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臘月初八還有兩個月,葉昊天決定回雁盪修煉,平時到縣裡主事。

回去的路上,他一個勁的琢磨天條,越想越覺得有意思。比如其中規定除了天官不可殺,殺一人減十萬佛心數以外,其餘則沒有嚴令禁止。同級殺伐佛心數隻減少一千,若仙品差一級,則佛心數減少量增加三倍。比如自己是仙人,殺一仙人則佛心數減少一千,殺一真人則減少三千,殺一修道人則減少九千,殺一普通人則減少兩萬七千。救人卻又不同,普通的救人不直接增加佛心數,要通過別人的感激反應出來。直接增加佛心數的只有救人性命的情形。天條規定救普通人一命佛心數加五百,高一級則加一倍,救修道人加一千,救真人加兩千,救仙人加四千,救神人加八千,等等。

他想來想去不知道天條為何如此規定。救人還可以理解,仙品越高價值越大,所以增加的佛心數也高。殺人就不好理解,為什麼殺平民佛心減少那麼多,而殺神人反而少了呢?難道神界鼓勵殺伐以限制仙人數量?還是通過爭鬥來促進大家修煉呢?想想也有道理,如果大家都是神,想殺對方估計也不容易,即使殺了說不定自己也損半條命。而殺平民就太容易了,如果不加限制,平民豈不象雞犬一樣?「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大概也符合天道吧。

又想了一下,他忽然心裡一驚,自己殺了兩千倭寇,這筆帳可怎麼算?雖然說殺了倭寇救了樂清百姓,但很可能殺人失去的佛心數遠高於救人得到的佛心數。以後要小心了,輕易不能殺生,乾脆裝進鎮妖塔,讓他們慢慢改造好了。

當他回到雁盪的時候發現種下的不死草依然活著,心中不禁心喜又驚。若是大量生長不死草,不知天庭會有什麼反應。

接下來的幾天他到縣裡去了幾次,跟眾人商量如何能讓百姓生活更好,還有什麼生財之道。眾人紛紛提了一些見解,其中有曬鹽、養蠶、採石、水產等。大家討論半天決定以後的重點放在曬鹽和水產兩方面。

葉昊天吩咐王吉向溫州知府申請曬鹽、銷售之權,並找些有經驗的養魚、養蟹的師傅,讓他們總結經驗準備傳授給大家。

幾天以後,曬鹽和水產兩項有眉目了,眾人都很高興。

忽然有差人送來吏部行文,葉昊天取過來看時,上面寫道:「吏部考定,樂清知縣李昊治政有方,百姓愛戴,合當升職,除江西行省九江知府。」

眾人知道都圍了過來,王吉道;「大人,恭喜您升任知府,但我們不捨得您走啊!」

葉昊天心情也有些波動,沒想到一下跑那麼遠,搞得連雁盪的家也不能天天回了。但調令都來了,只好前去上任。他看看眾人感慨的道:「我來此兩年余,眼看百姓生活漸好,大家功不可沒。今日提早休息,本縣請客,所有人員到酒樓一醉方休。」說到這裡,他回頭問王吉「哪家酒樓最大?」王吉低聲道:「樂天酒家。」葉昊天高聲道:「樂天酒家,中午開宴,先著人通知一聲,讓他們準備好。」話音未落有人跑了出去。

一個時辰後,百多人來到酒樓,眾人舉杯為他餞行。他杯到即干,對每個人都勸勉了幾句,最後道:「樂清城牆堅固,民團訓練有素,倭寇不足懼。海塘已成,土地增多,溫飽有憑。若再廣開鹽場、養殖水產,應能致富。」

眾人感謝他為本縣所作的好事,每個人都多喝了幾杯,結果百來人醉倒了一半。

當他們從酒家出來的時候,發現街上站滿了百姓。大家聽說知縣要走,全都站在路邊,有人熱淚盈眶的叫著:「大人保重,大人一路高升!」還有人直接跪在地上叩頭。每個人都依依不捨的望著他。葉昊天跟眾人揮手告別,心中也有些激動。短短的幾百丈竟然走了大半個時辰。

回到雁盪,蘭兒剛剛行功一遍,看他神色有異,於是問道:「公子,有什麼事嗎?」

葉昊天故作平靜的道:「我升官了,升九江府知府,正五品。」

蘭兒想了想道:「升官沒什麼不好,不好的是要離開此地。真有點捨不得。」

葉昊天道:「是啊,呆了兩年,人間仙境確實難以捨棄。不過想回來還是可以的。過個十天半月我們就回來住兩天,應該沒有問題。」

蘭兒收拾行李,好些東西摸摸有放下,不知道帶什麼好。

葉昊天道:「什麼也不帶,這還是我們的家,就象當今聖上一樣,出門行宮無數,這裡就作為我們的一個行宮吧。」

蘭兒口中喃喃的道:「到哪裡還能找到這樣的仙居啊!」

葉昊天寬慰她道:「神州大地,無處不美,仙境應該還有。我們去找找看。」

兩人在雁湖又呆了兩天,好好的享受了秋風艷陽、湖光山色,然後決定提前到九江府去看看,順便找好新家。

葉昊天從歷代經書中知道,九江府東枕鄱陽湖,北瀕長江,西連幕阜山脈,南屏廬山,下轄彭澤、德安、都昌、武寧、修水五縣。夏商時期,九江屬荊、楊二洲之城,春秋時期屬吳之東境,楚之西境,素有「吳頭楚尾」之稱。秦始皇后,設九江為三十六郡之一。自秦始,曾使用過九江、柴桑、江洲、潯陽、汝南、湓域等名稱。

蘭兒運功改變了些許形貌,隱去絕代風華,跟著葉昊天在九江城裡城外轉了一天,訪問了不少文人雅士,才知道這次到了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山水蘊靈秀,人物自風流。這裡不單出了陶淵明、黃庭堅等名人大家,而且也吸引了謝靈運、李白、白居易、蘇軾等詩文巨擘,同時還陶冶了慧遠、陸修靜、呂洞賓等高士名僧。他們給九江府留下了不可勝數的詩詞書畫、銘文碑刻、軼文趣事。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蘇軾的《題西林壁》古今老少成誦;東林凈土、雲居禪院天下佛門景仰;白鹿洞書院、周瑜點將台、白司馬花徑、灌嬰浪井馳名四海。

接著兩人到了廬山,走馬觀花的看了雲霧瀰漫的大漢陽峰、五老峰、香爐峰,又看了呂洞賓修仙的仙人洞、三疊泉、龍首崖、石門澗、三寶樹、龍潭瀑布,風景確實極美,尤其是位於五老峰和九奇峰之間的含鄱口,可以把鄱陽湖盡收眼底。無奈這裡來的人太多,不太適合建房定居。若是擺下大陣把人擋在外面,未免又有點驚世駭俗了。

然後兩人又到了鄱陽湖中的大孤山,潯陽江中的桑落州,也不是十分滿意。

主要因為九江土地肥沃,人口眾多,不象樂清人口稀少,雁湖又位於雁盪之巔,才會人跡罕至。

蘭兒愁聚眉峰的道:「我們的新家安在哪兒呢?」

葉昊天想了想道:「要不就住在九江城裡?我有點不想住知府內宅,不如另外買個小院,找幾個丫環下人,你看可好?『蘭兒沉吟片刻,點點頭道:「也好。」

兩人城裡轉了一圈,走到城南的時候發現一個紅磚綠瓦的院落掩映在竹林從中,門旁有幾棵垂柳,樹旁有個牌子,上面寫道:「房屋出售,紋銀十萬,便宜莫問。」看上面的落款已經兩個月了,大概要價太貴,所以無人問津。

葉昊天上前敲門,時候不大門開了,一個三十餘歲的文士走出來,上下打量了他們一眼。

葉昊天注意到那人儀表不凡,神色卻有些晦暗,道:「打擾先生,我們想看看房子,如果滿意就買下來。」

那人看二人衣著光鮮,莊重沉穩,連忙請兩人進去,一邊走一邊介紹。

葉昊天和蘭兒跟著他一路看去,發現院子不大不小,非常雅致,從前往後一共有三重房屋,每一重都有一個各自的院落。最裡面的內宅院落明顯大些,院中栽了幾棵梨樹,幾株海棠,還有一個花圃,幾十朵菊花正在盛開。

看到這裡,蘭兒點點頭。

葉昊天也很喜歡,口中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嗯,不錯。」

那人卻忽然道:「雨打梨花深閉門。梨花開時,滿園雪白,更有情調。」雖是介紹庭院美景,語音卻十分悲涼,很是傷感。

葉昊天道:「您這房子我買了,只是有幾個問題想問。先生莫怪。」

那人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葉昊天問道:「不知先生為何出售此宅?」

那人隨口道:「物是人非,觸景生悲,徒留無益,不如賣之。」

葉昊天追問道:「先生為何索價十萬?但請不必戒慮,略述一二。『那人沉吟良久,看了看葉昊天和蘭兒真誠而關切的目光,開口道:「此宅為三十年前老父所建,我於此生活二十年,成親、攻書、遊戲、賞花。娘子是青梅竹馬的大家閨秀。十年前我進京趕考中了進士,回家省親途中被人所擄,輾轉滯留於外,直到三月前才千辛萬苦逃回來。然而…然而物是人非,只有娘子給我留下的一首詞:『枝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一春魚鳥無消息,千里關山勞夢魂。無一語,對芳尊,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說道這裡,那人語聲斷續,幾乎哽咽住了,停了一會兒才恨恨的道:「我有同窗數人在軍旅之中,想用這些銀子看看能否活動上下,借支兵馬來除滅妖邪,報仇雪恨。」

葉昊天看了他半晌,明白他是個多災多難的讀書人,心中惻然,道:「十萬紋銀沒有問題,但你報仇之法可能不行。不瞞閣下,我是新任九江知府,您不妨將經過情形細細道來,讓我看看能否想個辦法。」說著從袖中取出上任的文書遞給對方。

那人接過仔細辨認了一番,雙手捧著奉還,然後請二人坐在花園石椅上,整理思緒說出一番話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