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0138競爭人選

可以簡單的排列一下作戰部部長這個職務需要具備的能力:首要一點,軍事理論水平,這個是必須有的,不具備這個能力的人,也進不了總參謀部。

其次,組織協調能力,這個同樣不可或缺。很多時候,一個大規模戰役的組織,考驗的就是這個能力。明白的說,整個蘇聯紅軍就那麼300多個師,而需要應對的戰線卻有數千公里,還需要防備遠東那邊來自日本的威脅。因此,調兵遣將實際上就是個拆東牆補西牆的活,而且東牆拆了之後,還不能讓野狗之類的東西從東邊闖進來,這個考驗的就是組織協調能力。

再有,宏觀的眼光和通盤考慮問題的思維,這個同樣不能少。不要以為作戰部部長只需要考慮軍事問題就夠了,那種認知太過片面,也太過簡單了。因為作戰部部長不僅要考慮軍隊和裝備,還得考慮國家的經濟問題,考慮這個國家的經濟基礎能支撐多大烈度的戰爭,能經受住多麼大的損失。至少,他需要考慮敵我雙方的戰爭資源、經濟潛力對比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為總參謀部制定的戰略計劃提出最穩妥的建議。

另外,他還得有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洞察力。在戰爭期間,來自情報部門、諜報部門、戰爭前線的各類信息,都會匯總到總參謀部作戰部部長手下,他必須在這些錯雜複雜的情報信息中,提取最關鍵、最準確的信息,並以此為參考,向總參謀長提出建議。

還有,與人相處的能力,尤其是與上級領導打交道的能力,這個也必須有,畢竟史達林不是那麼好伺候的。除此之外,良好的身體素質、好的記憶力,這些都不能少了。

在記憶力這方面可以打個比方,史達林可能抽冷子把作戰部部長叫過去,很突兀的詢問某個師的情況,這個師目前在哪裡,誰是師長、誰是政委,部隊是否滿編,有多少坦克,有多少火炮,諸如類似的問題。【零↑九△小↓說△網】若是作戰部部長一問三不知,還得回去查查明細再說,那好了,這部長也別乾了,至少是干不長了。另外,史達林可能有關注到了哪裡正在發生的戰鬥,很突兀的詢問那裡的情況,諸如有哪些部隊在那裡,誰在指揮,前幾天的戰況如何,德軍方面的參戰部隊有哪些,誰在指揮之類的,如果作戰部部長說不上來,同樣也該滾蛋了。

綜合這些來看,就能知道總參謀部作戰部部長這個職位有多麼難干,又有多麼重要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崗位的要求高,所以,它也顯得愈發重要,毫不客氣的說,在如今蘇聯的軍事體系中,真正全面掌管戰局的諸多角色里,總參謀部作戰部長絕對能排到前五之內。

另外,總參部的作戰部下屬部門眾多,諸如情報處、通訊處、測繪處、高參局、裝備處、作訓處等等等等,可以說是部門龐雜,而這些部門本身並不是負責相應具體事務的,他們是負責與相應部門打交道的。比如裝備處,它並不負責生產和調集裝備,而是負責與蘇軍後勤裝備部門打交道的,再比如情報處,它也不負責搜集情報,而是負責與包括國家安全委員會在內的一系列情報部門打交道的。

因為部門的特殊性,再加上正處在戰爭時期,因此,作戰部部長這個職務,等於是要跟眾多的國家機關打交道,其人脈的積累是驚人的。

可以細數一下,凡是蘇聯歷史上站在過巔峰的軍方實權人物,幾乎都在參謀部作戰部部長這個職位上干過,試想,這樣一個職位,對鮑里斯怎麼可能沒有吸引力?

不過話說回來,有吸引力是一回事,真正要不要去做則是另一回事。【零↑九△小↓說△網】

自從參戰以來,鮑里斯的理想就是能在戰場上博取自己的功勳,以功勳為踏腳石,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輝煌。

而現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已近尾聲,他也通過之前的努力和拼搏,熬到了集團軍級指揮員的地位上。按照他的思路,下一步應該就是朝方面軍指揮員的位置上努力了,若是在這個時候選擇去總參謀部任職,那這份赫赫戰功又從何而來?他的大將軍銜呢?他的元帥軍銜呢?

「是不是有些猶豫?」赫魯雪夫是個人精,他顯然看出了鮑里斯的心事,因此笑了笑,說道,「鮑連卡,你有猶豫的心態我是能夠理解的,不過,你還應該有更加敏銳的政治嗅覺才對。」

在這裡,赫魯雪夫沒有稱呼鮑里斯的名字,而是改用了暱稱,這樣顯得更親近一些。

「你還不到30歲,已經是將軍了,這已經打破了高級將領的任命記錄,」在鮑里斯的肩膀上拍了拍,赫魯雪夫繼續說道,「考慮到平衡的因素,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國防人民委員會,在對你的晉升問題上,可能會偏於保守和謹慎,對於這一點,你應該已經感覺到了。「

鮑里斯微微皺眉,實際上他還真是有些感覺,像這次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他在城內堅守數個月,期間,還曾經全權指揮過第62集團軍,可即便如此,他除了接到幾次大本營的嘉獎令之外,就再沒有任何收穫了。相比之下,像崔可夫等一干第62集團軍的指揮員,都有傳言會得到新的晉升機會。

另外,羅科索夫斯基曾經推薦他就任諸兵種合成的第65集團軍指揮員,而這個推薦卻未能獲得批准,最終,他只能就任步兵第57集團軍指揮員,這個事實顯然也是一個徵兆。說到底,自己的年齡限制了自己的繼續晉升。

最最重要的一點,目前,在蘇德戰場上,蘇軍的處境已經發生了逆轉,由過去的被動變為了現在的主動,在這種情況下,蘇軍需要的指揮員,更多的還是老成持重、穩紮穩打的作風,而他的年輕似乎也不符合這一點。

「鮑連卡,我很看好你,所以,也願意給你提供更多的建議和機會,」赫魯雪夫說道,「以我的觀點來看,你不應該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前線,你應該更多地注重一些別的東西,嗯,比如說,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角度來考慮這場戰爭,掌握一些更新的、更重要的東西,而在這一點上,作戰部部長這個職務顯然更適合你。」

鮑里斯有些舉棋不定,從理性的分析上,他認可赫魯雪夫的建議,可是在感性的衝動上,他更希望留在一線,從而在戰場上更多的表現自己。

「你可以慎重的考慮一段時間,不過,我希望在這場戰役結束之前,你能夠做出一個最終的決定,」赫魯雪夫對鮑里斯是絕對的包容,他並沒有催促,也沒有讓鮑里斯立刻做出決定,「當然,我的提議現在也只是一個提議,就算你願意回到莫斯科去,能不能得到這個職務,現在也不能完全確定。」

說到這裡,赫魯雪夫皺著眉頭停了一會兒,他抬起左手,用中指在頭頂上搔了搔,這才說道:「據我所知,貝利亞同志、朱可夫同志以及華西列夫斯基同志,都推薦了各自屬意的人選,至於最終的決定,還是需要由史達林同志親自做出。不過,考慮到之前幾任作戰部長,都得不到史達林同志的認同,而你,你給史達林同志留下的印象很不錯,所以,如果我推薦你的話,成功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對於作戰部長頻繁換人的時,鮑里斯倒是多少了解一些。史達林很難伺候的,最重要的是,他對軍事問題並不是一無所知,誰要想在他面前打馬虎眼也沒那麼容易。因此,在過去6個月的時間裡,總參謀部作戰部部長的人選,已經換了9個,有的人甚至做不到兩周就被解職了。現在,這個職務還是由總參謀部第一副總參謀長安東諾夫兼任的,原因就是沒有人能夠勝任——貌似史達林對安東諾夫也不是很滿意。

實際上鮑里斯不知道的是,之前赫魯雪夫已經與包括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在內的一些軍事將領討論過這個問題了。

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屬意的人,分別是格里戈里·阿列克謝耶維奇·沃羅熱伊金和謝苗·巴甫洛維奇·伊萬諾夫,同時,他們也不贊同將鮑里斯從一線部隊中調走。

羅科索夫斯基同樣不同意這個提議,他更屬意將鮑里斯留在頓河方面軍,他甚至認為方面軍參謀長的職務,更加適合鮑里斯。

至於貝利亞,他推薦的人選則是謝爾蓋·馬特維耶維奇·什捷緬科。此人是個剛剛35歲的年輕人,沒有什麼名氣,知道他的人不多,貝利亞之所以推薦他,是因為兩人的關係很好,他們曾經在幾個月前作為大本營的代表,一同去往高加索視察戰況。

僅就這些人選而言,鮑里斯真是沒有什麼優勢,畢竟其他幾個人都是從參謀崗位上成長起來的,經驗豐富,而且他最為年輕,資歷最淺。但就像赫魯雪夫說的,他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他的戰績輝煌,自從指揮戰鬥以來,未嘗一敗,因此,史達林對他印象很深。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