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海神舟一路向東飛去。蘭兒靜靜地坐在葉昊天身邊,思前想後,越想越覺得發愁,到後來不得不輕嘆一聲道:「公子,前景不容樂觀啊!玉帝孤身遠遁,佛祖無聲無息,白帝身陷魔窟,赤帝、黑帝苦苦掙扎,目今正是道消魔長、魔焰洶洶的時候,不知何時才能擺脫劫難。」

葉昊天看著她憂心忡忡花容失色的樣子,故作輕鬆地笑了笑,說道:「你說得也不算錯。好在青帝和黃帝尚稱無恙,希望他們能於危急關頭力挽狂瀾。黃帝治軍嚴謹,兵精糧足,可惜人數太少了,連三垣都守不過來,更別提派兵支援赤帝和黑帝了。要想借兵,看來還得指望青帝。青帝麾下擁有正規天兵九十萬,是五老帝君中最多的一個,若是再加上他私下訓練的兵丁,總兵力恐怕不下兩百多萬!夠真神喝一壺的。」

看他說話口氣堅定,分析又十分有理,蘭兒的心中略微安定了一點。

想到不久便將見到青帝,她又變得興奮起來,妖笑道:「趁此空閒,我來講個故事給公子聽,你若是聽過不要笑我喔!」

葉昊天看著她忘卻憂慮、笑語嫣然的樣子,心中跟著高興,連忙誇張地道:「請娘子慢慢道來,小生洗耳恭聽。」

蘭兒嬌嗔地望了他一眼,卻將身軀*了過來,目注星空緩緩說道:「在久遠的上古時代,有位美麗的姑娘叫華胥氏。她性格開朗,無憂無慮,有一天來東方叫作『雷澤』的大沼澤地玩耍。那裡的風景十分秀麗,把她迷住了。華胥氏樂而忘返,玩著玩著。忽然看見沼澤邊有一隻碩大無比的腳印。她十分好奇,便抬腳在巨大地是印上踩了踩。不料之一踩,她的身子馬上產生了特別奇怪的反應。回去之後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叫『伏羲』。伏羲生著人的頭、龍的身子,落地就跑,見風就長,一眨眼就長成高大無比的巨人。」

說到這裡,她坐直了身子看著葉昊天道:「有人說華胥氏在雷澤踩踏的腳印是雷神留下的,伏羲實際上是一條龍。不知道這說法是否有些道理?」

葉昊天想了想道:「閃電為龍之形。雷聲為龍之音,雷神就是龍神,龍神的兒子當然也是龍。非但如此,很多古書上都說伏羲生就一副『龍相』。《拾遺記》稱其『長頭修目,色齒龍唇』;《春秋元命苞》稱其有『龍顏』;《春秋合誠圖》言有『龍身牛道』;《白虎通》說他『鼻龍狀』;《雲中記》直言『伏羲龍身』。《三皇本紀》說伏羲降生地時候。有『龍瑞』出現。故『以龍幻官,號曰龍師』。伏羲怎樣『以龍紀官』呢?《三墳》稱伏羲任命飛龍氏造六書,潛龍氏做甲歷。水龍氏平治水土,火龍氏炮治器用,降龍氏倡車萬民。所以,青帝伏羲與龍的關係真的是很密切。」

蘭兒一直目不轉睛地看著他,聽他一字不差地講述前人的記載,不禁由衷地誇讚道:「公子說得好生仔細!我卻有個問題:華夏民族以龍為圖騰,自認為龍的子孫。不知是否始自伏羲?」

葉昊天微微一笑,用一種十分欽佩地口氣道:「不管伏羲本人是不是龍,他正姓氏,自姓為風;制嫁娶,男婚女嫁;做網罟,教民漁楷;畫八卦,代替結繩;造琴瑟,功成作樂;定官職,分理海內……從此,我們地先人從荒蠻轉入了早期文明。而且,他自稱『龍師』並將龍作為華夏民族的族徽,為此中華民族始稱龍的傳人。直到今天,他仍執掌東方七宿,號為青帝,意為青龍七宿之帝!」

蘭兒凝神注視著東方地天空,發現那裡果然有七歐淺C髁戀男切牽暄亞郟路鷚惶蹊蜩蛉縞奶熗皇敝涓械膠蓯切縷妗?

br葉昊天順著她的目光看去,但學那條龍活靈活現,跟往日所見淡淡的印跡大不相同。

蘭兒閉上雙眼,一任飛龍的形象在腦中盤旋,好大一會兒才睜開雙眸說道:「從我記事開始,就被灌輸了不少關於龍袍、龍椅、真龍天子等有關龍的教條,所以對龍感觸很深。但我卻不太明白,人們為何如此崇拜龍?到底崇拜它什麼呢?」

葉昊天沉思片刻答道:「這問題比較複雜。簡單說來,龍既可以舒暢地在水中游,矯捷地在地上走,更可以瀟洒地在天上飛。想想看,皎潔地明月,雪白的雲團,艷麗的霞光,更有長風千里,電掣萬仞,雷霹八方……天龍,天龍,實際上是人心想高飛、在高飛啊。作為圖騰,龍是神秘的,是強大的自然力形象化,能夠攜雷掣電,呼風喚雨,疏江導河,止澇放霽……」

兩人從青帝聊到龍,從龍到圖騰,又從圖騰聊到借兵的事,不禁對青帝寄予厚望。

尤其葉昊天最拿手的春風化雨神功便是出自青帝,自然將青帝看成了自己的偶像。

八個時辰之後,神舟抵達青帝宮所在的心宿五。

心宿是青龍七宿的第四顆星,不僅壓力極大,而且太過熾熱,所以不適合人類居住。

心宿五是心宿的衛星,氣候條件極其溫和,跟葉昊天想像的一樣,到處都是芳草綠樹,鳥語花香,甚至還有一個極大的交易場所--青龍仙墟!

看見仙墟蘭兒就覺得高興,她喜歡逛街的悠閒感覺。

葉昊天也喜歡仙墟,他喜歡的是那份熱鬧。

畢竟修仙是一件很寂寞的事,遠不如跟別人嘻嘻哈哈地聊天來得痛快。

想來青帝和白帝都是居於同樣的想法吧,所以他們才將自己的宮殿建在仙墟的附近。

在青龍仙墟的大街上走了一會兒之的一,葉昊天忽然覺得不太對勁。

街上的行人不多,走路的樣子卻很奇怪,一個個東倒西歪,仿佛喝醉了酒一般;開門的店鋪也很少,推門進去,看到的往往是趴在櫃檯上睡覺的夥計。

好不容易將其叫醒,也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仿佛正在午夜夢遊一般。

他們走了好幾家店鋪都差不多。

最後只得一路往前走,直奔青帝宮而去。

走著走著,忽然身側駛過一輛華麗的馬車,有人低聲輕吟:「為途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何離心之可用兮,吾將遠適以自疏。屯余車其千乘兮,齊玉紱而奔馳。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葉昊天剛剛聽出這是出自《離騷》的詩句,蘭兒已經高聲叫道:「屈先生,那是屈先生的聲音!」

聲音剛落,馬車在他們身前不遠處嗄然停下,一人峨冠博帶,寬袍大袖,腳蹬方履,腰懸長劍,前額寬大突出,神態平靜而堅毅,眼窩深陷,目光深遂,赫然正是崑崙神山所見到的屈原的樣子。

屈原微笑招手道:「天下看似奶大,其實卻也很小,萬里之外得見故人,實乃人生一大幸事。你們是去青帝宮的嗎?來吧,快上車!」

葉昊天上前幾步拉著屈原的手用力地搖著,高興地道:「沒想到這麼快就見到先生,本想九月初九去崑崙山拜見您呢!」

屈原一面寒暄一面拉他上車,隨即請蘭兒上來。

上車之後葉昊天才發現,車廂之內還有一位熟人,白髮飄飄,身形高瘦,竟然是憑藉招魂一曲守護崑崙東門第三關的巫陽,此時正笑呵呵地看著自己!

當下他急忙上前行禮,口中說道:「人生何處不相逢!前輩別來無恙乎?」

巫陽笑著還禮:「好小子,短短几月不見,竟然成了天下聞名的昊天大帝!牛!幸虧我們巫家七老沒有刁難你,不然以後可麻煩了,哈哈!」

葉昊天忙躬身道:「多謝幾位前輩的栽培,小子才有今天的運氣。哎,你們怎麼到這兒來了?」

屈原代答道:「青帝一紙相招,說是請天下名醫速至青帝宮,有要事相商。巫老是崑崙仙境首屈一指的神醫,我自己也想出來走走,所以就結伴一起來了。」

葉昊天指著街上東倒西歪有氣無力的行人道:「你們看,那些人膏軟筋麻,面色緋紅,是不是中了毒?」

巫陽盯著行人看了一會兒,沉吟道:「不好說,要仔細辯證之後才能判斷。嗯,幾乎每個人都是這樣,或許便是青帝邀請天下名醫的原因了。」

葉昊天和蘭兒的心頓時懸了起來,不知道借兵的事會不會又泡湯了。

屈原吩咐御者道:「加速前行,快些到青帝宮。」

然後從行人身上收回目光,望著葉昊天道:「九月初九的王母大會被取消了。王母說今年為多事之秋,不宜歌舞昇平,且待來年滅了真神再說。」

隨後他從袖中陬出一個錦盒,遞給葉昊天道:「這是天師張威給你留下的十顆龍虎丹,他已經升入天界,具體到哪裡卻沒有交代。」

葉昊天接過錦盒,心中即替張威高興,也有此許擔心。

不過想想修仙之路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容易,如果不敢走出家門,就一輩子沒有進步,過多擔心未來的路並不是什麼好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