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事,真是一波三折!

吐蕃商賈被人抬著去了暖閣……

這傢伙實在太興奮,自己把自己弄的抽了過去。

……

李雲再次回到高台,對著全場拱了拱手,語帶歉意道:「方才之事,有勞擔待,本王實在沒有想到會是如此,值得慶祝的是我多了一位結義兄弟。」

結義而已,多大點事?

大家誰不知道你出身民間,向來對於皇家禮儀一竅不通。

交易大院幾百號人毫不稀奇,只是紛紛叫喊道:「我等恭喜趙王,但您不可再拖也,三樣寶物才開始第一樣,二十份秘方還剩十九份,時間不等人,還請速速拍!」

「好啊!」

李雲哈哈一笑,心裡卻鄙夷一聲,暗暗道:「他媽的,這還真是上趕著找死,送錢送成收割,我從沒見過這麼可愛的韭菜。」

話不多說,競拍再次開始!

令人感覺神奇的是,接下來一幕竟然真被那個吐蕃商賈猜中了。由於大家採用慢慢加價的方式競爭,不知不覺竟把價格推到了高位。

等到十九份秘方拍完,赫然發現每份高達三十萬貫。

這個時代其實並沒有這麼多銅錢,很多競拍得手的買家都是採用貨物抵充,

比如西域小宛過的君主,付款的方式是十箱子瑪瑙,樓蘭國的君主比較土豪,直接砸出了三箱黃金,大月氏比較窮,跟李雲約定付款之物乃是二十車錦毯,遼東三國各自也買了一份,基本都是用貂皮人參結算款項。

這些貨物如果在大唐慢慢售賣,李雲最後的收益肯定不止三十萬貫一份秘方,他有交易中心在手,對於這種好事自然不會推辭。

二十份石炭秘方,一份被吐蕃商賈所得,西域三十六國買了十二份,遼東三國各自一份,剩下四份被大唐五姓七望全部吞下。

其實已經不是五姓七望,應該說是四姓六望,因為范陽盧氏已經沒了,整個家族嫡脈全部為國而死。

但是盧氏畢竟還存在苗裔,滿門又是為了大唐而死,故而雖然門庭衰落,但是誰也不敢明面上把盧氏剔除世家行列。

依舊用五姓七望做統稱。

五姓七望雖然是頂級豪門,但是付款三十萬貫也有些壓力,李雲等的就是這一刻,他要求世家買的四份秘方全部支付糧食。

這個要求有點過分,世家明顯不想同意。

自古有雲,家裡有糧,心中不慌。

在古代有錢不叫有錢,有糧食才是真正的有錢。

他們想用絲帛或者絹付款,但是李雲要絲帛有個屁用?

雙方為了此事不斷爭吵,最後惹得李雲毛了,忽然裝作發瘋,怒氣沖沖道:「老子好言相勸,你們偏偏不聽,他媽的,李崇義何在,程處默何在,快把為師的錘子拿過來,今天我教教他們什麼叫以德服人,干,先殺一個血流成河,再殺一個血流漂杵,哇哈哈,我要從南殺到北,再從白天殺到黑,啊哈哈哈,世家狗賊……」

這還唱起來了!

世家頓時認慫!

神經病惹不起啊!

雖然都知道李雲很可能是在偽裝,但是人家父親確實有這方面的隱疾,李雲一口一個我也可能發瘋,看起來還真的有點不像正常人。

正常人哪有說自己是瘋子的?

畢竟他現在已經是王爵了啊,沒人會這麼汙衊自己的名聲。

於是很快談妥,雙方做了約定,四份秘方作價一百二十萬貫,全部折算成糧食付給李雲。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

唐初糧價較高,一般斗米百錢,十斗為一石,一石糧食差不多是一貫錢。

也就是說五姓七望要給李雲一百二十萬石糧食。

這足夠范陽城百姓吃上四五年。

就算拿出來接濟整個河北道,一百二十萬石也能支撐六七個月,而到了那個時候,就是明年的秋收……

……

二十份秘方售賣一空,然而眾人還在眼巴巴看著,忽然有人按耐不住,急急吼吼道:「趙王殿下,趕緊拍賣第二樣寶物啊,我們早已經知道了,您想要賣的是造鹽秘方,我們江南不需要取暖,留著錢財等著買您的造鹽秘方吶,有了這份秘方,我們孫氏也能造鹽,啊哈哈,咦,你們為什麼眼神怪怪的看著我……」

這貨沒能繼續說完,直接被人給打了出去。

出手赫然是兩個大唐國公,甚至還有世家的文臣,大唐高層兩派這還是首次達成一致,邊打人邊罵道:「憑你們江南孫氏也想沾染鹽業?等什麼時候達到鐘鳴鼎食再說吧……」

一頓爆揍之後,國公和世家文臣目光霍霍,威逼全場問道:「還有哪個要買造鹽秘方的?」

其實世上沒有絕對的規矩。

哪怕李雲不斷重複他的規矩多麼嚴格,但是有些規矩不是他自己能立起來的。

比如這個造鹽秘方,他確實可以按照規矩拍賣,但是,敢買的不多。

無論李世民還是世家,又或者大唐的國公和勛貴,今天都達成了一個默契。

這些人不會破壞李雲的規矩,他們也不會去阻攔李雲拍賣秘方,但是,他們能阻攔別人買……

鹽業這玩意,不是小型世家可以指染的。

其實李雲早就猜到這一幕,李世民在暖閣賣秘方就是他的主意,現在在高台拿出來故作拍賣姿態,無非是借著機會把鹽業之事宣傳一波。

於是,第二樣拍賣物就這麼結束了。

此時已經是傍晚,天色漸漸有些黯了,然而風雪依舊沒停,紛紛揚揚不斷落下,交易大院不斷有小廝穿梭,把幾百個爐子填滿了石炭,火光熊熊噴濺,烤的滿院如春。

天色雖晚,然而沒人急著離開,相反個個面帶急迫,全都仰著頭看向高台,就連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也是如此,皇帝兩口子也在等著第三樣寶物登場。

這時李雲忽然拍了拍手。

交易大院後方突然走出幾百個小廝。

這些小廝初一露面還有些畏縮,不過很快就鼓起勇氣快步而來,每個小廝選擇一個石凳站立,低眉順眼伺候在眾人身旁。

許多人感覺好奇,忍不住轉身打量,他們發現小廝左手拎著一個鐵壺,右手很是小心的攥著一個瓷瓶,單看那瓷瓶的成色,就知瓶里裝的不是普通玩意。

李雲的聲音忽然籠蓋全場,悠悠道:「人活一世,衣食住行,先求吃飽,又求吃好,吃好之後還不滿足,希望更進一步有些享受,實不相瞞,我這第三樣寶貝不是給貧民準備,我這三樣寶貝就是要賣給你們,唯有你們這些不再擔憂果腹之人,才會注重更進一步的享受……」

說到這裡微微一停,語帶一絲嘲諷道:「比如太原王氏,據說夏天要從江南快馬運回梅子,千里迢迢,人馬不歇,等到梅子到達長安,枝葉還保持著蒼翠欲滴的顏色,一碗酸梅湯,要耗兩貫錢,然而只需要三四口就能飲干,這一碗酸梅湯能讓普通之家買足兩個月的糧食。嘖嘖嘖,世家真是享受啊,簡直比皇帝還享受,我二大爺那人夏天熱的解開胸襟,最多也只是喝一口冰水解解暑。」

這話打臉太狠,在場世家都坐不住了,太原王氏忽然站起一人,拱拱手道:「趙王此言,老夫不敢苟同,我世家的錢財不是擄掠而來,乃是祖祖輩輩艱辛勞苦的積攢,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喝一碗酸梅湯,那也是祖宗對晚輩的厚賜。」

李雲哈哈一笑,點點頭道:「對對對,是這個理,你們有錢,是祖宗傳下來的,本王不該亂說,其實我只是發發感慨。」

這話還是諷刺。

那太原王氏之人麵皮抽搐幾下,最終還是決定裝作沒聽懂,只是輕哼一句道:「趙王發發感慨可以,但是千萬不要發瘋,您方才叫囂著發瘋,我世家轉眼沒了一百二十萬石糧食。」

李雲笑眯眯看著他,淡淡道:「那是你們該付的錢。」

這話一語雙關,似乎是指買蜂窩煤應該給錢,又似乎是說你們世家吸了百姓血應該吐出來,總之他沒有明說,世家一時也不便反駁。

李世民生怕他又和世家幹起來,直接打圓場道:「趙王,莫忘正事,第三樣寶物是什麼,朕和所有人都在等著呢。」

李雲哈哈一笑,衝著李世民拱了拱手,忽然抬手一指皇帝身邊站著的小廝,故作調皮又道:「二大爺您看,寶物早就給您送過去了啊。」

李世民微微一愣,轉臉看向身邊的小廝。

這時只見那小廝緩緩上前,先把手中鐵壺放在石凳旁邊的桌上,然後拿起絲帕將桌上一副茶盞仔細擦拭,隨即小心翼翼打開手裡的瓷瓶,動作輕柔的倒出來一些小顆粒。

做完這幾步之後,這才拎起鐵壺,忽然縴手高高舉起,鐵壺中有一股熱水飛流而下,但聽茶盞里水珠迸濺有聲,清脆悅耳顯得很是動聽。

這一番動作一氣呵成,恐怕最少也得訓練的三四個月之久,李世民看的賞心悅目,忍不住微微點了點頭。

這時忽聽長孫皇后『呀』了一聲,指著茶碗驚叫道:「陛下您快看,好盈人的綠色啊。」

李世民頓時轉頭。

但見桌山茶盞之中,熱水白霧翻騰,水中隱隱透出一抹綠色,在這大冬天裡顯得各位清脆。

一股淡淡茶香,說不出的沁人心扉。

也就在這時,李雲的聲音再次籠蓋全場,悠悠道:「世間飲茶,皆為火煮,又添佐料,又添油脂,喝上一口,宛如黃湯,這不叫喝茶,這叫喝油,我有一法,製作清茶,香氣四溢,請君品嘗……」

說到這裡微微一停,忽然又道:「為了這茶,本王專門賦詩一首,大家且聽,容我吟來!」

做生意嘛,賣什麼就得有什麼特色。

此前賣煤球賣秘方,那是庸俗之物,所以可以扯著嗓子大喊,不斷刺激別人加錢。

但是現在賣的是茶。

這玩意得跟優雅掛鉤……

李雲輕輕嗓子,咳嗽一聲找個准調。

然後在全場目視之下,這才悠悠然道:「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好詩!」

李雲話音剛落,陡見一人站起身來,大聲讚嘆道:「好一首茶詩,寫足了待客之意,想不到趙王竟然精通文采,老夫真是大出意料。」

李雲臉色有些紅,這詩他是抄的,他見這個站起來之人搖頭晃腦,分明是那種文痴之流的人物,他怕對方扯著他再來一首,連忙道:「諸位雅人,這便是我的清茶,悠悠淡雅,請君一飲……」

他說到這裡不說了。

因為沒有說的必要了。

但見整個交易大院之中,無數人早已被綠茶所吸引,各自端起茶盞,然後緩緩一飲。

稍作片刻之後,陡然響起無數噴吐氣息的聲音。

呼!

到處都是白氣。

「舒服啊……」

幾百號人不約而同讚嘆一聲。

李雲嘿嘿低笑,心裡暗暗道:「舒服是吧?舒服就得給錢!」

看我不宰死你們……

……

……第3更,今天11000字,小爆發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