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月的時間。

等待,是一件最折磨人心的事情。

好在,前方不斷有勝利的消息傳來。

讓李根心裡也能得到安慰。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一匹快馬奔馳而來。

「報……」

「大都督,吐谷渾王,被王玄策和席君買斬殺,吐谷渾大軍齊齊跪地投誠……」

乾得漂亮!

李根臉上綻放出燦爛的微笑。

心裡的一塊石頭,也終於算是落地了。

「我軍傷亡如何?」

高興過後,李根自然關心將士們的傷亡情況。

「大都督,因為我軍一路都是半夜偷襲敵軍,除百餘名士兵受傷以外,無一人丟失性命……」

「好,真是太好了……」

「本官一定上報朝廷,對所有將士,大加封賞!」

李根是發自內府的高興。

眼下,西域駐地,太缺人了。

所以,他才不停的鼓勵眾將士,閒暇時間,就抓緊時間造人。

這個時代,人,才是最基本的根基所在。

沒有人,真是什麼事情也很難做成。

「傳令下去,所有俘虜全部束縛手腳,押解到西域,讓他們給我們種田修路……」

對待敵人的仁慈,就是對待自己的殘忍。

李根才不會高尚到,你都侵略我了,我還給你好吃好喝好招待。

去你瑪德……

更何況,這本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

若不是因為這幾年,西域之地大力發展。

阿拉伯商人和羅馬商人,也不會來輪台城做生意。

自己也沒有機會,賺取外國友人的小錢錢。

如今輪台城的商鋪,超過半數都是屬於西域都護府的。

美名其曰西域都護府,實際上就是他李根,和幾位結拜哥哥的營生。

每年送去長安城的錢財,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大頭都被留在了輪台城。

李根覺得,自己已經滿對得起李二了。

能做到不食朝廷俸祿,而且還給朝廷補貼財政的。

大唐境內,所有地方主政官員,李根絕對是獨一份。

……

長安城,金光門,太陽初升,守兵剛剛打開城門。

一匹駿馬,奔騰而來。

剛剛抵達金光門門口,駿馬直接一頭栽倒在地。

守城的士兵,一看。

好傢夥,這絕對是緊急趕來的傳信兵,戰馬都給跑死了。

兩位守城士兵,跑過去一問。

「我是跟隨李都督前往西域的士兵,李都督率五千精兵去攻打吐谷渾了……」

「啊…這…」

兩位守城的士兵傻眼了,沒曾想邊關再起戰事。

「兄弟,你騎上這匹馬?趕緊去皇宮,啟奏陛下吧!」

「多謝二位……」

傳信兵,翻身上馬,直奔皇宮而去。

顯德殿里。

李世民正和文武百官一起議事。

如今的文武百官,已經甚合李世民心意。

五姓七望在朝堂上的數量,從以前的半數以上,到如今的十不足一。

而占據半數以上的,則是李根親自培養的,那些真正的百姓們家的孩子。

正是這些年輕的官員,給朝堂帶來一股新鮮血液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變革。

因為愛屋及烏的原因,對這些新晉官員,李世民也非常愛護。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清脆而急促的馬蹄聲,在李世民和文武百官耳畔響起。

多少年了?

至少有六年時間,沒有傳信兵,如此急促的來過皇宮了。

上一次還是貞觀二年,征東大軍和征西大軍,報喜的傳信兵。

「報……」

「西域之地發生戰亂……李都督親率五千精兵,攻打吐谷渾……」

傳信兵一句話。

李世民蹭的一聲,從龍椅上彈起,渾身毫毛都豎了起來。

文武百官更是一個個目瞪口呆。

我滴天吶!

李都督親率五千精兵,攻打吐谷渾?

程咬金,尉遲恭,秦叔寶和李靖等人,全部眼睛都紅了。

毫無疑問,他們自己家的孩子,也肯定跟著上了戰場。

李世民的心,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緊張不安過。

李根若是有何意外。

這一輩子,李世民註定要活在內疚和悲傷之中。

「快,宣傳信兵覲見……」

此時此刻,房相和杜相,替陛下做了決定。

因為李世民,此時整個人還沒緩過神來。

顯德殿里,只有一人是最幸災樂禍的。

此人巴不得,李根此戰吐谷渾,再也不能回來。

內心陰暗到,在為吐谷渾大軍加油助威…

簡直是枉為人子!

聽到房相和杜相的話,李世民方才穩了穩心神。

無論如何,自己乃是當今天子,文武百官面前,不能失去威儀。

剛剛自己屬實過於失態了。

傳信兵,大步進入顯德殿里。

將事情的緣由仔細道來。

「陛下,林將軍擔心大都督貿然出擊,會中了吐谷渾大軍的圈套,特意讓屬下返回長安城啟奏陛下……」

「你可曾將西域有變的消息告知駐守天門關的將士們?」

李世民眼睛瞪的熘圓,李根膽子也太大了,帶領五千精兵,就敢攻打吐谷渾?

那吐谷渾可是有數十萬大軍的。

「回陛下的話,屬下已經告知了駐守天門關的將軍,可是將軍說……」

「他說什麼?」

李世民厲聲追問道。

「將軍說,他們乃是奉旨鎮守天門關,沒有陛下口諭和虎符,大軍不敢妄動……」

「豈有此理……」

李世民一巴掌拍在御桉上,砰,的一聲。

響徹整個顯德殿。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鎮守天門關的將軍,此言絕無過錯。」

房相和杜相,出班施禮說道。

李世民惡狠狠的瞪了長孫無忌一眼,那眼神中的殺氣,讓長孫無忌不寒而慄。

鎮守天門關的將軍,是長孫無忌舉薦的。

當時長孫無忌還美名其曰,可以更好的保護大皇子的安危。

長孫無忌,突然也想到這件事情。

完犢子了,都怪自己當時多嘴,竟然犯下這樣一個,最容易讓李世民生疑的錯誤。

「陛下,如今之計,還是先儘快派兵增援李都督吧!」

「請陛下,立刻派兵,增援李都督……」

房相杜相話音落地,一大半臣子出班施禮啟奏。

這些年輕的官員,一個個表情沉重,聞聽院長率軍出征,他們恨不能插上翅膀,去和院長並肩戰鬥。

「陛下,臣早就奏報過陛下,西域之地守軍太少了,如今大唐四海昇平,八方來賀,長安城屬實用不了這麼多重兵把守……」

「臣請陛下三思,再派十萬大軍駐守西域之地,若是李都督有任何損傷,務必踏平吐谷渾……」

「踏平吐谷渾,踏平吐谷渾……」

百官們齊聲高呼,聲音響徹整個皇宮。

立政殿里,長樂公主聞言,立即快步往殿外走去。

「母后,莫非吐谷渾大軍來襲?」

此時長樂已經年方十四,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紀。

歷史上早在一年前,長樂公主便嫁給表哥長孫沖了。

可是,因為李根的到來,這一切發生了改變。

去年長樂和長孫沖訂下婚約。

可是,長樂希望自己的婚禮上,有一個人不能缺少。

只要那人一日未回,長樂便一日不嫁。

那人,自然便是最疼愛她的皇兄。

對此,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也拿她沒有半點辦法。

幾年下來,每隔幾個月,長樂便會收到幾瓶糖梨膏,如今每逢春秋季節,長樂咳嗽的毛病,漸漸的消失不見了。

「長樂,打仗是男人們的事情,你一個公主,就別操這份心思了,還是多想想以後,怎麼相夫教子吧……」

快要走到立政殿門口的長樂,聞聽母后的話,突然開口說道。

「母后,那吐谷渾是不是就在西域附近?」

「是啊,和西域之地乃是毗鄰……」

長樂聞言,急匆匆的往顯德殿而去。

一刻鐘後,臉色煞白的長樂,返回立政殿,失聲痛哭起來。

「你這孩子,都已經這麼大了,母后像你這般年紀的時候,都有了高明了,你咋還哭哭啼啼的……」

「母后,皇兄他,皇兄他率軍去攻打吐谷渾了……父皇正在和百官商議,增兵西域一事……」

「母后,若是皇兄有何不測,長樂……」

嗚嗚嗚,嗚嗚嗚,長樂哭的那叫一個梨花帶雨。

長孫皇后也被此事給徹底震撼住了。

「他,他怎麼就去攻打吐谷渾了呢?」

「母后,稚奴去幫哥哥,打那幫壞蛋去……」

已經六歲多的李治,握緊了小小的拳頭,一副誓要上戰場的模樣。

在李治的記憶里,有一位喜歡抱著他舉高高的哥哥。

那人正是西域大都督,李根。

「母后,兒臣想跟著大軍,去西域一趟。」

「不許去……」

長孫皇后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長樂的請求。

「你是大唐的嫡長公主,豈能隨意出宮,更何況是去遙遠的西域之地。」

看到長樂哭的如此傷心,長孫皇后心裡也不好受。

「長樂啊,不哭了,你皇兄吉人天相,肯定不會有事情的,你皇兄的本領你還不知道嗎?沒有十足把握,他豈能會貿然行事……」

長孫皇后這番話,還是起了一些作用。

長樂也覺得,皇兄不是那種,沒有把握就貿然行事之人。

更何況,皇兄多次說過,人不能只為自己活著,要為親人和身邊的朋友活著。

為了不讓親人和身邊的朋友擔心,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的活著。

長樂覺得,這話非常有道理。

顯德殿里。

李世民欲要御駕親征,出征西域。

最終還是被群臣勸阻下來。

一番商議過後。

程咬金,尉遲恭,秦叔寶和蘇定方,四位大將軍領兵十萬前往西域。

李靖出班啟奏出征,看著滿頭白髮的李靖,李世民不忍心再讓其受奔波勞累之苦,便婉言拒絕了。

程咬金,尉遲恭,秦叔寶和蘇定方,四位將軍恭敬的領命而去。

李世民心情沉重的踏足立政殿,便看到抽泣的長樂和緊握拳頭的稚奴。

「父皇……母后不許兒臣跟隨大軍去西域……」

李世民聞言,知道長樂肯定是去顯德殿外偷聽了。

「長樂,沒事的。原本父皇比你還要擔心,可是想想你皇兄的本領,父皇反而不擔心了……」

「長樂,你已經長大了,若是你皇兄知道你還在為他傷心落淚,他一定會心裡不安的……」

李世民雖然此時心裡沒底,可是面對傷心的女兒,李世民不得不如此安慰道。

長樂聞言,果然不再哭泣了。

擦乾眼淚,便施禮告退,離開了立政殿。

「觀音婢,你知道駐守天門關的將軍是誰嗎?」

長樂前腳剛剛離開立政殿,李世民便開口詢問道。

「二郎,最近朝堂之上的諸多官員,臣妾都不熟悉,怎麼會知道一位鎮守天門關的將軍呢?」

長孫皇后,非常納悶,李世民為何會問這樣一個問題。

突然,長孫皇后想到一個讓她頭皮發麻的事情。

「二郎,莫非那鎮守天門關的將軍,不出兵相助根兒?」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開口說道。

「嗯,理由非常充分,沒有朕的口諭和虎符,任何人也別想調動大軍……」

「二郎,將軍本無錯。誰也不敢保證,那傳信兵所言到底是不是屬實?」

聽了長孫皇后的話,李世民冷笑著開口說道。

「是啊,將軍本無錯,錯的是朕!」

「朕就不該相信輔機所言,將三萬重兵,交給一個不值得朕信任的將軍掌控……」

長孫皇后聞言,瞬間臉色煞白。

這下誤會大了。

那鎮守天門關的將軍,竟然是兄長舉薦的。

而且聽李世民的意思,兄長當初肯定說過,此人定能護佑李根周全。

兄長啊!兄長?

你為何?如此行事啊?

這樣豈不是會害了我們長孫一家?

「陛下,臣妾去長孫府,問個究竟……此事定要給陛下一個交代。」

「觀音婢,不用問了,朕心裡都有數。」

「知道為何長樂一直藉口根兒一日不回,便一日不嫁沖兒嗎?」

「他的結拜哥哥,只有長孫沖一人,未陪同一起前往西域之地。」

「陛下,那不是沖兒剛好身體不適嗎?這可是兄長和嫂嫂親口說的……」

聽了長孫皇后的話,李世民臉色越發難看起來。

「身體不適?大軍半夜離開長安城,第二日,長孫沖便去了平康坊尋歡作樂,這就是所謂的身體不適?」

「朕,只是不想多說而已,莫要以為朕什麼都不知道?」

「朕為何讓輔機不再擔任吏部尚書一職?」

「因為他一直在對那些有才華,有能力,狀元學院出來的年輕才俊施壓。」

「當初輔機建議讓李根前往西域,朕以為他真是出於一片公心,現在想來,朕,好像錯了……」

「而且錯的很離譜,但願根兒平安無恙,否則……」

李世民一揮衣袖,厲聲呵斥道。

嚇的正在床榻上玩耍的小兕子,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父皇,不要凶母后…」

「父皇,不要凶母后…」

李世民快步走到床榻前,將小兕子抱了起來。

「朕的小公主,父皇沒有凶你母后,父皇在和你母后商量事情呢,有些事情,等你長大以後就明白了。」

長孫皇后臉色煞白,她沒有想到,事情竟然到了這種地步。

兄長,兄長?

你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陛下,臣妾一定告戒兄長,以後不會再有類似事件發生,明日裡就讓他辭去禮部尚書一職……」

李世民看著長孫皇后淚眼婆娑的模樣,心裡也是一軟。

「朕,知道,他也是為了保全高明的太子之位,兄長是太子的舅舅,本也無可厚非。」

小書亭

「可是,朕和你,是太子的父皇和母后,有些事情,豈容他再插手……」

「辭官的事情,莫要再提了,只要他以後別再打小心思,根兒若是也安然無恙的話,此事暫且罷了。」

李世民想到自己這些年一路走來,年少時就和長孫無忌乃是布衣之交,如今觀音婢更是為自己誕下三位皇子,兩位公主。

豈能是說翻臉就翻臉的。

人非草木,孰能無過!

「來人,傳詔袁天罡和李淳風。」

此時,李世民迫切的需要心理安慰,而袁天罡和李淳風的卦象,也許就是他最大的安慰。

袁天罡和李淳風,被緊急詔見而來。

聽聞大皇子率軍攻打吐谷渾,袁天罡和李淳風也是一愣。

二人按照陛下的叮囑,開始認真占卜起來。

「陛下放心,大吉之兆。」

「哦,仔細給朕說說。」

李世民最希望聽到的就是大吉之兆。

「陛下,大皇子此次率軍攻打吐谷渾,卦象上並無血光之災。」

「陛下請放心,微臣早就說過,大皇子乃是有大氣運之人,一般宵小之輩,根本傷不了他。」

「而且,微臣還要恭喜陛下了。」

李世民聞言,眼睛瞪的熘圓,他已經猜測到,袁天罡何處此言,不過李世民覺得自己的猜測有點離譜。

「天罡,喜從何來?」

「回陛下的話,卦象顯示,此戰吐谷渾,我軍大獲全勝,應該是將整個吐谷渾給拿下了……」

李世民聞言,激動的渾身發抖。

這話若不是出自袁天罡之口,李世民保准一大腳踢過去。

五千精兵打幾十萬,你告訴老子大獲全勝?

老子相信你的鬼話?除非腦袋有坑。

「淳風,你怎麼看?」

李世民雙眼火熱的看向李淳風。

「回陛下的話,卦象確實如此,如今大軍已經大獲全勝,不出一個月,喜報必定會傳回長安城。」

李世民聞言,心裡踏實了許多。

「二位愛卿,若是此卦屬實,朕必定重重有賞。」

袁天罡和李淳風,恭敬的施禮告退。

……

西域和吐谷渾交界之處。

李根一直在此處等待著。

當地的居民,聽聞大軍已經去討伐吐谷渾。

而坐鎮邊界的,乃是西域大都督,紛紛送來了糧食和肉菜。

「老鄉們,他們搶掠你們的財物,本官會派官員去挨家挨戶統計的,到時候,如數補發給大家。」

李根的話,讓眾人激動的連連擺手。

「大都督,若不是您來到西域,我們怎麼會過上這麼好的日子?」

「馬羊財物雖然被搶了,糧倉里的糧食也盡數被搶,都無所謂。」

「我們跑得快,回到家中,地窖里的糧食還在。」

「可惜了那些老弱病殘和女人們,都被那幫畜牲給……」

李根聞言,雙眼冒火。

這些人雖然不是漢人,可是如今都說著大唐語言。

他們就是大唐的子民。

戰場上互有傷亡,乃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

這幫畜牲,連老人,婦女和孩子都不放過。

簡直是全部該死。

「鄉親們,放心吧,本官一定會為那些,不幸遇難的百姓報仇雪恨的。」

「血債必用血來償……」

去尼瑪的冤冤相報何時了!

李根才不相信這些騙人的鬼話。

自身實力足夠強大,何來的冤冤相報?

再說了,別人都特喵的欺負到家門口了。

難道還笑臉相迎,開門接客?

這就像是,後世看到的一個笑話。

殺人犯,殺了人,說聲對不起,我錯了。然後希望受害人家屬能夠原諒他,一樣的道理。

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半個月後,終於有大隊人馬的聲音傳來。

「師長……」

儘管李根現在是大都督,席君買和王玄策,還是一直以師長相稱。

「玄策,君買。」

李根臉上綻放出燦爛的微笑。

「院長,令武和書玉受傷了,俺和寶琪還有德獎,先護送他倆回來。」

程處亮的話,讓李根聞言趕緊快步走了過去。

柴令武和魏叔玉,一個是霍國公之子,一個是魏中丞之子,這些都是他的學生啊。

「誰讓你們來的?」

「誰讓你們跟著大軍前來的?」

看到柴令武一條胳膊血淋淋的,魏叔玉一條腿也全是鮮血。

李根近乎咆孝的怒吼道。

「你們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回到長安城,如何跟霍國公和魏中丞交代?」

「還有你,程處亮,尉遲寶琪,李德獎……」

「你們,你們一個個的都長能耐了啊?都要開始逞英雄了啊?」

李根一頓怒批,讓幾人全部都羞愧的低下頭去。

「院長,是令武的錯。令武聽聞院長要率軍出征,所以就告訴了書玉,處亮他們。」

「我們換上士兵的衣服,混在大軍里,就是想保護院長而已……」

李根聞言,瞬間雙眼通紅。

柴令武接下來的話,沒說下去,李根已經猜測到了。

那就是自己留在了邊界,若是他們幾個也留下的話,那就是露餡了,所以乾脆跟著大軍出征。

李根轉過頭去,擦拭眼角的淚水。

這些人一直把自己當成學習的偶像。

可是,自己呢?

關鍵時候,竟然慫了。

自己在邊界等待大軍的消息。

而,他們竟然衝上前去,跟隨大軍一路廝殺!

「對不起,院長錯怪你們了,你們都是最勇敢的勇士。」

「快點給院長看看傷勢如何?」

「院長,沒事,離心臟遠著呢,這點皮肉之苦,令武還受得了…」

魏叔玉,也咬牙,堅稱自己沒事。

「這傷口有多久了?可曾有過發熱?畏寒?」

李根擔心二人傷口感染。

這個年代,一旦傷口感染,基本等於死路一條。

沒有青黴素和消炎藥的年代,多少將士死於傷口感染啊!

此次返回輪台城,無論如何,也要把消炎藥給搗鼓出來。

「處亮,寶琪,德獎,你們先送令武和書玉返回輪台城,告訴眾家卷,大軍已經取得勝利,別讓家卷們擔心了……」

「你們一同護送他們幾個回去吧!」

李根對跟隨程處亮一行的士兵,開口說道。

從王玄策和席君買口中,李根聽聞了大軍攻打的全部經過。

原來柴令武,魏叔玉是假扮吐谷渾士兵,掩護王玄策和席君買一行,進入吐谷渾王宮後,混戰中受傷的。

雖然王玄策和席君買說的輕描澹寫,李根卻聽的心驚膽戰。

這倆人,真是一個個的膽大包天。

也難怪能夠名傳千古。

李根很慶幸,這樣的人是自己的學生,更是自己的朋友和戰友。

若是敵人的話,那後果太可怕了,自己在輪台城,絕對夜不能寐。

「玄策,君買,處默他們可曾有人受傷?」

「師長,他們幾個武藝高強,每次都沖在最前面,受點輕傷,都是難免的。」

李根聞言點點頭,開口說道。

「此次返回輪台城以後,師長,一定會給你倆請功,讓你倆也嘗嘗當將軍的滋味。」

「就憑你倆砍下吐谷渾王的腦袋,這軍功就足夠封為將軍了。」

三日後,陸續有將士押送大量俘虜和繳獲物資返回。

李根問清楚了,前來此地搶掠屠殺老百姓之人。

直接當著當地百姓的面,讓他們血債血償了。

百姓們紛紛激動的熱淚盈眶,拍掌歡呼。

……

且說,程咬金,尉遲恭,秦叔寶和蘇定方,四位將軍,率領大軍一路直奔天門關。

到達天門關,第一件事情,就是傳達陛下旨意。

直接把駐守天門關的將軍,就地給免職了。

駐守天門關的將軍一臉懵逼的,聽著陛下對新任將軍的聖旨。

但凡西域有敵情傳來,駐守天門關的將士務必全力出擊,配合李都督,共同抵禦來犯之敵。

無需朕的口諭,也無需朕的虎符。

等朕的口諭和虎符抵達的時候,怕是敵人已經攻打到長安城了。

「你小子,陛下念你曾經跟隨陛下,征戰多年的情分上,才沒有多加計較,否則你自己尋思去吧!」

「老子還要去吐谷渾打仗,沒時間看你這張苦瓜臉……」

程咬金一揮衣袖,翻身上馬,繼續帶領大軍前行。

「處亮哥,好像是增援的大軍來了。」

尉遲寶琪,手持千里眼,遠遠看到大隊人馬出現在鏡頭裡。

「狗日的,仗都打完,他們才能,都他娘的是來準備吃白飯的把?」

別看程處亮在家裡面,乖的跟只小狗一樣。

離開了程咬金以後,立即恢復老程家的男兒本性。

「就是,俺看這幫狗日的,也是他娘的來混飯吃的。也不知道是哪個滾蛋王八蛋帶隊,他娘的來這麼慢……」

馬背上的程咬金和尉遲恭,齊齊勐打噴嚏。

「那個狗日的,再說老子壞話?」

「知節,俺也覺得,有人在他娘的詛咒老子……」

尉遲恭掏出千里眼,舉目遠眺而去。

嘿。

一隻小分隊,出現在尉遲恭的鏡頭裡。

「處亮哥,那個狗日的還有千里眼呢,會不會是從長安城來的?」

「不可能,陛下現在還不知道這事呢,最多也就是駐守天門關的那幫老滑頭,故意來這麼遲。」

尉遲寶琪深以為然的點點頭,繼續仔細看去。

「處亮哥,那個拿千里眼的好像是俺爹,你爹現在也開始往咱們這兒看呢……」

「啥玩意……」

程處亮,立即也掏出了自己的千里眼。

嘿。

罵了半天,竟然罵的是自己人。

「爹……」

「爹……」

程處亮和尉遲寶琪,使勁揮舞著雙手。

「老程,好像有人喊你爹……」

程咬金:「……」

當爹誰不喜歡。

「嘿,尉遲大傻,好像真是處亮和寶琪他們。」

「策馬過去看看,前方到底是何人?」

程咬金一聲令下,親兵拍馬而出。

因為西域之地,太過空曠,雖然看上去距離不遠,可是真正跑起來,就知道實在是不近。

一刻鐘以後,親兵方才看清楚,是兩位大將軍的公子哥。

確認無疑過後,親兵告別程處亮和尉遲寶琪等人,返回復命去了。

程處亮和尉遲寶琪,沒想到,被他倆罵了這麼久的狗日的。

竟然是他們的老爹率大軍前來。

二人尷尬的互視一眼,繼而哈哈大笑起來。

「大將軍,前方乃是程公子和尉遲公子一行,馬車上還有傷者……」

「啥玩意……處默和寶琳沒上戰場,當起了後勤兵?」

程咬金和尉遲恭,瞬間眼睛瞪的熘圓。

這倆狗日的,給老子丟人啊。

等會絕對往死里揍一頓,再說!

「大將軍,是二公子程處亮和尉遲寶琪,二位公子均身著士兵服飾,想來也是從戰場上剛剛回來的。」

程咬金和尉遲恭不澹定了,就連秦叔寶和蘇定方也來了精神。

處亮和寶琪,竟然也上戰場了。

看來形勢不容樂觀啊。

「駕,駕……」

四位大將軍,一拍馬背,齊齊直奔前方而去。

「爹…」

「爹…」

儘管處亮和尉遲寶琪,沒少被他們的親爹胖揍過。

可是,上了戰場才明白一個道理。

當初胖揍他們,都是為了他們好。

若不是因為揍的皮都結實了,這次他倆保不齊也得受傷。

再說了,已經四年多未挨揍了。

倆小子早就皮癢了。

看著策馬奔騰,迎接過來的倆小子。

程咬金和尉遲恭,齊齊翻身下馬。

好傢夥,四年不見。

狗日的,長得都跟大人一樣了。

「爹,您們來了真是太好了……」

程處亮和尉遲寶琪,翻身下馬,跪倒在各自父親面前,喜極而泣。

「好孩子,快點起來敘話。」

「老子問你們,大皇子無恙吧?」

這是一路之上,程咬金等人最為關心的問題。

「爹,院長一切都好,用不了多久,凱旋大軍就會回來了……」

程處亮和尉遲寶琪的話,讓四位大將軍,全部眼睛瞪的熘圓。

「這麼說來……莫非吐谷渾一戰,你們勝了?」

程咬金,尉遲恭,秦叔寶和蘇定方,幾乎是同時開口詢問道。

四位將軍的臉上,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他們一路日夜兼程,誰能想到戰爭已經結束。

吃屁都沒能吃到熱乎的!

「勝了,大勝啊……」

「我軍五千精兵,未曾犧牲一人,吐谷渾王的狗頭,都被俺們幾個砍下來了……」

「是哪幾個?」

程咬金和尉遲恭,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這他娘的,可是天大的軍功啊。

二人很難想像,陛下會如何賞賜這次的參戰將士。

「爹,您那麼激動幹嘛?放鬆點,再放鬆點……」

「俺和寶琪,書玉,令武還有德獎,跟隨王玄策和席君買,化身為吐谷渾士兵的模樣,混進王宮,開始一路尋找吐谷渾王的宮殿。」

「正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當我們發現吐谷渾王的宮殿時,我們一行也被禁衛軍識破。」

「於是乎,我們就跟他們的禁衛軍廝殺在一起,結果,我們就跟切西瓜似的,一路切進了王宮裡面……」

「王玄策和席君買,手疾眼快,二人揮刀將欲要倉皇逃跑的吐谷渾王,直接砍的稀爛……」

程咬金,尉遲恭,秦叔寶和蘇定方四人,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這他娘的不得了啊!

一幫熊孩子,竟然幹掉了一個實力雄厚的吐谷渾王國。

而且竟然沒有一位將士,為此戰而付出性命,這是他娘的以少勝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經典之戰啊!

「馬車上的傷者何人?」

「爹,是令武和書玉,他倆一個斷了胳膊,一個傷了腿,不過問題不大,休養一些時日,就應該無恙了。」

程咬金聞言點點頭,大聲說道。

「傳信兵……立即將剛剛處亮和寶琪所言記錄下來。」

「快馬加鞭,前往長安城給陛下報喜。」

「對了,一路上要不斷高呼,李都督率領五千精兵,踏破吐谷渾,唐軍大勝……」

傳信兵領命而去。

「臭小子,真有你們的,你們先返回輪台城吧,為父帶領大軍,去迎接凱旋大軍,順便收拾收拾戰場……」

程咬金,尉遲恭,秦叔寶和蘇定方,檢查過柴令武和魏叔玉的傷勢後,也徹底放下心來。

………

傳信兵一路高呼,李都督率領五千精兵,大破吐谷渾的消息。

所有聞言此消息的,各地百姓全部都驚呆了。

各地官員,更是一個個震驚的目瞪口呆。

他們都知道這位新任的西域大都督,是多麼年輕的一位官員,也知道這些年,此人給大唐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

如今再次立下不世軍功。

實在是令人膛目結舌。

……

金光門外,一匹駿馬奔馳而來。

「喜報,喜報……」

「李都督率領五千精兵,大破吐谷渾,吐谷渾王已被斬首,我軍大獲全勝,無將士傷亡……」

呼!

呼!

呼!

西市場此時剛剛開市,正是百姓們湧入的時候。

聞聽李都督率五千精兵,大破吐谷渾。

所有人都齊聲高呼起來。

如今百姓們早已知道,西域大都督李都督,便是帶給百姓諸多福祉的藍田侯。

「陛下,陛下,陛下!」

「陛下,陛下,陛下!」

傳信兵策馬揚鞭,直奔皇宮而去。

顯德殿里,西市場的高呼,自然驚動了李世民和文武百官們。

李世民起身便往顯德殿外走去。

算算時間,西域的消息應該沒有這麼快。

不過依照程咬金和尉遲恭的急性子,也許大軍一直在日夜兼程,很少有休整時間。

若是如此,應該是喜報傳來了。

李世民起身往顯德殿外走去,文武百官自然也都緊隨其後。

此時,整個長安城,都徹底沸騰了起來。

東西市場,遙相呼應。

一百零八坊的吶喊聲,讓李世民想起了征東大軍和征西大軍,喜報傳來時的情形。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

清脆的馬蹄聲,敲打在皇宮青石板的道路上,越走越近,越來越近。

「報……」

傳信兵一個報字出口,抬頭便看到了陛下率領文武百官,齊聚顯德殿外。

傳信

兵翻身下馬。

「陛下,李都督率領五千精兵,大破吐谷渾,吐谷渾王已被斬首,我軍五千將士,無一人丟掉性命……」

呼!

呼!

所有人都激動的大口喘氣,就連李世民也以為自己在做夢。

李世民文治武功,絕對是在歷屆帝王裡面,屈指可數之人。

即便是他李世民親自上陣,也不敢保證,所有將士的性命無憂。

更何況,有些戰鬥,本就是靠人頭堆積起來的勝利。

菜雞互啄,全靠人多。

「可有詳細的軍功報來?」

李世民激動的開口詢問道。

「回陛下的話,大軍剛剛深入西域之地,便遇到了程處亮和尉遲寶琪以及李德獎一行……」

「哦,莫非他們也上了戰場?」

李世民身後,第一屆狀元學院的學生,此時也都面露激動之色。

曾經同窗好友,如今終於有了消息。

「回陛下的話,李都督原本沒有打算讓他們上戰場,他們幾人是私自換上士兵服飾,混在大軍隊伍之中的,目的是,暗中保護李都督……」

李世民聞言,非常欣慰的點點頭。

根兒用自己的真誠,換來了這些孩子們的真心啊!

「那他們幾人,可是被李都督發現以後,趕了回來?」

「回陛下的話,並不是被李都督趕回來的,因為在吐谷渾王宮的混戰中,柴令武和魏叔玉,身負刀傷,他們幾人奉李都督之命,護送柴令武和魏叔玉等人返回輪台城。」

柴紹和魏徵,心裡咯噔一下。

畢竟受傷的可是他們的兒子啊,他們既為兒子的英勇而高興,也為兒子的傷勢而擔憂。

「哦,令武和書玉傷勢如何?」

李世民也頗為關切的開口詢問道。

「回陛下的話,兩位公子並無大礙,二人還笑言,這次殺的痛快,傷口離心臟還遠著呢……」

李世民聞言,眼睛瞬間泛紅。

「姐姐,皇姐,您聽到了嗎?您看到了嗎?」

「您的孩子,令武,如今也和您當年一樣,再為大唐浴血奮戰……」

「姐姐,您在九泉之下,也可心安亦……」

李世民的眼淚奪眶而出,此情此景,百官們無不暗然落淚。

柴紹更是忍不住淚流滿面,輕聲抽泣起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