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他的內心十分得意,沒想到這麼容易,就解決了狄仁傑,相信剩下幾人也快了。

「哼,狄仁傑,我還以為你有多厲害,還不是被我玩的團團轉,你就好好等著吧,你以為陛下真的會放過反賊?」來俊臣思量道。

「好,既然狄大人認罪,那就將狀子拿過來,讓大人畫押。」來俊臣朝著一旁記錄的人道。

待狄仁傑畫押過後,來俊臣終於放鬆下來。

「好了,既然大人已認罪,那就先在這裡呆著,等待陛下的旨意,至於其他六人,全部給我關在死牢中,給我好好審審。」來俊臣兇惡地看著其他六人。

上陽宮,御書房。

「陛下,您請看,狄仁傑已經認罪了。」來俊臣舉著一張狀紙,興奮地嘴都合不上了。

「哦,快點呈上來。」武則天有些焦急道。

看到狀紙上的內容,武則天狠狠地一拍桌子。

「這個反賊,終於露出本來的面貌了,朕待你天高地厚之恩,你為何要想著推翻朕。」武則天有些痛心疾首地道。

「來人吶。」武則天下令道。

「在。」

「即可下旨,自今日起,免去狄仁傑一切封號,全天下發布詔書,揭露狄仁傑的罪行。」

「是。」

第二天,大街上,無數內衛拿著告示,不斷在大街上張貼,這引來無數路人的圍觀。

狄景暉與元正外出探查,終於聽到了這件事。

狄景暉一下跪在地上,仿佛一下失去了生氣。

「完了,我狄家完了,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狄景暉口中不斷重複著。

不過看到這一則告示,元正並沒有太過擔憂。

因為他心中很清楚,狄仁傑為何會這麼選擇。

「看到歷史走向沒有變,大人也並沒有事。」

看著癱在地上的狄景暉,元正無奈地搖了搖頭。

然後他一把拉起狄景暉,將他帶回狄府中。

如果武則天還有一點值得稱讚,那就是這座狄府,她並未派任何人來搜查過。

狄仁傑承認謀反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狄府,

狄府內哀聲一片,仿佛末日降臨了一般。

狄府中無論是主人,還是掃地的僕人,全部都集中在正堂,似乎都在想辦法度過此劫。

就連被狄仁傑救出的陳淵,今日也出現在這裡。

陳淵嘆息道:「我被人所害,承蒙狄閣老搭救,如今狄閣老被人誣陷,我卻幫不上什麼忙。」

元正搖頭道:「城主大人,有心了,大人之所以被誣陷,全都是因為忘憂城的餘孽,終有一日,我定會手刃這些餘孽。」

正在眾人商量時,一個看門的護衛跑來傳信。

「夫人,夫人,門外有個中年男子,自稱狄光遠。」

「什麼,我兒子來了,快,快讓二公子進來。」狄仁傑的二夫人一臉激動道。

狄景暉趕緊站起身來,向大門的方向迎去。

狄光遠來到正堂,對三位夫人一一見禮。

而且從他的神態來看,顯得非常認真。

「光遠,你父親被誣陷,現在被關入大牢中,而且他還認了罪,這可怎麼辦啊。」二夫人哭道。

狄光遠神色無比嚴肅,但卻沒有慌了手腳。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終於給出了答案。

「娘,大娘,三娘,還請幾位長輩不要著急,我聽說這次被抓的不止父親一個,還有其他幾位大人吧?」狄光遠詢問道。

「是啊,總共抓了七人,可就你父親承認了。」二夫人道。

「娘,你聽我說,我想這是父親故意承認的。」狄光遠道。

「啊,故意承認,他為何要承認謀反?」二夫人驚呼道。

「娘,我想父親承認有罪,是肯定有他的想法,有可能是受到內衛脅迫,也有可能是父親的計謀。」狄光遠分析道。

狄光遠這樣一說,瞬間讓狄家安靜了很多。

元正也輕輕點點頭,覺得這狄光遠有些本事。

比起他弟弟狄景暉,不知要強上多少。

狄仁傑出事以後,狄景暉可沒有這麼冷靜。

更不要說安撫狄府眾人,他恐怕連想都沒想到。

元正也獨自找到狄光遠,給他說了說具體情況。

「我比你痴長二十年,冒昧叫你一句賢弟。」狄光遠道。

「沒想到狄兄如此聰慧,竟能想到大人的意圖。」元正道。

「其實我也沒有把握,只是為了安撫眾人,我才這樣說的,希望沒有惹禍。」狄光遠道。

「狄兄的智慧,小弟佩服。」元正抱拳道。

「賢弟說笑了,父親能將你帶在身邊,說明賢弟必非尋常之人。」狄光遠誇讚道。

「狄兄,過獎了。」元正趕緊抱拳回應。

「賢弟,其實在來的路上,我就認真想過這件事,覺得我父親被誣陷,無非就一個原因,就是皇帝。」狄光遠小聲說道。

元正神情頓時一變,覺得這狄光遠不簡單。

狄光遠繼續說道:「父親與賢弟剛剛剿滅逆黨,皇帝就是再糊塗,也不會相信父親反叛。」

「皇帝之所以這樣做,無非是想接機警告天下,警告李唐的舊臣,你們隨時都有危險。」

「這就是帝王之術啊,我不得不說陛下聰慧過人,居然想到這種辦法,我等實在自愧不如。」

元正的心中猛地一驚,這話說的深入骨髓了,而且將其中的道理,完全地理解通透了。

不愧是狄仁傑的兒子,目光就是比別人長遠。

「狄兄,那麼你覺得大人,這次能否安全歸來。」元正問道。

「這個不好說啊,相信以父親的智慧,一定是想到了什麼辦法,這才應下了謀逆之罪,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能收到提示。」狄光遠意味深長地說道。

元正不由有些感慨,狄光遠與狄景暉同樣都是狄仁傑的兒子,為何區別會這麼大。

「狄兄,你果然智慧過人,也請你相信我,狄大人這次會沒事。」元正在一旁安慰道。

「賢弟,多謝你,只有今天與你暢聊之後,我才知道,父親為何把你留在身邊。」狄光遠道。

時間一晃又是三天,只不過這三天非常平靜,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也沒有出現其他風波。

只是因為冬季的來臨,洛陽居然下起了大雪。

百姓紛紛感激上蒼,這是明年豐收的好兆頭啊。

至於內衛與大雲寺那邊,再沒有傳出任何消息。

不過元正卻非常明白,這可能是暴風雨的前夕。

上陽宮,御書房。

法明又來面見武則天,稟報大雲寺的情況。

「如何,可有流寇的蹤跡?」武則天問道。

「回陛下,流寇銷聲匿跡,可能是聽到了風聲,被嚇跑了。」法明稟報道。

「大理寺查了五天了,難道還沒有查到嗎,去將大理寺卿給朕叫來,朕倒要問問他在做什麼。」武則天心中怒火洶湧。

法明趕緊開口道:「陛下,暫且放下心中執念,否則萬佛降臨時,會因陛下執念而變化。」

法明不得不阻止武則天,因為當時大理寺查案時,想要進入大雲寺中探查,卻被法明拒絕了。

他怕武則天見到大理寺卿,知道當時的情況後,從而做出其他的命令,這可能對他是滅頂之災。

「好了,不管那些流寇,他們難以翻起風浪,大雲寺的建造,進度如何了。」武則天問道。

「回陛下,大雲寺昨日已經建造完畢,上蒼有感大雲寺建成,這才降下瑞雪。」法明恭敬道。

「好,既然神明有感,我們明日就動身進香。」武則天道。

「陛下,切不可魯莽,瑞雪降臨只是上蒼的賜福,諸佛還未來得及降臨。」法明勸誡道。

「哦,卻是為何?」武則天有些疑惑道。

「這次上蒼賜福,對諸天神佛也是一種賜予,所以必須要賜福完畢後,他們才會來大雲寺。」法明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哦,那何時賜福完畢。」武則天有問道。

「陛下,上蒼之事,臣實在是無法琢磨,不過陛下,這場瑞雪結束後,陛下就可以進香了。」法明趕緊搪塞了過去。

「好吧,那就這樣吧,等到進香的前一天,你派人告知朕即可,以便朕安排進香的事宜。」武則天輕輕點了點頭。

「陛下,對於進香的事宜,以及進香的時間,臣已經做了一些安排,相信陛下一定會喜歡。」法明抵上一張奏摺。

武則天立即打開奏摺,認真地閱讀起來。

「沒想到你如此細心,將進香之事安排的如此細緻。」武則天看著奏摺誇讚道。

「多謝陛下誇讚,這些都是臣應該做的。」法明笑道。

「做的很好,等這次進香結束之後,朕會好好賞賜你。」武則天開口讚賞道。

「多謝陛下,臣告退。」法明躬身應道。

「去吧。」武則天點頭。

見法明離開御書房,武則天立即下令道:「來人。」

「陛下。」門外的女官應道。

「去將魏王,梁王叫來。」武則天下令道。

「是。」女官應道。

半個時辰後,梁王武三思與魏王武承嗣來到御書房。

「臣,武三思(武承嗣)參見陛下。」兩人同時拜下。

「三思,大雲寺進香之事,你安排妥當了吧。」武則天問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