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迎親,人心】這章超級有力度

此時晚霞悠悠,已有薄霧裊裊,不知何時突然起了清風,仿佛柔柔素手輕撫腮側。

一個孤零零的少女,背著一個質樸小包,陪著她的只有一個道童,更加顯得孤零零讓人心酸。

阿瑤的突然開門,先把好些人嚇了一跳,要知道她畢竟乃是眾所周知的第一正妻,今日大婚按說該是她一生之中最為風光的時刻。

然而誰也沒能料到,這女孩竟然自己開門了。

沒有經過儐相的苦求……

沒有經過新郎的催妝……

沒有娘家的弟弟將她背負……

也沒有父親母親幫她一展妝資!

就在這麼冷冷清清的寒酸之中,這位最該風光的少女自己開了門。

不管是城中真心前來祝福的百姓,還是別有用心前來觀禮世家,又或者某些草原西域的護商,以及暗中戒備森嚴的皇家百騎司,所有人,這一刻全都變得目瞪口呆。

這些人還只是目瞪口呆而已,有些人則是突然額頭冒汗。

誰?

儐相!

李雲今日大婚,阿瑤乃是正妻,程家迎親之時尚要動用三個皇子,阿瑤這邊來的儐相豈能少了?

今日來阿瑤這邊的儐相,光是皇子就有整整十人,要知道李世民一生才只有二十七個皇子,今次為了阿瑤出動的儐相就有十個人。

數量差點占了一半。

程家迎親之時,出動儐相七人,其中皇子三人,國公嫡子四個,領頭的嫡出皇子只有一個,乃是尚未成年的燕王李治。

而長孫皇后給阿瑤準備了什麼儐相陣容呢?

皇子十人,國公嫡子十四,統共湊成二十四人儐相團,寓意著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這是最頂格的迎親儐相隊伍,古往今來只有一種女人能享有。

長孫皇后不能資助阿瑤嫁妝,於是就在別的地方努力補償,在長孫皇后的心中,阿瑤才是皇族第四支的真正兒媳。

所以今日迎親儐相出發之前,長孫皇后給皇子們下了嚴令。

「本宮只有一個要求,希望你們全都記好了,若是哪個沒能做到,休怪母后家法無情,記住,今日你們是迎親的儐相,迎接的是皇家第三代尊位最高的大嫂,在她面前,你們都是弟弟,誰敢擺架子羞辱了她,本宮便讓陛下把他遠遠的封賜到嶺南去。」

長孫皇后說這話時,甚至沒有專門顧及儐相中一個特殊皇子。

這個皇子,同時乃是太子。

連太子都可能被發配到嶺南,可見長孫皇后的決然之烈。

……

可是長孫皇后怎麼也沒有想到,她心目中最為重要的侄媳自己開了門。

儐相們則是嚇傻了。

好半天過去之後,才有人畏畏縮縮開口道:「大…大嫂,您怎麼自己出來了。」

說話的孩子一臉哭腔,分明是大唐的皇太子李承乾。

太子尚且被嚇得要哭,其他皇子更加不用說了。

二十四人儐相團,年齡其實都不大……

太子李承乾,十四歲。

魏王李泰,十三歲。

魯王李恪,十四歲。

大唐權勢最高的四個皇子,光是阿瑤這邊就來了三個,另外七個皇子也非同凡響,個個都是後宮四大正妃的嫡出。

這幫孩子尚未長成史書上記載的那般城府陰沉,所以更加把長孫皇后的嚴令畏懼心中。

「大…大嫂,您怎麼自己出來了哇?」

李承乾再次帶著哭腔開口,堂堂太子竟然嚇的可憐巴巴,忽然用手抹了一把額頭冷汗,然後用手使勁捂著自己眼睛,大聲道:「您快點進去,重新關上門,弟弟們就當沒有看見您,我們重新按著程序迎一遍。」

「對對對,大嫂快關門!」

其他幾個皇子忽然也反應過來,於是人人用手使勁捂住眼睛,滿是期盼道:「我們就當沒有看見您,沒看見就不算壞了規矩。迎親規矩第一步是啥來著?哦哦想起來了,是撞門,大嫂您關門之時一定要把門栓插好,可千萬不要被弟弟們一下就給撞開了,那樣又是一個大麻煩,後面的步驟沒法繼續了。」

皇子也有少年時,孩子話語帶童真,雖然聽著有些稚嫩,但卻多了一份真誠。

可惜他們等了好半天也沒能聽見關門聲。

皇子們按捺不住忐忑,畏畏縮縮散開手縫觀瞧,頓時人人面色如土,一個年齡最小的小傢伙甚至嚇哭了出來,哇哇叫道:「這可怎麼辦,這可如何是好?母后她,母后她會把我們全都打死的!」

原來阿瑤根本沒有關門,他們的大嫂依舊孤零零站在門口。

……

「事到如今,也只有死馬當著活馬醫了!」

到底還是李承乾稍微年長一些,作為半大少年比其他孩子多了一些決斷,但見這娃猛然轉頭大吼一聲,急赤白臉大叫道:「喜娘呢?把喜娘給孤抓過來。我們男子不能接近大嫂,讓喜娘去把大嫂推進門,愣著幹什麼,是不是想找死……」

頗有幾分太子的威勢和氣概。

後面一群負責保衛的衛士面面相覷,很快真的有人轉身去抓喜娘。

但也就在這個時候,一直寧靜無聲的阿瑤突然開了口,輕輕道:「不用如此,你們沒錯。」

隨即又跟著開口,語氣柔柔道:「今日乃是大喜日子,你們不要去嚇唬喜娘,好麼?」

皇子們左右為難。

李承乾深深吸了一口氣,忽然和身邊的李泰李恪遞個眼色,三個皇子正要再尋別法,哪知阿瑤再次輕輕開口,道:「有些事,你們不懂,你們大哥懂,所以他沒來……」

這話說的無頭無腦,但是皇子們仍舊從話中聽出一個意思,李承乾等人同時臉色巨變,一臉震驚膽寒道:「您說什麼?大哥不來接您?」

他們還不知道李雲下令迎親隊伍迴轉的事。

唯有阿瑤柔柔一笑,似乎對於此事早存於心,但見這個溫柔質樸的女孩輕輕摸了摸肩膀上的小包裹,突然又說了一句無頭無腦的話,道:「咱們,走吧!」

啥意思?

往哪走?

皇子們面面相覷,衛士們愣愣發獃,四周一片黑壓壓的觀禮人群,個個看著眼前一幕瞠目結舌。

就在這種詭異場景之下,人群中倒是有人嘖嘖讚嘆一聲,故作深邃道:「厲害啊,此女手腕真是厲害。」

說話之人,赫然是那個被世家族長們稱呼的『王公』,他似乎看穿了一切,低聲發笑道:「此女用此一招,可算以退為進,她知道自己沒有娘家,也知道自己的大婚不會風光,所以她故意用此示弱之法,用意無非是博取所有人同情,呵呵呵,可惜實力就是實力,再怎麼絞盡腦汁也只是表象,她就算如此示弱,也只能博取一點同情,就算所有人全都唏噓嘆息,也改變不了她孤零零出嫁的事實……」

說到這裡停了一停,語帶自信又道:「諸位看清楚沒有,她肩上只背著一個粗劣的小包裹,倘若老夫沒有猜錯的話,那個包裹里就是她的嫁妝。這女子哪怕用盡所有心思,可也改變不了她實力低下的本質,諸位倘若要選人攀附,切記不要攀附這種沒有未來之人。老夫轉眼就將赴死,渤海國主不會留我太久,但是老夫臨死之前不願低頭,此語也算是給世家同僚做最後的提點。渤海國主他,終究是娶了一個沒實力的妻。」

這話聽起來很有深意,句句透著一種看穿世事的老謀深算,此時他身邊還有幾個世家族長,聞言之後紛紛點頭不已,其中一人甚至滿臉自責,不斷懊悔道:「後悔不該聽王公的話,老夫應該早去攀附其她人,可我總想著這姑娘才是正妻,說不定攀附之後能有機會,現在看來,謀算著實可笑。」

王公微微一撫鬍鬚,淡淡道:「現在回頭尚未晚,渤海國主的迎親隊伍並未到家,你等匆匆追逐過去,選個送親的隊伍加進去便是。」

選了哪家的送親隊伍,也就代表著跟隨哪家去喝喜酒,更深一層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這就是以後成為了攀附的對象。

幾個世家族長再也隱忍不住,連忙道:「王公,就此別過了,吾等還要為了家族掙扎,且盼王公在九泉之下一路走好。每逢清明時節,必有墳前洒掃……」

撂下一句客套話,轉身便要離開這地方。

唯有王公靜立不動,只是點點頭道:「老夫也該去喝喜酒了,喝完正好讓渤海國主送我上路。」

語氣悲涼,帶著消沉,消沉之中似乎又有驕傲,驕傲之中隱隱又帶著追悔。

可惜幾個世家族長早已急急抬腳,誰也沒有留下來安撫他幾句的意思。

王公對此倒也不甚在意,只是把目光遠遠看向阿瑤,呵呵輕笑道:「可惜了,可惜了,明明是一個手腕不錯的女孩,可惜限於母族實力太過一般,你就算再怎麼掙扎努力,以後也坐不穩第一正妻。今日孤零零的出嫁,就是你人生卑微的開始……」

他一輩子老謀深算,看人看事總是從惡處起源。

……

此時觀禮的人群中漸漸也有了唏噓聲。

有些老百姓性格太直,忽然憤憤不平道:「怎麼能這樣?阿瑤姑娘是個多好的人啊。俺去年剛剛逃荒來到渤海的時候,喝的第一碗粥就是阿瑤姑娘在街頭上熬的,那天的太陽特別的毒,阿瑤姑娘卻把乘涼的棚子讓給俺,這樣的好姑娘,這樣的好女孩,咱們國主他,咱們國主他……」

怒氣沖沖半天,最終不願說李雲壞話,所以只能惡狠狠跺腳,突然伸手對著身邊同伴搗了一拳。

挨打的百姓悶哼一聲,正愁著一腔憋屈沒法撒火,於是也惡狠狠回擊一錘,兩個百姓用這種方式各自發泄。

百姓們尚且覺得壓抑,迎親的皇子們更覺不安,唯有阿瑤一直柔柔輕笑,突然用手整理了一下自己肩膀上的小包裹,輕聲道:「咱們,走吧!」

這話她剛才說了一遍。

皇子們面面相覷,個個感覺頭皮發麻,他們想攔住阿瑤,但是阿瑤已經抬腳。

那道童自始至終不發一言,像個毫無存在感的孩子伴著阿瑤行走,老百姓們更加唏噓,但是不知為何竟然悄悄後退給阿瑤讓開了一條路。

這條路,恰恰通往渤海城的正中心。

這條路,本該是阿瑤姑娘最風光的地方。

然而現在,他們只能看著阿瑤無限落寞的行走。

肩頭那個小小的包裹,就是阿瑤姑娘的嫁妝……

真可憐啊!

令人心酸。

人群中一個婦女忍耐不住,猛然抬腳就要衝出道旁,她丈夫嚇了一跳,連忙將她死死抓住,低聲道:「你幹什麼?」

「老娘要把自己的釵子送給她!」

婦女語氣很剛,怒氣沖沖道:「女人出嫁就只一回,老娘看不得阿瑤姑娘這麼寒酸的走,我要把釵子送給她,讓她的嫁妝多一點。雖然釵子不值錢,但卻是老娘這輩子最好的飾物,你這死漢子要是心裡不痛快,你回家使勁打老娘一頓便是。」

她男人心裡明顯很同意,但是臉上卻十分為難道:「咱們只是百姓,有啥資格送東西?你不要衝出去惹事,你沒看一大群皇子帶著衛士麼?」

「衛士怎麼了?衛士敢抓百姓嗎?」

這婦女脾氣真是夠剛,猛然一聲怒吼道:「老娘就是要去送東西,老百姓就不能給人添妝了嗎?」

嗯哼……

添妝?

婦人周圍的一群百姓忽然齊齊轉頭看她。

也就在這個時候,猛聽街面遠處一聲大喊,有人狂聲高呼道:「大唐鄖國公張亮,前隋右勛衛之卒,欣知淮南公主出嫁,攜正妻張劉氏來賀!送親這件事,我這個公主侍衛有資格,啊哈哈哈,諸位百姓請閃開……」

轟隆!

長街地面一陣顫動。

但見數百個精銳部曲狂奔而來,人人肩膀上扛著一口大箱子,後面又跟著足足三四十輛大車,放眼一望裝載著滿滿當當的器物。

領頭一個國字臉大漢,赫然正是大唐鄖國公張亮,人還沒到,再次大喊,仿佛將畢生的感情全都發泄出來,嘶吼道:「眾部曲何在?給公主添妝!」

轟隆隆!

數百個部曲狂奔如風,轉眼間扛著箱子奔到近前,然後只見部曲們猛然停腳,扛著箱子整齊劃一跪在道路兩側,齊聲大吼道:「公主出嫁,大婚之喜,吾等家奴,特來添妝……」

場面瞬間變得雄壯起來。

添妝!

添妝!

街面上觀禮之人竊竊私語,很快有不少人大笑出聲,其中那個婦女的男人笑聲最為舒爽,猛然用手將妻子望前一推,哈哈道:「對啊,添妝,咱們漢家的迎親規矩很多,但是送親的禮儀也不少,其中有著一條,貧寒可以添妝。孩他娘,你把釵子送去吧。若是那幫護衛敢攔你,全天下的百姓都要吐他一臉唾沫……」

那婦女拔下釵子就到了阿瑤面前。

自古窮人出嫁,多有寒酸之時,有時候某個女孩的娘家甚至連一丁點嫁妝也置辦不起,所以只能眼巴巴看著自家閨女寒酸無比的嫁出門。

怎麼辦?

鄉里鄉親不會讓女孩太寒酸。

從女孩走出家門去往夫家的這一路上,每家每戶都可以給女孩添妝,也許是一把米,也許是一隻雞,眾人拾柴火焰高,東拼七湊也要給女孩湊出一些嫁妝來。

漢家的送親禮節之中,這就叫做貧寒可以添妝。

實乃人心良善之光點也。

……

當張亮攜帶數百部曲出現的時候,阿瑤明顯怔了一怔,但也只是發怔,並沒有顯得震驚,但是當婦女被她男人推出來送釵子的時候,阿瑤的眼圈忽然就有些泛紅的跡象。

也就在這個時候,猛聽街面遠處又是一陣聲響,這次乃是狂奔的馬蹄聲,轉眼間就見一個宮裝女子縱馬而至。

馬還未聽,人已騰空而起,在周圍無數百姓的驚呼之聲中,但見宮裝女子穩穩落在阿瑤面前。

這女子身上背著一個大大的綢緞包裹,她直接將包裹從身上娶了下來。

然後,一聲清脆,驚動了長街。

「奉皇后娘娘之命,贈阿瑤姑娘婚衣,今日侄媳出嫁,怎能寒酸而行?這件婚裝,你提前穿了吧。」

陡手一仰,大紅的顏色耀花了人眼。

嘶!

滿街都是倒抽冷氣之聲。

那是一件披風足有三丈的大紅色華貴之衣。

上面繡著的神鳥,乃是全天下所有女子全都渴望的東西。

鳳衣!

……

……寫到這裡,山水也要跟大家做個通知了,阿瑤為什麼會獨自出門,是因為山水要寫自己和老婆的一點事,當年我窮困潦倒,和我老婆並沒有舉辦婚禮,只是領了個證,所以過陣子就要補婚,而寫阿瑤的這個大婚劇情,恰恰便是如此,很快情節就會讓大家明白了。本不想跟大家說的,最終還是沒按捺住,求個祝福吧,謝謝。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