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富有經驗的中低層指揮員,這是蘇軍目前所面臨的尷尬局面。德國人在西歐的迅猛攻勢令全世界不寒而慄,克里姆林宮自然也不能放鬆警惕。「東方防線」的構築,是莫斯科用來應對德國人攻勢的最強壁壘,而基輔特別軍區就是這道壁壘上的關鍵一環。

在此之前,莫斯科搞過一次「紅藍軍演」,主導紅藍兩軍的指揮官分別是巴甫洛夫和朱可夫,結果,朱可夫採用德國人所採用的「閃電戰」方式,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的衝垮了巴甫洛夫所指揮的紅軍防線,在那場演習中,紅軍一方所象徵的西部特別軍區實際上是全軍覆沒了。

正是這場演習,令莫斯科開始注重對基輔特別軍區的建設,表現卓異的朱可夫調任基輔特別軍區司令員,開始對這個全蘇聯最大的特別軍區展開調整。而在接到這個職務之後,朱可夫的第一個要求就是給他配備足夠數量的中低層指揮員――必須是有一定作戰經驗,至少是接受過系統軍事培養的中低層指揮員。

鮑里斯調任基輔特別軍區的第6集團軍,他所接受的職務是集團軍下屬某營的營長――這種看似兒戲的任職方式就是目前蘇聯的模式,而且是很普遍的模式。

第6集團軍的司令員伊萬・尼古拉耶維奇・穆濟琴科少將,這傢伙也算是一個傳奇人物了。在調往第6集團軍任職之前,他還僅僅是一名上校,指揮著第4步兵師在蘇芬戰場作戰,直到6月份,也就是蘇軍實行軍制改革的時候,他才由上校晉升為少將,然後跳過軍級指揮員的層級,直接成了一名集團軍級指揮員。

穆濟琴科之所以能夠得到跳躍式的晉升,一方面是因為他本身的軍事素養的確過硬,他指揮的第4步兵師在蘇芬戰場上表現非常出色。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得到了朱可夫的大力推薦。穆濟琴科應該算是朱可夫的老部下,他從32年開始,就在朱可夫的麾下效力,是朱可夫極為看重的一名指揮員。這次,朱可夫調任基輔特別軍區司令員一職,自然而然的要將這名手下大將調過來。

第6集團軍在由穆濟琴科接手之前,是一個不滿編的集團軍,這次,集團軍司令部暫時駐紮在科羅斯堅,就是為了接收部隊,補充兵員和軍備。等到兵員和軍備補充完畢,集團軍司令部將轉移到利沃夫地區,並在利沃夫一線組織防禦。

鮑里斯接手的步兵營是按照1935年的步兵師編制條令組建起來的,營級指揮部下轄三個步兵連和一個機槍連。前面的三個步兵連不滿編,但差額也不大,而機槍連卻是滿編的,擁有三個機槍排,其裝備的1910型馬克沁重機槍可以為步兵部隊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

鮑里斯是七月初趕到的利沃夫,並在集團軍司令部報了到,之後,接手了實際上已經歸屬於他的第209營。

到鮑里斯接手營務之後,才知道這個營目前的副營長一職缺編,政委則是一名叫瓦西里・羅曼諾維奇・魯爾斯堅的年輕人,這傢伙是地地道道的烏克蘭人,家鄉是利沃夫、

接手營務後的第四天,鮑里斯接到他所屬的第47團團部的指令,全營開拔,移防羅夫諾以西40公里處的盧茨克。

接到這條移防命令的時候,鮑里斯險些沒昏過去,他發現那該死的命運正在肆無忌憚的玩弄著自己,冥冥中似乎有一個厄運之神正漂浮在他的頭頂上,噘著嘴的朝他陰笑。

在前世的時候,鮑里斯並不是一個軍事歷史愛好者,他對蘇德戰爭所了解的東西也不多,至於那些拗口的地名,他能記在腦子裡的也算不上有多少,尤其是那些並不怎麼出名的地方。而就在他所知不多的那一點地名中,恰恰就有這個該死的盧茨克。

接觸這個地名是在一張照片里,照片中的主角則是德軍名將古德里安。這張照片是當時鮑里斯的一個朋友在ebuy網上買下來的,花了五十美刀,照片的背後就有「1941年7月,盧茨克」的字樣。鮑里斯的朋友為了這張照片專門查了不少資料,據這個朋友說,這張照片是真的,是古德里安在1941年率軍突入蘇聯時拍攝的。

這說明什麼?毫無疑問,這就說明盧茨克這個該死的地方,正好處在古德里安裝甲集群突進的道路上,而從月份上看,這地方應該是在蘇德戰爭第一階段就被德軍占領了。現在,鮑里斯接到了移防盧茨克的命令,這也就是說,再過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和他的部隊將正面對抗潮水般湧來的德軍裝甲集群。

再翻出地圖來看一看,哈,這個盧茨克竟然差不多就在邊境線上,距離著名的布列斯特要塞僅僅只有80公里。

上帝,耶穌,神啊,難道自己的運氣真的就這麼背?

鮑里斯有些不知所措,他對自己最近一個階段的學習很有信心,也對軍事指揮這門技能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可問題是,在該死的戰場上,有時候指揮員的軍事素養並不能決定最終的戰局,比如說,敵對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差距過於懸殊的時候,更何況,鮑里斯也不認為自己的指揮才能會高於古德里安那種人。

沒錯,鮑里斯是具備重生的金手指,可這個金手指就能改變局勢嗎?難道他還能靠著這個金手指,以一個營的兵力阻擋德國人的鋼鐵洪流?鮑里斯可沒有那麼瘋。

怎麼辦?逃跑?那可不行,按照如今蘇聯的國內氛圍,逃兵被抓到就得槍斃,沒二話。找藉口脫離部隊?什麼藉口?因病?那也不行,會被查出來的。自殘?貌似下不了手。

連續幾天,鮑里斯都再考慮這個問題,可是左思右想,他才猛然間發現,自己竟然沒有任何有效的辦法可以逃脫去往盧茨克的命運。

營部移防的那一天正好是7月的最後一天,西烏克蘭迎來了短暫的雨季,盧茨克是個小城,之前的五年建設計劃並沒有將這裡的交通狀況提升上去,一進入雨季,小城周邊的道路就變得異常泥濘。

綿綿的陰雨帶來的是潮濕黏稠的空氣,嶄新的軍裝穿在身上,似乎都在散發著淡淡的霉味,被雨水一打,摸上去黏黏糊糊的,非常不舒服。

這樣的天氣里,車輛根本沒法出行,鮑里斯不得不將團部配備給他的軍用吉普車留在團部所在的勒沃茨基,騎馬行軍。

勒沃茨基位於盧茨克以東15公里處,正好處在由科韋利通往基輔的鐵路線上,戰略上的重要性顯然要高於盧茨克,從這方面看,集團軍指揮部將47團主力安放在那裡是正確的。不過,鮑里斯這兩天也在查看地圖,並仔細研究了一番,他發現,盧茨克這個地方正好處在蘇軍重兵設防的陣地外圍,古德里安選擇這個地方作為突擊方向,顯然是為了繞過蘇軍重兵設防的陣地,向後方迂迴。

再看看盧茨克的地形,這裡正好處在西烏克蘭平原地區,周圍沒有可以固守的有利地形,甚至連一個高地都找不到。不過呢,盧茨克也有一個很有利的地方,那就是由盧茨克向西,不到15公里地方就是廣袤的布列傑夫森林,這片幅員遼闊的森林傍依著斗折蛇行的維斯瓦河,而在河岸的北側,便是茫茫無際的河網沼澤地。

布列傑夫森林與河網沼澤地之間,有一個狹長的走廊,聯通了弗拉基米爾-沃倫斯基與盧茨克。當然,這條走廊並不是弗拉基米爾-沃倫斯基與盧茨克之間的主要通道,這兩地之間的主要通道是西烏克蘭的邊境幹線,不過,那條幹線依靠的是維斯瓦河上的沃倫斯基大橋,如果搶在德國人進攻之前,炸掉那座1927年修築的鋼鐵大橋,那麼,德國人除了選擇進攻蘇軍重兵布防的科韋利地域防線之外,就只能選擇繞過布列傑夫森林,去往利沃夫方向了。

鮑里斯沒想過指揮他這個營,與德國裝甲部隊死磕,他只希望能夠打一個漂亮一點的阻擊戰,將對方的進攻遲滯一下,然後就選擇快速撤退。如果能夠實現這個作戰目的,那麼他或許就能把命保下來,同時,還不至於被送上軍事法庭。

這個作戰計劃,是在移防盧茨克之前,就已經形成於鮑里斯腦海中的,不過,他可不敢對任何人說起,哪怕是身為政委的魯爾斯堅同志,他只能把這個計劃深藏在心底,默默地準備施行。

自從重生到這個世界之後,鮑里斯第一次感覺到戰爭的臨近――之前的蘇芬戰爭里,他一直都在逃命,所面對的戰鬥,最多就是針對十幾個芬蘭人。可是這一次不同了,儘管還有將近一年的時間,可他仍舊感覺時間很緊迫,他必須在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在沼澤走廊地區布置好最穩妥的防禦陣線。同時,他還要在河網沼澤地里,探出一條可供部隊快速撤退的安全通道。這些目標的實現,將直接關乎著他的生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