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昊天等人跟在他的身後不緊不慢地飛行,過了數道溝壑和幾座土丘,來到一個不太高的山丘腳下。山丘壁上開挖了三排洞窟,仿佛長安附近黃土高原上百姓的民居一般。數洞相連,上下三層,洞內加砌石券。崖外也建了數間房屋,形成一個不大不小的靠崖窯院。

風后跟守衛的兵將打過招呼之後,領著三人進了一個最小的窯洞,在窯洞內七彎八折地走了好一會兒,過了數道關口,忽然進入一個高大寬敞的大廳里。

大廳中央立著一個兩尺大小的青灰色丹爐,爐壁盤繞著九隻數尺長的黃色小蛇。爐內烈火熊熊,發出耀眼的金光。

風后在距離丹爐一丈開外的地方站定,遙望丹爐道:「這便是黃老帝君的九轉神鼎,此乃天界有名的寶鼎,排名只在萬滅王鼎和九天坤鼎之下,居於鼎中第三位。神鼎早年被帝君用以煉丹,現在則用於萃取息壤了。」

風先生看著丹爐說道:「息壤竟然是如此煉出的!真是令人難以想像。」

風后點點頭道:「除此之外,息壤的形成還有一種自然方式。那就是原始息壤經過風吹雨淋、雷劈電打,也可以慢慢轉化為息壤。不過那要經過上萬年的時光才行。早年沒有別的辦法,玉帝也是數萬年前來一次,每次只能收取一點點息壤。自從黃老帝君發現神鼎萃取的方法之後,收集息壤就變得容易了很多。」

蘭兒目不轉睛地盯著鼎中的烈火,忽然開口問道:「爐火那麼熱,室內卻如此涼爽?真是怪事!」

風后微微一笑,眼睛卻望向葉昊天和風先生,似乎在考較他們的監視。

葉昊天環顧廳內,看了一圈沒有找到合適的答案。大廳內的一切都很普通,只有鼎周盤繞的幾條小蛇比較突兀,於是他大膽猜測道:「難道是因為那幾條『神龍』的緣故不成?」說到「神龍」的時候,他用的是反語,心中卻以為那只是幾條小蛇而已。

沒想到風后卻點頭笑道:「沒錯,帝君歷盡千辛萬苦馴服了十條天龍,除了一條被用作坐騎之外,其餘九條都被驅使到這裡來了。正是由於天龍的相護,息壤的萃取才縮短為九九八十一天。否則,如果單有九轉神鼎,萃取一次怎麼也要花幾十年的時間。」說到這裡,他看著三人驚詫莫名的神色,不覺笑了。

停了片刻之後,他邁步向牆邊走去,伸手打開壁上的一個暗櫥,取出一個尺許高的玉瓶來,小心翼翼地放在葉昊天手中,神色鄭重的道:「這是過去十年之間結出的全部息壤,乃無價之寶,請好生保存。」

葉昊天接過玉瓶,心情十分激動,口中連聲致謝。

他首先將玉瓶的蓋子打開,向里瞄了一眼,然後遞給蘭兒和風先生觀看。

瓶中的息壤是一種淡黃色的粉末,極其細膩,仿佛磨過數十遍的麵粉一般,難以想像卻有那麼神奇的功效。

當玉瓶又回到葉昊天手中時,便到了他們應該離開壤息星的時候了。

瀚海神舟在茫茫宇宙中漫無目的地滑行。

舟上的三人一時之間都有些迷惘,不知道該往哪裡去。

葉昊天的心裡飛速地盤算著:接下來應該做些什麼呢?

去取開天神斧?還是太早了些。他的功力不足,取來神斧也無法使用,萬一被別人搶去就慘了,還不如扔在天邊來得安全些。

去救白帝?估計白帝眼下正處於真神的嚴密控制之下,他若是去了無異於自投羅網。

要不,去拜訪其餘幾位五老帝君?也不行,現在的葉昊天簡直像過街老鼠一樣,與人見面不但要多費口舌,而且可能有些危險。

回去見女媧娘娘?也不必現在回去吧。因為九天坤鼎正在用來救護眾仙,他即使回去也無法進入鼎中修煉,還不如在外面多逛逛。

看來正如黃帝所說的,目前他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去找玉帝。

「玉帝啊,玉帝,你究竟在哪裡呢?」葉昊天一面自言自語,一面再度催問龜鏡。

龜鏡破鑼般的聲音很快便響了起來,答案跟先前一樣:「沒有任何線索,天知道玉帝老兒躲在哪個鼠洞裡?」

葉昊天皺著眉頭苦苦思索,甚至動用外祖父傳下的先天神卦算了半天,結果還是算不出個所以然來。

看來玉帝作為萬神之主實在不是等閒之輩。如果他想刻意隱藏的話,普天之下恐怕沒有人能夠找到他。

葉昊天苦惱了半天,最後轉念一想:「如果一直沒人找到玉帝,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就讓他在某個地方悄悄做他的君主得了,等到王道輪迴結束的時候。他就會自己出來了,那不是很好嘛?」

龜鏡似乎清楚他在想什麼,破鑼般的聲音再次響起:「不行!玉帝如果真的進入了王道輪迴,將會暫時失去原來的功力,變得跟普通人差不多,很容易受到傷害。若是天下太平還倒罷了,如今正是神教橫行的時候,即使是普通的君主都會遇到很大的困難,作為玉帝,就更加困難了。」

葉昊天聽得有些不太明白,禁不住問道:「玉帝智力、經驗皆非常人可比,怎麼會比普通君主還要困難?」

龜鏡解釋道:「王道輪迴的目的是要培養王者之氣來渡過道法修行的難關,這是玉帝寓修仙於施政之中的獨門修煉方法,就像你所參透的將儒功轉化為神丹的方法一樣。他必須勤政愛民,剛正不阿,才能積累足夠的王者之氣。如此一來自然不能與神教同流合污,因此必然會受到神教的打壓甚至有生死之憂。所以你最好還是早些找到他。」

葉昊天心中著急,長嘆一聲:「天啊,我怎麼這麼命苦?想跟真神拼個你死我活,卻又打不過他,只能幹這些無聊的小事!」

龜鏡道:「嘿嘿,不要發愁!保護玉帝可不是小事,而且非常有價值。這可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美差啊!想想玉帝日後重新坐回靈霄寶殿,憶起你在患難時期幫過的忙,難道還不對你青眼有加?那時你就會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了!」

葉昊天聞言笑罵道:「好你個觀天寶鏡,連這些溜須拍馬、投機鑽營的東西都能想到!卻不幫我好好想想玉帝到底在哪!」

龜鏡沉默了一會兒,低聲道:「現在太晚了,玉帝已將自己的神仙罩徹底閉合,你的功力再高十倍也沒用。神仙罩易守難攻,再加上他是刻意隱藏,將所有氣機全部收到泥丸宮中,哪怕是強如真神者也很難找到蛛絲馬跡。不過……」

「不過什麼?」葉昊天精神一振,知道事情或許還有轉機。

龜鏡停了半晌才道:「按照常規,人死前一般會留下遺囑。玉帝進入王道輪迴,危險程度不亞於死去一次,所以他或許在某處留下了提示。」

葉昊天十分高興地點頭不已:「不錯,不錯,謝謝鏡兄了!」

蘭兒一直在旁邊注視著他,此時見他面色稍舒,於是問道:「公子,有好消息了嗎?」

葉昊天對她微微一笑,又看了風先生一眼,然後將龜鏡的分析說了一下,最後問兩人道:「你們說若是玉帝留下些許言辭,會留在哪裡呢?」

蘭兒率先說道:「按理他總應該告訴王母一聲吧?」

葉昊天覺得她說的也有道理,問題是即使王母知道,她會將這種生命攸關的信息告訴自己這不太熟悉的外人嗎?

風先生想了想道:「玄都玉京七寶山已經空無一人,所以玉帝不會留言給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等人。他也不太可能留言給遠在崑崙的王母。只有佛祖近在咫尺而且安然無恙,或許可以得到玉帝的隻言片語。其實據我判斷,玉帝有可能不會留下任何言詞,更不會留言給任何人,即使要留言也只會留在非常隱秘的地方,那種千年之內都不一定有人看到的地方。」

葉昊天覺得他的分析很是獨特,於是道:「請先生再說明白些。」

風先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然後緩緩說道:「玉帝是一個極為聰明而又細緻的人。據說他先後輪迴了九十九次,每次都修到了玉清天神的境界,因此才被稱為玉清大帝,簡稱為玉帝,這說明他對於輪迴修持確實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同時也表明他是一個非常小心細緻的人。這樣的人不可能留下任何蛛絲馬跡給外人猜破自己的行藏,除非猜破行藏的時候已經是多年以後的事了,如此既可給後人留下破解謎題的答案,也不會減少自己的安全。」

葉昊天與蘭兒互望了一眼,兩人不約而同想到了冤魂海深處的海底,那裡應該是最符合要求的地方了。玉帝會不會在那裡留下什麼印跡呢?

想到這裡,他高聲喝道:「阿舟,直奔昊天玄穹星!我要去冤魂海!」

話音剛落,瀚海神舟微微抖動了兩下,船頭輕轉,破空疾馳而去。

本書(ahref="

target="_blank">)簽約作品,獨家首發,轉載請保留

點擊進入最新VIP章節購買頁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