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明看出了陳言的神色變化。

苦笑一聲的張耀明遞給陳言一份現場勘察資料。

「陳組長,這件事…別說你,我當時就在現場,我也不信。」

身中32刀,自殺……

這種故事恐怕里都不敢這麼寫。

自殺,一般來講不論死者處於什麼目的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出於人體自我潛意識的自我保護機制,自殺的時候,自殺者大機率會選擇自己認為的最快速結束生命的方式。

或者說,會下意識的選擇痛苦最小的方式結束生命。

比如跳樓。

而砍了自己32刀,這種類似給自己凌遲的自殺方式…

怪不得張耀明會把案子上報遼省偵緝大隊。

這種事,就是陳言遇到了,也不一定能拿的住,也要反覆核對才行。翻開卷宗,陳言仔細翻閱,張耀明也在介紹案件的情況。

「死者叫王璐瑤,36歲,丹市本地人,今天早上死者的母親報案。」

「我們在現場沒有發現任何其他人作案的痕跡,腳印、指紋、皮屑和毛髮,什麼都沒有。」

「死者身上的32處刀傷都是死者右手手位能夠觸及到的地方。」

「而且其中很多刀傷是試探性傷痕,再加上死者居住的樓道內有監控視頻,可以確定死者家裡在她母親進入前,沒有任何外來人進入。」

「所以,我們初步判定死者是自殺。」

張耀明說的很簡單,其實也透著一種無奈,判定死者自殺,是因為在現場沒有發現任何外來人進入的痕跡。

死者王璐瑤,36歲,丈夫三天前出差,現在人還在沈市,她的母親今天早上給王璐瑤打電話但是沒有接通,怕女兒出了什麼事,就到家裡找她。王璐瑤的母親是今天早上7點54分進入王璐瑤家小區的,這一點監控錄像可以證明。

因為老人有王璐瑤家裡的鑰匙,7點59分打開房門,之後就報警了。8點11分,張耀明帶隊趕到了現場。

之後,經過兩個小時的現場勘察和監控視頻的調查取證,初步判斷死者是自殺。

但是因為死者身上的刀傷實在太多,張耀明選擇了上報案情,請求重案組過來支援。

現在是下午13點08分,陳言已經坐在了趕往現場的車上。

從卷宗上來看,丹市偵緝隊負責現場勘查和屍體檢驗人員的判斷應該是沒有錯誤的。

自殺或者他殺,是辦案人員對死者的第一判斷。

一般來說,從現場的屍體受傷情況、現場痕跡等方面就會比較容易判斷。

比如傷口,現場勘察鑑定中,對傷口的分類是很詳細的。

比如利器傷,可分為劃傷、刺傷、擦傷等。

根據傷口的形狀還可分為開放性傷口、閉合性傷口等等。

每一種傷口都有不同的特徵,結合血液痕跡分析,就能判斷出死者被傷害時的很多細節。

至於現場的外人痕跡,這一點更好判斷。

當然,這也不排除對方可以清理過痕跡,這樣的話,沒有發現痕跡也是很有可能的。

具體情況,陳言還是要到現場才能最終確定。

車子開的非常快,從高速路口下來,不到二十分鐘,就趕到了案發現場。

案發的樓層已經拉起了警戒線,走出電梯後,陳言看到有不少偵緝員還在工作。

死者的鄰居家也都有偵緝員在調查走訪。

「死亡時間確定了嗎?」

張耀明點點頭:「確定了,是今天凌晨3點鐘,死因是失血過多導致的休克性死亡。」

凌晨3點,到現在的話..已經是10個小時。

這個時間段,屍體還處於死亡後的早起屍體現象階段。

人體的死亡後,屍體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按照時間的不同可以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屍體現象。

早期屍體現象一般是指人體在死亡後24小時之內發生的屍體變化。

房門已經是開著的狀態,陳言在進入之前觀察了一下。

房門的內外比較乾淨,沒有灰塵,鎖扣處也沒有明顯劃痕。

也就是說,房門應該沒有遭受過破壞。

走進的一瞬間,陳言撇了一眼貓眼。

視覺基因鎖開啟狀態下,貓眼兒上的每一個細節都呈現在陳言的腦海中。

縫隙內有灰塵,貓眼的周邊沒有劃痕,沒有撬動的痕跡。

死者家使用的防盜門是一般的機械鎖,獲得過系統獎勵的開鎖技能專精的陳言,對這種房門的技術性開啟,是非常了解的。

除了暴力破壞門鎖之外,大多數技術性開鎖都是通過將貓眼打開,然後用較為特殊形狀的鐵絲勾開裡面的門把手,門就被打開了。

但是從現在來看,貓眼並沒有被撬動的痕跡,也就是說,在不考慮監控的情況下,如果真的有兇手存在,那麼對方只能通過用鑰匙正常打開房門的方式進入房間。

當然,如果是死者給對方開門,也說得通。

進入房間內,客廳內的一些場景映入眼帘。

沙發邊緣,一具渾身血跡的屍體,斜著靠在沙發上。

周圍有很多噴射的血跡,沙發上似乎已經被血跡浸透,地上也有一灘血跡。

一般來講,成年男性的血量是5~6升,成年女性的血量是4~5升。

死者體內的血液雖然沒有全部流出,但是看現場的情況,最少也有三分之二了。

穿上鞋套,帶上手套,陳言走進房間,仔細觀察。

此時死者居住的房間已經完成了現場勘查,跟著陳言進來的只有丹市偵緝隊隊長張耀明。

和陳言有過合作的張耀明,非常了解陳言的辦案風格,在對方勘察現場的時候,張耀明靜靜的跟在陳言身後沒有說話。

第一時間,陳言開啟了嗅覺基因鎖和視覺基因鎖。

房間內的氣味非常駁雜。

但是最濃烈的氣味還是眼前的死者所有,另外還有一個人的氣味和死者一樣濃郁。

應該是對方的丈夫。

「死者的丈夫回來了嗎?」

「已經回來了,現在和死者的母親正在隊里接受詢問。」

陳言點點頭。

已婚夫妻,一方死亡,從陳言的辦案經驗來講,另一方大機率都是值得懷疑的對象。

但是這起案子顯然不是,王璐瑤的丈夫一直在沈市出差,那邊有人證,他是今天早上才接到電話後,從沈市趕回來的。

「死者的丈夫叫趙光,37歲,是一名工程師,我們已經排查了對方這幾天的行蹤,確實在沈市出差,一直沒有回來過,那邊有和他一起工作居住的同事,可以作證。」

顯然,張耀明已經提前做了這方面的工作。

「這個趙光你接觸過嗎?」

張耀明點點頭:「接觸過了,對方對王璐瑤的死情緒反應很激烈。」

「趙光堅定的認為死者王路遙不可能自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