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和席君買,將如何用信鴿傳遞消息的細節,按照秦王所述,仔細的給魏徵講述了一番。

其實也沒啥難度,不過是將重要的消息,綁在信鴿的腿上即可。

還要注意下,放飛信鴿的時間,以免信鴿被他人射殺,使得消息泄露。

為了萬無一失,信鴿所傳遞消息,內容儘量簡練,而且放棄正常書信往來的稱謂。

「魏中丞,這是殿下和秦王妃讓末將捎來的書信。」

「我們二人,還要去皇宮給陛下和皇后娘娘報喜,為了不被百騎司盯上,離開皇宮後,我們二人便要離開長安城了。」

「有緊急事情,飛鴿傳書即可!」

魏徵親自將王玄策和席君買送出府外。

果然,二人的到來,並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王玄策和席君買,策馬直奔皇城而去。

朱雀門外,禁衛軍攔住了王玄策和席君買。

雖然二人都是將軍,可是禁衛軍並不認識他們。

「吾乃,秦王殿下學生,正五品定遠將軍,王玄策,這位是吾的師弟席君買,同為正五品定遠將軍!」

禁衛軍聞言,立即為其放行。

畢竟皇宮還有禁衛軍守護,他們可不想得罪如日中天的秦王殿下屬下。

王玄策和席君買,一路直達皇宮門口。

二人報上自己的名號,稱受秦王殿下派遣,來跟陛下和皇后娘娘送喜報的。

皇宮裡的禁衛軍,比皇城禁衛要仔細和謹慎的多。

他們從未曾見過王玄策和席君買,自然不敢輕易放行。

「二位將軍稍等,容我們稟報杜統領!」

他們只是一屆小兵,拿不定主意的時候,請示領導是最為穩妥的辦法。

杜君卓聞言,也有點放心,雖然秦王殿下不可能隨便派人進宮,萬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王玄策和席君買的名字,杜君卓好像有所耳聞,可是實在想不起來,到底從哪裡聽過了。

更何況此時距離宵禁時間,已經不足一刻鐘的時間,這個時候進宮,很是讓人生疑。

杜君卓大踏步的往立政殿而去。

今日太子殿下凱旋歸來,陛下慶功宴上豪飲美酒,最後不勝酒力,在立政殿休息了。

做為禁衛軍大統領,陛下的行蹤,杜君卓還是非常清楚的。

杜君卓大步走到立政殿門口,恰巧百騎司統領李君羨就在立政殿門侯著。

聽了杜君卓的來意,李君羨趕緊讓杜君卓,放王玄策和席君買二人入宮。

別人不知道他倆,李君羨可是門清的很。

八年前,他們二人同日被秦王殿下收為弟子。

為此,陛下還專門命李君羨徹查二人底細,為此可苦了百騎司的暗探們,王玄策家在洛陽,席君買老家隴右。

千里調查過後,證明二人都是身世清白之人,不過也都是苦命的孩子。

從此李世民算是徹底放下心來。

後來王玄策和席君買,跟隨秦王殿下左右,立下赫赫戰功,更是在吐谷渾一戰中,砍下吐谷渾王的頭顱,讓李世民都大加讚賞。

「皇后娘娘,秦王殿下的弟子,王玄策和席君買二人來了。」

此時李世民還在床榻上酣睡,李君羨只能先啟奏長孫皇后。

沒曾想李君羨話音落地,李世民竟然從床榻上,勐地坐了起來。

「誰?誰在言朕的秦王?」

長孫皇后,微笑著走到床榻前,開口說道。

「二郎,李統領剛剛說,秦王派他的兩位弟子,王玄策和席君買來送喜報來了,被皇宮的禁衛軍擋在了宮外……」

「快,快,快讓二人進來……」

李世民起身穿好木屐,長孫皇后趕緊為其整理衣襟,戴好冠冕。

殿外響起急促的腳步聲,王玄策和席君買二人,大步而來。

「末將,參見陛下,參見皇后娘娘!」

「二位將軍免禮,朕和皇后在輪台城的時候,日日都能見到二位將軍,返回長安城的時候,二位將軍也是一路護送。時間過的真快啊,一轉眼又是一年過去了……」

許是愛屋及烏的原因,李世民看到王玄策和席君買二人,心情非常好,就連話也多了起來。

「陛下,皇后娘娘。秦王妃誕下一子,殿下為其取名為長安……」

「哦……」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聞言,都歡喜的站起身來。

「李長安……好名字,好名字啊,這孩子還是心繫長安城啊,所以才為嫡長子取名為長安……」

「二位將軍,朕的皇孫健康否?」

「回陛下的話,小王子非常健康,模樣像極了秦王殿下。」

「這是殿下讓末將捎來的書信,請陛下和皇后娘娘過目。」

「好,很好……」

李世民接過書信,並未著急拆開來看。

而是繼續詢問輪台城的事務,好不容易逮住倆從輪台城而來的將軍,李世民必須好好詢問一番。

得知,長樂,豫章,蘭陵和清河公主,四位公主盡數有了喜孕。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臉上表情那叫一個精彩啊,他倆還真想再去輪台城一趟,好好看看皇孫和外孫去。

得知令武和武曌成婚,李世民也非常滿意的點點頭。

「陛下,皇后娘娘。末將告退!」

聽到冬冬冬冬的暮鼓聲傳來,王玄策和席君買知道,這是馬上就要宵禁了。

「好,一路二位將軍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陛下,末將連夜返回輪台城,就不在長安城休息了。」

「哦……」

李世民沒想到,他倆竟然這麼著急返回。

本想著,明日裡再傳詔二人,好生詢問一番呢!

「二位將軍稍等片刻,朕給秦王手書一封!」

李世民開始提筆寫信,長孫皇后則趕緊去為皇孫,準備禮物去了。

因為幾位公主,也都有了身孕,所以長孫皇后不能只準備一份啊!

雖然只有長樂公主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可是其她幾位公主,平日裡也喊自己母后,身為後宮之主,長孫皇后必須在這種場面事上,做到一碗水端平。

更何況眼下幾位公主,都遠在西域的輪台城。

等李世民一封書信寫完,長孫皇后給皇孫,和即將問世的外孫的禮物也備好了。

李世民看過之後,非常滿意的點點頭。

王玄策和席君買,帶上書信和禮物告退而去。

半個時辰後,李君羨出現在李世民面前。

「陛下,王玄策和席君買,已經離開長安城了。」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

莫非根兒,真的只是派王玄策和席君買,千里迢迢,只為報喜?

「君羨,東宮安排的人,可安排好了?」

「回陛下的話,已經安排好了。」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開口說道。

「去把安插在出征隊伍中的暗探,傳到御書房來,朕要好好問問此戰的真實情況。」

李世民話音落地,徑直往御書房走去。

一刻鐘後,兩位百騎司暗探,出現在御書房門口。

「都進來吧,給朕好好說說此戰的真實經過……」

兩位隨隊出征的百騎司暗探,事無巨細,將所有親眼所見的戰況,逐一仔細道來。

「三個月沒拿下遼東?」

「陣亡將士,僅遼東一戰就高達四萬餘人?」

李世民面色鐵青,此時此刻,他殺人的心都有。

長孫無忌這個混帳東西,如此大的陣亡數字,竟然敢隱瞞不報。

好在聽聞,張亮將軍建議,因為糧草不足,欲要撤軍,待糧草補充充足,開春以後再攻打遼東的提議,被太子否決。

而後太子身先士卒,帶領眾將士率先往遼東城攻去。

雖然傷亡很大,但是終究是還是拿下了遼東。

往後的戰事便明顯輕鬆了許多,也再也沒有大量將士陣亡的現象發生。

鴨綠江一戰,更是在無一傷亡的情況下,盡殲五萬高句麗大軍。

李世民的臉色逐漸緩和了許多。

帶兵多年,李世民自然知道,戰場之上,刀劍無眼,箭羽更是漫天飛舞。

誰也不敢保證,能活著回來。

即便是他李世民親自御駕親征,也不一定陣亡將士的數目比現在少。

畢竟隋朝四次征討高句麗的例子,宛如就在昨日一般。

李世民生氣的是,有這麼多陣亡將士,竟然隱瞞不報。

或許是秦王派人送三千陣亡將士回家的舉動,讓長孫無忌等人,感覺壓力山大吧!

若是他們也向秦王學習,派人送五萬陣亡將士回家的話,那?確實是個非常大的負擔。

「陛下,順利拿下平壤城以後,高句麗王混在百姓們之中,也被擒獲。太子殿下意欲就此返回長安城。」

「張亮將軍建議繼續南下,一舉拿下百濟國……」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心裡瞬間明白了,原來拿下百濟國,並不是承乾的意思,而是張亮將軍建議的。

「陛下,百濟國面對大唐鐵騎,根本毫無招架之力,此戰大勝以後,新羅國王親自迎接太子殿下,並且……」

看到百騎司暗探吞吞吐吐的模樣。

李世民開口追問道。

「並且如何?身為朕的百騎司暗探,吞吞吐吐成何體統?」

「回陛下的話,新羅國王將自己的公主盡數獻上……」

「太子殿下,在新羅國停留了一月之久……」

李世民聞言,雖然略有生氣,但是也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畢竟自己的年輕的時候,也有這個喜好。

正所謂,老子英雄兒好漢,承乾留戀溫柔鄉,屬實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之事。

「陛下此次出征,侯君集將軍收斂了大量錢財,金銀珠寶不計其數,太子殿下對此視若無睹……」

李世民聞言臉色多少有些難看,趁著戰事,大發橫財,一直為李世民所不恥。

侯君集膽敢如此明目張胆的大肆斂財,若是沒有太子的允許,李世民是萬萬不敢相信的。

「張亮將軍,可有此行徑?」

「回陛下的話,未曾發現張亮將軍,有此行徑,所有繳獲物資和錢財,張亮將軍盡數讓人記錄下來,和太子殿下匯合後,統一交由太子殿下保管……」

李世民聞言點點頭,示意二人,繼續將此次戰事詳細道來。

當兩位百騎司暗探離開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

李世民起身打個哈欠,尋思著是去立政殿,還是去蓬來閣就寢的時候。

李君羨竟然快步而來。

「陛下,屬下剛剛得到確切消息,太子殿下他……」

「他怎麼了?」

李世民瞬間感到了不妙,能讓李君羨欲言又止的,肯定不是好事。

而且還可能是一件,極其讓皇室蒙羞的事情。

果然,李君羨接下來的話,讓李世民差點直接暈倒過去。

「造孽啊,造孽……」

「朕,怎麼就生出這樣一個逆子……」

李世民面前的御桉上,所有的奏摺,被他一怒之下,狠狠的都摔在地上。

就連琉璃杯,也未能倖免,哐當一聲,摔的稀碎。

「君羨,立即將那位叫做稱心的抓捕起來,朕再也不想聽到此人的名字……」

「來人,宣朕旨意,太子失德,禁足百日……」

內侍總管李德祿,當場就嚇壞了。

「陛下,您今日可是剛剛言稱,明日起讓太子殿下和您一起處理朝政的。」

「滾……」

「按照朕的旨意,傳遍整座皇宮……」

李德祿不得不麻熘的傳旨去了。

李君羨則在李德祿趕到東宮之前,派人逮捕了稱心。

李世民真是氣不打一出來。

狗日的,放著前面的大道不好好走,偏要行那後花園。

這特喵的,總不能也是跟老子學的吧?

老子可沒有那個癖好!

歷史上的長孫皇后,此時已經因為氣疾發作而病逝,所以她並未知道,李承乾還有這麼一個愛好。

當李世民怒氣沖沖的踏足立政殿,將承乾的德行告知長孫皇后以後。

長孫皇后兩眼一黑,差點暈倒過去。

渾身顫抖的長孫皇后,氣的面頰煞白。

李承乾見稱心被百騎司暗探帶走,知道事情敗露。

救人心切的他,竟然快步趕來立政殿,希望母后能出面保住稱心性命。

「啪……」

長孫皇后,第一次狠狠給了李承乾一記耳光。

打完以後,長孫皇后掩面而泣起來。

「承乾啊,你太讓父皇和母后失望了……」

「回去吧,別說母后救不了他,即便母后救的了,也不會去做……」

「孩子,有過錯的是你,希望那孩子的死,能喚醒你……」

「你是大唐的儲君,如此德行,如何成為明君?如此德行,如何讓父皇和母后放心的,將大唐交給你來打理?」

長孫皇后淚如雨下,讓李世民也非常心疼。

若不是長孫皇后如此傷心難過,李世民保准先給李承乾一大腳。

長孫皇后說的沒錯,有過錯的是承乾,而要被自己的處死的男子,也是一位受害者。

可是,李世民明知如此,也不能再讓他出現在這世上了。

家醜不可外揚!

讓整個皇室蒙羞的事情,李世民更加不會外揚。

「二郎,臣妾求你一件事情,這麼多年來,臣妾從未求過二郎……」

「觀音婢,你放心,朕,不會廢掉承乾的太子之位的……」

「只是,禁足他百日,讓他好好反思反思。」

李世民自然以為,長孫皇后是在為承乾的太子之位擔心。

殊不知,長孫皇后聞言,竟然開口說道。

「二郎,臣妾並不是為承乾求情。」

「臣妾求二郎,放過那孩子一命,畢竟有錯的是咱們的孩子,臣妾不想以後看到承乾,就想起那位無辜喪命的孩子……」

豆大的眼淚,從長孫皇后臉頰滑落下來。

李世民即便是再鐵石心腸,面對長孫皇后的眼淚,李世民也是方寸大亂。

更何況,長孫皇后所言,確實屬實。

錯在承乾,卻要讓那少年丟掉性命。

「觀音婢,可是,若是留他在長安城,萬一被承乾得知,再……」

「二郎,可以送他去西域,王玄策和席君買,想必還未走遠,現在派人追趕肯定還來得及……」

「讓承乾知道他已經不在人世即可……」

長孫皇后握緊李世民的手,滿眼儘是祈求之色。

「好……朕,答應你……」

「來人,刀下留人,傳李君羨覲見!」

李世民的口諭若是再晚一點點,世上再無稱心此人了。

李君羨得到李世民口諭,翻身上馬,直追王玄策和席君買而去。

後面兩位百騎司暗探,則帶領稱心,策馬尾隨其後。

天亮前,李君羨終於追上王玄策和席君買。

三人等了足足半個多時辰,方才等到稱心。

「二位將軍,此人乃是宮中容不下之人,陛下和皇后娘娘又不忍要其性命,煩請帶去西域,任秦王殿下安置吧!」

李君羨交代一番後,翻身上馬,返回長安城而去。

李君羨一番模稜兩可的交代,讓王玄策和席君買有點懵圈。

眼前的男子,他娘的長得也太不像個男人了,比大多數女子都要漂亮許多。

聖命難違,二人只好帶上此人上路。

唯恐此人是前去輪台城刺探秘密的,一路上王玄策和席君買,甚少開口說話。

……

太極宮,顯德殿里。

文武百官早已恭候多時!

一身黃色龍袍的李世民大踏步而來。

群臣紛紛施禮叩拜,心裡則疑惑不解。

怎麼只有陛下一人前來?

昨日凱旋歸來的太子殿下呢?

「眾卿,太子昨日經過太醫署檢查一番,發現此戰過後,身體有多處傷患之處,沒有百日時間,怕是很難下床了……」

李世民話音落地,長孫無忌面色大變,侯君集和張亮等隨隊出征將軍,也是紛紛疑惑不解。

多處傷患?

怎麼可能呢?

太子殿下在新羅國,可是和人家的公主,玩的飛起!

若是多處傷患,怎麼可能每日裡,日上三竿呢?

不過,既然陛下說了,太子身上有多處傷患,那也許在他們不得而知的部位呢!

李世民自然看到了群臣的疑惑和不解,不過,他肯定不會將事實說出來的。

這樣的事情一旦讓群臣皆知,大白於天下的話。

李承乾這太子之位,算是徹底廢了。

別人不說,魏徵絕對第一個出來彈劾。

別看魏徵曾經擔任過太子冼馬,當太子真正犯有大錯的時候,絕對毫不猶豫的站出來,進行指責。

更何況,魏徵眼下是秦王的岳父,李世民才不信,魏徵心裡沒有其它想法。

承乾剛剛大勝歸來,若是現在就廢掉其太子之位的話,對他的打擊實在是有點太大了。

「玄齡,克明,玄成,藥師還有霍國公留下,其他人退朝吧……」

眼看朝政處理完畢,李世民開口說道。

群臣紛紛施禮告退。

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靖和柴紹則跟隨李世民往御書房而去。

長孫無忌見機行事,直奔東宮而去,太子受傷一事,長孫無忌必須要弄清楚。

即便是被李世民發現也正所謂的,畢竟是舅舅關心自己的親外甥,也是人之常情之事。

御書房裡,李世民立即換了一副面孔。

「姐夫,眾親家,隨便坐!」

眾人看陛下龍顏大悅的模樣,便知道,接下來肯定有好消息,雖然魏徵已經提前得知,不過魏徵裝的比誰都像。

「陛下,莫非有大喜之事?」

聽了魏徵的話,李世民龍顏大悅的哈哈大笑起來。

「喜事,大喜事啊,確實是大喜事,若不是太子受傷,今日在顯德殿,朕就要將喜訊昭告天下了……」

「玄成,實不相瞞,你現在已經當上外公了,秦王妃誕下一個大胖小子……」

「哦……陛下此言當真……」

魏徵聞言,表情那叫一個精彩。

「親家,確實是真的,昨晚王玄策和席君買前來報喜,並且送來喜報一封。」

「恭喜陛下,賀喜殿下!」

眾人齊齊施禮道賀。

「姐夫,令武也已經大婚了,令武的婚禮是太上皇和秦王為其主持的,新娘子乃是武士彠的女兒,秦王的首席大弟子!」

「用不了多久,姐夫也是要當爺爺的人了,姐姐在天之靈,也應該很欣慰吧……」

李世民的話,讓柴紹聞言,也是滿臉儘是激動和喜悅之色。

沒想到令武竟然娶了秦王殿下的大弟子,武士彠的女兒。

這也算是門當戶對的一對良緣佳配。

「恭喜霍國公,賀喜霍國公。」

房相杜相等人,自然也是一起微笑著道賀。

「諸位親家,你們呀,馬上也要當爺爺了……」

「朕的長樂,豫章,蘭陵和清河公主,盡數都已有了身孕,現在她們的孩子,說不定已經出世了……」

「這……」

李世民話音落地,御書房,一片喜氣洋洋之色。

「玄齡,朕已經手書了一封,待長樂誕下的子嗣滿月以後,讓遺愛陪她返回長安城。」

「朕的嫡長公主,一直久居輪台城,難免惹人非議,以後遺愛也留在長安城任職吧……」

「臣,多謝陛下聖恩!」

房玄齡即便不願意,房遺愛現在返回長安城,可是,既然陛下有了安排,也只能讓遺愛先回來了。

且說,長孫無忌來到東宮。

東宮六衛率,長孫無忌可是全部都熟識的,畢竟這裡他經常會來,而且東宮六衛率,全部是太子殿下的親信擔任。

可是,今日東宮門口的人,長孫無忌竟然感到非常面生。

長孫無忌徑直往門口走去,不等長孫無忌開口。

守衛率先發話了。

「長孫尚書,請回吧!」

「沒有陛下的口諭,任何人不得探視太子殿下!」

長孫無忌聞言,瞬間感到一絲絲不妙。

即便是太子受傷,也應該會讓人探視啊!

看這情況,絕對不是受傷這麼簡單。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籤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