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大師還得能侃

「關先生,還沒有熟嗎?」看著油麵上漂浮的網遊卷,丁老闆著急地問。

看炸出的這一鍋東西,金黃燦爛,飽滿有型,賣相還真是不錯,應該是成了。

丁老闆已經肯定這一點,當然,他也不至於像一般小說中寫的那樣被香味引得唾沫長流腹中雷鳴。廚房裡其他廚師都在做菜,千百種味道混在一起,他也不知道這玩意兒味道究竟如何。

余導演那邊的酒席已經到了尾聲,人家不停在催點心怎麼還不送來。

這讓丁老闆心中焦急。

關飛:「這菜急不得,要幾分鐘時間才行。」

「那麼,我問你究竟熟沒有?」

「熟是熟了,但溫度……」

「熟了就好。」丁老闆可管不了這麼多,直接下了漏瓢,起鍋,裝盤,然後端起盤子就朝外跑。

「等等。」關飛抓起一大把白糖就撒在上面。

「放這麼多糖?」

「提味。」

「對對的,提味。」

關飛今天是第一次做網油卷,內心中其實還是有點不塌實,也跟了上去,想看看食客的反應。

余導演的酒席在二樓雅間,因為是公務接待,又有規定,其實吃得很簡單,八個人八個菜,都是家常小菜,價格便宜。但是,家常菜非常考驗廚師手藝。比如你起吃川菜,你不點個回鍋肉,卻偏偏要上廚師給你上麻辣海鮮鍋;去吃蘇幫菜,不點腌篤鮮,卻讓人廚師來一份黃燜羚羊,象話嗎?

看得出來,余導演很會吃,而且點的都是地道的家鄉味道。

余導演大約七十歲,是個精精瘦瘦的老頭。

看到丁老闆端過來的網遊卷,眼睛一亮,用常州話說:「可算做好了,這道菜我想了幾十年了,哎,終於在有生之年見著,好好好。」

說罷,就夾了一塊,咬了一口,細細品嘗。

瞬間,他就眯縫了眼睛,一副享受的樣子:「好好好,餡料軟糯香甜,網油已經在高溫中徹底融化。動物油脂把棗泥和豆沙的香味恰倒好處地勾出來了,濃郁渾厚。不過,吃多了也膩,但是,又有蔥絲和蘑菇的中和,讓人心中頓時清爽。味覺層次豐富,每細品一次,都又不同的味道。」

與席眾人都笑:「余老,這下你的心愿總酸是得到滿足了吧!」

余導演感慨:「想不到在這裡吃到兒時的東西,謝謝師傅,謝謝師傅。」說罷,他就站起來朝丁老闆一鞠躬。

丁老闆得了他的誇獎,心中懸著的一顆心總算落了地,連連回禮,笑著說:「我只是這家飯店的老闆,可不是廚師,要謝你就謝關大師吧!」

他把關飛推了出來。

關飛一愣,關大師,我什麼時候成大師了?

丁老闆介紹說,這位關大師是業界有名的淮陽菜大師,家中三代都是做菜的,六歲上廚,十二歲就主廚師,做過二十年星級大酒店的行政主廚。前一段時間因為做得累了,退休養老。時不時來鄙店帶帶徒弟,今日聽說余老要吃網油卷,他一想佩服你的才華,特意過來操刀……云云。

在他口中,關飛簡直就是淮陽菜開派宗師,吹得那叫一個天花亂墜。

丁老闆之所以這麼吹噓,主要有兩個目的。其一,為了拿到非遺的牌;其二想是借余導演為自己的飯店揚名。

果然,席間就有一個晚報的記者,開了錄音筆,又拿出手機飛快地寫起了稿子。

關飛剛開始的時候被丁老闆誇獎得還有點不好意思,漸漸地,他就得意起來了,把背了手,把胸膛挺得老高,一副老成持重,淵停岳屹的宗師氣派。

這做菜又有什麼難的,不完是把原材料切好,搭配好,煎炒烹炸蒸煮燉烤燒,掌握好火候和配料比例就是。

連我都是大師,這大師也太容易了吧。

突然,余導演眉頭一皺,對關飛說:「關先生,你這道點心好象有什麼地方不妥,我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關飛和丁老闆心中同時一驚。

難道這道網油卷什麼地方不對或者不正宗?

關飛:「余老您請講。」

余導演:「你這點心上面撒了一把白糖,有點膩啊!而且,大油大糖對身體健康不好。我記得我小時候吃的網油卷上可沒有糖。」

這話一說出口,丁老闆微驚,疑惑地轉頭看著關飛。

關飛有點蒙,可轉念一想,立即明白其中的緣故,心中篤定,笑吟吟地問:「余老是什麼時候出的國?」

余導演:「六十年代吧,怎麼了?」

關飛又問:「那麼,我再請問,這道網油卷是什麼年代被發明的?」

余導演:「我還真不知道,自古就有吧。」

「那就對了。」關飛點頭,侃侃言道:「我們國家也就是最近三十來年才發達起來,在以前其實老百姓都是很貧困的。就拿余老小時候來說,正好碰到自然災害。別說白糖,菜里有點油水,就算是過年。所以,那個年代的網油卷都是沒有糖的,其中的甜味全靠棗泥。」

余導演嘆氣:「是啊,那年代什麼東西都要憑票供應。做衣服要布票、買肉要肉票、就算給地里下肥料也得要糞票,又從哪裡去找白糖?」

關飛:「不但六十年代,從六十年代往前推一百年,國家和百姓都是很窮的,下一次館子必須要吃夠本。所以,館子裡的菜的油水都非常足,這才有濃油赤醬的說法。只不過,到了現代,大家注重養生,才知道大鹽大油骺甜對身體不好。而且,說句實在話,很多傳統菜味道其實都是不好的,真原滋原味按照古方做出來,不是太好吃。現在的許多傳統名菜都是經過改良的,符合現代人的口味,符合健康養生的道理。」

他這一番話說出來,不但在座眾人,就連丁老闆也連連點頭。

「原來這樣,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余導演感慨:「是啊,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在改變,關大師你這道點心雖然比我童年的味道甜,但卻是真正的常洲味道。當年,我離開家鄉去國外大拼的時候,母親送我去碼頭的時候,就做了好多網油卷讓我帶在路上充飢,說裡面油水足,管飽頂餓。為了這道點心,她老人家把家裡一個月的油都用光了,豆沙是親手做的。如今,母親已經過世二十多年。多少次,我都夢見她老人家將一口點心塞進我嘴裡,說,娃呀,你要爭氣啊,好好乾,不要偷懶,力氣用了又會回來,老天不會虧待勤快人的。今天,我吃的這道正宗的網油卷,雖然放了很多糖,很甜,可母親當年手裡如果有糖,肯定會全部撒上去的。她把所有的苦都吃光了,只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甜蜜。」

說到這裡,余導演的眼眶濕了,握著關飛的手不住搖晃,「關大師,謝謝你,真的很感謝。」

丁老闆適時拿起手機不停拍照。

關飛得意地像是要飄起來,心中暗想:所謂大師,除了要會做菜,其實還得會侃。

所謂的侃,其實就是包裝和推銷。

自己生得白白胖胖,一看就是大廚師模樣,一看就讓人有食慾。而且,自己保養得不錯,整天和文化人打交道,雜書讀得多。腹有詩書氣自華,想不糊弄住人都難。

幫丁老闆度過了這道難關,又打響了牌子,老丁對關飛自然是萬分感激。不但免了單,還封了個大紅包。

對於錢關飛不在乎,但也不會矯情地推辭,一拱手:「好了,今天玩得有趣,就告辭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依舊是大宗師氣派。

丁老闆心中暗贊,說:「關先生果然是個會玩的人,對廚藝有興趣?」

關飛:「喜歡吃,也喜歡做,和許多大廚交流過。」

丁老闆:「以後關先生技癢,鄙店隨時歡迎你過來一展手段,小裴還說要拜你為師呢!」

關飛心中一動:「玩票有什麼意思,要不你請我得了,我來主持你們的白案,人手不夠的時候紅案也可以頂一頂,我前段時間研究過揚州早茶,做的點心馬虎能吃。」

丁老闆對關飛的廚藝和賣相是真的佩服,大喜:「太好了,太好了,關師傅竟然看得上我們這裡,在下真心歡迎,待遇絕對是最好的。」

關飛:「我家裡還有病人需要照顧,我到你這裡來做可以,但說好,朝九晚七。」

「好,就這麼定了。」

於是,雙方商定,關飛負責飯店白案,算是主廚。底薪三萬,還有分紅。如果一切順利,年入能夠達到七十到一百萬。當然,按照職場的規矩他還有個試用期,要先干半個月再說。

等到關飛告辭而去,丁老闆的女兒也是歡喜:「爸,咱們這裡總算有糕點師傅了,我剛才還在愁呢!」

「這是個人物啊,得把人給招呼好了。」看著關飛的背影,丁老闆對女兒說:「對了,我等下把關師傅和余導演的合影發給你,你去洗出來,掛牆上當做宣傳。另外,做一張關師傅的大副照片掛店門口,在印上一行字,就介紹說他淮陽菜大師,拿過金勺獎什麼的。」

小丁姑娘:「可關師傅沒拿過這些獎啊!」

丁老闆:「這不要緊,業界經常有美食大獎賽,讓關師傅參加,拿一個就是。」

「也對啊,以他的手藝,再加上爸你在圈裡的人緣,得獎應該不難。」

丁老闆:「這次通過余老的宣傳之後,咱們店掛上非遺的牌子不成問題,我們在努力一把,看能不能爭取掛個米其林一星。要想上星,關師傅是關鍵。」

米其林上星對一家飯店非常重要,要知道一座一線城市能夠上星的也就三五家。

這並不是說中餐不好吃,關鍵中式餐飲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個絕對的標準。前頭說過,同樣的一道菜,同樣的工序,換一個人做,即便嚴格按照每到程序的數據標準,時間、油溫、用料,不同的廚師做出來的味道都有很大區別,實在是有點玄,甚至帶著神秘學的標準。

不像西餐的菜式,已經徹底數據化。

因此,評定的時候也很簡單。

不過,面點卻沒有這個問題。實際上,經過上千年的演變,中餐中的面點已經總結出了嚴格的標準和工藝。使用的麵粉、和面應該和多長時間,餡料成分,所放調料多寡,都已經有了固定的標準,也好評判。

這也是中餐中掛米其林星的有不少是粵菜和茶餐廳的原故。

常州菜雖然屬於江浙菜中的一支,但還是有一些區別,面點的花樣非常豐富,當地人也喜歡吃面。那是因為,古代永嘉南渡時,大量北方人過江定居,也把北方的風俗和習慣帶過來了。

所以,以後飯店要想上星,白案面點師傅是關鍵的關鍵。

父女兩對關飛非常有信心。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