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生對這個小千世界很是好奇,看著此界蠻人和九洲之人並沒有太大區別,只問著黃天:「為啥所有世界都有人這個概念,是不是上個世界的主角是人呢?」

黃天也沒有辦法解釋這個問題,按道理說,宇宙中的智慧生物,可能是碳基,也可能是矽基,更有可能是真菌、機械、蟲子。

但九洲顯然不會去和這些文明去融合,定然也是選擇和九洲相似的世界群,這種或許便是有他的趨同性,又或者如同隋帝青所言,是上一個永恆不滅宇宙留下的謎團。

「這個暫時不管,屬於一個哲學問題了。」黃天在小千世界的人首蛇身化身雖然飛升了,但還是能拿出來用上一用,此時也在華部落衍化的神山,華山之上。

因為仙道傳承有序,一如前世道教經文,也是如此,如元始真王傳天真皇人,天真皇人傳南嶽魏夫人。

又如元始真王傳於西王母,西王母又傳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又傳鍾離權,鍾離權傳呂洞賓,呂洞賓又傳白玉蟾.

黃天要顯示自家正統,一者老巫蠻是曾經自己的祭司,二來劉長生代自己傳法。

這個還有利於後續此界建立神仙譜系,有利於傳播黃天的籙文。

老巫蠻看著消失將近千年的黃天再次出現,痛哭流涕,訴說著思念。

其返老還童,此時也已經變成了可以放著菜籃子的幾乎嬰孩的形象,已然有了長生之異。

其見證了自己的晚輩,孫輩,乃至於重孫,玄孫一一死去,便對感情越發看淡,不再為後人煩神。

每日服食露水鮮花,又祭祀天帝,也就是黃天在此界伏羲化身,得以天地眷顧,返元歸精。

如此一來,體內先天一氣,綿綿若存,經久不絕,得以養生,從而壽長而知命,在這樣的情況下,分明沒有多少法力,也沒有什麼功果在身,卻也活到了將近千歲。

黃天沒有安慰老巫蠻,只微微嘆息,也念起當年悟道的時候,觀四季發展,弘揚教化,以此處蠻民一視同仁,皆為自家山民。

如今看來,確有偏頗。

黃天山脈的妖民,在此界分明地位更高一些,這也並非大千小千位格如此,而是黃天不曾察覺的偏心。

因此道:「我今來,只為傳法,你可細細問我,我留下的三卦,你參悟了麼?」

老巫蠻,立馬展現氣息:「您老人家留下的三道卦象,我一輩子也只參悟了一道,是個周而復始的意思,其實我已經死過一次了,肉身也已經腐爛,但魂魄和氣息還在,所以第二年之時,血肉自我白骨之中生出,我又活了過來,並從慢慢返老還童,最後又變成了現在好像嬰兒一般模樣。」

劉長生聽見老巫蠻,更是暗暗驚訝,老巫蠻氣息如淵,心境極高,但苦於法門低下,只得神炁滋長,不得三寶圓融,沒有這種所謂採藥煉丹的法門。

但鍊氣之士,也采炁,存精,存神,只是沒有最後交融,不得金性。

可竟然這樣的條件下,可以領悟屍解法門,死而復生,肉身還陽,已經算是上古仙真的級別了。

黃天也發覺了,老巫蠻的魂魄之中,有一點金性純陽,這在九洲乃是元神的境界,但苦於世界桎梏,老巫蠻並沒有對應境界的神通法術,也沒有飛升,只有道,無有法。

「看來,此世界,或許原本天定主角,便是這個老巫蠻,其他人還得往後。」

黃天點點頭,只道:「此界當有三位聖賢,可堪領悟我留下的三道卦象,如今你領悟了其中一道,可見你也出師入門了,我且給你賜名。」

老巫蠻一直都沒有一個正經名字,如今聽聞黃天要為自己賜名,當下正襟危坐,神色肅穆,跪地托掌,只道:「弟子得授」。

黃天念了一念,還是不敢亂取名字,以免褻瀆。

「你已垂垂老矣,壽不知春秋,便以老為姓。」

「如今既然已經參悟復卦,此卦歸本,群陰剝陽,周而復始,是為圓融,圓融之態,是為丹。」

「不如便叫老丹吧。」

黃天算是玩了一個諧音,勉強擦邊。

老巫蠻回味了這個名字,只覺靈光一閃似乎有法,於是叩首跪謝。

隨後又問黃天之名號,畢竟黃天也沒有在此留下真名。

可此界蠻人照樣給了黃天一個「伏羲」名號。

黃天並不願意大張旗鼓,以「羲皇祖師」名號開講宣法。但為了收集傳說神話,也便留下了自己的半個諱。

是為「天」。

老丹便以黃天為皇天,是為天皇,以天帝之化身,大道之顯化,人文之始祖。

隨後三人,黃天,劉長生,老丹,開始論講此界仙道修行。

首先是老丹,講述養生之道,采炁服食,餐霞飲露,存神定氣。

這些功夫,在九洲也只是還精歸腦,填坎補離的手段,尚在築基。

但九洲只點到為止,是為下一個境界做準備。

老丹卻不知道下一個境界是什麼,反而日復一日,周而復始,不計較得失,不計較力量多少,甚至不計較生死,在這一境界鑽研到了極致,乃至於起死回生,返老還童。

因此這種經驗對黃天都是十分有用的,甚至在黃天前世的道教神話之中,老丹已經算是上古仙真,古之列仙,可以和列子,文子,成子之流上古神仙齊名。

隨後是劉長生,劉長生有感老丹所言,心生感悟,不敢自以為師,因此以道友稱呼老丹。

隨後便開始講解自家《四玄八景真妙功》,四玄可以指四象,但又不完全,八景指的是四象分作各自陰陽,但也不能完全闡述。

四與八,皆可虛指,四為先天四卦,八為後天八卦,也可作解。

其實是意象無窮之意。

景,內景,外景,是顏色絢麗之相,代指萬物之神形。

玄,玄之又玄,代表道,代表規則運轉。

但這些,劉長生都不能很好的闡述,所以他只講了坎離震巽。

黃天聽著,暗暗可惜,劉長生悟性不足,自己給的劇本,或者不能完美演繹。

其非龍也。

反而是老丹給了黃天太多驚喜。

老丹仔細聆聽劉長生的講述,微微思考,便有諸多想法,於是開始不拘泥於這四種元氣。

反而對元氣分門別類的采煉起來。

忽然採風,春風秋風,穿林過堂風,邪風陰風,風隨冷熱清涼,便有諸多無形變化。

而後采水,雲露冰霜雨雪,各自變化萬千,或靜或動,或有形,或無形。

一時身上氣息忽高忽低,高時快到金丹,低落又如同凡人。

這樣自如,叫劉長生嘆服:「吾弗如也。」

老丹開口道:「你之采炁,似乎是盜取,因此難捨難分,時刻用功,不得懈怠,不然境界倒退。」

「而我也曾觀摩天地,知道其周而復始,太陽東升西落,草木枯榮興茂,人也生老病死。」

「然,諸變,又皆不變,一個圓罷了。」

竟然當場以樹枝作筆,在地面上畫出了一個圓的形狀。

「此圓圈之內,是你我,有極。」

「此圓圈之外,是天地,是混沌宇宙,無極也。」

「納無極之物入有極之內,便分門別類,演化作陰陽,作四象,作八卦.」

「然。」老丹抹去邊界,開口道:「我亦與天地為一,不作無極有極之分,是為我,是為圓融,還是漏盡?」

劉長生啞口無言。

無我之我,天人合一。

這便是老丹如今的境界,近乎天生神明,近乎合道。

但黃天並不需其合道,也不需其走神道。

因此開口講述了自己的道。

一開始的籙文體系,黃天並沒有直接開講,而是從宇宙的最初狀態開始講起。

也就是所謂的世界從無極演化太極的階段,是為先天五太。

這些便觸及到了老丹的盲區了,於是十分渴求的看著黃天。

乃至於,從最開始此方天地,埋頭苦修,也變更成為了,仰望天穹,目光看向了更為遼闊的混沌宇宙。

從地到天,從此方世界到更為浩瀚的混沌。

老丹的態度也開始轉變,從無所欲,到有所求。

只是求的是知,求的是道。

「那如何才能達到您所說的這種境界呢?」老丹問道。

黃天搖搖頭:「我也不知道,但所求無所極,道也無極,只吾將上下而求索罷了。」

老丹頓時目光堅定。

黃天微微點頭:「吾去也。」

說罷,體表生光,化虹飛升而去。

至於具體傳授籙文仙道的事,禁錮庸人也罷,黃天不願意禁錮像是老丹這樣的渴求大道之人。

而傳授籙文仙道,也成了劉長生在此界的事業。

黃天飛升之後,此界神話便又多一道,伏羲皇人傳道二友,一時大道相慶,是為仙道始祖,而後大道昌盛,仙道興隆,一時有玄真妙法,金篆玉書,龍章鳳籙,記為文字。

自此而後,二祖教化,傳法於世,天下相慶,而後傳承於世,是為上古三聖,是以皇天道聖,玄真仙聖,長生法聖。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