褚一同,帶頭掩殺。

慌亂之下,東胡人又是丟下一波傷亡。

但乞顏大顯驚疑之餘,依然保持了鎮定。

他第一個勒馬而定,並在一眼確定戰場形勢後,親自取來自己的將旗,一手持旗,一手持長刀,一直往東行進!

與此同時,按照狄邯的吩咐,巴尼漢應該帶著族人,繼續在山林之中奔襲、長叫。

但剛剛目睹了東胡人的敗勢,巴尼漢也起了些掙功的心思。

他便讓族人投出了鹿角矛,軍功嘛,咱也分一分!

一波鹿角矛投擲,固然造成了一些殺傷,但很快東胡人就紛紛反應過來。

依照這些鹿角矛的數量,山林里的漢軍,其實並不多啊!

乞顏大顯更是心中大定,大喝道:

「使用鹿角矛的都是南越土著,至多只有兩萬人!」

「無須擔心,隨本將沖陣便可!!」

眼見一波鹿角矛投擲,非但沒有殺多少敵人,反而讓乞顏大顯藉此穩定了軍心。

巴尼漢急的,一時間有些不知該如何是好。

好在狄邯及時作出應對,調動軍中的弓箭手,用一波箭雨,壓制了東胡兵馬。

雖說乞顏大顯帶著部分精銳,仍能頂著箭雨前行,還及時結起了盾陣抵擋。

但還總歸還是將東胡大軍剛起的勢頭,給止住了!

東胡人都是精於齊射之輩,見漢軍箭雨,哪能忍耐,當即同樣彎弓便射。

可漢軍的弓箭手,都埋伏在高處。

雖說東胡人的射術更為精湛,但物理還存在,從低處仰射,效果著實不太行。

其中一個年輕的東胡將領,索性將長弓拋去,學著乞顏大顯的模樣,拔出長刀,一躍而出,生生斬殺一員漢軍士卒。

其餘東胡人頓時紛紛效仿,拔刀揮砍,胡兒難道只會射嗎?!

一時間,東胡人紛紛打起了白刃斬,見著刀刀入甲,更是悍勇無比,一時間竟是士氣大漲!

「隨朕擋住!」

劉恪趕忙先讓敗走的李景績,率部退走休整。

隨後直接一驢當先,帶著典褚與八百御前侍衛,親自登先,死死卡住了東胡大軍的位置。

「劉雉兒!」

漢帝的戰績著實可怕,自其登基以來,從未敗過。

更是力能舉鼎,射術無雙。

乞顏大顯即便是再勇猛,再自以為傲,也不至於看輕了對手。

更不用說,這是兩軍交戰,他也不可能冒著大軍主將陣亡的可能,去親自斬下那劉雉兒雞頭。

不過劉恪率兵這麼一個卡位,著實讓剛剛起勢的東胡人,很是頭疼。

本來士氣高漲,已經有些殺出重圍的苗頭,只要再以騎兵為矛,不計損傷的衝鋒,多半就能殺出去。

但偏偏被卡在了陣前。

一時之間,難以繼續進軍。

乞顏大顯忽的看見了漢軍的中軍大旗。

「那劉雉兒率部殺敵,身側又無令旗。」

「指揮大軍的是那囚徒出身的狄邯嗎?!」

當此之時,乞顏大顯當機立斷,回頭一望,望見那棄弓拔刀的東胡將領,大呼道:

「乞顏買!」

「末將在!」

乞顏買自然知曉攻勢受阻,情況不容樂觀,忙不迭的應聲。

「你來指揮大軍,我帶人親自衝殺一陣!!」

乞顏大顯聲嘶力竭,除了將士們相較雜牌漢軍,在戰鬥力方面的優勢,他的個人勇武,也是此戰的優勢之一!

乞顏買下意識應聲,而乞顏大顯根本就沒等著他的回應,直接一手持刀,一手持將旗,帶著親衛殺了出去!

「乞顏部的勇士們,與我向中軍殺去,殺了那狄邯,再迂迴斬下劉雉兒雞頭!」

乞顏大顯自我感覺良好,他好像發現了漢軍的破綻。

那劉雉兒以個人勇武,以及親臨前線,固然讓漢軍士氣高漲,幾乎快要磨平雙方的戰鬥力差距。

但也正是因此,漢軍將士的重心,都在皇帝身上。

中軍此時,反而變成了薄弱點。

箭矢射出的呼嘯聲、盾牌碰撞的響聲、士兵奮力喊叫的聲音、戰馬嘶鳴聲、金戈交匯的刺耳聲……

混亂的聲音,頓時交織在一起。

乞顏大顯的親衛,都是陪伴他南征北戰數十年的老卒,知曉此時應該做什麼。

硬生生拿著性命,頂住了從四處不斷殺來的漢軍,以便給主將提供沖往中軍,斬首狄邯的機會!

甚至那無人能擋的劉恪與典褚,也被隔絕在了百步之外!

「都是好漢子!」

乞顏大顯胸腔中仿佛燃起熊熊烈火,連連大呼。

身體都不住地顫抖,想讓所有人都聽到他的聲音。

手中的長刀與將旗,捏得更緊,力量不住地爆發,全身充滿了無窮的力量。

他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安慰自己,其實心裡早已是追悔莫及。

縱然這次能突圍出去,只怕也是極為慘烈。

當初就不該讓兒子追擊漢軍,老老實實慢慢行軍,和乞顏金瀚所部匯合到一處,該多好啊!

很快,乞顏大顯就沖入漢軍的中軍,甚至已經看到了狄邯的面容。

臉型線條硬朗,下頜宛如刀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臉上那道刺青。

「不過區區一敗將,更是坐大牢的囚犯,竟然也能獨自統軍!」

「也不知可曾讀過書?!」

乞顏大顯一股熱血上頭,手中長刀如風!

只要殺了這調度大軍之人,漢軍一時陷入混亂,此戰可定!

那還護在乞顏大顯身邊數十名親衛,也是如此,各個悍勇無比!

漢帝可是做了一式昏招,他們只需在大軍之中斬殺主將,便可全身而退!

狄邯見著乞顏大顯直插中軍,引數十騎而來,一言不發,並未退走。

而是有條不紊的再下一道調兵命令,這才挺槍一刺,與乞顏大顯手中的長刀擊在一起。

叮——

一陣金鐵轟鳴之聲,可見雙方力度之大。

饒是以狄邯93的武力值,也被震得手臂發麻,險些就握不住長槍。

「不愧是名聲在外的猛將.」

狄邯不動聲色的稍微後撤幾步,緩了緩。

他有些武藝,但絕對和乞顏大顯比不了。

要知道剛才乞顏大顯只是單手持刀,另一手還持著自己的將旗!

那數十名東胡親衛見此,更是紛紛揮刀亂殺,試圖幫助主將斬殺敵酋。

然而四周的漢軍士卒,已經將他們包圍了起來。

狄邯方才的調令,便是讓將士們呈方圓陣合圍。

面對就在面前則人慾噬的敵酋,他心裡比誰都清楚。

此時己方占據優勢,要對付這種猛將,個人武藝不重要,只需以將士布陣合圍,便可阻撓。

若是不及時成陣,反倒容易被人家仗著勇武,殺了人之後揚長而去。

乞顏大顯實屬沒想到,區區一個囚犯出身的將領,五年前還大敗一場。

不僅武藝能擋下他勢在必得的一刀,還能在亂局之中,頭腦清晰的調度士卒列陣合圍。

可不管他想沒想到,這條命都丟在了這裡。

結陣合圍的將士們,直接先刺殺了乞顏大顯的馬匹,等馬匹跪地之後,便是長矛一擁而上,直接刺死。

正好父子團聚。

周圍的東胡親衛們,自保已是極難,根本來不及為主將的陣亡,而流露出多少情緒,最後也只得紛紛陪葬。

而東胡大軍見著乞顏大顯的將旗,消失在漢軍中軍之中,便知道大勢已去。

如今已是人人疲憊、身背數創,再難支撐。

幾乎已是呈潰散之勢,無以為繼,只能丟盔棄甲,倉皇逃竄!

狄邯被乞顏大顯的親衛臨死前的幾支流矢傷到,卻只是冷著臉拔下箭矢,繼續調度大軍合圍。

漢軍一時間歡呼不已,以雷霆之勢,不斷掃蕩追擊!

忽的,狄邯又特意調遣了已有過休整的李景績,領其帶著兵馬,前去堵截。

此時的乞顏買,臉上已是淚痕遍布,髮辮雜亂。

雖說接過調度大軍的重任,努力調動著失序的大軍,但他也明白過來,這一次和以往不同。

甚至就連大漢軍中的將領,也不僅僅只有那劉雉兒一人了!

人心思漢不是一句空話。

願意為大漢而戰的人,越來越多!

見著乞顏大顯身死,乞顏買心中已經是慌亂無比。

事到如今,危機近在眼前,再不逃,恐怕真的要葬命在此了!

「東胡人敗了!」

「東胡人敗了!!!」

漫山遍野都是漢軍的呼喊聲。

這次和以往不同,他們從正面擊破了東胡大軍!

雖說也占據了伏兵與地形的優勢,但那也是人家自己衝進來的嘛!

乞顏買心中的最後一口氣,更是隨著漢軍的呼喊聲,傾瀉一空。

忽的,他看見了李景績。

就是這個很菜的漢軍將領!

如果不是他,乞顏大顯父子不會深入,大軍也不會陷入如此困境!

而且重點在於,他真的很菜。

乞顏買當即看到了一絲希望,努力收攏這兵馬,親自沖陣,試圖挽救士氣,大喝道:

「隨本將沖陣!」

「胡漢不兩立,只有衝出去才能活!!」

劉恪見此,略微愣了愣。

狄邯這次指揮的埋伏戰很成功,怎麼突然又把李景績放出來了?

不知道這傢伙哪怕是打潰軍,也不一定能贏嗎?!

隨後他看著乞顏買率部,衝著李景績殺去,登時便明白了過來。

故意的。

看似四面合圍,水泄不通,實際上是圍三缺一。

而李景績就是那缺的一。

畢竟誰來打他,都能突破他的防線。

這樣能在運動戰之中,盡最大可能殲滅東胡人。

同時只要李景績所部敗走,就會讓東胡人看著生的希望,而不會選擇和漢軍拚死一戰。

畢竟現在東胡雖然處於敗勢,但個人勇武方面,仍然強於那些雜牌漢軍。

若是不管不顧造成太大傷亡,對漢軍後續的作戰,會有很大影響。

畢竟乞顏大顯這一路兵馬,只是三路大軍之一。

大漢真正的敵人,是東胡大可汗。

而且這些潰兵逃走之後,短時間內無法重整旗鼓,繼續和漢軍作戰,還能充分消耗東胡軍中的糧秣。

見此,劉恪手中的動作也稍稍放慢了一些。

讓將士們給胡狗一命換一命不值得,還得保留有生力量,把東胡大可汗所部,也像這般吞掉。

果不其然,李景績所部躍躍欲試想要痛打落水狗,但很快就變成了頑強抵抗,最後便開始有序敗走。

可饒是如此,漢軍士卒們仍是一個個面紅耳赤,喊殺聲之中參雜著各種歡呼聲!

敗了?

李景績敗的?

那就沒事了。

劉恪心中更是欣喜若狂!

經此一戰,狄邯有了足夠威望,將士們也捏合一處!

而且軍心可用,攜大勝之勢再戰東胡,更有把握!——

「二弟,你部下皆輕騎,如今漢軍派人封鎖了我軍與乞顏大顯所部的聯絡,唯恐有失。」

「你帶千人前去徐聞縣,探上一探,莫要出了事才好。」

「是,弟定不辱使命!」

乞顏金瀚的二弟乞顏銀瀚滿臉激動,領命下去後,便帶著兵馬出征。

他們的確在康海郡頗有斬獲,眼見著都快要攻破郡城了!

雖說不知道漢軍封鎖他們的情報是為什麼,總不能一口氣就把乞顏大顯所部給擊破了吧?!

但不管怎麼說,此時能再撈一波功勞,殺些漢軍將士,也很不錯!

「大哥,為什麼不讓我去,二哥偏文,對行伍之事知之甚少,若是去遲了,恐怕會耽誤了戰事。」

老三乞顏銅瀚叫嚷了起來。

本來還是他見著康海郡再過幾日,就能定下,所以提議帶人去看一看徐聞縣戰事如何。

沒想到,大哥直接將任務交給了老二。

「軍中無二令,敢質疑軍令者,斬!」

乞顏金瀚冷冷開口,哪怕是自己的親弟弟,也沒有留幾分情面。

其身邊眾將,聽聞這話,無不是齊齊一顫,因即將攻破康海郡的驕縱怠慢之心,頓時收斂了不少。

大大咧咧的乞顏銅瀚,更是閉口不言。

「繼續圍城,同時派人勸降!」

「三弟,伱過來,我另有安排。」

乞顏金瀚屏退眾將,與老三一番密語,作出了安排。

而後,他便獨自在帳中思索。

他以前是乞顏大顯的下屬將領,乞顏大顯對他來說,亦師亦友。

在與乞顏大顯的聯絡中斷,收不到徐聞縣情報的時候,乞顏金瀚就覺得,不太對勁。

畢竟那劉雉兒著實讓人忌憚,沒人知道他會出什麼招,是連張淮陽都認可,古往今來最具意外的名將。

如今一直沒有消息傳來,漢軍拼了命的封鎖情報,更是讓他憂慮重重,就怕徐聞縣除了什麼岔子。

畢竟他對乞顏大顯的性子很了解,雖說為人勇猛無雙,而且上了年紀比之年輕時,也有了幾分穩重。

但骨子裡的勇進性子改不了,若是被那劉雉兒以此算計,只怕釀成大禍。

其實這種性格的將領,不適合獨領一軍,還是向往常一樣擔任先鋒最好。

「可大可汗估計也是沒辦法了吧,畢竟除了能力之外,還得足夠信得過.」

東胡八部的內部形勢,其實比想像之中更加嚴峻一些。

不然大可汗也不會拖著病體,以高齡親征。

「必須冷靜下來,一步錯,步步錯,絕不能讓漢軍有生路。」

乞顏金瀚猛然發現,食指的指甲,已經無意間被他折斷。

「大顯,你可要堅持住啊!」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