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昨天的章節名又弄錯了,原諒我吧。』

————以下正文————

待等到七月份的時候,事關『成皋合狩』之事的消息總算是真正傳出來了,不過朝廷對外公布的消息,是魏天子要再次舉行狩獵,並隱瞞了狩獵的真正地點,以及在秋狩期間準備與陰戎接觸交涉的事實。

比如趙弘潤的皇姐玉瓏公主,以及他的弟弟趙弘宣,許多人都只以為這只是一次像往年一樣的狩獵娛樂,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知道,這次秋狩背後的真正意圖。

正因為對外公布的消息是皇家狩獵,因此,有很多人對此報以高度的熱情。

比如趙弘潤的弟弟趙弘宣,這小子大清早就興致勃勃地從宮裡溜出來,跑到趙弘潤的肅王府將尚且還在睡覺的他從床榻上給拽了起來。

「哥,咱們在這次狩獵中比試一下如何?」

「比試什麼?」還未睡醒的趙弘潤一臉的莫名其妙。

直到趙弘宣興致勃勃地對趙弘潤解釋了一番,趙弘潤這才恍然,原來他弟弟趙弘宣竟然也在這次秋狩的大名單內。

說實話,這挺不可思議的,畢竟趙弘潤的弟弟趙弘宣尚且是未出閣辟府的皇子,屬於還未被允許擁有「家業」的「未成年人」,按理來說,是不會被允許參與狩獵的才對。

畢竟是秋季狩獵,這個時節正是野獸們瘋狂斂食、養膘過冬的季節,野獸的出現率最高,存在著一定的危險,因此,像趙弘宣這種未成年的皇子,一般是不被允許參與的。

比如去年的趙弘潤,哦,不對,去年的這個時候,趙弘潤正率領浚水營士卒與楚暘城君熊拓的大軍作戰。而魏國也取消了當年的狩獵活動,應該再往前推,比如十三歲時候的趙弘潤,十二歲時候的趙弘潤。

不誇張地說。趙弘潤長這麼大,只遠遠地看過狩獵的隊伍,從未親身經歷過。

「比試什麼?當然是比試誰狩獵的獵物更多咯!」

趙弘宣扁著嘴不滿地說道,但是轉念又變得開心起來。

望著他滿心喜悅的模樣,趙弘潤實在不想打擊他:即便父皇允許你參加秋狩。多半也不會允許你帶著你的宗衛們單獨去狩獵的。

果不其然,到了七月五日正式狩獵的那一日,前兩日還終日興致勃勃的趙弘宣,耷拉著腦袋坐在他父皇魏天子的龍輦上,用羨慕的目光望著他那那些位有資格單獨與各自宗衛們一起狩獵的兄長們,其中就包括他的哥哥趙弘潤。

『哇喔,好強的怨氣……』

期間,趙弘潤偷偷瞄了一眼他的弟弟,只感覺他那位不知在低聲碎碎念什麼的弟弟,怎麼看都像是曾經被排除在狩獵大名單外的他自己。

『因為是兄弟。所以像麼?』

趙弘潤摸了摸下巴,可能是因為心態的改變,他感覺他弟弟趙弘宣,或者說是曾經的他,感覺著實有些好笑。

唔,挺孩子氣的。

狩獵的隊伍,在大梁城的西郊集合,隨後緩緩朝著中牟方向進發。

不得不說這個隊伍著實龐大,滿滿當當竟然有幾千號人。

『哪來這麼多人?』

趙弘潤驚訝地打量著自己所處的隊伍。

畢竟他以往以為,所謂的秋狩頂多就是他父皇帶著東宮、雍王等幾個他趙弘潤的兄長。充其量再加幾位朝中的要臣,僅此而已。

可事實證明,這支隊伍的規模,遠遠超乎他的想像。

這不。刨除了他父皇與東宮太子弘禮、雍王弘譽、襄王弘璟、肅王弘潤以及皇七子弘殷、皇九子弘宣這幾位熟面孔外,就連他趙弘潤的二伯、宗府的宗正趙元儼,亦帶著三個兒子策馬在隊伍當中,他那幾個兒子中,就有曾經兩度將趙弘潤帶到宗府的堂兄趙弘旻。

「肅王殿下。」

一聲輕喚,讓趙弘潤下意識地回過頭去。他驚訝的發現,與他打招呼的竟然是垂拱殿的中書令藺玉陽與中書左臣虞子啟。

「兩位亦一同前往?」趙弘潤一臉驚訝地睜大了眼睛。

倒不是說他看不起這兩位垂拱殿的中書大臣,事實上,這兩位的品秩可不比六部尚書遜色,趙弘潤只是納悶,藺玉陽與虞子啟都是文官,怎麼會在狩獵的隊伍中呢?

好在藺玉陽與虞子啟二人早就熟悉了這位肅王殿下,對他這句談不上怎麼禮貌的話不以為意,笑著解釋道:「陛下仁厚,特允我二人隨同隊伍一道出城散散心。」

「原來如此。」趙弘潤恍然大悟,心說怪不得這兩位一身便服,也未帶著什麼用於狩獵的弓弩,原來是純粹來當看客的。

「話說,怎麼不見馮大人?」趙弘潤好奇地張望著,因為他發現中書右丞馮玉似乎並未與藺玉陽、虞子啟二人同行。

聽聞此言,藺玉陽與虞子啟對視一眼,頗有些詭異地笑了笑。

旋即,虞子啟嘿嘿笑道:「總得留個人在垂拱殿嘛,馮大人深明大義,主動留下……」

『啊啊,赤果果的欺負新人啊……』

趙弘潤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可能是注意到趙弘潤怪異的眼神,藺玉陽咳嗽一聲,訕訕說道:「這是傳統啊,殿下,下官與子啟,都是這麼過來的。」

的確,欺負新人、不,應該是教新人規矩做人,這是官途上司空見慣的事,無可厚非。

畢竟魏國對資歷是非常講究的,打個比方說,哪怕中書左丞虞子啟其實品秩與中書右丞馮玉平級,但不可否認虞子啟就是馮玉的前輩,馮玉必須給予虞子啟足夠的尊重。

這種風俗,在工部以及冶造局這種官風嚴謹的部府與司署,尤其普遍。

比如冶造局的局丞王甫,他因為在冶造局的資歷僅僅八年,因此他在面對資歷超過二十年的郎官陳宕時,並不好隨意呵斥,畢竟從某種角度而言,陳宕是王甫的前輩。

寒暄著,三人策馬緩緩跟著隊伍向前進發。

期間,虞子啟好奇問道:「似乎慶王殿下並不在隊伍中?」

「唔。」趙弘潤點了點頭,小聲補充道:「本王的三伯……南梁王也不在。」

的確,這件發現趙弘潤早已反覆證實過,他的三伯南梁王趙元佐,以及他五王兄慶王弘信,皆不在這次出城狩獵的隊伍當中。

倘若趙弘潤沒猜錯的話,這兩位應該還在大梁城的東南的禹水營,訓練那支新軍。

『註:關於新軍的人數BUG,前幾章是我算錯了,實在不好意思。在此改為:從大魏境內的縣城,按縣城大小抽調一百人至三百人,湊足五萬之數。』

而藺玉陽與虞子啟皆是垂拱殿的中書大臣,自然也明白南梁王趙元佐與慶王趙弘信為何不在這次外出的狩獵隊伍中,瞭然於胸地點了點頭。

「說起來……」

期間,趙弘潤指了指隊伍中的一些人,小聲詢問道:「兩位大人,那些是什麼人?本王看著好是眼生。」

藺玉陽與虞子啟回頭瞧了幾眼,這才告訴趙弘潤,那些是大梁城內與皇室沾親帶故的人,也就是所謂的皇親國戚。

「那麼多人?」趙弘潤聞言驚愕道,畢竟他以往並不是很關注那些人,以至於,感覺那些人仿佛憑空跳出來似的,讓他感覺十分突兀。

而這時,虞子啟面帶著幾分譏諷,小聲對趙弘潤補充道:「更多的嘛,則是為了沾幾分皇氣而來……」

『沾幾分皇氣?這是什麼說法?』

趙弘潤感覺有些莫名其妙,直到虞子啟有意無意地指了指魏天子的龍輦,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些是希望能在魏天子這邊得到些什麼恩賜、好處的投機者……不,是世族。

三人聊了片刻,這時,趙弘潤的六王叔趙元俼帶著他那些宗衛們從隊伍的後頭趕來上來。

見此,藺玉陽與虞子啟很識相地藉故離去了。

望著藺玉陽與虞子啟二人的背景,趙元俼略有些意外地調侃道:「弘潤,你的人脈了得啊,就連垂拱殿的中書大臣也……」

「只是相識而已。」趙弘潤笑著解釋道。

說實話,他與藺玉陽、虞子啟二人的交情,不過是君子之交,未參合絲毫利益之事。

在他看來,這樣的交情才可稱之為朋友。而這類朋友,趙弘潤並不多,數來數去也只有那麼幾位而已,比如工部的左侍郎孟隗。

『那可是中書大臣啊……』

趙元俼用頗為怪異的眼神打量著這個侄子,畢竟據他所知,似東宮、雍王、襄王那幾位,可沒少花力氣拉攏垂拱殿的中書令藺玉陽與中書左丞虞子啟,畢竟這兩位可是相當「有用」的人脈。

不過一想到這位侄子與自己一樣,對皇位並不感興趣,趙元俼也就恍然了:可能正是因為如此,藺玉陽與虞子啟那兩位中書大臣,才會對他另眼相看,願意與他走動吧。

「唔,人還是活得輕鬆點為好。」

趙元俼笑著點了點頭。

「哈?」趙弘潤莫名其妙地看了一眼這位六王叔。

「哈哈,先不說這個了,讓六叔瞧瞧你的隊伍。」

說罷,趙元俼回頭望向趙弘潤的身後方,望著身背弓弩的宗衛沈彧等人點了點頭,可待等他瞧見羋姜、羋芮兩姐妹亦在宗衛的隊伍中時,表情就變得有些微妙了。

然而這並不算什麼,讓他表情出現明顯改變的,還是混在宗衛當中,正與羋芮小聲交談著什麼的玉瓏公主。

「弘潤,你帶她來做什麼?」

趙元俼皺眉問道。(未完待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