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己的想法發消息給江畫,諮詢她能不能完成。

江畫等了一會兒,才發了一張圖片給他,同時附上消息。

「是這個樣子嗎?」

這是一張原木色的嬰兒床,整體是橢圓形,簡潔大氣。它看起來比普通商店裡的嬰兒床更長一些,床鋪的圍欄,並沒有將整個床鋪圍住,在側邊有個開口,大概是方便媽媽晚上起來照顧寶寶。

細看照片,發現嬰兒床的圍欄,有淺淺的雲紋雕飾,簡練明快的圖紋,讓這張小床更顯得活潑輕盈。

看起來,這張嬰兒床,並不是機器批量出品的產物。

江畫隨後的消息,也證實了林曾的猜測。

「這是我去年暑假,幫我同事打的一張嬰兒床,她現在寶寶還在用,感覺還不錯。不過,你為什麼要在拳頭大小的地方雕刻嬰兒床呢?好像沒什麼意義。」

呃,對普通人來說,是沒什麼意義。但在奶果上雕刻就不一樣了,奶果會長大,等奶果成熟長大,就是活脫脫的一張床鋪呀。

林曾此時自然不會將這些如實說出,在沒有看到真實實物之前,這種奇特的植物,只會被人當成是天方夜譚吧。

「就按照這張床的模型,你能不能雕刻呢?」林曾接著問道。

「應該是沒有問題,我試試看。」江畫應下。她自然不知道,她從這個作品開始,成為地球上第一個奶果雕刻師。在完成了這張嬰兒床的雕刻後,她對奶果雕刻,爆發出了強大的熱情。也成為林曾專屬的奶果雕刻師,她的手下,雕刻出眾多聞名於世的奶果雕刻作品。

林曾詢問了江畫雕刻的手工費用,江畫暫時還沒法計算收費,只能說根據雕刻的時間,費用在500-1000元之間。

和她約好明天將材料給她送過去,林曾結束了和江畫的對話。

――

――

張師傅叔侄,一直忙到天色昏暗,才結束今天的工作,離開苗圃。他們拒絕了林曾留飯,直接開著小貨車回家。

天台的種植槽還沒建好,明天還要進行收尾工作。

林曾在張師傅走後,在農場巡看一圈。農場外,有一座低矮的小荒山,之前這塊地的主人,經常從小荒山挖掘花卉盆景的種植土,林曾也打算從這裡挖土。

如果只是小面積的種植,林曾僱傭張師傅叔侄可以搞定。但如果以後,獲得大面積的空中花園設計項目。他就需要尋找更專業的工具,挖掘和運輸土壤。

林曾在田地里繞了一圈,選了幾棵藤本番茄和蔬菜種苗,裝進青膜球中,除了這些,他還多拿了一株室內葡萄藤,能夠四季生長結果的室內葡萄,想必對熱愛種植的江畫來說,這些特別的植物,是最好的禮物。

夜晚空閒,林曾無事,繼續煉製空中花園所需的植物。

這是他的夜生活。

第二天一早起來,劉山將之前到貨的食蟲草,運到苗圃,順便給林曾帶了兩根大油條和一碗打包好的鍋邊糊。

沾著醬油,啃完油條,稀里呼嚕喝完鍋邊糊,這份早餐開啟新的一天,實在非常舒坦。

在林曾吃飯的時候,劉山照舊去清點種植球。

三個員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相對來說,林曾較為了解劉山。

這個年齡不大的小年輕,初中畢業就出來打工,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心思靈活,為人不油滑,做事情積極主動,效率高,手腳敏捷。

隨著每次運輸種植球的數量越來越多,劉山放棄單純用手挑揀,他不知哪兒弄來一個畚斗,弄掉畚斗上的把手。就像簸箕一樣,往裝滿種植球的袋子裡一鏟,大概就有七八個種植球裝進畚斗。

這樣一來,清點種植球的工作,效率快了一倍。

兩個人一起配合,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將五種種植球各自裝袋。劉山帶著種植球開著電動三輪車噗噗噗地離開苗圃,林曾也帶上幾個奶果種子,前往江畫的農場。

江畫的農場,距離林曾的苗圃,不算太遠。這一帶已經算是清河市五里區的鄉村,空氣清新,路上行人不多,一路通暢,林曾電動車飆出每小時接近六十公里的速度,不到十五分鐘,就看到江畫農場極有特色的別墅。

林曾沒有給江畫打電話,因為他已經看到別墅外的荔枝樹上,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在樹上採摘荔枝。

江畫坐在荔枝樹的枝幹上,居高臨下,視線寬廣,很遠就看到林曾的電動車。她眼神似乎很好,在樹上朝林曾揮手。

「今天採收荔枝?」林曾停好車,跑到荔枝樹下,卻發現茂密的樹葉將江畫的身影全都遮住,「最近荔枝都已經下季了。」

前陣子,荔枝正當季,味道甜美又便宜,不過這時候,荔枝都已經過季了。這幾棵荔枝樹卻似乎正在結果期,樹上的碩果纍纍,一簇一簇生長在大樹上,惹人喜愛。

「這幾棵荔枝是清河市五十幾年的老品種,味道清甜,極晚熟,」江畫從樹枝之間探出腦袋,嚇了林曾一跳。她在距離地面大約有六七米的高度,林曾生怕她腳底打滑。

「你小心一點。」林曾看她身手敏捷地從一根樹幹,爬到另一根樹幹,心懸在半空,忍不住喊到。

「沒事,」江畫順著樹枝,來到一處三叉的樹枝上,一轉身,從荔枝樹兩人都無法環抱的樹幹上爬下來。原來,一根軟梯,垂在樹幹上,方便上下爬樹。江畫身後背著一個竹筐,竹筐里裝著半筐荔枝,還夾著一些荔枝葉,「有些地方的荔枝,用刀鉤沒法割下,直接爬上去采會更方便。」

「這個荔枝樹好大。」看到江畫腳踩在地面,林曾才安心,他仰頭看了看這棵遮擋了一大片陽光的荔枝樹。

「是呀,這是很老的品種,不是現在的矮化苗,這棵還是比較矮一些,才十米左右,在最遠的那棵,快十五米高了。」江畫叢背後卸下竹筐,她擺擺手,拒絕林曾幫忙,反而拿出一把荔枝,遞給林曾,「嘗嘗看,剛剛從樹枝上採摘下的新鮮荔枝。」

林曾剝開荔枝的外殼,看到裡面晶瑩剔透的荔枝肉。這種荔枝外殼柔軟,比市面上的荔枝皮薄,汁水豐沛,咬下一口,荔枝香氣特別濃郁,卻又不是極甜,而是一種恰到好處的清甜。

「很好吃,和外面賣的不一樣。」林曾吐出一個很小的果核,意猶未盡,決定再吃一個。

「這個荔枝的品種其實很好,可惜樹型太大,採摘困難,而且產量不高,更重要的是,皮薄汁多,很容易腐壞。所以在商品市場的領域,慢慢被淘汰。這裡十棵荔枝樹,五年前準備被砍掉的,我花了五千塊錢,把他們買下。如今年年到了這時候,荔枝都吃不完了。」江畫將背簍里的荔枝,倒進樹底下一個塑料筐中。

林曾看到,這棵荔枝樹下,擺放了快十個塑料筐。每一個都裝滿了紅色的荔枝果。最上面覆蓋了厚厚一層荔枝葉。

「這麼多?」林曾出生北方,在去清河市念大學之前二十年,幾乎沒有吃過荔枝,對他來說,這是一種極其昂貴的水果,荔枝在北方售賣,都是每斤十幾元甚至幾十元。等到了清河市,林曾才知道,原來到了荔枝旺季的時候,十塊錢可以買三斤荔枝。

「這是一個單位找我團購的。等一下他們會過來取。」江畫輕鬆的拎起一筐荔枝,放在荔枝樹下的一把秤上,開始稱重量,「他們馬上就來,跟他們交接完,我再看看你的東西怎麼雕。」

「我不急,」林曾放下手中的荔枝,幫江畫稱斤。「你家的阿寶呢?」

沒看到那隻憨頭憨腦的金毛犬,林曾好奇地問道。

「天氣很熱,小傢伙自己跑去洗澡了。」江畫給一筐荔枝補了一把荔枝,正好二十斤。

等他們稱完了七筐的荔枝,旁邊路上,傳來響亮的汽車喇叭聲。

一輛半新不舊的皮卡工具車,停在路邊。車上下來幾個衣著休閒的年青男子,左右張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