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了劉瑾,大快人心,客觀上有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所以廷臣皆上表稱賀,而頌張永功者「多溢美」[74]。英國公張懋、兵部尚書王敞等,奏張永輯寧中外,兩建奇功。於是封張永兄張富為泰安伯,弟張容為安定伯。賜給張永金牌、銀幣,歲祿加至三百石,並再三賜敕褒諭。又改任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掌管司禮監事,而過去管理的監、局照舊兼管。

涿州有個男子叫王豸,曾在足上刺龍紋及「人王」兩字,張永偵得這情況,將之逮捕。於是兵部尚書何鑒請晉升張永的封爵。武宗將這提議交付廷議。張永企圖自己得到封侯,便借鄭和、劉永誠的事例,向廷臣發出暗示,但內閣認為這不合制度,沒有同意,張永的氣焰受到挫折。

正德七年(1512),丘聚揭發了張永指揮庫官吳紀偷出銀七千餘兩,抬入私宅,製造玩好諸物的事,張永被免職閒住。

正德九年(1514),因為乾清宮遭了火災,要營建,這才起用張永為御用監掌印太監,總管營建工程,同時兼督京營事務。

也是正德九年(1514),蒙古小王子部進犯宣府、大同。武宗命都督白玉充總兵官,張永提督宣府、大同、延綏等處軍務,帥京營兵前往。張永請求「凡軍前機務,悉聽便宜行事,違者先處以軍法,然後奏聞。」又「請給勘合三百道,銀牌五百面,彩緞五百匹以賞有功」,武宗均一一照准。此外,張永還奏帶了參隨數百人。時吏部侍郎孟春巡撫宣府,有軍功,但因和張永有矛盾,被罷官回老家[75]。

十一年(1516),小王子部分道入侵,張永在老營坡與之相遇。十二年(1517),又和彭澤西征肅州。

十四年(1519),寧王朱宸濠在江西謀反,武宗親征,命張永率邊兵兩千人為前鋒。但大軍未到,而提督南贛汀漳軍務的副都御史王守仁已經擒獲朱宸濠,正把他押送京師。張永為了討武宗的歡心,所以在途中攔住了王守仁,讓他把朱宸濠放到鄱陽湖,等武宗來和他交戰。王守仁不答應,親自到杭州見張永,張永不肯相見。王守仁叱開了守門者,直闖入內,大呼「我是王守仁,來和你商議公事,為什麼不見?」張永被他的氣勢鎮住,只好走出來。王守仁於是對他說:「江西已經遭戰亂,損失很大,大部隊到來,恐怕會出亂子。」張永這才假惺惺地說:「我來只是為了保護皇上,並非要搶功。」並指著囚著朱宸濠的檻車說:「這要歸我。」王守仁立即把檻車給了他,並和張永一同返江西。這時太監張忠等已經到了南昌,正在以追查朱宸濠餘黨為名,大肆騷擾地方。張永到後安撫了地方,盤查了倉庫,搜得了朱宸濠和吏部尚書陸完勾結的罪證[76],並催張忠和自己一同回京,江西這才免了一場災難。張忠等曾屢次誣告王守仁,亦多虧張永化解,王守仁才得以免遭陷害[77]。

正德十五年(1520),江彬手握邊鎮重兵,駐於通州,把武宗留在那裡四十多天,召文武百官前往會集;又假傳聖旨,改團練營為威武團練營,由自己提督。於是謠言四起,群臣都擔心江彬謀反。

十六年(1521),武宗病逝時,由張永提督京師九門,防止發生變亂。大學士楊廷和遵照遺詔,解散威武團練營,遣還各邊鎮的軍隊。又徵得太后同意,作好縝密的安排,借坤寧宮安裝獸吻的機會,命江彬與工部尚書李入宮祭祀。祭畢,江彬要出宮,張永留他們吃飯,太后便下旨立即逮捕了江彬[78]。

世宗即位後,御史蕭淮奏谷大用等黨惡為奸,牽涉到張永,於是詔令張永閒住。後來蕭淮等又彈劾張永在江西違法亂紀,於是降為奏御,發到孝陵司香。但實際上張永在江西並無大的違法行為。

嘉靖五年(1525),楊一清出任首輔,為張永平了反,又肯定用計誅殺了劉瑾是立了大功,因此張永得以官復原職,在家養病。六年(1526),世宗召見張永,仍命他掌御用監印;提督神機營並十二團營兵馬;供事乾清宮;歲增祿米三十六石。七年(1527)冬,張永死於任上[79]。

張永死後,諭祭三壇,予棺槨,由有關部門辦理喪事,建造享堂。大學士楊一清為他撰墓志銘。其後又追錄遺功,升其弟錦衣千戶容為指揮僉事,本衛堂上管事;其兄富為錦衣副千戶。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