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1章大方一點

對於這件事情,很多人都是想笑,又不好意思笑。

付拾一很想鼓勵大家:沒事,大家應該大方一點,勇敢的笑出來!

馮全笑了笑,在鞋底子上磕了磕自己的煙鍋:「所以我也犯不著跟個孩子過不去。橫豎壞了東西有人賠錢。而且再掉哪個地方,送回去肯定還有賞。」

付拾一:……我去。大爺您這心態可以啊!但凡那個熊孩子再來幾回,您這怕就是要發家致富了啊!

周大井顯然也被這話噎的不輕,可又沒法反駁:當初他們也懷疑過,馮全就是故意的,但是自家孩子有錯在先,又是他自己掉進去的,人家把人給送回來就不錯了。還能怎麼辦?

所以,馮全這個嫌疑,算是擺脫了。

李長博重歸正傳:「那您那幾天,有沒有看見有人上山去砍樹藤?」

馮全仔細回想過了,這會兒就點點頭:「看是看見了。」

他這麼一說,眾人頓時來了精神,炯炯有神的看著他,等著下文。

可馮全下一句就說:「就看見一個背影——也沒打個照臉。我覺得不對的是,我喊他,他卻沒回我。而且一大早上山,山上霧還沒散盡呢。」

付拾一摩挲下巴:這不是成了鬼鬼祟祟了嗎?要說這裡頭沒點貓膩,誰信?

馮收也是有些激動:「那你認出來人沒有?」

馮全遲疑的看了一眼陸流兒,但是很快又挪開了目光。

雖然他什麼都沒說,但是他這個表情,顯然已經是什麼都說了。

氣氛一度有點尷尬。

不少人開始偷看陸流兒。

周大井想說話,但是明顯忌憚李長博,嘴巴都憤怒的張開了,又恨恨的閉上了。

那樣子,付拾一都替他憋得慌。

陸流兒顯然有點慌了,他抬起雙手,侷促的擺著,可愣是一個字也辯解不出來。

「柴房炮仗響的時候,陸流兒離得最近。如今,樹藤這個,也是陸流兒最可疑。論殺人動機,同樣陸流兒也很大——」李長博徐徐說完這些,盯住了陸流兒,和煦問他:「陸流兒,你可有什麼想說的?」

陸流兒面上都漲紅了,可對上李長博的眼光,最終也只憋出三個字來:「我沒有。」

多餘的解釋,那是一點也沒了。

倒是其他人替他著急,譬如馮雨就忍不住的說了句:「你倒是說話啊!你這種老實人要都敢殺人,這天底下怕是人人都是殺人犯了!你那腦子能想出這麼絕妙的計劃,那你至於這麼窮?」

付拾一:……這話到底是夸,還是貶?聽你這話,像是替陸流兒說話,可越聽怎麼越不對勁呢?

長安縣衙門其他人,同樣也是一臉無言。

馮收呵斥了自己大侄子一句:「馮雨!」

馮雨終於意識到自己這話可能有點不大對,撓了撓頭,於是又補上一句:「這個事情,我不信是你做的。」

也有其他村民跟著說出了這話。

馮收也忍不住的跟李長博說道:「馮收是我看著長大的,他什麼品行,我是最清楚不過的。他命苦,小時候遇到饑荒,一路逃到了這裡,好不容易活了命,這些年真是勤勤懇懇的,人也是個老實人,心腸好,就是人木了點。」

「他哪裡能坐出這樣的事情?」馮收嘆氣,看一眼陸流兒:「青兒死時候,我要去拚命,還是我勸了他。佃戶本來就是靠著人家的地活命,他這麼一去,以後孩子怎麼辦?婆娘怎麼辦?青兒的命是命,可婆娘孩子的命,也是命啊。」

「到了這個境地,就只能認命。」馮收再嘆一聲,面上感慨萬千。

此時再看陸流兒,他的眼眶已經是通紅一片,滿是風霜苦累的臉上,透出一股濃濃的悲苦來。

最後,他一屁股蹲下去,抬手把臉捂住,最開始只看見他肩膀聳動,最後,就能聽見極力壓制的哭聲,最後,就成了壓抑到極點的抽泣。

他的手黝黑又粗糙,指甲蓋里也是黑泥。

可流出來的眼淚,卻是清澈的。

像小溪,潺潺的流淌出來,宣洩著心裡的苦悶。

在場的人,看見這一幕,都是不忍心。

看著他這個樣子,甚至有人不人心的轉過頭去。

馮雨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勸了一句:「你也別想那麼多,事情都過去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什麼苦,什麼罪,我受著不行嗎?」陸流兒開了口,與其說是說話,但更像是受傷之後的憤怒嘶吼。

他抬起頭來,死死的盯著周大井,問他:「你家孩子是孩子,我家孩子就不是孩子了?」

「青兒死那天,問我,是不是他不該生氣。該像其他人一樣,悄悄回家。」

陸流兒哭得幾乎無法吸氣:「我真不知道該咋回!」

這話其實真的有點戳人心窩子。

付拾一嘆一口氣:換成我,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窮,好像成了最大的原罪。窮人不配有自尊,窮人不配有開心,窮人也不配講公平。可這一切,明明是不對的。

陸流兒卻好似有了執拗,他看住李長博,問他:「李縣令,您是縣令,您肯定啥都懂,您告訴我,我該咋回?」

李長博輕嘆一聲:「《孫子·軍爭》曰,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眾人一臉茫然。

付拾一悄悄提醒:「說大白話。」

她堅決不會承認,自己沒聽懂!

李長博應一聲,徐徐道:「兩軍爭鬥,善用兵的那一方,就要懂得避讓對方的鋒芒,等對方懈怠時,再進行攻擊。為人其實也如此,針尖對麥芒,並非是好事。權宜之計,當避讓其鋒芒。尤其是在自身不夠強大時。」

「王家勢大,而陸家勢微,當暫避其鋒,暗自努力,待自身強橫,又何懼他鋒芒?」

誰也沒想到,李長博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就連付拾一都有點兒刮目相看:以李縣令的資質經歷,好像是從未有過退縮之舉,本以為他該是無比驕傲之人,也不會勸人低頭。可沒想到,居然這樣說?

不過,這其實才是正道。

李長博輕嘆:「窮困不是錯,遇到不公也不怪弱者,可既然遇到,與其怨恨憤怒,不如悄悄發奮追趕。」

付拾一有點想鼓掌。

??付小刀:來,乾了李縣令這一碗雞湯~

?下一更,七點鐘哦~

?

????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